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樂類
春秋類
書類
詩類
易類
四書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紀事本末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譜錄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華嚴部類
經集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洞玄部
洞神部
正一部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凡有数条大略如此不)
(能具载郑必以为天子七庙唯周制者马昭难王义云/按丧服小记王者立四庙又引礼纬夏无 太祖
宗禹而)
(已则五庙殷人祖契而宗汤则六庙周祖后稷宗文王/武王则七庙自夏及周少不减五多不过七礼器云周) …… (第 4a 页)
周以后稷始封文武受命石渠论白虎通云)
(周以后稷文武特七庙又张融谨按周礼守祧职奄八/人女祧每庙二人自 太祖
以下与文武及亲庙四用七) …… (第 4a 页)
在祧也既事则反其主于祧鬼亦在祧顾远/之于无事祫乃祭之尔春秋文公二年秋大事于太庙)
(傅曰毁庙之主陈于 太祖
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于 (第 5a 页)
太/祖
是也鲁炀公者伯禽之子也至昭公定公久已为鬼)
(而季氏祷之而立其宫则鬼之主在祧明矣唯天子诸/侯有主禘祫 (第 5a 页)
  之悬隔是岂得为知礼者乎
魏文帝受禅追尊大父曰大皇帝(讳嵩后汉太尉大/长秋腾养子也)
曰武皇帝以洛京宗庙未成乃祠武帝于建始殿亲执
馈奠如家人礼

 晋志曰礼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庶人无庙则祭于寝
 帝者行之非礼甚矣
明帝太和三年追尊高祖大长秋曰 高皇
夫人吴氏曰
高皇后并在邺庙之所祠则文帝之高祖处士(沛国谯/人曹萌)
曾祖 (第 35a 页)
高皇(萌之/子腾)
祖大皇帝共一庙考太祖武皇帝特一
庙百代不毁所祠止于亲庙四室其年十一月洛京庙
成则以亲尽迁处士主置园邑 …… (第 35a 页)
  篡光武起自匹夫诛王莽夷群盗以取天下虽曰
  中兴事同创业又其祖长沙定王与武帝同出景
  帝则于元成服属已为疏远先儒胡致堂谓虽远
  祖 高帝
而不绍元帝自帝其舂陵侯以下四亲而
  祠之于义亦未为大失者此也则成哀而下行既
  非尊属又已远姑不废 (第 44a 页)
  天子宗庙
宋武帝即尊位祠七代为七庙永初追尊皇考(晋陵郡/功曹翘)
(即武帝父/晋陵本郡)为孝皇帝皇妣赵氏为穆皇后三年孝懿萧
皇后崩又祔庙高祖崩神主升庙犹昭穆之序如魏晋

之制虚太祖之位
文帝元嘉初追尊所生胡媫妤为章皇太后立庙于太
庙西其后孝武昭太后明帝宣太后并祔章太后庙 齐高帝
追尊父为宣皇帝(右军将/军承之)母为昭皇后七庙(萧/子)
(显曰晋用王肃之议以文景为共代上至征西其实 …… (第 1b 页)
(谓之七庙而止唯六祀使受命之君流光之典不足若/谓 太祖
齐登则昭穆之数何继斯故礼官所宜详也)
梁武帝受禅迁神主于太庙为三昭三穆凡六庙追尊
皇考为文皇帝(丹阳 (第 2a 页)
尹/顺之)皇妣为德皇后庙号 太祖皇

以上皆不追尊拟祖迁于上而 (第 2a 页)
太祖
之庙不毁与亲庙
为七皆同一堂共庭而别堂
陈依梁制七庙如礼初文帝入嗣而皇考始兴昭烈王
庙在始兴国谓之东 …… (第 2a 页)
于魏故为太祖晋以宣王辅魏有功立为高祖以景帝
始封于晋故为太祖宋氏先世官阀卑微虽追崇帝号
刘裕自为高祖 南齐高帝
之父位至右将军生无封爵 …… (第 20a 页)
不得为 太祖高帝
自为 (第 20b 页)
太祖
梁武帝父顺之佐佑齐室
封侯位至领军丹阳尹虽不受封于梁亦为 (第 20b 页)
太祖
陈武
帝父文赞生无名位以武帝有功梁室赠侍中封义兴
公及武帝即位亦追为 (第 20b 页)
太祖
周闵帝以父泰相西魏经
营王业始封于周故为 (第 20b 页)
太祖
隋文帝辅周室有大功始
封于隋故为 (第 20b 页)
太祖
唐高祖神尧祖父虎为周大柱国隋
代追封唐公故为太祖唐末梁室朱氏有帝位亦立四
庙朱氏先世无名位虽追册四庙 …… (第 20b 页)
皇帝为百代不迁之
庙居东向之位吏部尚书窦正固等议古者四亲庙之
外祖功宗德不拘定数今除四亲庙外更请追尊 高皇
光武皇帝共立六庙从之
  按后唐晋汉皆出于夷狄者也庄宗明宗既舍其 (第 22b 页)
 豋歌一首 祠庙飨神歌二首
宋四时祭祀将祭必先夕牲皇帝散斋七日致斋三日
百官掌事者亦如之致斋之日御太极殿幄坐著绛纱
袍黑介帻通天金博山冠祠之日车驾出百官应齐从
驾留守填先置者各依宣摄从事上水一刻皇帝著平
冕龙衮服升金根车到庙北门理礼谒者各引太乐令

太常光禄勋三公等皆入在位皇帝降车入庙脱舄盥
及洗爵讫升殿初献奠爵乐奏太祝令跪读祝文讫进
奠神座前皇帝还本位博士引太尉亚献讫谒者又引
光禄勋终献皇帝不亲祠则三公行事而太尉初献太
常亚献光禄勋终献
齐武帝永明九年诏太庙四时之祭荐宣皇帝起面饼
鸭𦞦孝皇后笋鸭卵 高皇帝
肉脍菹羹昭皇后茗粣炙
鱼皆所嗜也先时帝梦太祖谓已宋氏诸帝常在太庙 …… (第 9a 页)
各有坫焉(祫享设樽彝于庙堂上下每/座斝彝一黄彝一犠樽二象)
(樽二著樽二山罍二在堂上皆于神座之左献祖 太祖/高
祖高宗樽彝在前楹间北向懿祖代祖太宗中宗睿)
(宗樽彝在户外南向其壶樽二大樽二山罍四在/堂下阶间北向西 (第 29b 页)
  祫禘
后唐长兴二年四月禘享于太庙
周显德五年六月禘于太庙先是言事者以皇家宗庙
无祧迁之主不当行禘祫之礼国子司业聂崇义以为

前代宗庙追尊未毁皆有禘祫别援故事九条以为其
證曰魏明帝以景初三年正月崩至五年二月祫祭明
年又禘自兹以后五年为常且魏以武帝为 太祖
至明
帝始三帝而已未有毁主而行禘祫其證一也宋文帝
元嘉六年祠部定十月三日殷祠其太学博士议禘云
按禘祫 (第 1b 页)
光武建武三年闰月丙午赤眉君臣面縳奉 高皇帝

绶二月己未祠高庙受傅国玺
 王莽败时仍带玺商人杜吴杀莽不知取玺公宾就
 斩莽首并取玺更始将李松送 (第 15b 页)
出行为先启之乘此车戎狄所制机数不精回曲频
骤犹须人力正之范阳人祖冲之有巧思常谓宜更造
宋顺帝升明中东 齐高帝
为相命冲之造焉车成使抚 (第 23b 页)
中望内外不/出室堂之上坐为五时衣冠履几杖竹笼为俑人无头)
(坐起如生前皇后主长七寸围九寸在皇帝主右旁 高/皇帝
主长九寸上林给栗木长安祠庙作神主东园秘)
(器作梓棺素木长/丈三尺崇广四尺)先大驾日游冠衣于诸宫诸殿 (第 19b 页)
 太后百岁后不须祔葬至今故称后遗令云
文帝每岁正月谒初宁陵孝武明帝亦每岁拜初宁长
宁陵
文帝崩葬长宁陵(二月甲子崩/三月癸巳葬)
孝武帝崩葬丹阳秣陵县岩山景宁陵(五月庚申崩/七月丙午葬)

明帝崩葬临沙县莫府山高宁陵(正月己亥崩/七月戊寅葬) 齐高帝
崩梓宫于东府前渚升龙舟葬于武进泰安陵
于升龙舟卒哭内外反吉(三月壬戌崩/四月丙午葬)
武帝崩葬景安 (第 10b 页)
诗有后
妃之义方今享先祖恐失礼意可改安世歌曰享神歌
奏可文帝已改安世为正始而袭至是又改为享神王
肃议 高皇
至高祖文昭庙皆宜兼用先代及武始大钧
之舞按汉时有短箫铙歌之乐其曲有朱鹭思悲翁艾
如张上之回雍离战城南 (第 34a 页)
毛血奏嘉荐之乐迎送神奏昭夏之乐皇帝入
坛东门奏永至之乐升坛奏登歌初献奏文德宣烈之
乐次奏武德宣烈之乐 太祖皇帝
配享奏高德宣烈之
乐饮福酒奏嘉胙之乐就燎位奏昭远之乐还便殿奏 (第 5b 页)
  马骢马八曲后代所加也
相和歌 相和汉旧歌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本一
部魏明帝分为二更递夜宿十七曲朱生宋识列和者
复合之为十三曲
吴歌杂曲 并出江南晋宋以来稍有增广凡此诸曲

始皆徒歌既而被之弦管又有因弦管金石造歌以被
之魏世三调歌辞之类是也
凤将雏 汉代旧歌曲也应璩百一诗云为作陌上桑
反言凤将雏然则其来久矣将由声音讹变以至于此

碧玉歌 晋汝南王妾名宠好故作歌之
懊憹歌 石崇绿珠所作丝布涩难缝一曲而已东晋
隆安初人闻讹谣之曲云春草可揽结女儿可揽缬

高帝
谓之中朝歌
子夜 子夜歌者有女子曰子夜造此歌晋武太元中
琅琊王轲家有鬼歌子夜庾僧虔家亦有鬼歌之则子 …… (第 8b 页)
  之流也
梁南北郊明堂宗庙之礼加有登歌其歌诗一十八曲
南郊皇帝初献奏登歌二曲三言 北郊皇帝初献奏
登歌二曲四言 宗庙皇帝初献奏登歌七曲四言
明堂遍歌五帝登歌五曲四言  太祖
太夫人庙舞歌
一曲四言 (第 16a 页)
太祖
太夫人庙登歌一曲四言 大壮舞
歌一曲四言 大观舞歌一曲四言 (第 16a 页)
侯既降二
列辄减二人近降大半非唯八音不具于两义亦乖
齐武帝祠南郊初献奏文德宣烈之舞次奏武德宣烈
之乐 太祖高皇帝
配享奏高德宣烈之乐北郊初献奏
地德凯容之乐次奏昭德凯容之乐明堂之乐并同二
郊之奏宗庙 (第 5b 页)
太祖
神室奏高德宣烈之乐穆后奏穆德
凯容之乐高祖奏明德凯容之舞 (第 5b 页)
 十二月大赦
前废帝即位大赦 景和元年正月大赦改元 十一
月大赦
明帝即位大赦 三年曲赦豫南豫青冀四州
后废帝即位大赦 元徽元年大赦改元
顺帝即位大赦 齐高帝
受禅即位大赦弛逋债及犯乡论清议赃污淫
盗者荡涤如宋初 二年大赦
武帝即位大赦 永明元年祀南郊大赦改元 (第 8b 页)
 改元二(泰始七/) (泰豫一/)

后废帝名昱明帝太子以癸丑嗣立时年二十一在位
四年丁巳以无道遇弑年二十五
 改元一(元徽四/)
顺皇帝名准明帝第三子封安成王废帝殒 萧道成

太后令立之以丁巳嗣立在位三年以己未禅于齐遇
害寿十岁
 改元一(升明三/)
  右宋八帝共六十年 (第 22a 页)
首庚申尽己未 齐太祖高皇帝
东海兰陵郡人姓萧 (第 22b 页)
道成
以已未岁
受宋禅即皇帝位时年五十二在位四年壬戍崩寿五
十六
 改元一(建元四/)
世祖武皇帝名赜高帝 (第 22b 页)
质日侍慈颜竭幅员之富而未足伸
至养之诚极尊美之称而未足表难名之德兹载新于
岁律庸展庆于耆龄前殿奉卮企 高皇
而踵武大安进
膳迈贞观之弥文锵金奏以充庭俨臣工而在列和气
遄周于宇宙盛容创见于古今仍内奉于母仪庸备殚 (第 25b 页)

齐高帝
十九男昭皇后生武帝豫章文献王嶷谢贵嫔
生临川献王映长沙威王晃罗太妃生武陵昭王晔任
太妃生安成恭王皓陆 (第 22a 页)
  庸奴其夫晋人已有无事取官府之说至六朝而

  其弊尤甚南史王诞传载辞婚表虽戏笑之言然
  亦当时事实也故录于此
齐梁陈皆踵宋制 齐高帝
女 义兴献公主适沈文和 临海长公主适
 王彬
武帝女 武康公主适徐演 长城公主适何敬容
明帝女 山阴 (第 14a 页)
 京师唐师入汴见杀
 友能昱子封惠王后为宋滑二州留后举兵反败死
 友诲昱子封邵王坐友能反废后为唐兵所杀
安王友宁 太祖
兄存子受禅后封
密王友伦 (第 1b 页)
太祖
兄存子受禅后封
郴王友 (第 1b 页)
太祖
子为忠武节度使卒受禅后追封
博王友文本姓康名 (第 1b 页)
太祖
养以为子受禅后封郢王
友圭弑逆并杀友文 (第 1b 页)
郢王友圭 太祖
子受禅后封乾化二年弑 (第 2a 页)
太祖
篡位均
王以兵讨之自杀追废为庶人
福王友璋 (第 2a 页)
太祖
子受禅后封
贺王友雍 (第 2a 页)
太祖
子受禅后封
建王友徽 (第 2a 页)
太祖
子受禅后封
康王友 (第 2a 页)
太祖
子末帝即位后封后以反诛
  唐亲王
邕王存美太祖子同光三年封庄宗败不知所终 (第 2a 页)
  隋文帝开皇八年此一百六十九年之间南史所
  书日食仅三十六而北史所书乃七十九其间年
  岁之相合者才二十七又有年合而月不合者(如 南)
  (齐高帝
建元二年即北魏孝文太和五年是年日/食南史书九月甲午朔北史书六月庚申朔之类) (第 1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