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別史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地理類
史評類
政書類
傳記類
目錄類
載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涅槃部類
  (王十/四年)

宋以衡阳王义季为兖州刺史南谯王义宣为荆州刺

 (初宋主以义宣不才故不用 会稽公
主屡以为言宋/主不得已用之先赐诏曰师护在西虽无殊绩洁已)
 (节用通怀期物不恣群下声著西土士庶所安论 (第 15a 页)
 (见诸大臣犹著乌帽休仁呼主衣以白帽代之凡事/悉称令书施行宣太皇太后令数子业罪恶命湘东)
 (王纂承皇极子业母弟豫章王子尚顽悖有兄风及 会稽公
主皆赐死休仁等始得出居外舍释谢庄之)
 (囚子业犹横尸太医閤口蔡兴宗谓仆射王彧曰此/虽凶悖要是天下之 (第 71a 页)
  (至忠为尚书公主之所引也朝廷大政惟公主是/从使非早授大位其不为中宗者几希矣故纲目)
  (特详/之)
夏五月祭北郊○六月以岑羲为侍中○幽州大都督 孙佺
袭奚败没
 (薛讷镇幽州二十馀年吏民安之未尝举兵出塞虏/亦不敢犯与燕州刺史李琎有隙琎毁之于刘幽求) (第 38b 页)
 (幽求以左羽林将军 孙佺
代之 (第 38b 页)
孙佺
至州帅兵二万/骑八千以袭奚契丹将军乌可利谏曰道险天热悬)
 (军远袭非计也佺曰薛讷在边积年竟不能为国 …… (第 38b 页)
 (河唱叫山由古北口至中京皆奚境也契丹志云奚/地居上东燕三京之中西临马孟山六十里其山南)
 (北千里东西八百里连亘燕京西山契丹注见/晋安帝义熙二年冷陉契丹中山在营州北)正误
  (孙佺
帅兵二万骑八千以袭奚契丹将军乌可利谏/今按当连下文契丹为句唐谓奚与契丹为两蕃肃)
 (宗实录安禄山云 (第 39a 页)
  边障(三/)
原居庸关洪武元年大将军徐达建城跨两山周一十
三里高四丈二尺关东自西水峪口黄花镇界九十里
西至镇边城坚子谷口紫荆关界一百二十里南至榆
河驿宛平县界六十里北至土木驿宣府界一百二十
(四镇三/关志)

原何谓九塞大汾冥阨荆阨方城殽井陉令疵句注居
(吕览作淮南子同大作/太冥 渑殽下有坂字)
补太行首始河内自河内至幽州凡有八陉(述征/记)
补八陉一轵关陉二太行陉三白陉四滏口陉五井陉
六飞狐陉七蒲阴陉八军都陉(同/上)
原居庸亦谓之冷陉(问次/斋稿)
补居庸亦曰冷陉陉又作硎新唐书 孙佺
为幽州都督
率兵十二万讨奚李大酺分三屯以副将李楷洛周以 (第 1b 页)
记)
补天宝中安禄山自范阳入觐贡白玉箫管数百陈于
梨园(乐/书) (此条原在物/产门今移改)
(补 孙佺
为幽州都督五月北征李处郁谏曰五月南方/火北方水火入水必灭且飧若入燕百无一全佺不从)
(果没八万人山东 (第 12b 页)
谓温饭为飧幽州以北并为燕/地故云 朝野佥载 此条原在世纪门今移改)
  (臣/)等谨按 孙佺
旧唐书作孙俭
(补佺之入贼也薛纳与之书曰季月不可入贼大凶也/佺曰六月宣王北伐纳何所知出军日有白虹垂头 (第 12b 页)
出峨眉
山麓右溪自小天池以东左溪自黄毛坪以北至罗目
废县界合二溪之委为江水石甚奇怪县址去治西九
十里 唐麟德
置宋省入 寰宇记云陇宁山在罗目县 (第 14a 页)
  闲厩使
万岁通天元年五月置仗内闲厩令殿中丞袁怀哲检

校未置使至圣历三年二月改殿中少监充闲厩使怀
哲改名忠臣后遂设闲厩使袁忠臣再任田归道翟无
言又宗晋卿武崇训贺兰爽张涉虢王邕 孙佺
平王隆
基宋王成器新兴王晋崔日知王毛仲皇甫忠姜皎王
炜杨崇庆来曜牛仙客李元祐韦章仇兼琼安禄山吕
崇贲 (第 9a 页)
于故地不可存其名号以启戎心臣详谨国史武德四
年平突厥后于振武置云中 都督麟德
元年改为单于
都护圣历元年改为安北都护开元八年复为单于都
护其北都护本在天德自贞观二十一年在其州迁徙 (第 12a 页)
绛岩
山以文变质也山外周流厥有湖塘旧址考于前志则
曰吴人创之梁人通之矣洎金火有变积为习坎灌莽
之所我 唐麟德
岁邑宰杨嘉延亦纂前服利农为名虽
迹于传闻而事斯茫昧杨氏之后又馀百年实滋菰蒲
莫植粳稻剥极则贲俟能而伸 (第 12b 页)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延和本魏太武年号
六月癸丑岑羲为侍中(朱熹/纲目)以刑部尚书郭元振为行
军大总管伐突厥(以新/纪修)幽州 都督孙佺
等袭奚败于冷
陉山(以新纪/通鉴修)
 解题曰新书地理志檀州燕乐县北有吐护真河奚
 王衙帐蓟州傍吐护 (第 14a 页)
者愈众其得人心𩔖如此俄转幽州都督善于绥怀两
番将举落内属会以左威卫大将军召而 孙佺
伐之佺
不知兵遂败其师未几卒官怀古清介审慎在幽州时
韩琬以监察御史监军称其驭士信临财廉国名将云
 论 (第 9a 页)
萧至忠自蒲州入为刑部尚书(自晋州刺史入为尚书/旧传及刘餗小说皆云)
(皇睿宗录/今从太上)
六月庚申 孙佺
与李大酺战全军覆没(今从睿宗录/上皇录云甲子)
太上皇兼省军国大事(录云太子既为太平公主所构或/太上 (第 7b 页)
 唐郑路撰郑公谊行书(京兆金/石录)

唐河中尹浑瑊贺表
 唐颜防书并德宗批答贞元四年(诸道石/刻录) 唐麟德
殿宴群臣诗
 唐德宗撰皇太子诵行书贞元四年六月(金石/录)
唐冬日集藏用上人院诗序
 唐程浩撰序王涓 (第 18b 页)
 馀姚(诸道石/刻录)
唐龙泉寺常住田碑
 唐万齐融撰范的书(诸道石/刻录)
唐徐浩先茔题记
 唐徐浩正书大历九年十月
唐题宝林寺诗
  唐会稽公
徐浩撰并书(集古/录目)
唐谒禹庙诗 (第 7b 页)
冬十一月壬子终于洛阳葬河南之芒山沈
皇后自为哀策词甚酸楚 后讳务华吴兴人仪同三司
沈君理之女母高祖女 会稽公
主早亡后年幼哀恸过
礼大建三年纳为太子妃后主即位立为后性端静好 (第 34a 页)
 丞相饶阳李昉明叔在翰苑时所纂

朝制要览五十卷
 屯田郎中宋咸撰此书传于陆放翁氏放翁书其后
 曰先君 会稽公
晚岁喜观间为子弟讲论因革率至
 夜 (第 37b 页)
会稽公
者其父宰元钧也其书作于嘉祐中皆
 国初故实观之使人有感焉
景德会计录六卷
 丞相吴郡丁谓谓之撰时为三 (第 37b 页)
 唐宰相曲江张九龄子寿撰曲江本有元祐中郡人
 邓开序自言得其文于公十世孙苍梧守唐辅而刋
 之卷末附以中书舍人樊子彦所撰行状 会稽公

 浩所撰神道碑及太常博士郑宗珍议谥文献状蜀
 本无之 (第 11a 页)
   王绩东皋子五卷
右唐王绩无功也龙门人隋大业中举孝悌廉洁授六
合丞弃官耕东皋自号东皋子唐书以为隐逸集有吕
才序称其幼岐嶷年十五谒杨素占对英辩一坐尽倾
以为神仙重子薛道衡见其登龙门忆禹赋叹曰今之
庾信也且载其卜筮之验者数事云   杨炯盈川集二十卷
右唐杨炯也华阴人显庆六年举神童授校书郎终婺

州盈川令卒炯博学善属文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
文词齐名海内称王杨卢骆四才子亦曰四杰炯自谓
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张说曰盈川文如悬河酌之不
竭耻王后信然愧卢前谦也集本三十卷今多亡逸
   王勃集二十卷
右唐王勃子安也通之 孙麟德
初刘祥道荐其材对策
高等授朝散郎沛王召署府修撰以戏为诸王作 (第 12b 页)
 (分书贞元/二年九月)
第一千五百八十四唐均法师碑(沙门惟心撰高述/书贞元三年五月)第一千五百八十五唐张延赏碑(赵赞撰归登八分/书贞元三年七月)

第一千五百八十六唐张延赏碑(正书元和八年/十二月建附)
第一千五百八十七唐樗里子墓碣(独孤寔撰张谊/行书贞元三年)
第一千五百八十八唐内侍监鱼朝恩碑(吴通玄撰通/微行书贞元)
 (四年/五月)
第一千五百八十九 唐麟德
殿宴群臣诗(德宗撰皇太/子诵行书颜)
 (防书浑瑊表附/贞元四年六月)
第一千五百九十唐嗣曹王戢碑( (第 17b 页)
 (欲害之悉复斜封墨敕官上用平章事张/说言使太子监国 夏置十道按察使)
玄宗(隆/基)先天元年(夏追尊天后为天后圣帝泠幽州 都/督孙佺
击奚酋李大酺于 陉败没) (第 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