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春秋類
詩類
四書類
禮類
書類
孝經類
別史類
編年類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故事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正史類
政書類
詔令奏議類
載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雜史類
類書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儒家類
兵家類
釋家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法華部類
太清部
清代道教文獻
非群下因循窃位之罪乎辄昧死条上十事一教太子
正邦本二封诸 王固
磐石三出宫人四嫁宗女五时召
宰相讲庶政六次对群臣广聪明七复正衙奏事八许
方幅纠弹九禁非时贡献十省出入 (第 5b 页)
潘子之徒区区其间也
   王子坚
诗序
吾友张子灦尝示予与 (第 16a 页)
王子坚先生
唱和之什余问 (第 16a 页)

谁何子灦曰此隐君子也笃行好古其诗有孟襄阳
韦苏州之风其食贫如黔娄史云而尝有以自乐余闻
是言洒然异 (第 16a 页)
子坚
之为人盖子灦寡交不妄许与者也
(第 16a 页)
子坚
居荒江之上无几入城而予又以佣书走四方
不得乘款段一至其处坐是予胸中 (第 16a 页)
子坚
数年尚未 (第 16a 页)
能使 子坚
知之癸酉之岁始遇于雍瞻所蝉连数日出
一帙示予读之大抵陶冶性灵流连光景之言遇其合
作清远閒肆萧然得意于 (第 16b 页)
笔墨之表甚矣其有襄阳苏
州之风也昔人有言诗非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予尝
反之以为穷矣安能工哉诗人之心荡涤万物牢笼百
态必其有不穷者而后工也今 子坚
困踣寂寞宜其有
戚戚见于颜色者而 (第 16b 页)
子坚
泊然此其清远閒肆之诗所
繇出而子灦所以为知言也与或 (第 16b 页)
子坚
尝往来东佘 (第 16b 页)
筮无章句)鸡鹿之塞无
以名其碑碣(见出自/蓟北门)冯天潢之𣲖水(史记天官书西宫/咸池曰天五潢魏) (王固
表疏/𣲖天潢)附若木之分枝(见马/射赋)东岳则朝宿有名(汉郊/祀志)
(天子五载一巡狩用事泰山诸侯 (第 12b 页)
   敏求斋铭(并序/)

夫古人之学固有以鲁得之者然能敏以求之亦古之
人之所难也生乎今之世学今之学而不知以古之道
自勉望其为古人之归鲜矣古筠 王子坚
学于古而能
敏者于是进士潜彦鹏为题其斋曰敏求彦鹏又属予
为之铭曰圣贤之学义理精微惟敏求之乃得其几动 (第 3b 页)
  彭原李氏族谱序
昔先子学邑庠时受诗于困学李先生继受春秋于先

生尊府中山君子小子与弼于闻孙子俨族孙公迪皆
辱爱焉而公迪数来讲于学去年秋公迪致子俨君之
命以其族之谱来属序按李氏系出南唐当南唐之二
世以大弟景达为抚州大都督封齐王居郡城曹家巷
之庆延坊则 齐王固
始迁之祖而旧谱以宜春王从谦
为第一世者误矣谱创于六世孙翠萝居士自是代有
谱焉十二世孙叔权十四世孙志道 (第 16b 页)
  拟赋岳鄂王墓
耿耿忠名万古留当时功业浩难收出师未久班师急
相国翻为敌国谋废垒河山犹带愤悲风兰蕙总惊秋
异代行人一洒泪精爽依依云气浮(一作荒坟落/日重回头)
  再二首
奸任忠诛转谬悠鄂 王固
岂为身谋中兴可望隳成业 (第 17a 页)
   杜濛除太常博士制

   马曙除右庶子 王固
除太仆少卿王球
    除太府少卿等制
   李叔玫除太仆卿高证除均州刺史葛
    分除施州刺史等 (第 25b 页)
   杜濛除太常博士制
敕守左拾遗杜濛尔五庙祖尝佐太宗同安生人共为
天下者也尔能自以文学策名清时升为谏臣岂曰虚
授如闻同列墙进而不尔容尔亦拜章自陈极辞贡愤
乃令徵辨尽知其由佥曰尔以齿少有才不能韬晦或
处众矜巳或遇事褊衷言于慎微则亦乖矣仕于清贯
斯岂废乎考众恶必察之言徵怨不在大之说官移礼
寺迹去掖垣屈既伸眉事亦存体酌此二者颇得中道

说乎职业至重蕴蓄可施无使众多复有窥测可太常
博士
   马曙除右庶子 王固
除太仆少卿王球除太府
    少卿等制
敕前度支河东振武天德等道营田供军使检校太仆
卿兼御史中丞马曙 (第 14a 页)
 其教以形不以言弟子受业观形而退年在期颐视
 听无爽予味先生所授之道有似禅师密傅心印者
 也又以为窒嗜欲之源居清旷之域寿长神 王固

 然欤
宋纤字令艾少有远操沈靖不与世交𨼆居于酒泉南
 山不应州郡辟命酒泉太守马岌具威仪鸣铙鼓造 (第 8a 页)
  (臣)等谨案鄱阳集四卷宋洪皓撰皓字光弼
鄱阳人登政和五年进士第建炎中擢徽猷阁
待制假礼部尚书为大金通问使龚璹副之
后璹仕刘豫皓独不屈节遂流递冷山居雪
窖中 陈王固
(案固新宋史作悟室今据金国语解改正)甚敬礼 (第 1a 页)
例可也如是而武氏在上阳闻之当亦自不良死
即良死可以无后患也若夫中宗之暴昏而妖韦与其
女之淫忮则天也五 王固
无如之何也已
  书李光弼传后
史思明亦悍胡也其材力远出禄山上李临淮之角之
凡两大胜一大败其胜者皆用 (第 11b 页)
位某甲等率兹百辟人致其诚
(致诚谓请无让也毛诗曰百辟/其刑之长笛赋曰致诚效志也)庶匪席之旨不远而复 (梁王固
让同乎匪席之旨百辟固请庶乎不远而复之/义也毛诗曰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周易曰不远复无祗)
(悔/)
 教( (第 5a 页)
终身岂造于物者不与其全欤此吾所以当宁流恸
而叹其用之未极也夫人卫国夫人李氏沧州刺史兼
御史中丞陵川郡 王固
烈之女阀阅庆祉淑明柔嘉由
内外音徽以大凡所顾复皆为善良克让以劳而贵以 (第 7b 页)
   第二问
问夏殷周之政忠敬文之道承弊以救始终循环而上
自五帝不言三统岂备有其政或史失其传嬴刘而下
教化所尚历代相变其事如何岂风俗渐靡不登于古
复救之之道有所未至耶国家化光三代首冠百 王固
以忠厚胜兹文弊前代损益伫闻讨论遽数之中所希 (第 15a 页)
也臣国云此三十万里国有常占东风入律
百旬不休青云干吕连月不散者当知中国
将有好道之君我 王固
将贱儒墨而贵道德
薄金玉而厚灵物也故搜奇蕴贡神香步天
林而请猛兽乘毳车而济弱渊策骥足以度
飞沙契阔途 (第 007b 页)
 前或破之既合之后皆为破也恩爱杀人
 甚于挺刃孰谓为无害乎昔郑和中少时
 与王氏女结婚无何父卒家道渐微女家
 遂有休亲之意其兄 王固
为万州推官实
 主其义然迫于公论不得已复令就婚生
 一子偶不育因遂隔绝和中不复使归王
 氏数遗以衣服 …… (第 010b 页)
 追人根勘时王氏女已改嫁陆嵩为妻嵩
 时为济州教授月馀固死凡当时与夺亲
 之议者无不皆死惟王氏女实无背夫之
 意故得独存其后 王固
之子娶徐氏仅二
 年亦为女家所夺非其报欤恭倅杨纮怒
 其婿姚拱不学无术遣之使归拱求与妻
 别亦不许女 (第 011a 页)
行僧云
为威烈观行穿后山下趋虎耳此路无林水见一松追而憩之
虎耳僧适来松下会因同进近岩有竹数竿水一泓与 王子坚
坐比入岩嵌空成屋故榻尚在僧导至顶上凡老僧花木亭榭
殆尽惟藕塘水犹与泥相守仆有善取藕者跣而下两足踏藕 (第 5p016a 页)
亲属莫能累其情。衣则截于坏
色。发则落于毁容。不戴冠而作仪。岂束带而
为饰。上天之帝犹恒设礼。下土之 王固
常致
敬。有经有律斯法未殊。若古若今其道无滞。
推帝王之轻重。亚神祇之大小。八荒钦德
四海归仁。僧尼 (第 0281b 页)
【南史列传十三云。 王固。
字子坚。即王彧曾孙。陈废
帝即位。授侍中金紫光禄大夫。终身不茹荤。夜则
坐禅。昼诵佛经。尝聘魏。因宴 (第 0663a 页)
即其所居。传授香法。顗既名王曰总持。王
亦号顗曰智者。会毕施子丰腆。顗尽以回施悲敬二
田。即欲辞去。 王固
留。顗曰巳有成约。何可爽也。拂衣
而起。复于匡岭。旋归乡壤。行道脩福。以报地恩。老幼
迎候。戒场讲座 (第 009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