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地理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史評類
故事類
別集類
政書類
史鈔類
正史類
載記類
目錄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太玄部
續道藏
  王勃(文苑传云字子安绛州龙门人文中子通孙也六岁解属文与兄勔勮才藻相类杜易简称之曰此
王氏三珠树也勃年未及冠应举及第沛王贤闻其名召为沛府脩撰戏为檄英王鸡文高宗览之怒曰
此是交搆之渐出补虢州参军父福畤坐勃故左迁交趾令勃往省父渡南海堕水卒初
李敬玄
称勃与
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必当显贵裴行俭曰勃等虽有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杨稍沈静应至令长馀得
令终为幸果 (第 13a 页)
杜牧郑絪郑颢唐次唐彦谦殷侑殷盈孙
唐临唐绍冯宿冯涓高士廉二孙球瑾(魏徵谟于志宁/休烈狄仁杰兼)
(谟 李敬玄
绅之类/以世次稍远不录)
父子祖孙三世者徐齐□子坚坚子峤武平一子就就
子元衡儒衡崔融子禹锡禹锡子巨李 (第 6a 页)
藏用(三十/卷)令狐德棻(三十/卷)许彦
(十/卷)刘洎(十/卷)来济(三十/卷)杜正伦(十/卷) 李敬玄(三十/卷)
裴行俭
(二十/卷)崔行功(六十/卷)张文琮(二十/卷)曲崇裕(二十/卷)刘宪(三十/卷)
薛稷(三 (第 3a 页)
    (上书諌止/之云云)
乱生必由怨起雅州羌(崇曰旧史此下云/自国朝有事以来)未尝一日为

盗今无罪蒙戮怨必甚怨甚则蜂骇而边邑连兵守备
蜀之祸搆矣东汉丧败乱始诸羌一验也(崇曰旧史云/此一事也)
吐蕃黠狯(董曰古外/反狡也)抗天诛者二十馀年前日薛仁贵
郭待封以十万众败大非川一甲不返 李敬玄
刘审礼
举十八万众困青海身执贼庭(崇曰旧史云/身囚虏廷)关陇为空
今乃欲建李处一为上将驱疲兵袭不可幸 (第 3a 页)
  谏雅州讨生羌书

将仕郎守麟台正字臣陈子昂昧死上言窃闻道路云
国家欲开蜀山自雅州道入讨生羌因以袭击吐蕃执
事者不审图其利害遂发凉凤巴延兵以徇之臣愚以
为西蜀之祸自此结矣臣闻乱生必由怨起雅州边羌
自国初已来未尝一日为盗今一旦无罪受戮其怨必
甚怨甚惧诛必蜂骇西山西山盗起则蜀之边邑不得
不连兵备守兵久不解则蜀之祸搆矣昔后汉末西京
丧败盖由此诸羌此一事也且臣闻吐蕃桀黠之寇君

长相信而多奸谋自敢抗天诛迩来向二十馀载大战
则大胜小战则小胜未尝败一队亡一矢国家往以薛
仁贵郭待封为虓武之将屠十万众于大井之川一甲
不归又以 李敬玄
刘审礼为廊庙之宰辱十八万众于
青海之泽身为囚执是时精甲勇士势如云雷然竟不
不擒一戎馘一丑至今而关陇为 (第 6b 页)
蜀之祸搆矣东汉丧
败乱始诸羌一验也吐蕃黠狯抗天诛者二十馀年前
日薛仁贵郭待封以十万众败大井川一甲不返 李敬

刘审礼举十八万众困青海身执贼廷关陇为空今
乃欲建李处一为上将驱疲兵袭不可幸之吐蕃举为
贼笑二验也夫事 (第 9a 页)
勮与苏味道谓人曰二子亦当掌铨衡之任 李敬玄
尤重杨
炯卢照邻骆宾王与勃等四人必当显贵行俭曰士之致远
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 (第 2b 页)
   吏部员外郎南曹厅壁记
汉廷尚书郎辩章制度主文章起草之任东汉方冠以

曹名用诸曹功次超卓者转迁选部魏晋已还其任䆮
剧国家纪律昭明官修其方凡荐绅之伦未命为大夫
者满岁皆调于毂下启事赋禄必先有司初上元中天
官赵郡 李敬玄
号为称职以覆视官簿差次裁成端本
肇末不得不重乃请外郎一人颛南曹之任其后或诏
同曹郎分主之或诏他曹郎权 (第 4a 页)
  同皇后幸东都帝有疾
乙亥皇太子弘卒以雍王贤为皇太子
丙子帝及皇后自东都还改元仪凤来恒

  薛元超李义琰高智周并同中书门
  下三品 李敬玄
刘仁轨为中书令
丁丑
戊寅改来年为通乾
己卯甘露降改元调露帝同皇后幸东都
  裴行俭大伐突厥
庚辰废 (第 002b 页)
 德始虽汎而终乃服也亦何害其为同哉
裴行俭有知人之何前进士王勮咸阳尉苏
味道皆未知名一见谓之曰二君后当相次
掌铨衡仆有弱息愿以为托是时其弟勃与
华阴杨烱范阳卢照邻义乌珞宾王皆以文

章有盛名 李敬玄
尤重之以为必显达行俭
曰士之致远当先器识而后才艺勃等虽有
文华而浮躁浅露岂飨爵禄之器杨子稍沈
静应至 (第 011a 页)
少来
信敬。蔬食十年。至十四年中。为坐李仙童事。
主上大怒。使侍御韦琮鞫问甚急。因禁数
十人。大理丞 李敬玄
司直王欣同连此坐。雄
与同屋囚锁专念普门品。日得三千遍。夜坐 …… (第 0485a 页)
。见锁不开而相离甚怪。又重锁。纸封书上
而去。雄如常诵经。五更中锁又解落有声。雄
又告忻玄等。至州告 敬玄。
视之。封题如
故而锁自相离。 (第 0485b 页)
敬玄
素不信佛法。其妻读经。
常谓曰。何为胡神所魅而读此书耶。及见雄
此事。乃深悟不信之咎。方知佛为大圣也 (第 0485b 页)
僮事。系御史台。干时上以为当大怒。使
治书侍御史韦𢠄等。鞠问甚急。防禁严密。
禁者十数人。丈理丞 李敬玄。
司直王忻。并
连此事。与雄同屋闭禁。皆被锁牢固。雄专
念法华经普门品。数日得三千遍。夜中独
坐诵经。 (第 0794c 页)
仙童事。
系御史台。于时上以为党。心大怒使治书侍
御史韦悰等鞫问。忽防禁严密。坐禁者十数
人。大理丞 李敬玄
司直王。忻并连此坐。与
雄同屋囚禁。皆被锁牢固。雄专念诵法华经
普门品。数日得三千遍。夜中独座诵经。 …… (第 0072c 页)
玄等谓。欲晓不宜请史。既明共视
之。钩锁各离在地。而锁犹合。其封署处。全固
不动。钩甚完密。无可开。 敬玄
自少及长。不
信佛法。见其妻读经。常谓曰。何故乃为胡神
所媚。而读此书耶。及见雄此事。乃深叹寤
曰。 (第 0072c 页)
宝感通录)

** 河东董雄

董雄。河东人。唐贞观中为大理丞。正信奉佛。蔬食弥
年。后因事与同列 李敬玄
.王欣俱被囚絷。雄专念法
华普门品满三千遍。以求脱免。忽于一夜枷锁自落。
狱吏惊怛。又重锁封札而去。 (第 0057a 页)
雄更讽诵至五鼓时。锁
仍脱落。 敬玄
素不信佛。及见雄此事。方知佛法之灵。
王欣亦念八菩萨尊号三万遍。与雄等俱得免罪(法苑
珠林)
(第 0057a 页)
不改。贞观五年事。

唐贞观中。河南董雄。为大理丞。坐李仙童事。上震怒。
使侍御韦悰。鞠问甚急。大理 李敬玄。
司直王忻等。数 (第 0079c 页)
出法苑珠林)

** 唐贞观中河南董雄

为大理丞。坐李仙童事。上震怒。
使侍御韦悰。鞫问甚急。大理 李敬玄
.司直王忻等数
十人同系狱。雄专念普门品。日诵三十遍。夜亦不息。
枷锁忽自解。惊告守者。其夜监察御史 (第 0098b 页)
因禁数十人大理丞 李敬玄。
司直王欣。雄与同屋囚锁。
专念普门品。日得三千遍。夜坐诵经。锁忽自解落地。雄
告守者。监察御史张守一 (第 0117c 页)
以火烛之。见锁不开而相离
甚怪。又重锁纸封书上而去。雄如常诵经。五更中。锁又
解落有声。雄又告 李敬玄
视之。封题如故而锁自相离。 (第 0117c 页)
敬玄
素不信佛法。其妻诵经。常谓曰。何为胡人所媚。而
读此书耶。及见雄此事。乃深悟不信之咎。方知佛为大
(第 0117c 页)
十年。至十四年中。为坐李仙童事。主上大怒。使持御
韦琮。鞫问甚急。因禁数十人。大理丞 李敬玄
.司值王
欣。同连此坐。雄与同屋囚锁。专念普门品。日得三十
遍。夜坐诵经。锁忽自解落地。雄惊告欣.玄 …… (第 0097b 页)
开而
相离。甚怪。又重关锁。纸封书上而去。雄如常诵经。五
更中。锁又解落有声。雄又告欣.玄等。至明告 敬玄

之。封题如故。而锁自相离。 (第 0097b 页)
敬玄
素不信佛法。其妻读
经。常谓曰。何为胡神所媚。而读此书耶。及见雄此事。
乃深悟不信之咎。方知佛为大圣 (第 0097b 页)
丞。少来信敬。蔬
食十数年。十四年中。坐连李仙童事。上大怒。
使侍御韦悰鞫问甚急。囚禁数十人大理丞 李敬玄
与直王忻同连此坐。雄与同屋囚锁。
专念普门品。日得三千遍。夜坐诵经锁忽自
解落地。雄惊告忻玄。忻玄共 …… (第 0429c 页)
去。雄如常诵
经五更中锁又解落有声。雄又告忻玄等。至
明告守一。守一来视之。封题如故。而锁自相
离。 敬玄
素不信佛法。其妻读经。常谓曰。何为
胡神所媚而读此书耶及见雄此事。乃深悟
不信之咎。方知佛为大圣也。 (第 0429c 页)
十二年月日〈题署同十一年〉。
十三年月日。
将仕郎直弘文馆,臣王行直装,起居郎臣褚遂良、监司空许州 都督赵国公
臣无忌、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太子少师梁国公臣元龄,特进。尚书左仆射、申国公臣,士廉特进。郑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