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春秋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孟子類
論語類
經解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故事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傳記類
時令類
目錄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術數類
天文算法類
醫家類
雜家類
法家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詞曲類
禪宗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太清部
太玄部
續道藏
清代道教文獻
公及楚人战于泓(又龙泓水名陜西通志龙泓有二一在飞龙峡一在天井山)又韵补叶乌光切音汪易林羽翮病伤无
(以为疆宋公德薄败于水泓)泔(唐韵古三切集韵韵会正韵沽三切𡘋音甘米汁也博雅泔潘澜也说文 周谓 潘曰) (第 31b 页)
(以为疆宋公德薄败于水泓)泔(唐韵古三切集韵韵会正韵沽三切𡘋音甘米汁也博雅泔潘澜也说文 周谓 潘曰) (第 31b 页)
□ 五粒古文(广韵集韵正韵𡘋力入切音立米粒也小尔雅生曰榖谓之粒孟子乐岁粒米)
(狼戾注粒米粟米之粒也拾遗记员峤之小名环邱粟生禭高五丈其粒皎然如玉)又说文糁也书益稷烝民乃粒传米食
(曰粒疏今人谓饭为米糁遗馀之饭谓之一粒两粒是米食曰粒用米为食之名也礼王制有不粒食者矣)又通作立诗周
(颂立我烝民注立粒通)粄(广韵博管切集韵补满切𡘋音昄屑米饼也同粄荆楚岁时记三月三日取鼠曲汁蜜和)
(粉谓之龙舌粄以厌时气鼠曲即鼠耳草俗呼茸母宋徽宗诗茸母初生认禁烟)泔(集韵沾三切音甘米汁也)又
(说文 周谓 潘曰泔或作泔)(集韵庄加切音查滓也通作渣)又篇海与糳同 (集韵铺枚切音坯滫粉面)
(为剂也)粔(广韵 …… (第 71a 页)
僻土有异于华寒服冷水暑啜罗阇(又说文本作鬻今俗作粥前汉文帝纪吏廪当受鬻者或以陈粟注鬻与粥同师古曰)
黄帝始烹榖为粥 周谓 之饘宋卫谓之餰(又姓鬻熊周文王时人省作粥楚有粥权即熊后)又粥粥卑谦貌礼儒行粥粥
若无能也疏粥粥柔 (第 74a 页)
(狼戾注粒米粟米之粒也拾遗记员峤之小名环邱粟生禭高五丈其粒皎然如玉)又说文糁也书益稷烝民乃粒传米食
(曰粒疏今人谓饭为米糁遗馀之饭谓之一粒两粒是米食曰粒用米为食之名也礼王制有不粒食者矣)又通作立诗周
(颂立我烝民注立粒通)粄(广韵博管切集韵补满切𡘋音昄屑米饼也同粄荆楚岁时记三月三日取鼠曲汁蜜和)
(粉谓之龙舌粄以厌时气鼠曲即鼠耳草俗呼茸母宋徽宗诗茸母初生认禁烟)泔(集韵沾三切音甘米汁也)又
(说文 周谓 潘曰泔或作泔)(集韵庄加切音查滓也通作渣)又篇海与糳同 (集韵铺枚切音坯滫粉面)
(为剂也)粔(广韵 …… (第 71a 页)
僻土有异于华寒服冷水暑啜罗阇(又说文本作鬻今俗作粥前汉文帝纪吏廪当受鬻者或以陈粟注鬻与粥同师古曰)
黄帝始烹榖为粥 周谓 之饘宋卫谓之餰(又姓鬻熊周文王时人省作粥楚有粥权即熊后)又粥粥卑谦貌礼儒行粥粥
若无能也疏粥粥柔 (第 74a 页)
礼士冠礼继世以立诸侯象贤也注象法也(又象魏门阙也一曰书名周礼天官大宰正月之吉县治象之法于象魏疏 周)
(公谓
(定 (第 17a 页)
嘉荐芳矣告灵飨矣告灵既飨德音孔臧(又叶荒降切与向通黄香九宫赋狼弧彀弓而外飨注飨宜读作向)
(广韵女江切集韵浓江切𡘋音䁸玉篇䭢强食也)饘(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𡘋诸延切音旃玉篇糜也说文 周谓 之饘)
宋谓之糊礼檀弓饘粥疏厚曰饘希曰粥(又广韵集韵𡘋旨善切音义同集韵或作餰饘䭈鬻饘𩛻䬤𥼷) (第 64a 页)
(广韵女江切集韵浓江切𡘋音䁸玉篇䭢强食也)饘(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𡘋诸延切音旃玉篇糜也说文 周谓 之饘)
宋谓之糊礼檀弓饘粥疏厚曰饘希曰粥(又广韵集韵𡘋旨善切音义同集韵或作餰饘䭈鬻饘𩛻䬤𥼷) (第 64a 页)
拜(详见小/敛章)
迁于祖用轴(迁徙也徙于祖朝祖庙也檀弓曰殷朝而/殡于祖周朝而遂葬盖象平生时将出必)
(辞尊者轴輁轴也轴状如转辚刻两头为轵輁状如长/床穿桯前后著金而关轴焉大夫诸侯以上有四 周谓)
( 之輴天子/画之以龙)重先奠从烛从柩从烛从主人从(行之序也/主人从者)
(大夫由右妇人由左以服之亲疏为 (第 2b 页)
迁于祖用轴(迁徙也徙于祖朝祖庙也檀弓曰殷朝而/殡于祖周朝而遂葬盖象平生时将出必)
(辞尊者轴輁轴也轴状如转辚刻两头为轵輁状如长/床穿桯前后著金而关轴焉大夫诸侯以上有四 周谓)
( 之輴天子/画之以龙)重先奠从烛从柩从烛从主人从(行之序也/主人从者)
(大夫由右妇人由左以服之亲疏为 (第 2b 页)
国子高曰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是
故衣足以饰身棺周于衣椁周于棺土周于椁(言皆所/以为深)
(邃人难发见之也国子/高成子高也成谥也)反壤树之哉(反复也怪不如太/古也而又封树之)
(意在于俭非周/礼也 檀弓)葬于城郭外何死生别处终始异居易
曰葬之中野所以绝孝子之思慕也传曰作乐于庙不
闻于墓哭泣于墓不闻于庙所以于北方何就阴也
有虞氏瓦棺今以木何虞尚质故用瓦夏后氏益文故
易之以堲 周谓 堲木相周无胶漆之用也殷人棺椁有
胶漆之用周人浸文墙置翣加巧饰丧葬之礼缘生以
事死生时无死亦不敢造太古 (第 32a 页)
故衣足以饰身棺周于衣椁周于棺土周于椁(言皆所/以为深)
(邃人难发见之也国子/高成子高也成谥也)反壤树之哉(反复也怪不如太/古也而又封树之)
(意在于俭非周/礼也 檀弓)葬于城郭外何死生别处终始异居易
曰葬之中野所以绝孝子之思慕也传曰作乐于庙不
闻于墓哭泣于墓不闻于庙所以于北方何就阴也
有虞氏瓦棺今以木何虞尚质故用瓦夏后氏益文故
易之以堲 周谓 堲木相周无胶漆之用也殷人棺椁有
胶漆之用周人浸文墙置翣加巧饰丧葬之礼缘生以
事死生时无死亦不敢造太古 (第 32a 页)
古者公田什一用田赋非正也(古者五口之家/受田百亩为官)
(田十亩是为私得其什而官税其一故曰什一 周/谓 之彻殷谓之助夏谓之贡其实一也皆通法也)
(今乃弃中平之法而财田并/赋言其赋民甚矣 谷梁传) 哀 (第 5b 页)
(田十亩是为私得其什而官税其一故曰什一 周/谓 之彻殷谓之助夏谓之贡其实一也皆通法也)
(今乃弃中平之法而财田并/赋言其赋民甚矣 谷梁传) 哀 (第 5b 页)
同复之无由考于今诚无所用云然然文王周公之
法制具在于是孔子曰吾从 周谓 其文章之盛也古
书之存者希矣百氏杂家尚有可取况圣人之制度
耶于是掇其大要奇辞奥旨著于篇学者可观焉 (第 40a 页)
法制具在于是孔子曰吾从 周谓 其文章之盛也古
书之存者希矣百氏杂家尚有可取况圣人之制度
耶于是掇其大要奇辞奥旨著于篇学者可观焉 (第 40a 页)
意而又不失之多修辞之义于是为主
世佐案 周公谓 祝雍曰达而勿多也康王曰辞尚
体要孔子曰辞达而已矣又曰修辞立其诚皆千
古立言之要旨也记者之言足 (第 39a 页)
世佐案 周公谓 祝雍曰达而勿多也康王曰辞尚
体要孔子曰辞达而已矣又曰修辞立其诚皆千
古立言之要旨也记者之言足 (第 39a 页)
甚众至于服纪有何差等前代通儒若为议论坚答
曰仪礼丧服经继父同居齐衰 周谓 子无大功之亲
与之适人所适亦无大功之亲而所适者以货财为
之筑宫庙岁时使之祀焉者也郑康成曰大功之亲 (第 64b 页)
曰仪礼丧服经继父同居齐衰 周谓 子无大功之亲
与之适人所适亦无大功之亲而所适者以货财为
之筑宫庙岁时使之祀焉者也郑康成曰大功之亲 (第 64b 页)
宫而止至圹无矣旧图云功布谓以大功之布长三
尺以御柩居前为行者之节度又隐义云羽葆功布
等其象皆如麾则旌旗无旒者 周谓 之大麾既夕礼
云商祝执功布以御柩执披贾释云谓以葬时乘车
故有柩车前引柩者及在柩车傍执披者皆御治之 (第 32b 页)
尺以御柩居前为行者之节度又隐义云羽葆功布
等其象皆如麾则旌旗无旒者 周谓 之大麾既夕礼
云商祝执功布以御柩执披贾释云谓以葬时乘车
故有柩车前引柩者及在柩车傍执披者皆御治之 (第 32b 页)
扬子曰人而无礼焉以为德易曰先王以作乐崇德
则礼为德之容乐为德之华人而不仁如礼乐何哉
今夫伯夷得于礼而不得于乐非有德也夔得于乐
而不得于礼亦非有德也所谓有德者礼乐皆得于
身而已关雎之诗以乐而不淫美后妃之德则乐者
乐也不淫者礼也静女之诗以城隅彤管刺夫人无
德则俟我城隅礼也贻我彤管乐也后妃以得礼乐
为有德岂不信哉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
不失德是以无德由是观之德者得也能无失乎礼
乐皆得谓之有德未能以无德为德而德乎不德非
体道者也同于不失德者而已其德虽与上德同其
所以有德则异矣庄 周谓 性情不离安用礼乐固非
周不知言也其亦救文胜之弊欤
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飨之礼非致味也清庙之瑟 (第 2a 页)
则礼为德之容乐为德之华人而不仁如礼乐何哉
今夫伯夷得于礼而不得于乐非有德也夔得于乐
而不得于礼亦非有德也所谓有德者礼乐皆得于
身而已关雎之诗以乐而不淫美后妃之德则乐者
乐也不淫者礼也静女之诗以城隅彤管刺夫人无
德则俟我城隅礼也贻我彤管乐也后妃以得礼乐
为有德岂不信哉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
不失德是以无德由是观之德者得也能无失乎礼
乐皆得谓之有德未能以无德为德而德乎不德非
体道者也同于不失德者而已其德虽与上德同其
所以有德则异矣庄 周谓 性情不离安用礼乐固非
周不知言也其亦救文胜之弊欤
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飨之礼非致味也清庙之瑟 (第 2a 页)
春则物作而始之天造草昧之时也秋则物敛而实
之人为辅成之时也夏则物出而相见人道之戒也
冬则物藏而相辨天道之复也自春徂夏为天出而
之人所以为仁自秋徂冬为人反而之天所以为义
盖乐由阳来而仁近之仁阳属故也礼由阴作而义
近之义阴属故也仁主乎爱而乐合之义主乎敬而
礼合之岂亦仁藏于礼乐之意欤然仁近于乐而乐
非仁也义近于礼而礼非义也仁义非礼乐不行礼
乐非仁义不立此荀卿所以言仁义礼乐其致一也
凡此论四时之仁义为然若夫语仁义大全岂止近
礼乐而已哉孔子以人而不仁如礼乐何合而言之
也与言尧舜之道孝弟同意孟子以礼节文仁义而
以乐乐之别而言之也与言孝近王弟近霸同意庄 周谓 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虽退
而宾之可也彼岂以仁义礼乐为不美哉诚欲惵惵
为天下浑心而已乡饮酒 (第 11a 页)
之人为辅成之时也夏则物出而相见人道之戒也
冬则物藏而相辨天道之复也自春徂夏为天出而
之人所以为仁自秋徂冬为人反而之天所以为义
盖乐由阳来而仁近之仁阳属故也礼由阴作而义
近之义阴属故也仁主乎爱而乐合之义主乎敬而
礼合之岂亦仁藏于礼乐之意欤然仁近于乐而乐
非仁也义近于礼而礼非义也仁义非礼乐不行礼
乐非仁义不立此荀卿所以言仁义礼乐其致一也
凡此论四时之仁义为然若夫语仁义大全岂止近
礼乐而已哉孔子以人而不仁如礼乐何合而言之
也与言尧舜之道孝弟同意孟子以礼节文仁义而
以乐乐之别而言之也与言孝近王弟近霸同意庄 周谓 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虽退
而宾之可也彼岂以仁义礼乐为不美哉诚欲惵惵
为天下浑心而已乡饮酒 (第 11a 页)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豕天产也酒地味也
豢豕而食所以养阴为酒而饮所以养阳饮食虽人
之大欲不能不速讼阴阳虽人之资养不能不为寇
然则豢豕为酒所以为礼非以为祸而狱讼益繁则
酒之流湎生祸亦已大矣庄 周谓 以礼饮酒始乎治
常卒乎乱者此也先王知其然于书有彝酒之戒群
饮之诛于礼有几酒之察属饮之禁犹以为未也又 (第 1b 页)
豢豕而食所以养阴为酒而饮所以养阳饮食虽人
之大欲不能不速讼阴阳虽人之资养不能不为寇
然则豢豕为酒所以为礼非以为祸而狱讼益繁则
酒之流湎生祸亦已大矣庄 周谓 以礼饮酒始乎治
常卒乎乱者此也先王知其然于书有彝酒之戒群
饮之诛于礼有几酒之察属饮之禁犹以为未也又 (第 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