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易類
詩類
四書類
五經總義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醫家類
小說家類
農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譜錄類
法家類
術數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經集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太玄部
續道藏
云远有称
职者受荐贤之赏滥举者抵欺罔之罪自然举得贤行
则君子之道长矣
长安中太后尝与宰相议及刺史县令 李峤
唐休璟等 (第 37a 页)
无罪殿者其考请更斟酌匪唯一事得所足以劝后人
太宗从之
武后时初置右御史台察州县吏善恶风俗得失 凤阁
舍人李峤
上疏曰禁网尚疏法象宜简简则法易行而
不烦杂疏则所罗广而不苛碎伏见垂拱时诸道巡察
使科条四十有四至别敕 (第 21a 页)
李峤
为内史与监察御史张廷圭荐李邕文高气方
直才任諌诤乃召拜左拾遗御史中丞宋璟劾张昌宗
等反状武后不应邕立 (第 8b 页)
明盛之主美其任人责成
知王道之根本常曰与我共治天下者其惟良二千石
乎斯言也传示不朽后之人孰不称颂哉昔 唐李峤
(第 7b 页)
崇宋璟卢怀谨辅以道德 苏李
孜孜守正则开元为治
其后远正士昵小人李林甫杨国忠恃宠用邪则天宝
为乱世谓禄山自范阳起兵是治乱分时臣谓 (第 10a 页)
员外官二千馀人(旧有员外官至此大增加兼超授诸/门官为员外官者亦千馀人 中书令)
(李峤
初自地官尚书贬通州刺史至是召拜吏部侍郎/峤志欲曲行私惠求名悦众冀得重居相位乃奏请大)
(置员外官多引 (第 7a 页)
果毅有才力者先入为中郎郎将次)
(补郡守其轻也如是武后垂拱二年诸州都督刺史宜/准京官带鱼长安四年纳言 李峤
同平章事唐休璟奏)
(曰切以物议重内官而轻外职凡所出守多因贬累非/所以澄风俗安万民臣请择材于台阁省事 (第 29b 页)
   右忠烈(十三部二/百十四卷)
海内名士传一卷 正始名士传三卷(袁宏/撰)江左名士
传一卷(刘义/庆撰)竹林七贤论二卷(晋戴/逵撰)七贤传五卷(孟氏/撰)
高才不遇传四卷(后齐刘/昼撰)烈士传二卷(刘向/撰)上古以来
圣贤高士传赞三卷(周续之撰隋/志作续之注)高识传十卷(傅奕/撰)
雄录一卷 先儒传五卷 英藩可录事三卷(张万贤/撰邵武)
(侯新/注)六贤图赞一卷(李渤/撰)梁四公子传四卷(唐卢/诜撰)续高

识传十卷 文林馆纪十卷(郑忱/撰)文士传五十卷(张骘/撰)
益州文翁学堂图一卷(隋志作蜀文翁学/堂像题记二卷)文馆词林文
人传一百卷(许敬/宗撰)续文士传十卷(裴朏/撰)景龙文馆记十
(李峤
宗楚客等/二十四学士)唐十八学士真赞一卷 悼善列传
四卷 幼童传十卷(刘昭/撰)
   右名士(二十 (第 43a 页)
 玉韬十卷(梁元/帝撰)金韬十卷(刘祐/撰)金策十九卷 兵书
要略五卷(后周宇/文宪撰)兵书要术四卷(任景/志撰)兵记八卷(司马/彪撰)
兵书要序十卷(赵氏/撰)军胜见十卷(许昉/撰)戎决十三卷(许/昉)

(撰/)阴策二十二卷(刘祐/撰)阴策林一卷 战略二十六卷
(金城公/赵煚撰)金海三十卷(萧吉/撰)成氏三略训三卷 张良经
一卷 张氏七篇七卷 孔衍兵林六卷 王略武林
一卷 王佐秘书五卷(乐产/撰)隋高祖兵书三十卷 唐
李卫公问对三卷 兵春秋一卷 武孝经一卷(唐郭/良辅)
(撰/)临戎孝经一卷(员半/千撰)兵书论语三卷 承神兵书八
卷 秦战斗一卷 战斗亭亭一卷 玉帐经一卷
玉帐新书十卷 军谋前鉴十卷 (李峤/
撰)兵家正史九卷 (第 9b 页)
 王适集二十卷 乔知之集二十卷 苏味道集十
五卷 薛耀集二十卷 郎馀庆集十卷 卢光容集
二十卷 崔融集六十卷 阎镜机集十卷  李峤

五十卷 乔备集六卷 陈子昂集十卷 元希声集
十卷 李适集十卷 沈佺期集十卷 徐彦伯前后
集二十卷 …… (第 5b 页)
黄庭/坚)李宪成公文集二十卷(李/咨)魏野东观
集十卷
   右宋朝(一百四十二部/四千六百六卷) 李峤
杂咏诗十二卷 刘希夷诗四卷 崔颢诗一卷
 綦母谮诗一卷 祖咏诗一卷 李颀诗一卷 孟
浩然诗三卷 包融 (第 16b 页)
 相西阁祭酒卢思道谓晞曰昨被召已来颇得不以

 鱼鸟致怪晞缓笑曰昨晚陶然不以酒浆被责卿辈
 亦是流连之一物岂直在鱼鸟而已  李峤
攀龙台
 碑母尝祈晋祠于水滨得文石一枚大如燕卵上有
 紫文成日月两字异而吞之 元好问诗石磴云松
 著 (第 15a 页)
 里与太原晋阳并为京县
子夏室子夏游憩商山山一名子夏山隈有隐唐洞洞
 内一窟广丈馀名子夏室
攀龙台荆州都督武士彟墓也武后追封周高祖墓名
 攀龙台敕 李峤
撰记
武媚娘故里县志王秉乘文水道中诗文水流何细媚 (第 34b 页)
 记建兴郡治阳阿县阳陵当为阳阿
阳台宫天真诰王屋山仙之别天所谓阳台李濂记唐
 司马承徽修真地也明皇御书寥阳殿三巨字东为
 白云道院白云即徽别号也
王屋山第 唐李峤
于王屋山第之侧杂构小亭诗曰引 …… (第 16b 页)
 灼曰黄图汾阴有万岁宫又五凤三年行幸河东诏
 曰朕饬躬斋戒神光并见或兴于谷烛耀斋宫十有
 馀刻斋宫盖宫内致斋之所也 李峤
汾阴行云昔日
 西京全盛时汾阴后土亲祭祠斋宫宿寝设储供撞 (第 45a 页)
 曰武遂以为氏汉有武臣为赵王梁邹孝侯臣十四
 世孙陔晋左仆射薛定侯陔五世孙平北将军五兵
 尚书晋阳公洽别封大陵县赐田五十顷因居之
  李峤
攀龙台碑元和姓纂胥曰有文在手 柳芳姓
 系录论于谥则文武成宣氏 洽生祭酒神龟神龟 (第 28a 页)
 缞服者叩门自言五世未葬元振举与之无少吝亦

 不质名氏十八举进士为通泉尉任侠使气武后召
 欲诘既与语奇之索文章上宝剑篇后览嘉叹诏示
  学士李峤
等即授右武卫铠曹参军进奉宸监丞会
 吐蕃乞和其大将论钦陵请罢四镇兵披十姓地乃
 以元振充使还上疏曰利 (第 1b 页)
 建安后汔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
 附属对精密及之问沈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
 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语曰 苏李
 
居前沈宋比肩 张说与徐坚论 (第 28a 页)
李峤
崔融薛稷 (第 28a 页)
 金复加刋窜乃定
山恽河东人善治礼景龙中累迁国子司业诏近臣及
 学士遍为伎各有所陈皆鄙黩而惮奏无所习惟知
 诵诗乃诵鹿鸣蟋蟀二篇未毕中书令 李峤
以其近
 规讽止之上嘉其直下诏褒咨赐服一称后为祝钦
 明牵率不能终其守久之复拜国子司业卒 …… (第 33a 页)
 实与濂洛关闽相为表里编修张四维为之注释
令狐鏓字仲平猗氏人幼工文从御史孙月岩受尚书

 旁通易理往来河汾河东书院与蒲坂王宗雅杨俊
 民稷山梁承斋为 文章四友
嘉靖乙卯举于乡为确
 山教谕升朝邑知县多异绩历升合州知州性至孝
 母杨病疽鏓调理无少怠躬视汤药更年母 (第 54b 页)
 听其仍守本操令僧曹给衣食终其身


韩仙君洪洞人龙朔元年在蜀村山中炼丹丹成化为
 白鹤飞去今村中有庙庙后丹灶遗址尚存
张氲一名蕴字藏真晋州人秀逸翛閒学道不娶尝寓
  李峤
家十馀年栖息洪崖古坛自号洪崖子天后及
 明皇朝屡召不赴
张惠明赵城人结庐中条山遇混元子授以道术代宗 (第 15a 页)
 同知常大忠墓在县西北八里安定都桃塔岩
 文水县
隋孝子韩子诞墓在县南十九里
唐荆州都督武士彟墓名攀龙台敕 李峤
撰记
宋邢鉴墓在县西百步许有碑
 郎中牛拱辰墓在县西北八里有碑字多剥落
元李进士墓曰秀曰逊曰信曰让曰 (第 15b 页)
  追赠独孤罗父信官爵诏
褒德累行往代通规追远慎终前王盛典故柱国信风
宇高旷独秀生民睿哲居宗清猷映世宏谋长策道著
于弼谐纬义经仁事深于拯济方当宣风廊庙亮采台
阶而运属难危功高弗赏眷言令范事切于心今景运
初开椒闱肃建载怀涂山之义无忘褒纪之典可赠太
师上柱国冀定等十州 刺史赵国公
邑万户
  奖陆让母冯氏诏 (第 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