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職官類
史鈔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雜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史傳部類
太玄部
  人物(二十/一)
宁武府

梁睿字恃德禦子少沈敏有行检周文时以功臣子养
 宫中命与诸子游处七岁袭广平郡公累加仪同三
 司本州大中正开府改封五龙郡公渭州 刺史闵帝

 
受禅徵为御伯出为中州刺史镇新安齐人来寇睿
 辄挫之拜大将军以预佐命功进爵蒋国公入为司
 会后从齐王宪 (第 1a 页)
 问焉尚书擢第以逊为当时第一十二月大行台清

 河王岳率众南伐以逊从军明年纳 梁贞阳侯
(第 24a 页)
萧明
 
为梁主岳假逊大行台郎中使于江南与萧修侯瑱
 和解逊往还五日得修等报书岳因与修盟于江上
 都官尚书崔昂 (第 24a 页)
 藻业弟封西昌侯 猷藻弟封临汝侯 韶猷子封
 上甲县都乡侯后袭封长沙王 骏韶弟封南安侯
  明猷弟封 贞阳侯
武帝既纳侯景以明督师北伐
 兵败没于魏至齐文宣时遣使送明南还王僧辨纳
 之称尊号陈霸先袭杀僧辨更立敬 (第 14a 页)
史镇悬瓠西阳太
守羊思达为殷州刺史镇项城(改东魏之北/杨州为殷州) 八月乙
丑下诏大举伐东魏遣南豫州 刺史贞阳侯渊明
南兖 …… (第 11a 页)
州刺史南康王会理分督诸将(将即/亮翻) 渊明
懿之子会理
续之子也始上欲以鄱阳王范为元帅朱异取急在外
(谓取休假在外舍也/帅所类翻异羊至翻)闻之遽 …… (第 11b 页)
(以肩/举之)施版屋冠以牛皮(冠古/玩翻)上闻不悦 贞阳侯渊明

镇寿阳屡请行上许之会理自以皇孙复为都督(言既/以皇)
(孙之贵自高又以都督/之尊自处复扶又翻)(第 12a 页)
渊明
已下殆不对接 (第 12a 页)
渊明

诸将密告朱异追会理还遂以 (第 12a 页)
渊明
为都督辛未高
澄入朝于邺固辞大丞相(以通鉴书法言之辛未之下/当有东魏二字朝直遥翻)
诏为大将军如故馀 …… (第 12a 页)
怖者是不知吾心也(史/言)
(士之徇义者固不计身之死/亡亦未必死也怖普布翻)九月辛丑澄还晋阳 上
萧渊明
堰泗水于寒山以灌彭城俟得彭城乃进军
与侯景犄角(左傅曰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犄之/角者当其前犄者亢其下 (第 16b 页)
犄居绮翻)
渊明
军于寒山去彭城十八里断流立堰(断音/短)侍中 …… (第 16b 页)
羊侃监作堰再旬而成(监工/衔翻)东魏徐州刺史太原王则
婴城固守侃劝 渊明
乘水攻彭城不从诸将与 (第 17a 页)
渊明

军事 (第 17a 页)
渊明
不能对但云临时制宜 冬十一月魏丞相
泰从魏主狩于岐阳(岐阳岐山之阳也五代/志扶风雍县有岐阳宫) 东魏 …… (第 17a 页)
之人惧苟二事不失自然尽美澄大悦曰言虽不多于
理甚要绍宗帅众十万据橐驼岘(帅读曰率/岘户典翻)羊侃劝
阳侯渊明
乘其远来击之不从旦日又劝出战亦不从
侃乃帅所领出屯堰上(羊侃知 (第 18a 页)
渊明
必败故出屯堰上/欲全所领而退若以行兵之节)
(制言之则安营次舍皆当听命/于元帅岂有擅移屯之理哉)丙午 …… (第 18a 页)
(淮阳榖阳睢南南济阴临潼郡五代志下/邳郡夏丘县东魏置临潼郡梁置潼州)矢下如雨
醉不能起命诸将救之皆不敢出北兖州刺史胡贵
孙谓谯州刺史赵伯超曰(魏收志景明中置谯郡于过/阳城孝昌中陷 …… (第 18b 页)
儿使前(诱音/酉)尔击其背东魏兵
实败走梁人不用景言乘胜深入魏将卒以绍宗之言
为信争共掩击之梁兵大败 贞阳侯渊明
及胡贵孙赵
伯超等皆为东魏所虏失亡士卒数万人羊侃结陈徐
(陈读/曰阵)上方昼寝宦者张僧胤白朱异启事 …… (第 19a 页)
江许即位(须待/也)仪卫以乘舆之副给之(乘绳/證翻)
树之子也(元树来奔中大通四/年为樊子鹄所禽) 萧渊明
至邺东魏主升
阊阖门受俘让而释之送于晋阳大将军澄待之甚厚
(为澄因 (第 25a 页)
渊明
约和/以间侯景张本)慕容绍宗引军击侯景景辎重数千 (第 25a 页)
让鸦仁鸦仁惧启
申后期顿军淮上(不敢归/义阳) 侯景既败不知所适时鄱
阳王范除南豫州刺史未至(去年遣 萧渊明
攻彭城以/范代镇寿阳时犹未至) …… (第 2a 页)
者皆赦之 东魏既得悬瓠项城
悉复旧境大将军澄数遣书移(移谓移檄也/数所角翻)复求通好
朝廷未之许澄谓 贞阳侯渊明
曰先王与梁主和好十
有馀年(复扶又翻好呼/到翻下旧好同)闻彼礼佛文云奉为魏主并及
先王(为于伪翻言为 …… (第 6a 页)
人并即遣还侯景家属亦当同遣 渊明
乃遣省事夏侯
僧辩奉启于上称勃海王弘厚长者若更通好当听 (第 6b 页)

还上得启流涕(此所谓妇人之仁也帝/于是堕高澄数中矣)与朝臣议之
右卫将军朱异御史中丞张绾等皆曰静寇息 …… (第 6b 页)
异言赐 渊明
书曰知高大将军礼汝不薄省启甚以慰
怀当别遣行人重敦邻睦(省悉景翻/重直用翻)僧辩还过寿阳侯
景窃访知 (第 7a 页)
之摄问具服(摄问收录其/人而问之也)乃写荅 渊明
之书
陈启于上曰高氏心怀鸩毒怨盈北土人愿天从欢身
殒越(谓人所祝愿/天从而杀之)子澄嗣恶计灭待时所以 …… (第 7a 页)
(绳證/翻)景乃诈为邺中书求以 贞阳侯
易景上将许之舍
人傅岐曰(傅岐先兼中书通事舍人累/迁太仆司农卿兼舍人如故)侯景以穷归义
弃之不祥且百 (第 9a 页)
典略)
王僧辩遣江州刺史侯瑱攻郢州任约徐世谱宜丰侯
循皆引兵会之(瑱他甸翻又/音镇任音壬) 辛丑齐立 贞阳侯渊明
为梁主使其上党王涣将兵送之(寒山之败贞/阳没于齐)徐陵湛
海珍等皆听从渊明归(武帝太清二年徐陵使魏魏 …… (第 3a 页)
中尚书邢子才
驰传诣建康与王僧辩书以为嗣主冲藐(传张恋翻/藐亡沼翻)
堪负荷(荷下可翻/又如字) 贞阳侯
梁武犹子长沙之胤(贞阳/虽为)
(缧臣于齐而 (第 3b 页)
贞阳侯
则梁爵也故于僧辩书称彼 (第 3b 页)
贞阳侯渊明
长沙王懿之子武帝兄子故曰犹子)以年
以望堪保金陵故置为梁主纳于彼国卿宜部分舟舰 …… (第 3b 页)
迎接今主(分扶问翻/舰户黯翻)并心一力善建良图乙卯 贞阳侯
渊明
亦与僧辩书求迎僧辩复书曰嗣主体自宸极受
于乂祖(乂当作文盖用/受终于文祖事)明公傥能入朝同奖王室(朝 …… (第 4a 页)
涣克谯郡(梁置合州于合肥立南/谯郡于襄安县界襄安)
(汉之巢县也梁置蕲县隋/改曰襄安唐复曰巢县)己卯 渊明
又与僧辩书僧辩 …… (第 4a 页)
襄)
(阳以名/州也) 侯平攻后梁巴武二州故刘棻主帅赵朗杀
宋文彻以邵陵归于王琳(帅所/类翻) 三月 贞阳侯渊明

东关散骑常侍裴之横禦之齐军司尉瑾仪同三司萧
轨南侵□城(晋熙郡怀宁县汉之皖城也散/悉亶翻骑奇寄翻 …… (第 4b 页)
州治平阳/故此晋州改为)
(江/州)以尉瑾为刺史丙戍齐克东关斩裴之横俘数千人
王僧辩大惧出屯姑孰谋纳 渊明 
丙申齐主还邺封 …… (第 4b 页)
世子方等之/子元帝之孙)尼法慕匿
(尼女/夷翻)王琳迎庄送之建康 庚寅齐主还邺 王僧
辩遣使奉启于 贞阳侯渊明
定君臣之礼又遣别使奉
表于齐(使疏/吏翻)以子显及显母刘氏弟子世珍为质于 (第 5b 页)

(质音致邺考异曰典略三月辛卯遣廷尉张种等/送质于 按渊明五月始入建康疑太早恐非)
(第 5b 页)
疏/吏翻)以子显及显母刘氏弟子世珍为质于渊
(质音致邺考异曰典略三月辛卯遣廷尉张种等/送质于 按 渊明
五月始入建康疑太早恐非)遣 …… (第 5b 页)
中置左民/尚书唐六典曹魏置左)
(民尚书晋惠帝置右户尚书唐/户部尚书即左民右户之任也)因求以晋安王为 皇太
子渊明
许之 (第 6a 页)
渊明
求度卫士三千僧辩虑其为变止受
散卒千人(散苏旱翻散卒者冗散之卒非/败散之卒也败散之散去声)庚子遣龙舟 (第 6a 页)
法驾迎之 渊明
与齐上党王涣盟于江北辛丑自采石
济江(北考异曰梁纪七月辛丑 (第 6a 页)
渊明
济江甲辰入京师/ 齐纪五月 (第 6a 页)
萧明
入建业按典略五月庚子僧辩)
(逆 (第 6a 页)
渊明
辛丑济江癸/卯至建康今从之)于是梁舆南度齐师北返僧辩疑
齐拥楫中流(楫与楫同棹也所以拨水行船/楫附船 …… (第 6a 页)
岸齐侍中裴英起卫送 渊明
与僧辩会于江宁癸卯 (第 6b 页)

入建康望朱雀门而哭逆者以哭对丙午即皇帝位
改元天成以晋安王为皇太子王僧辩为大司马陈霸
先为侍中 六月 …… (第 6b 页)
大破之(閒古/苋翻)
城中食尽煮草木根叶及靴皮带角食之(靴许/戈翻)与士卒
分甘共苦坚守半岁人无异志 贞阳侯渊明
立乃命瑱
等解围瑱还镇豫章齐人以城在江外难守因割以还
梁俨归望齐主悲不自胜(胜音/升)齐主呼前执其手 …… (第 7a 页)
鱼委翻)会僧辩有母丧未成昏僧
辩居石头城霸先在京口僧辩推心待之頠兄顗屡谏
不听(顗鱼/岂翻)及僧辩纳 贞阳侯渊明
霸先遣使苦争之(使/疏)
(吏/翻)往返数四僧辩不从霸先窃叹谓所亲曰武帝子孙 …… (第 8a 页)
罪而忽废之
吾与王公并处托孤之地(处昌/吕翻)而王公一旦改图外依
戎狄援立非次其志欲何所为乎(僧辩立 渊明
名不正/而言不顺故奸雄得)
(因以/为资)乃密具袍数千领及锦䌽金银为赏赐之具会有
告齐师大举至寿春将 …… (第 8b 页)
京口(守式/又翻)乙巳霸先
为檄布告中外列僧辩罪状且曰资斧所指唯王僧辩
父子兄弟其馀亲党一无所问丙午 贞阳侯渊明
逊位 …… (第 10a 页)
月二十九日己巳)
(十月二十二日岂有即位二十四日始改元大赦乎盖/丙午复梁王位十月乃即帝位耳典略丁未废 贞阳侯)
(
出就邸今/并从陈书)百僚上晋安王表劝进(上时/掌翻)冬十月己酉晋
安王即皇帝位大赦改元(改元/绍泰) (第 10b 页)
中外文武赐位一等以 贞阳侯渊明
为司徒封建安公告齐云僧辩阴图篡逆
故诛之仍请称臣于齐永为藩国齐遣行台司马恭与
梁人盟于历阳 辛亥齐主 …… (第 10b 页)
癸丑以宜丰侯循为太保建安公 渊明
为太傅曲江侯
勃为太尉王琳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帝之初为/梁王也诸)
(藩皆进官独不及王琳抑王/僧 …… (第 11a 页)
建安公 渊明
诈许退师(东考异曰典略云五月齐主在/ 山饮酒投杯赫怒召魏收于)
(前立为制书欲自将西讨长安令上党王 (第 22a 页)
涣将兵伐梁/于是涣南侵按梁陈北齐帝纪及涣傅皆无是事今去)
(之/)陈霸先具舟送之癸未 渊明
疽发背卒甲申齐兵发
芜湖庚寅入丹阳县(此丹阳县乃汉古县非今镇江府/之丹杨县也据沈约志晋武帝太)
(康 (第 22a 页)
八世孙也(明 梁贞阳侯萧渊明/
也唐讳渊故止曰明) 内园使李敬寔(内园/使亦)
(内诸司之一五代/时有内园栽接使)遇郑朗不避马朗奏之 (第 23a 页)
  萧猷
  周敏        章昭达(字伯通吴兴武康/人已上未审其次)
   震州刺史
  杜龛 (贞阳侯/渊明
授)
   东阳郡太守 (第 39b 页)
 张彪(南史本传少在若耶山为盗临城公大连出牧/东扬州彪率所领客焉为中兵参军及侯景将)
  (宋子仙攻下东扬州还入若耶举义征子仙不捷/仍走向剡 贞阳侯
践位为东扬州刺史剡令王怀)
  (之不从彪自征之留长史谢岐居守时陈文帝已/据震泽将及会稽彪乃遣沈泰吴 (第 21b 页)
  东南有凤冠山双峰如凤翅相连又有塔山峰山
  子房山在府东景定志一名鸡鸣山世传张良计
  散楚军处
  定国山在府东四里 梁贞阳侯萧渊明
禦燕慕容
  绍宗于此
  圣水山在府东八里与青顶山尖山相属其间有
  石潭世传潜通泗水宋苏轼尝祷雨 (第 22b 页)
 圯桥叠文之误也
  焦墟在邳州东宋泰始三年沈攸之援下邳屯军
  焦墟即此
  寒山堰在府东南十八里 梁萧渊明
伐魏尝于此 (第 50b 页)
 以晋安王方智为太宰承制自江州迎还建邺
  四年二月癸丑至自寻阳入居朝堂三月齐遣其
  上党王高涣送 贞阳侯
萧深明(南史 (第 62a 页)
萧明/
通鉴 (第 62a 页)
渊明)
来主 (第 62a 页)
  梁嗣至东关遣吴兴太守裴之横与战败绩死之
  太尉王僧辨率众出屯姑孰七月辛丑王僧辨纳
   贞阳侯
萧深明自采石济江甲辰入于京师以方
  智为太子九月甲辰司空陈霸先举义袭杀王僧
  辨黜萧深明丙午奉晋 (第 62b 页)
肥为合州以鸦仁为司豫二州刺史镇悬瓠西阳太
守羊思达为殷州刺史镇项城 八月乙丑下诏大举伐
东魏遣南豫州 刺史贞阳侯渊明
南兖州 (第 74a 页)
渊明
懿之子会理续之子也始上欲以鄱阳
王范为元帅朱异取 …… (第 74a 页)
肉为戎首今日之事尤宜
详择上默然曰会理何如对曰陛下得之矣会理懦而
无谋所乘□舆施版屋冠以牛皮上闻不悦 贞阳侯渊
时镇寿阳屡请行上许之会理自以皇孙复为都督
(第 74b 页)
渊明
以下殆不对接 (第 74b 页)
渊明
与诸将密告朱异追会理
还遂以 (第 74b 页)
渊明
为都督 或告东魏大将军澄云侯景有
北归之志会景将蔡道遵北归言景颇知悔过景母及 …… (第 74b 页)
妻子而可介意脱谓诛之有益
欲止不能杀之无损徒复坑戮家累在君何关仆也戊
子诏以景录行台尚书事 九月上命 萧渊明
堰泗水
于寒山以灌彭城俟得彭城乃进军与侯景掎角癸卯 …… (第 75a 页)

渊明
军于寒山去彭城十八里断流立堰侍中羊侃监
作堰再旬而成东魏徐州刺史太原王则婴城固守侃
(第 75b 页)
渊明
乘水攻彭城不从诸将与 (第 75b 页)
渊明
议军事 (第 75b 页)
渊明

能对但云临时制宜 冬十一月东魏大将军澄使大 …… (第 75b 页)
曰言虽不多于理甚要绍宗帅众十万据橐驼岘羊侃
贞阳侯渊明
乘其远来击之不从旦日又劝出战亦
不从侃乃帅所领出屯堰上丙午绍宗至城下引步骑
万人攻潼州刺史郭凤营矢下 (第 76b 页)
如雨 渊明
醉不能起命
诸将救之皆不敢出北兖州刺史胡贵孙谓谯州刺史
赵伯超曰吾属将兵而来本欲何为今遇敌而不战乎 …… (第 76b 页)
我当阳退诱吴儿使前尔击
其背东魏兵实败走梁人不用景言乘胜深入魏将卒
以绍宗之言为信争共掩击之梁兵大败 贞阳侯渊明
及胡贵孙赵伯超等皆为东魏所虏失亡士卒数万人
羊侃结陈徐还上方昼寝宦者张僧胤白朱异启事上
骇之遽起升舆 …… (第 77a 页)
上以为然乙亥下诏以太子舍人元贞为咸阳王资以
兵力使还北主魏须度江许即位仪卫以乘舆之副给之
贞树之子也 萧渊明
至邺东魏主升阊阖门受俘让而释
之送于晋阳大将军澄待之甚厚慕容绍宗引军击侯景
景辎重数千两马数千匹士卒 …… (第 80b 页)
侯景之党也其馀为景所胁从者皆
赦之 东魏既得悬瓠项城悉复旧境大将军澄数遣
书移复求通好朝廷未之许澄谓 贞阳侯渊明
曰先王 …… (第 85a 页)
非梁
主本心当是侯景扇动耳宜遣使咨论若梁王不忘旧
好吾亦不敢违先王之意诸人并即遣归侯景家属亦
当同遣 渊明
乃遣省事夏侯僧辩奉启于上称勃海王
弘厚长者若更通好当听 (第 85b 页)
渊明
还上得启流涕与朝臣
议之右卫将军朱异御史中丞张绾等皆曰静寇息民
和实为便司农卿傅岐独曰高澄何事须和必 …… (第 85b 页)
故命贞阳遣使欲令侯景自疑景意不安必图祸乱若
许通好正堕其计中异等固执宜和上亦厌用兵乃从
异言赐 渊明
书曰知高大将军礼汝不薄省启足以慰
怀当别遣行人重 (第 86a 页)
问具服乃写答 渊明
之书陈启于上曰高氏心怀
鸩毒怨盈北土人愿天从欢身殒越子澄嗣恶讨灭待
时所以昧此一胜者盖天荡澄心以盈凶 …… (第 86a 页)
微臣之身不免高氏之手上
又报曰朕为万乘之主岂可失信于一物想公深得此
心不劳复有启也景乃诈为邺中书求以 贞阳侯
易景
上将许之舍人傅岐曰侯景以穷归义弃之不祥且百
战之馀宁肯束手受絷谢举朱异曰景奔败之将一使
之力耳 (第 87b 页)
遣江州刺史侯瑱攻郢州任约徐世谱宜丰侯循皆引
兵会之 辛丑齐立 贞阳侯渊明
为梁主使其上党王
涣将兵送之徐陵湛海珍等皆听从渊明归 (第 25a 页)
贞阳侯

魏事见侯景之乱 二月癸丑晋安王至自寻阳入居
朝堂即梁王位时年十三以太尉王僧辩为中书监录
尚书骠骑 …… (第 25a 页)
子才驰传诣建康与王
僧辩书以为嗣主冲藐未堪负荷彼 贞阳侯
梁武犹子 …… (第 25a 页)
长沙之胤以年以望堪保金陵故置为梁主纳于彼国
卿宜部分舟舻迎接今主并心一力善建良图乙卯
阳侯渊明
亦与僧辩书求迎僧辩复书曰嗣主体自宸
极受于文祖明公傥能入朝同奖王室伊吕之任佥曰
仰归意在主盟不敢闻命 …… (第 25b 页)

雍等十州诸军事太尉大都督西南道大行台又以宋
莅为郢州刺史莅弟簉为湘州刺史甲戌上党王涣克
谯郡己卯 渊明
又与僧辩书僧辩不从 故刘棻主帅 …… (第 25b 页)
赵朗杀宋文彻以邵陵归于王琳 三月贞阳侯 渊明
至东关散骑常侍裴之横禦之丙戌齐克东关斩裴之
横俘数千人王僧辩大惧出屯姑孰谋纳 (第 26a 页)
渊明 
夏五
月王琳迎永嘉王庄送之建康 王僧辩遣使奉启于 (第 26a 页)
贞阳侯渊明
定君臣之礼又遣别使奉表于齐以子显
及显母刘氏弟子世珍为质于 (第 26a 页)
渊明
遣左民尚书周弘
正至历阳奉迎因求以晋安王为 (第 26a 页)
皇太子渊明
(第 26a 页)

求度卫士三千僧辩虑其为变止受散卒千人庚子 …… (第 26a 页)
遣龙舟法驾迎之 渊明
与齐上党王涣盟于江北辛丑
自采石济江于是梁舆南度齐师北返僧辩疑齐拥楫
中流不敢就西岸齐侍中裴英起卫送 (第 26b 页)
渊明
与僧辩会
于江宁癸卯 (第 26b 页)
渊明
入建康望朱雀门而哭道逆者以哭
对丙午即皇帝位改元天成以晋安王为皇太子王僧
辩为大司马陈霸先为侍中 六 …… (第 26b 页)
角食之与士卒分甘共苦坚守半岁人无异志 贞阳侯
渊明
立乃命瑱等解围瑱还镇豫章齐人以城在江外
难守因割以还梁俨归望齐主悲不自胜齐主呼前执
其手脱帽看发叹息 …… (第 27a 页)
石头城霸先在京口僧辩推心待之頠兄顗屡谏不听
及僧辩纳 贞阳侯渊明
霸先遣使苦争之往返数四僧
辩不从霸先窃叹谓所亲曰武帝子孙甚多唯孝元能
复雠雪耻其子何罪而忽废之吾与王 …… (第 27b 页)
兰陵太守使助防京口乙
巳霸先为檄布告中外列僧辩罪状且曰资斧所指唯
王僧辩父子兄弟其馀亲党一无所问丙午 贞阳侯渊
逊位出就邸百僚上晋安王表劝进冬十月己酉晋
安王即皇帝位大赦改元中外文武赐位一等 (第 29a 页)
贞阳

侯渊明
为司徒封建安公告齐云僧辩阴图篡逆故诛
之仍请称臣于齐永为藩国齐遣行台司马恭与梁人
盟于历阳 壬子加陈 …… (第 29a 页)
轻兵袭
齐行台司马恭于历阳大破之俘获万计 五月齐人
召建安公 渊明
诈许退师陈霸先具舟送之癸未 (第 34b 页)
渊明
疽发背卒甲申齐兵发芜湖庚寅入丹阳县丙申至秣
陵故治陈霸先遣周文育屯方山徐度顿马牧杜棱顿 …… (第 34b 页)
史子弟赴邺琳奉庄即皇帝位改元天启追谥建安公 渊明
(第 58b 页)
闵皇帝
帝以琳为侍中大将军中书监馀依齐
朝之命 夏六月己 (第 58b 页)
 (朝王悦字众/喜蓝田人)泰召诸军还以思政都督河南诸军事
 景遂决意降梁羊鸦仁遂入悬瓠(高澄以书谕景使/还许以豫州刺史)
 (还其妻子/景不听)
秋七月梁遣 贞阳侯渊明(字靖通长沙/王懿之子)
督诸将侵东魏
 梁主下诏大举伐东魏欲以鄱阳王范(字世仪忠烈/王恢之子)
 为元帅朱异曰鄱阳雄豪盖世得 (第 5a 页)
 景遂决意降梁羊鸦仁遂入悬瓠(高澄以书谕景使/还许以豫州刺史)
 (还其妻子/景不听)
秋七月梁遣贞阳侯渊明(字 靖通
长沙/王懿之子)督诸将侵东魏
 梁主下诏大举伐东魏欲以鄱阳王范(字世仪忠烈/王恢之子)
 为元帅朱异 …… (第 5a 页)
 暴非吊民之才且陛下昔登北顾亭(在今镇江府丹/徒县北固山上)

 谓江右有反气骨肉为戎首今宜详择梁主曰会理
 (字长才南康/王续之子)何如对曰陛下得之矣遂以会理与
 阳侯渊明
分督诸将会理庸懦骄倨不礼 (第 5b 页)
渊明
(第 5b 页)
渊明
 
密告朱异追还代之
东魏高澄还晋阳自为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勃海

 高澄将归晋阳以其弟洋为京畿大都督 …… (第 5b 页)
 (澄以为侍讲及败下辩曰自伤年纪摧颓功名不立/故欲挟天子诛权臣澄欲宥其死亲问之曰荀公何)
 (意反济曰奉诏诛高/澄何反邪逐烹之)
九月梁堰泗水及东魏彭城冬十一月东魏行台慕容
绍宗击败之获 萧渊明

 梁主命侍中羊侃与渊明堰泗水于寒山(在今徐州/府铜山县)
 (东/南)以灌彭城俟得彭城乃进军与侯景掎 …… (第 7a 页)
 (江淮之统臣乎梁主叹其忠而不/能用 萧介字茂镜思话之孙)
正月东魏求成于梁

 高澄数遣书求好于梁梁主未之许澄乃令 萧渊明
 
奉启于梁(先是 (第 11a 页)
渊明
至邺送于晋阳高澄待之甚厚/至是澄谓 (第 11a 页)
渊明
曰若梁主不忘旧好诸人)
 (并即遣还侯景家属亦当同/遣于是 (第 11a 页)
渊明
遣人奉启还梁)梁主与朝臣议之朱异
 等皆以为便司农卿傅岐(字景平北/地灵州人)独曰此高澄设
 间欲令 …… (第 11a 页)
 遣使吊澄景又启曰臣与高氏衅隙已深今陛下复
 与连和使臣何地自处梁主报之曰朕与公大义已
 定岂有成而相纳败而相弃乎景乃诈为邺中书求
 以 渊明
易景梁主以朱异言复书曰贞阳旦至侯景
 夕返景谓左右曰我固知吴老公薄心肠王伟说景
 曰今坐听亦死举大事 (第 11b 页)
 江陵已陷为世祖发哀三军缟素遣别将侯平帅舟
 师攻后梁琳屯兵长沙传檄州郡为进取之计长沙
 王韶(字德茂/懿之子)及上游诸将皆推琳为盟主
齐遣 梁贞阳侯渊明
还梁称帝以兵纳之
二月梁王方智立(是为/敬帝) …… (第 12b 页)
 加陈霸先征西大将军(僧辩居石头霸先在京口僧/辩推心待之子顗屡谏不听)
夏五月梁王僧辩奉渊明归建康以梁王方智为太子
 先是齐主遣殿中尚书邢子才诣建康与僧辩书令
 迎渊明(书曰嗣主冲藐未堪负荷彼 贞阳侯
梁武犹/子长沙之嗣以年以望堪保金陵故置为梁)
 (王卿宜/迎接)僧辩不从已而 (第 13a 页)
渊明
至东关(注见/前)散骑常侍
 裴之横(字如岳/之高弟)禦之败死僧辩大惧乃出屯姑孰遣 (第 13a 页)
 使奏启于 渊明
定君臣之礼因求以梁王为 (第 13b 页)
太子渊
 明
许之自采石济江齐师还 (第 13b 页)
渊明
入建康望朱雀门
 而哭道逆者以哭对入即位以方智为太子王僧辩
 为大司马陈霸先为侍中
六月齐人归郢州于 (第 13b 页)
 击之大败子鉴遂至于石头景亲会战龛与众军大
 破之论功为最又与王僧辩降陆纳平武陵王及魏
 平江陵齐纳 贞阳侯明
以绍梁嗣以龛为震州刺史
 吴兴太守迁散骑常侍镇南大将军龛僧辩婿也陈 (第 24a 页)
  (六畜尚足以帝乎故书以称帝以者见以于人也/帝王所自立者也见以于人则不足以帝矣纲目)

  (书以称帝者五子婴盆子梁萧正德萧庄闽僧卓/岩明与书使称帝魏使梁王察遣称帝齐遣 贞阳)
  (侯渊明
者/则又异矣)
○赤眉至弘农玄遣兵击之大败赤眉进至湖质实(弘/农)
(郡名注见献帝兴平二年湖/县名注 (第 28a 页)
  (故东魏得书讨然则书救之非讥欤景既复附于/梁魏方救之既徵不至然后乃还纲目辞繁不杀)
  (所以病魏而恶景也若谓以/讨书救为讥魏则失其旨矣)
秋七月梁遣 贞阳侯渊明
督诸将侵东魏 …… (第 64a 页)
 (材且陛下昔登北顾亭谓江右有反气骨肉为戎首/今宜详择梁主曰会理何如对曰陛下得之矣遂以)
 (会理与 贞阳侯渊明
分督诸将会理庸懦/骄倨不礼 (第 64b 页)
渊明
(第 64b 页)
渊明
密告朱异追还代之)集览(会理/南康)
 (王/名)质实(鄱阳按一统志古邑名春秋时为楚东境后/属吴战国 …… (第 64b 页)
  书法(梁尝书伐东魏矣此则曷为以侵/书受其叛人则固不足以伐人矣)
  发明(凡兵声罪致讨曰伐潜师入境曰侵今分注/载梁主下诏大举伐东魏而纲目则以侵书)
  (之且又书 贞阳侯
督诸将于上何哉夫以藩侯而/总督大军则非潜师入境明矣书法如此岂有说)
  (邪尝观于易师之六五为一卦之 …… (第 65a 页)
  (者谋之不得其道故止书杀而不去其/官亦予之而不尽予者也其旨微矣)
九月梁堰泗水以攻东魏之彭城冬十一月东魏行台
慕容绍宗击败之获 萧渊明
考异(提要梁下/有师字)
 (梁主命侍中羊侃与 (第 67b 页)
渊明
堰泗水于寒山以灌彭城/俟得彭城乃进军与侯景掎角堰成东魏徐州刺史)
 (工则婴城固守侃劝 (第 67b 页)
渊明
乘水攻之不从诸将与议/军事 (第 67b 页)
渊明
不能对但云临时制宜而已东魏遣大都)
 (督高岳救彭城欲以潘乐为副陈元康曰乐缓于机/变不如慕容绍宗且先 …… (第 67b 页)
 (道行台与岳乐偕行景闻绍宗来叩鞍有惧色曰谁/教鲜卑儿解遣绍宗来若然高王定未死邪绍宗帅)
 (众十万据橐驼岘羊侃劝 渊明
乘其远来击之不从/侃乃帅所领出屯堰上绍宗至攻 (第 67b 页)
渊明
醉不能起) …… (第 67b 页)
 (里绍宗将战以梁人轻悍恐其众不能支引将卒谓/之曰我当阳退诱吴儿使前尔击其背至是梁人不)
 (用景言乘胜深入东魏将卒以绍宗之言为信争掩/击之梁兵大败 渊明
贵孙皆为所虏失亡士卒数万)
 (人羊侃结阵徐还梁主闻之惊骇几欲坠床叹曰吾/得无复为晋家乎初高澄以杜弼 …… (第 68a 页)
 (注云熊蹯难熟冀久将有外救至也/今杜弼檄文故云假馀息于熊蹯耳)质实(羊侃泰山/梁父人泗)
 (水注见秦始皇二十八年寒山按一统志堰名在徐/州城东南一十八里 梁萧渊明
伐魏堰泗水以灌彭)
 (城即此徐州注见秦始皇二十八年彭城麾下/注见汉献帝建安十四年檄注见楚义帝元年) (第 69b 页)
  (爵之借寇兵资盗粮傅虎以翼自取覆亡哀哉然/则南豫州之命书之于册岂不足见梁主之谬乎)
二月东魏求成于梁
  (萧渊明
至邺东魏主升阊阖门受俘让而释之送于/晋阳高澄待之甚厚侯景既败羊鸦仁亦还义阳东) (第 3a 页)
 (魏遂得悬瓠项城悉复旧境高澄数遣书求好于梁/梁未之许澄谓 渊明
曰若梁主不忘旧好诸人并即)
 (遣还侯景家属亦当同遣 (第 3b 页)
渊明
遣人奉启还梁梁主/与朝臣议之朱异等皆以为便司农卿傅岐独曰此)
 (高澄设间欲令侯景自疑而作乱耳若许通 …… (第 3b 页)
 (臣与高氏衅隙已深今陛下复与连和使臣何地自/处梁主报之曰朕与公大义已定岂有成而相纳败)
 (而相弃乎景乃诈为邺中书求以 渊明
易景梁主将/许之傅岐曰侯景以穷归义弃之不祥且百战之馀)
 (宁肯束手受絷谢举朱异曰景奔败之将一使之力 …… (第 3b 页)
 (国复属梁国东魏置北扬州及秣陵县北齐信州后/周陈州皆治此隋始改为项城县属陈州宋属淮宁)
 (府金仍属陈州元初省入商水县后复置本朝/因之改属开封府贞阳 萧渊明
(第 4b 页)
贞阳侯
故云)
  书法(求成何卑辞也此高澄诡计侯/景所以决反者也故谨书之)
  发明(梁纳其叛臣侵其境土彼 (第 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