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樂類
易類
詩類
春秋類
書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職官類
紀事本末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正史類
法制類
載記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醫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兵家類
譜錄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經集部類
大集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續道藏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能名
王瑶为绛州刺史李克用陷州瑶力拒死之
后唐
张廷蕴开封襄邑人事晋迁军校李继韬叛于潞州为
马步军都指挥使将兵为前锋至潞日已暮即率兵
百馀踰濠登城城守者不能御遂破潞州明旦 明宗
与元行钦后至明宗心颇慊之后历绛州防御使卒
廷蕴素廉历七州家无馀赀
(第 58a 页)
王瑶为绛州刺史李克用陷州瑶力拒死之
后唐
张廷蕴开封襄邑人事晋迁军校李继韬叛于潞州为
马步军都指挥使将兵为前锋至潞日已暮即率兵
百馀踰濠登城城守者不能御遂破潞州明旦 明宗
与元行钦后至明宗心颇慊之后历绛州防御使卒
廷蕴素廉历七州家无馀赀
(第 58a 页)
马有大乌小乌尤奇骏汉隐帝使求之不献及罢节
镇犹有马百匹橐驼三十头朝夕阅视为娱云
侯章并州榆次人事后唐庄宗为队长 明宗 朝迁小校
晋开运末为忠卫指挥使屯陕州为内外马步军都 …… (第 20a 页)
尝吮母疽景德中录孙易从同学究出身
郭从义其先沙陀人父绍古事后唐武皇忠谨特见信
任赐姓李氏绍古卒从义才丱角庄宗畜于宫中 明
宗 与绍古款狎即位以从义补内职累迁内园使晋
天福初复姓郭氏坐事出为宿州团练副使内艰归
遂家太原汉祖表 …… (第 23b 页)
宝八年卒年七十二
张从恩并州太原人父存信振武军节度 后唐明宗 尝
隶存信麾下及即位止授散秩从恩不得志乃退归
太原晋祖镇河东为少帝娶从恩女晋初以外戚擢
右金吾 …… (第 28a 页)
景咸方自释晖多诛求世宗以先朝功臣知而弗问
至右神武统军建隆四年终右领军卫上将军
李洪信并州晋阳人汉昭圣太后弟六人洪信居长少
善骑射 后唐明宗 在藩时隶帐下及即位朱宏实总
领捧圣军擢为瓜牙渐迁小校广顺中少帝杀宏实
而东捧圣军数百骑从行洪信预 …… (第 30b 页)
使私畜勇士百人庄宗召之惧不敢行全斌时年十
二请以己为质果获全因𨽻帐下庄宗入洛累迁内
职同光之难近臣宿将皆遁全斌独与符彦卿等居
中拒战 明宗 初补禁军列校晋初从侯益破张从宾
迁护圣指挥使周广顺初为龙捷右厢都指挥使讨
慕容彦超为行营马步都校 (第 46b 页)
镇犹有马百匹橐驼三十头朝夕阅视为娱云
侯章并州榆次人事后唐庄宗为队长 明宗 朝迁小校
晋开运末为忠卫指挥使屯陕州为内外马步军都 …… (第 20a 页)
尝吮母疽景德中录孙易从同学究出身
郭从义其先沙陀人父绍古事后唐武皇忠谨特见信
任赐姓李氏绍古卒从义才丱角庄宗畜于宫中 明
宗 与绍古款狎即位以从义补内职累迁内园使晋
天福初复姓郭氏坐事出为宿州团练副使内艰归
遂家太原汉祖表 …… (第 23b 页)
宝八年卒年七十二
张从恩并州太原人父存信振武军节度 后唐明宗 尝
隶存信麾下及即位止授散秩从恩不得志乃退归
太原晋祖镇河东为少帝娶从恩女晋初以外戚擢
右金吾 …… (第 28a 页)
景咸方自释晖多诛求世宗以先朝功臣知而弗问
至右神武统军建隆四年终右领军卫上将军
李洪信并州晋阳人汉昭圣太后弟六人洪信居长少
善骑射 后唐明宗 在藩时隶帐下及即位朱宏实总
领捧圣军擢为瓜牙渐迁小校广顺中少帝杀宏实
而东捧圣军数百骑从行洪信预 …… (第 30b 页)
使私畜勇士百人庄宗召之惧不敢行全斌时年十
二请以己为质果获全因𨽻帐下庄宗入洛累迁内
职同光之难近臣宿将皆遁全斌独与符彦卿等居
中拒战 明宗 初补禁军列校晋初从侯益破张从宾
迁护圣指挥使周广顺初为龙捷右厢都指挥使讨
慕容彦超为行营马步都校 (第 46b 页)
翔遣宦者杀之
康思立山阴人少为骑将从庄宗破梁战柏乡以功迁
指挥使后历应岚二州刺史宿州团练使昭武军节
度使徙镇保义胥有善政
安重霸云州人初与 明宗 俱事晋王后奔于蜀为亲将
宦者王承休为节度使重霸为副使唐兵伐蜀重霸
劝承休赴难承休上道重霸立承休马 …… (第 11b 页)
不可失愿留为公守唐军破蜀重霸以秦成阶三州
降 明宗 以为阆州团练使罢为左卫大将军久之为
匡国军节度使废帝时为京兆尹西京留守徙镇大
同以病罢归卒于潞州 …… (第 12a 页)
天下为已任四方奏事皆先白后闻河南县献嘉禾
一茎五穗视之曰伪也笞其人而遣之夏州李仁福
进白鹰重诲却之而后白 明宗 阴取以入他日按鹰
戒左右无使重诲知也宿州进白兔遂却而不白马
牧军使田令方马瘠多毙当死重诲谏曰使天 …… (第 13b 页)
温非叛也得枢密院宣请公趣归朝廷耳从珂上变
明宗 欲诱致彦温重诲固请用兵乃遣侍卫指挥使
乐彦稠西京留守索自通率兵讨之彦稠等攻破河
中希重诲旨斩彦温 (第 14b 页)
以灭口从珂罢镇重诲数讽宰
相言从珂失守宜得罪他日又自论列 明宗 曰公欲
如何处置我即从公重诲曰此父子之际非臣所宜
言惟陛下裁之 (第 14b 页)
明宗 曰吾为小校时衣食不能自足
此儿为我担石灰拾马粪以相养活今贵为天子独
不能庇之耶使其杜门私第亦何与 …… (第 14b 页)
监军知祥大怒即日斩严又分阆州为保宁军以李
仁矩为节度使璋举兵攻杀仁矩二人遂皆反唐戍
蜀精兵皆陷初 明宗 幸汴州重诲议伐吴 (第 15a 页)
明宗 难之
其后户部尚书李鏻得吴谍者言徐知诰欲称藩愿
得安公一言以为信重诲以玉𢃄与谍者使遗知诰
初 (第 15a 页)
不以其事闻后知诰之问不至始奏贬鏻已而捧
圣都军使李行德十将张俭告边彦温言重诲私募
士卒缮治兵器欲自伐吴 明宗 疑之大臣左右皆为
之辨因廷诘彦温具伏其诈于是君臣相顾泣下彦
温行德俭皆坐族诛重诲因求解职 (第 15b 页)
明宗 慰之重诲
论请不已乃趣中书议代重诲者冯道曰诸君苟惜
安公使得罢去是纾其祸也赵凤谓大臣不可轻动
(第 15b 页)
居职复如故及董璋等反遣石敬瑭讨之而粮运甚
艰 明宗 欲自行重诲曰此臣之责也乃请行日驰数 …… (第 15b 页)
宿卫京师闻制下奔其父重诲惊曰二渠安得来已
而曰吾以一死报国馀复何言乃械送二子于京师
行至陜州下狱 明宗 又遣翟光业至河中视重诲去
就光业至从璋率兵围重诲第入拜于庭重诲降而
答拜从璋以檛击其首重诲妻子抱 (第 16b 页)
之而呼又击其
首夫妻皆死从璋检责其家赀不及数千缗 明宗 下
诏以其绝钱镠致孟知祥董璋反及议伐吴以为罪
并杀其二子其馀子孙皆免重诲得罪知其必死叹
曰我固 …… (第 16b 页)
团练使周太祖立历徙宣义保义静难三镇显德二
年罢还卒赠中书令
李从璟明宗子初名从审为人骁勇善战而谦退谨敕
从庄宗战数有功为金枪指挥使 明宗 军变于魏庄
宗谓从璟曰尔父于国有大功忠孝之心朕自明信
今为乱军所逼尔宜自往宣朕意毋使自疑从璟驰 …… (第 17b 页)
行钦释之庄宗怜其言赐名继璟以为己子从庄宗
如汴将士多亡独从璟不去左右或劝其逃祸不听
庄宗闻 明宗 已渡黎阳复欲遣从璟通问行钦以为
不可遂杀之明宗即位赠太保
李从荣 (第 18a 页)
明宗 子天成元年以检校司徒兼御史大夫拜
天雄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三年徙镇河东
长兴元年拜河南尹兼判 …… (第 18a 页)
山闻明宗兵变于魏亦起兵据邢州明宗即位为捧
圣左厢都指挥使改皇城使领饶州刺史拜彰国军
节度使徙镇义成 明宗 幸汴州从璋欲率民贡献坐
罢为右骁卫上将军居久之出镇保义徙河中长兴
四年夏封洋王晋初徙镇威胜降封陇 …… (第 19b 页)
府侍讲知凤翔府坐兄仲游党籍例黜上曰毕仲衍
被遇裕陵可除罪籍以为都官郎中擢秘书少监卒
辽
沙彦珣多勇略有大志 唐明宗 目为人杰俾掌禁军随
授彰国军节度使后石晋割山后十六州赂契丹遇
安巴坚归过云中彦珣出迎遂被留礼遇同 (第 44a 页)
康思立山阴人少为骑将从庄宗破梁战柏乡以功迁
指挥使后历应岚二州刺史宿州团练使昭武军节
度使徙镇保义胥有善政
安重霸云州人初与 明宗 俱事晋王后奔于蜀为亲将
宦者王承休为节度使重霸为副使唐兵伐蜀重霸
劝承休赴难承休上道重霸立承休马 …… (第 11b 页)
不可失愿留为公守唐军破蜀重霸以秦成阶三州
降 明宗 以为阆州团练使罢为左卫大将军久之为
匡国军节度使废帝时为京兆尹西京留守徙镇大
同以病罢归卒于潞州 …… (第 12a 页)
天下为已任四方奏事皆先白后闻河南县献嘉禾
一茎五穗视之曰伪也笞其人而遣之夏州李仁福
进白鹰重诲却之而后白 明宗 阴取以入他日按鹰
戒左右无使重诲知也宿州进白兔遂却而不白马
牧军使田令方马瘠多毙当死重诲谏曰使天 …… (第 13b 页)
温非叛也得枢密院宣请公趣归朝廷耳从珂上变
明宗 欲诱致彦温重诲固请用兵乃遣侍卫指挥使
乐彦稠西京留守索自通率兵讨之彦稠等攻破河
中希重诲旨斩彦温 (第 14b 页)
以灭口从珂罢镇重诲数讽宰
相言从珂失守宜得罪他日又自论列 明宗 曰公欲
如何处置我即从公重诲曰此父子之际非臣所宜
言惟陛下裁之 (第 14b 页)
明宗 曰吾为小校时衣食不能自足
此儿为我担石灰拾马粪以相养活今贵为天子独
不能庇之耶使其杜门私第亦何与 …… (第 14b 页)
监军知祥大怒即日斩严又分阆州为保宁军以李
仁矩为节度使璋举兵攻杀仁矩二人遂皆反唐戍
蜀精兵皆陷初 明宗 幸汴州重诲议伐吴 (第 15a 页)
明宗 难之
其后户部尚书李鏻得吴谍者言徐知诰欲称藩愿
得安公一言以为信重诲以玉𢃄与谍者使遗知诰
初 (第 15a 页)
不以其事闻后知诰之问不至始奏贬鏻已而捧
圣都军使李行德十将张俭告边彦温言重诲私募
士卒缮治兵器欲自伐吴 明宗 疑之大臣左右皆为
之辨因廷诘彦温具伏其诈于是君臣相顾泣下彦
温行德俭皆坐族诛重诲因求解职 (第 15b 页)
明宗 慰之重诲
论请不已乃趣中书议代重诲者冯道曰诸君苟惜
安公使得罢去是纾其祸也赵凤谓大臣不可轻动
(第 15b 页)
居职复如故及董璋等反遣石敬瑭讨之而粮运甚
艰 明宗 欲自行重诲曰此臣之责也乃请行日驰数 …… (第 15b 页)
宿卫京师闻制下奔其父重诲惊曰二渠安得来已
而曰吾以一死报国馀复何言乃械送二子于京师
行至陜州下狱 明宗 又遣翟光业至河中视重诲去
就光业至从璋率兵围重诲第入拜于庭重诲降而
答拜从璋以檛击其首重诲妻子抱 (第 16b 页)
之而呼又击其
首夫妻皆死从璋检责其家赀不及数千缗 明宗 下
诏以其绝钱镠致孟知祥董璋反及议伐吴以为罪
并杀其二子其馀子孙皆免重诲得罪知其必死叹
曰我固 …… (第 16b 页)
团练使周太祖立历徙宣义保义静难三镇显德二
年罢还卒赠中书令
李从璟明宗子初名从审为人骁勇善战而谦退谨敕
从庄宗战数有功为金枪指挥使 明宗 军变于魏庄
宗谓从璟曰尔父于国有大功忠孝之心朕自明信
今为乱军所逼尔宜自往宣朕意毋使自疑从璟驰 …… (第 17b 页)
行钦释之庄宗怜其言赐名继璟以为己子从庄宗
如汴将士多亡独从璟不去左右或劝其逃祸不听
庄宗闻 明宗 已渡黎阳复欲遣从璟通问行钦以为
不可遂杀之明宗即位赠太保
李从荣 (第 18a 页)
明宗 子天成元年以检校司徒兼御史大夫拜
天雄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三年徙镇河东
长兴元年拜河南尹兼判 …… (第 18a 页)
山闻明宗兵变于魏亦起兵据邢州明宗即位为捧
圣左厢都指挥使改皇城使领饶州刺史拜彰国军
节度使徙镇义成 明宗 幸汴州从璋欲率民贡献坐
罢为右骁卫上将军居久之出镇保义徙河中长兴
四年夏封洋王晋初徙镇威胜降封陇 …… (第 19b 页)
府侍讲知凤翔府坐兄仲游党籍例黜上曰毕仲衍
被遇裕陵可除罪籍以为都官郎中擢秘书少监卒
辽
沙彦珣多勇略有大志 唐明宗 目为人杰俾掌禁军随
授彰国军节度使后石晋割山后十六州赂契丹遇
安巴坚归过云中彦珣出迎遂被留礼遇同 (第 44a 页)
者颇非之然崇韬尽忠国家有大略其已破蜀因遣
使者以唐威德风谕南诏诸蛮欲因以绥来之可谓
有志矣
安彦威字国俊代州崞县人少𨽻 唐明宗 麾下善射颇
知兵法明宗出镇常为牙将以谨厚见信及秦王从
荣镇邺为护圣指挥使从荣判六军迁捧圣指挥使 (第 9b 页)
使者以唐威德风谕南诏诸蛮欲因以绥来之可谓
有志矣
安彦威字国俊代州崞县人少𨽻 唐明宗 麾下善射颇
知兵法明宗出镇常为牙将以谨厚见信及秦王从
荣镇邺为护圣指挥使从荣判六军迁捧圣指挥使 (第 9b 页)
建前紫微殿后三清殿又后通明阁廊庑库寮庖湢
具备后地震圯至元二年大师卢道恭重建改今名
元尚书清河元公复初撰记吴兴赵孟頫书 明宗 朱
新塸重修邢大道撰记
紫极宫宋祥符中神光子甄栖真居此乾兴元年即宫
西北隅自甃殡室
襄陵县
圣 (第 51a 页)
具备后地震圯至元二年大师卢道恭重建改今名
元尚书清河元公复初撰记吴兴赵孟頫书 明宗 朱
新塸重修邢大道撰记
紫极宫宋祥符中神光子甄栖真居此乾兴元年即宫
西北隅自甃殡室
襄陵县
圣 (第 51a 页)
柳芳唐书一卷又一百三十篇叙例目一卷(同吴兢/等修)
五代张昭远唐庄宗实录三十卷悯帝实录三卷
姚顗 唐明宗 实录三十卷
宋薛居正五代史一百五十卷
王溥周世宗实录四十卷
司马光资治通鉴又资治通鉴举要历八十卷 (第 17a 页)
五代张昭远唐庄宗实录三十卷悯帝实录三卷
姚顗 唐明宗 实录三十卷
宋薛居正五代史一百五十卷
王溥周世宗实录四十卷
司马光资治通鉴又资治通鉴举要历八十卷 (第 17a 页)
广武 原平 疆阴
后魏属神武郡北齐属太平郡后周郡废置阴城县隋
废唐置金城
辽志应州彰国军上节度唐武德中置金城县后改应
州(以龙首雁门二山/南北相应故名) 后唐明宗 州人也天成元年升
彰国军节度兴唐军寰州𨽻焉辽因之北龙首山南
雁门兵事属西京路部署司统县三 金城 (第 49b 页)
后魏属神武郡北齐属太平郡后周郡废置阴城县隋
废唐置金城
辽志应州彰国军上节度唐武德中置金城县后改应
州(以龙首雁门二山/南北相应故名) 后唐明宗 州人也天成元年升
彰国军节度兴唐军寰州𨽻焉辽因之北龙首山南
雁门兵事属西京路部署司统县三 金城 (第 49b 页)
知蜀之易举而不知唐之已乱挈其良将劲兵西行数
千里虽立大功而不免谗死于蜀征蜀之兵未还而赵
在礼为乱河朔 明宗 北征遂与在礼皆反帅兵南向克
汴入洛遂无一人能御之者向使西师不出蜀虽未下
而京师有重兵崇韬不死河朔叛臣 (第 33b 页)
千里虽立大功而不免谗死于蜀征蜀之兵未还而赵
在礼为乱河朔 明宗 北征遂与在礼皆反帅兵南向克
汴入洛遂无一人能御之者向使西师不出蜀虽未下
而京师有重兵崇韬不死河朔叛臣 (第 3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