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易類
詩類
四書類
五經總義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醫家類
小說家類
農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譜錄類
法家類
術數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經集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太玄部
續道藏
  则天顺圣皇后下
久视元年秋七月献俘于含枢殿(季楷固献契丹之俘/也含枢殿盖在三阳)
(宫/)太后以楷固为左玉钤卫大将军燕国公(钤其廉翻/燕因肩翻)
赐姓武氏召公卿合宴(召公卿谓将/帅合宴也)举觞属仁杰曰(属/之)

(欲/翻)公之功也将赏之对曰此乃陛下威灵将帅尽力(将帅/上即)
(亮翻下/所类翻)臣何功之有固辞不受 闰月戊寅车驾还宫
(自三阳宫/还洛阳宫) 己丑以天官侍郎张锡为凤阁侍郎同平
章事鸾台侍郎 同平章事李峤
罢为成均祭酒锡峤之
舅也故罢峤政事 丁酉吐蕃将曲莽布支寇凉州围
昌松(吐从瞰入声将即亮翻昌松县即/汉 …… (第 1b 页)
仁杰对曰文学缊藉(缊于问翻/藉慈夜翻)则苏味道 李峤
固其选
矣必欲取卓荦奇才(荦吕/角翻)则有荆州长史张柬之其人
虽老宰相才也太后擢柬之为洛州司马(自大 …… (第 4b 页)
相王为并州牧充安北道行
军元帅(帅所/翻翻)以魏元忠为之副 六月壬戌召神都留
守韦巨源诣京师以副留守 李峤
代之(守手/又翻) 秋七月
甲午突厥寇代州 司仆卿张昌宗(光宅元年改太/仆寺为司仆寺)
弟贵盛埶倾 …… (第 13a 页)
 冬十月甲辰天官侍郎同平章事顾琮薨 戊申吐
蕃赞普将万馀人寇茂州(将即/亮翻)都督陈大慈与之四战
皆破之斩首千馀级 十一月辛未监察御史魏靖上
疏以为陛下既知来俊臣之奸处以极法(监古衔翻上/时掌翻疏所)

(去翻处/昌吕翻)乞详覆俊臣等所推大狱伸其枉滥太后乃命
监察御史苏颋按覆俊臣等旧狱由是雪冤者甚众(考/)
(异曰松匆杂录中宗尝召宰相苏瑰 李峤
子进见二丞/相子皆童年迎抚于赭□前赐与甚厚因语二儿曰尔)
(宜意所通书可为奏吾者言之颋应曰木从绳则正 (第 14b 页)
后/从諌则圣峤子亡其名亦进曰斮朝涉之胫剖贤人之)
(心上曰苏瑰有子 李峤
无儿按颋此年已为御史瑰为/相时颋为中书舍人父子同掌枢密非童年也今不取)
颋夔之曾孙也(颋它鼎翻苏夔威 …… (第 14b 页)
翻下同) 闰月丁丑命韦安
石留守神都 己卯改文昌台为中台(光宅元年改尚/书省为文昌台)
以中台左丞 李峤
知纳言事 新罗王金理洪卒(卒子/恤翻) …… (第 15b 页)
朱敬则以老疾致仕敬则为相(相悉/亮翻)以用人为先自馀
细务不之视 太后尝与宰相议及刺史县令三月己
李峤
唐休璟等奏窃见朝廷物议远近人情莫不重
内官轻外职每除授牧伯皆再三披诉比来所遣外任
多是贬累之人(比毗 …… (第 25a 页)
一百七十/卷陈宣帝太建二)
(年监古衔翻劾户/槩翻又户得翻) 夏四月壬戌同凤阁鸾台三品韦
安石知纳言 李峤
知内史事 太后幸兴泰宫 太后
复税天下僧尼作大像于白司马阪(复扶又翻洛城北/邛山有白司马阪)
令春官 (第 26a 页)
尚书武攸宁检校糜费巨亿 李峤
上疏以为天
下编户贫弱者众造像钱见有一十七万馀缗若将散
(见贤遍翻下见在同/散如字施式豉翻)人与一 …… (第 26a 页)
 召凤阁侍郎同平章事检校汴州刺史韦嗣立赴兴
泰宫 丁丑以 李峤
同凤阁鸾台二品峤自请解内史
 壬午以相王府长史姚元崇兼知夏官尚书同凤阁
鸾台三品 秋七月丙戌以神都副 …… (第 27a 页)
 乙亥以韦嗣立检校魏州刺史馀如故 壬午以怀
州长史河南房融同平章事 太后命宰相各举堪为

员外郎者韦嗣立荐广武令岑羲曰但恨其伯父长倩
为累(长倩死见二百四卷天/授二年累力瑞翻下同)太后曰苟或有才此何所
累遂拜天官员外郎(唐六典曰周官太宰之属官有上/士盖今员外郎之任也宋百官阶)
(次有员外郎美迁为尚书郎隋文帝开皇六年尚书二/十四曹各置员外郎一人品从第六谓曹郎本员之外)
(复置郎也焬帝大业三年又废二十四司员外郎每司/减一员置承务郎一人同开皇员外郎之职曰选部承)
(务郎唐尚书诸曹各置员外/郎吏部置二人天官即吏部)由是诸缘坐者始得进用
 十一月丁亥以天官侍郎韦承庆为凤阁侍郎同平章
事 癸卯成均祭酒同凤阁鸾台三品 李峤
罢为地官 …… (第 29b 页)
为身谋愿陛下可其奏太后不听寻敕璟扬州推按又
敕璟按幽州都督屈突仲翔赃污(屈九/勿翻)又敕璟副 李峤
安抚陇蜀璟皆不肯行奏曰故事州县官有罪品高则
侍御史卑则监察御史按之中丞非军国大事不当出
使(监古衔翻 …… (第 31b 页)
求之路(乐音洛为于伪翻长/知两翻躁则到翻)乃擢为右台侍御
史峤休之之玄孙也(阳休之仕/高齐贵显)先是 李峤
崔玄炜奏往
属革命之时人多逆节遂致刻薄之吏恣行酷法其周 …… (第 33b 页)
台三品敬晖桓彦范皆为纳言并赐
爵郡公李多祚赐爵辽阳郡王王同皎为右千牛将军
琅邪郡公李湛为右羽林大将军 赵国公
自馀官赏有
(等考异曰中宗实录初冬官侍郎朱敬则以张易之/ 权宠日盛恐冇异图时敬晖为右羽林将军敬则 (第 38b 页)
其无知合之何
益不从 是岁户部奏天下户六百一十五万口三千
七百一十四万有畸
二年春正月戊戌以吏部尚书 李峤同中书门下三品
中书侍郎于惟谦同平章事 闰月丙午制太平长宁
安乐宜城新都定安金城公主并开府置官属(自长宁/以下皆) …… (第 16b 页)
璟俱永)
(翻/)潜结壮士谋杀三思因勒兵诣阙废皇后上命御史
大夫李承嘉监察御史姚绍之按其事又命杨再思

韦巨源参验仲之言三思罪状事连宫壸(壸苦/本翻)再思
巨源阳寐不听峤与绍之命反接送狱仲之还顾言不
已绍 …… (第 18b 页)
所为多不法左庶子姚珽屡谏不听(为太子不终张/本珽作鼎翻)
璹之弟也(姚璹相武后/璹殊玉翻) 丙寅以 李峤
为中书令 上
将还西京辛未左散骑常侍李怀远同中书门下三品
充东都留守(散悉亶翻骑奇/寄翻守式又翻)  …… (第 24a 页)
光禄丞宋之逊监察御史
姚绍之皆为三思耳目时人谓之五狗 九月戊午左
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李怀远薨 初 李峤
为吏
部侍郎欲树私恩再求入相奏大置员外官广引贵埶
亲识既而为相铨衡失序府库减耗(相息/亮翻)乃更表言 …… (第 26b 页)
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倢伃登玄武门楼以避兵锋使右
羽林大将军刘景仁帅飞骑百馀人屯于楼下以自卫
杨再思苏瑰 李峤
与兵部尚书宗楚客左卫将军纪
讷拥兵二千馀人屯太极殿前闭门自守多祚先至玄
武楼下欲升楼宿卫拒之多祚与太 …… (第 32b 页)
二千二百七十)
(里至东都三千/一百九十里)宗楚客令给事中冉祖雍奏言元忠既
犯大逆不应出佐渠州杨再思 李峤
亦赞之上谓再思 (第 37b 页)
壅门人是以重仁愿而轻元楷 夏四月癸未置修文
馆大学士四员直学士八员学士十二员选公卿以下
善为文者 李峤
等为之(武德四年置修文馆于门下省/九年改曰弘文馆五品以上曰)
(学士六品已上曰直学士又有文学直馆皆它 …… (第 4b 页)
己酉以 李峤同中书门下三品
韦安石为侍中萧至忠
为中书令至忠女适皇后舅子崔无诐(诐彼/义翻)成昏日上
主萧氏后主崔氏时人谓之天子 …… (第 21b 页)
刺史(旧志晋州京师东/比七百二十五里)韦嗣立为许州刺史赵彦昭为
宋州刺史丙寅姚元之兼中书令兵部尚书 同中书门
下三品李峤
贬怀州刺史丁卯太子少师同中书门下
三品唐休璟致仕右武卫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张
仁愿罢为左卫大将军 黄 (第 40b 页)
章军国大事 丙辰突厥可汗默啜遣其子杨
我支来求昏丁巳许以蜀王女南和县主妻之(妻七/细翻)
宗之崩也 同中书门下三品李峤
密表韦后请出相王
诸子于外(相息/亮翻)上即位于禁中得其表以示侍臣峤时
以特进致仕或请诛之张说曰峤虽 (第 37b 页)
楚客等改中宗遗诏(事见二百九卷/睿宗景云元年)青州刺
史韦安石太子宾客韦嗣立刑部尚书赵彦昭特进致
李峤
于时同为宰相不能匡正令监察御史郭震弹
(监古衔翻/弹徒丹翻)且言彦昭拜巫赵氏为姑蒙妇人服与妻
乘车 (第 6a 页)
  (数十万公库金帛以万计与其委诸盗贼曷若募/民使战战而不胜死未晚也樊不能从迎战而死)
  (友龙与掾李枢谋以 苏李
署号召民杀贼杀一首/受钱二百五十缗民持刀争奋献馘充庭未几辨)
  (章复杭州友龙绝口不言功考满擢绍兴 (第 6a 页)
  (申旷荡圣历中东都留守杨再思王方庆共引为/判官方庆善礼学尝就质疑晦坚为申解得所未)
  (闻属文典厚再思每目为凤阁舍人样与徐彦伯/刘知几张说与修三教珠英时张昌宗 李峤
总领)
  (弥年不下笔坚与说专意撰综条汇粗立诸儒因/之成书累迁崇文馆学士太平公主用事武攸暨)
  (第 27a 页)
 司马承祯(旧唐书本传字子微河内温人少好学善/篆隶书为道士事潘师正传其符箓及辟)
  (谷导引服饵之术止于天台山则天闻其名召至/都将还敕麟台监 李峤
饯之于洛桥之东景云二)
  (年睿宗令其兄承祎就天台山追之至京问阴阳/术数对曰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帝曰 (第 21a 页)
  (司马道士诗卧来生白发览镜已成丝远愧餐霞/子童颜长自持旧游惜疏旷微尚日磷缁不寄西)
  (山药何由东海期 李峤
送司马先生诗蓬阁桃源/两处分人间海上不相闻一朝琴里悲黄鹤何日)
  (山头望白云孟浩然宿天台桐柏观诗 (第 14b 页)
  荐贺循表         (晋/)陆 机

伏见吴兴武康令贺循德量邃茂才鉴清远服膺道素
风标凝峻历践三城刑政肃穆守职下县编名凡萃出
自新邦朝无知己恪居遐外志不自营年时倏忽而邈
无阶绪实州党愚智所为怅然臣等并以凡才累授饰
进被服恩泽忝豫朝末知良士后时而守局无言惧有
蔽贤之咎是以不胜愚管冒死表闻
  为杭州刺史崔元将献绿毛龟表 (唐/)李 峤
臣闻五气殊方元龟列于玄武四灵异禀神蔡游于紫 (第 10b 页)
  汪文灿字韬辅宜良人崇祯十六年由新野令迁
  州守时高杰兵驻州大肆焚掠文灿面叱总兵李
  朝云朝云佯许仍不戢文灿抠衣跃入城河渔舟
  救之得 苏李
乃约束士卒泗民以安(泗州志/)
  蒋佳徵灌阳人崇祯间知盱眙县流寇破城不屈
  死事闻赠尚宝卿荫一 (第 55b 页)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

  楼问是谁作 李峤
对曰御史朱佐日诗也赐䌽百
  疋转侍御史子承庆与父齐名
  陆馀庆苏州人元方从父已冠名未显兄元表唶 (第 18a 页)
  李善江都人淹贯古今显庆中累擢崇贤馆直学
  士注文选六十卷敷析渊洽尝居汴郑间讲授诸
  生号文选学
  李邕字太和善长子谒 李峤
愿一见秘书峤乃假
  直秘书未几辞去峤试问奥篇隐帙了辨如响遂
  荐授左拾遗宋璟劾张昌宗反状武后不应 (第 46b 页)
  明起不知何许人初为白鹿洞主掌教授学徒数百人
时知江州周述上言学徒甚盛请赐九经使之肄习
后迁蔡州褒信县簿(林志)

  苏庠字养直丹阳人喜赋咏精翰墨(卜)筑庐山以琴书
自娱与脩水李彭齐名世称 苏李
养直父伯固从东
坡游养直属玉双飞水满塘词见赏于坡称为吾家
养直(庐山纪事) …… (第 18b 页)
  张说字道济洛阳人长安中为凤阁舍人张易之诬陷
魏元忠援说为助说廷对元忠无不顺言忤武后旨
谪岭南留虔地寓紫极宫撰有碑文(赣府新志)


   李峤
(第 34a 页)
巨山
赞皇人举制策甲科封 (第 34a 页)
赵国公
特进同中
书门下三品中宗崩峤尝密请相王诸子不宜留京
师及元宗嗣位获其表宫中张说言峤诚懵逆顺然
为当时 (第 34a 页)
逆叛据闽汀拒守三年身经百战
梯冲舞于云中井泉飞于岭畔古来名将烈士无以尚
兹敦令者泽仅一里而县祠宜举之 苏李
两公者官系
郡幕而佩恩之邑人宜奉之或以未合守土之例特崇
报德之祠准制揆宜义存酌取其现载祀典而不能无 (第 58b 页)
业断
天下之疑其至诚而神雷霆之威不得而变乎则天尝
命公择人公曰欲何为曰可将相者公曰如求文章则
今宰相 李峤
苏味道足矣思得奇才以成天下之务乎 (第 42b 页)
并榖种缯帛农器铁太后不
许默啜怒言辞悖慢姚璹杨再思以契丹未平请依默
啜所求给之麟台少监知凤阁侍郎赞皇 李峤
曰戎狄
贪而无信此所谓借寇兵资盗粮也不如治兵以备之
璹再思固请与之乃悉驱六州降户数千帐以与默啜 (第 134a 页)
张易之为奉宸令太后每内
殿曲宴辄引诸武易之及弟秘书监昌宗饮博嘲谑太
后欲掩其迹乃命易之昌宗与文学之士 李峤
等修三
教珠英于内殿武三思奏昌宗乃王子晋后身太后命
昌宗衣羽衣吹笙乘木鹤于庭中文士皆赋诗以美之
太后 …… (第 85a 页)
尝问仁
杰朕欲得一佳士用之谁可者仁杰曰未审陛下欲何
所用之太后曰欲用为将相仁杰对曰文学缊藉则苏
味道 李峤
固其选矣必欲取卓荦奇才则有荆州长史
张东之其人虽老宰相才也太后擢东之为洛州司马
数日又问仁杰对曰前荐 …… (第 86a 页)
复税天下僧尼作大像于白司马阪
令春官尚书武攸宁检校糜费巨亿 李峤
上疏以为天
下编户贫弱者众造像钱见有一十七万馀缗若将散
施人与一千济得一十七万馀户拯饥寒之弊省劳役 …… (第 94a 页)
观宋璟所奏志安社
稷非为身谋愿陛下可其奏太后不听寻敕璟扬州推
按又敕璟按幽州都督屈突仲翔赃污又敕璟副 李峤

安抚陇蜀璟皆不肯行奏曰故事州县官有罪品高则
侍御史卑则监察御史按之中丞非军国大事不当出
使今陇蜀无变 …… (第 97a 页)
躁求之路乃擢为右台侍御史峤休之玄孙也先是
崔玄炜奏往属革命之时人多逆节遂致刻薄之吏
恣行酷 …… (第 99a 页)
当丞
寿春周憬等潜结壮士谋杀三思因勒兵诣阙废皇后
上命御史大夫李承嘉监察御史姚绍之按其事又命
杨再思 李峤
韦巨源参验仲之言三思罪状事连宫壸 …… (第 113a 页)
与韦后安乐公主
上官婕妤登玄武门楼以避兵锋使左羽林大将军刘
景仁帅飞骑百馀人屯于楼下以自卫杨再思苏瑰
与兵部尚书宗楚客左卫将军纪处讷拥兵二千馀
人屯太极殿前闭门自守多祚先至玄武楼下欲升楼 …… (第 117b 页)
以事关宗社耳上颇然之元忠坐系大理贬渠州司马
宗楚客令给事中冉祖雍奏言元忠既犯大逆不应出
佐渠州杨再思 李峤
亦赞之上谓再思等曰元忠驱使
日久朕特矜容制命己行 (第 121b 页)
 归道辞色不挠乃舍之但留不遣(初唐处突厥降者/于丰胜灵夏朔代)
 (六州至是默啜求之及单于都护府之地并榖种缯/绵农器铁姚璹杨再思请给之 凤阁侍郎李峤
曰此)
 (所谓借寇兵资盗粮也不如治兵以备之璹等固请/乃悉驱六州降户数千帐并给榖种四万斛杂䌽五) (第 20b 页)
 (万段农器三千事铁数万斤并许其婚默啜由是/益彊 杨再思原武人 李峤
(第 20b 页)
巨山
赵州赞皇人)
 而归道得还与知微争论于武氏前归道以为默啜 …… (第 20b 页)
 今赖天启圣心兴等伏诛臣以百口为陛下保自今
 内外之臣无复反者矣时人多为魏元忠讼冤武氏
 复召为肃政中丞
冬闰十月周以狄仁杰同平章事
周以 李峤
知天官选事
 始置员外官数千人 …… (第 23a 页)
 (宰相武氏每有迁除多访之元方密封以进临/终悉焚其藁曰吾于人多阴德子孙其未衰乎)
(庚/子)十七年(周武氏久/视元年)眷正月帝在东宫
夏五月己酉朔日食
六月周以张易之为奉宸令

 武氏改控鹤监为奉宸府以易之为令每内殿曲宴
 辄引诸武易之昌宗饮博嘲谑又令易之昌宗与
 峤
等修三教珠英于内殿以掩其迹武三思奏昌宗
 乃王子晋后身武氏使衣羽衣吹笙乘木鹤于庭中
 文士皆赋诗以美 …… (第 31a 页)
 众大喜岭外悉定
(甲/辰)二十一年(周武氏长/安四年)春正月帝在东宫
夏四月周复作大像
 武氏复税天下僧尼作大像糜费巨亿 李峤
上疏曰 …… (第 39b 页)
 (重仁愿而轻元楷即壅门门外/筑垣以遮壅城门 今瓮城也)
夏四月置修文馆学士(刘友益曰以学士/名官始见于此)
 置修文馆学士选公卿善为文者 李峤
等二十馀人
 为之陪侍游宴赋诗属和使上官昭容(上官媫妤于/是冬始进昭)
 (容此盖史臣/追叙之文)(第 59a 页)
 微侍郎王琚行边未还坐党贬泽州刺史(后幽求复/徙郴州愤)

 (恚道卒绍京屡迁/少詹事以寿终)
三月贬韦安石韦嗣立赵彦昭 李峤
为诸州别驾
 御史中丞姜晦(上邽人/皎之弟)以宗楚客等改中宗遗诏(事/见)
 (前/)当时宰相韦安石 (第 16b 页)
韦嗣立赵彦昭 李峤
不能匡正
 令监察御史郭震奏弹贬之晦又奏安石检校定陵
 盗隐官物下州徵赃安石愤恚而卒(时又贬武后时 (第 1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