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經解類
樂類
書類
春秋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地理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傳記類
法制類
史鈔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淨土宗部類
經集部類
洞神部
清代道教文獻
以四学对辟廱则辟廱为太学以郊外之小
学对四学则四学亦为太学矣至郊外之小
学则仿虞氏下庠之制谓之虞庠在国之西
郊 皇侃 谓四郊皆有虞庠然经无其文不可
知也先儒说学校之制人各一说纷如聚讼
今以学礼五学祭义四 (第 14a 页)
学对四学则四学亦为太学矣至郊外之小
学则仿虞氏下庠之制谓之虞庠在国之西
郊 皇侃 谓四郊皆有虞庠然经无其文不可
知也先儒说学校之制人各一说纷如聚讼
今以学礼五学祭义四 (第 14a 页)
秋食而已熊氏谓养老岁有七亦误矣
案周人脩而兼用之孔疏谓春夏用虞燕礼夏飨礼
秋冬用殷食礼拘于饮养阳食养阴之说恐未然也
皇侃 云先行飨次燕次食一日中行三事析理独胜
盖养既致其敬又欲其安且乐故始则飨而敬之继
乃燕而安之食之而 (第 5b 页)
案周人脩而兼用之孔疏谓春夏用虞燕礼夏飨礼
秋冬用殷食礼拘于饮养阳食养阴之说恐未然也
皇侃 云先行飨次燕次食一日中行三事析理独胜
盖养既致其敬又欲其安且乐故始则飨而敬之继
乃燕而安之食之而 (第 5b 页)
王易地则皆然
武王帅而行之不敢有加焉文王有疾武王不说冠带
而养文王一饭亦一饭文王再饭亦再饭旬有二日乃
间文王谓武王曰女何梦矣武王对曰梦帝与我九龄
文王曰女以为何也武王曰西方有九国焉君王其终
抚诸文王曰非也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我百尔九十
吾与尔三焉文王九十七乃终武王九十三而终(帅率/通说)
(读脱养去声饭音反有二之有读又閒去声/女读汝九龄陆德明作九聆 皇侃 作九铃)
正义郑氏康成曰帅循也庶几程式之不说冠带言
常在侧也一饭再饭欲知气力箴药所胜 犹瘳也
(第 4b 页)
武王帅而行之不敢有加焉文王有疾武王不说冠带
而养文王一饭亦一饭文王再饭亦再饭旬有二日乃
间文王谓武王曰女何梦矣武王对曰梦帝与我九龄
文王曰女以为何也武王曰西方有九国焉君王其终
抚诸文王曰非也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我百尔九十
吾与尔三焉文王九十七乃终武王九十三而终(帅率/通说)
(读脱养去声饭音反有二之有读又閒去声/女读汝九龄陆德明作九聆 皇侃 作九铃)
正义郑氏康成曰帅循也庶几程式之不说冠带言
常在侧也一饭再饭欲知气力箴药所胜 犹瘳也
(第 4b 页)
加冠因明官爵及礼义之意
适子冠于阼以著代也醮于客位加有成也三加弥尊
喻其志也冠而字之敬其名也(适丁历反醮子妙反朱/子曰北本无适子字加)
(有成也在弥尊字下冠而上有已字敬其名作成人/之道盖传诵之讹也案南本 皇侃 本北本熊安生本)
正义郑氏康成曰阼者东序少北近主位也(孔疏士/冠礼冠)
(者在主人之少北是近主位 (第 2b 页)
适子冠于阼以著代也醮于客位加有成也三加弥尊
喻其志也冠而字之敬其名也(适丁历反醮子妙反朱/子曰北本无适子字加)
(有成也在弥尊字下冠而上有已字敬其名作成人/之道盖传诵之讹也案南本 皇侃 本北本熊安生本)
正义郑氏康成曰阼者东序少北近主位也(孔疏士/冠礼冠)
(者在主人之少北是近主位 (第 2b 页)
必制礼作乐 张氏守节曰中有三段一明礼乐
其用必对二明礼乐法天地三明天地应礼乐
案此章刘向本作乐理 皇侃 作乐礼熊安生作乐体
张守节作礼乐刘本最先为得之盖各有条之谓理
天地之位不定则其气不交君仁臣忠 (第 71b 页)
其用必对二明礼乐法天地三明天地应礼乐
案此章刘向本作乐理 皇侃 作乐礼熊安生作乐体
张守节作礼乐刘本最先为得之盖各有条之谓理
天地之位不定则其气不交君仁臣忠 (第 71b 页)
谷犹且羞之 又国名春秋桓七年谷伯绥来朝(谷国在南乡筑阳县北)又水名周语榖洛斗 又扬子方言螳螂齐杞
以东谓之马谷 又姓又谷梁复姓(又集韵居候切音冓禄也论语不至于谷 皇侃 读)又楚地名左传僖二十八年连谷
陆德明音义胡木切音斛(又与谷同前汉王莽传榖风迅疾从东北来)又与告 (第 74a 页)
以东谓之马谷 又姓又谷梁复姓(又集韵居候切音冓禄也论语不至于谷 皇侃 读)又楚地名左传僖二十八年连谷
陆德明音义胡木切音斛(又与谷同前汉王莽传榖风迅疾从东北来)又与告 (第 74a 页)
危素所作煮雪窝记有曰太古无酒用水行礼后
王重古尊为玄酒是也○又纲目唐玄宗二十四
年丙子增宗庙笾豆教条集览云玄酒井中水是
明水也 皇侃 曰太古未有酒但用水祭后世虽有
酒犹用水代之示不忘古也此说明矣○正韵玄
淡也寂也幽远也又黑色也此取 (第 15a 页)
王重古尊为玄酒是也○又纲目唐玄宗二十四
年丙子增宗庙笾豆教条集览云玄酒井中水是
明水也 皇侃 曰太古未有酒但用水祭后世虽有
酒犹用水代之示不忘古也此说明矣○正韵玄
淡也寂也幽远也又黑色也此取 (第 15a 页)
者考日本自唐始通中国殆犹用唐制欤前
有凡例称其国足利学有宋板五经正义一
通又有古本周易三通略例一通毛诗二通
皇侃 义疏一通古文孝经一通孟子一通又
有足利本礼记一通周易论语孟子各一通
又有正德嘉靖万历 …… (第 1b 页)
有曰古本者亦足利学所藏书写本也周易三通各
三本略例一通尚书一通三本毛诗二通各十本礼
记一通十本论语二通各二本 皇侃 义疏一通十本 …… (第 8b 页)
为主参以诸本以崇祯本世所尚也但论语孟子无
疏可校故止校其经文与注而论语 皇侃 义疏别拟
刊行古本宋板不载陆德明释文今复别校经典释
文而其有讹谬脱落者改正补写而称以元文也
校雠 …… (第 11a 页)
古本周易三通 足利本周易
古本略例 古本毛诗二通
古本论语二通 足利本论语
皇侃 义疏论语 古本孟子
足利本孟子 古本孝经
陈浩礼记集说 蔡沈书传
程颐易传 (第 11b 页)
有凡例称其国足利学有宋板五经正义一
通又有古本周易三通略例一通毛诗二通
皇侃 义疏一通古文孝经一通孟子一通又
有足利本礼记一通周易论语孟子各一通
又有正德嘉靖万历 …… (第 1b 页)
有曰古本者亦足利学所藏书写本也周易三通各
三本略例一通尚书一通三本毛诗二通各十本礼
记一通十本论语二通各二本 皇侃 义疏一通十本 …… (第 8b 页)
为主参以诸本以崇祯本世所尚也但论语孟子无
疏可校故止校其经文与注而论语 皇侃 义疏别拟
刊行古本宋板不载陆德明释文今复别校经典释
文而其有讹谬脱落者改正补写而称以元文也
校雠 …… (第 11a 页)
古本周易三通 足利本周易
古本略例 古本毛诗二通
古本论语二通 足利本论语
皇侃 义疏论语 古本孟子
足利本孟子 古本孝经
陈浩礼记集说 蔡沈书传
程颐易传 (第 11b 页)
考异古本经惟孝友于兄弟惟孝下有于孝二字作惟
孝于孝友于兄弟谨按论语引之足利所藏古本论语
及 皇侃 义疏本作惟孝于孝足利本论语作孝于惟孝
潘岳闲居赋作孝乎惟孝乎于通用固无意义也所引
之文少有异耳据斯数 (第 4a 页)
孝于孝友于兄弟谨按论语引之足利所藏古本论语
及 皇侃 义疏本作惟孝于孝足利本论语作孝于惟孝
潘岳闲居赋作孝乎惟孝乎于通用固无意义也所引
之文少有异耳据斯数 (第 4a 页)
大夫士中衣(其领/丹)
长衣与深衣同以布中衣与长衣同掩袂深衣中衣用
于吉凶长衣用于凶而已诗曰素衣朱襮又曰素衣朱
绣礼曰绣黼丹朱中衣大夫之僣礼也尔雅曰黼领谓
之襮盖素以为衣绣黼以为领丹朱以为缘诸侯之服
也郑氏谓读朱绣为朱绡误矣礼曰以帛里布非礼也
盖爵弁而上则衣以帛而中衣亦帛皮弁玄冠则衣以
布而中衣亦布故大夫祭于家而中衣必布士祭于公
而中衣亦帛以其所以里朝服与爵弁服异也檀弓曰
练练衣黄里郑氏曰练中衣以黄为里则中衣亦有里欤 皇侃 说凡祭服先加明衣次加中衣冬则次加袍夏则
用葛次加祭服若朝服亦先以明衣次加中衣冬则次
加裘裘上加裼衣裼 (第 7b 页)
长衣与深衣同以布中衣与长衣同掩袂深衣中衣用
于吉凶长衣用于凶而已诗曰素衣朱襮又曰素衣朱
绣礼曰绣黼丹朱中衣大夫之僣礼也尔雅曰黼领谓
之襮盖素以为衣绣黼以为领丹朱以为缘诸侯之服
也郑氏谓读朱绣为朱绡误矣礼曰以帛里布非礼也
盖爵弁而上则衣以帛而中衣亦帛皮弁玄冠则衣以
布而中衣亦布故大夫祭于家而中衣必布士祭于公
而中衣亦帛以其所以里朝服与爵弁服异也檀弓曰
练练衣黄里郑氏曰练中衣以黄为里则中衣亦有里欤 皇侃 说凡祭服先加明衣次加中衣冬则次加袍夏则
用葛次加祭服若朝服亦先以明衣次加中衣冬则次
加裘裘上加裼衣裼 (第 7b 页)
凡尚书十一部
周礼杜子春注 周礼郑众注 周礼马融注 周礼
郑玄注 周礼干宝注 周礼崔灵恩注 周礼贾公
彦正义 仪礼郑玄注 仪礼贾公彦正义 仪礼杨
复图 丧服变除 大戴礼记 夏小正传 礼记郑
玄注 蔡邕月令章句 礼记 皇侃 义疏 礼记熊安
生义疏 礼记郑小同礼义 礼记孔颖达正义 礼 (第 9b 页)
周礼杜子春注 周礼郑众注 周礼马融注 周礼
郑玄注 周礼干宝注 周礼崔灵恩注 周礼贾公
彦正义 仪礼郑玄注 仪礼贾公彦正义 仪礼杨
复图 丧服变除 大戴礼记 夏小正传 礼记郑
玄注 蔡邕月令章句 礼记 皇侃 义疏 礼记熊安
生义疏 礼记郑小同礼义 礼记孔颖达正义 礼 (第 9b 页)
(周礼景夕郑司农曰谓日昳景乃中)引之则凡差跌者皆通谓
之跌又因谓之跌荡(别作胅䭿说文曰跌踢也踢跌踢也胅骨差也䭿马有足)
(疾也)
躗 于岁切过差也(说文曰卫也杜氏曰过也字林作㦣梦言意不慧也别又)
(作讆又呼怪户快二切)
跲 极业切中庸曰言前定则不跲(说文曰踬也 皇侃 读讫立) (第 28b 页)
之跌又因谓之跌荡(别作胅䭿说文曰跌踢也踢跌踢也胅骨差也䭿马有足)
(疾也)
躗 于岁切过差也(说文曰卫也杜氏曰过也字林作㦣梦言意不慧也别又)
(作讆又呼怪户快二切)
跲 极业切中庸曰言前定则不跲(说文曰踬也 皇侃 读讫立) (第 2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