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編年類
史評類
地理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宗教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中觀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大集部類
般若部類
本緣部類
清代道教文獻
州于溷城领东安东莞郡/高祖太和二十二年改为南青州五代志沂州沂水县)
(旧置南/青州) 魏秦州屠各王法 智聚
众二千(屠直/于翻)推秦州
主簿吕苟儿为主改元建明置百官攻逼州郡泾州民 (第 12a 页)
 (杨集义围魏关城邢峦使傅竖眼讨之克武兴执杨/绍先送洛阳集起集义亡走遂灭其国以为东益州)
 质实(洛阳县名注见周显王三年东益/州注见汉后主建兴七年沔阳)
魏秦泾二州乱
 (魏秦州屠各王法 智聚
众二千推吕苟儿为主/泾州民陈瞻亦聚众称王魏遣将军元丽讨之)质实
 (秦州注见汉光武建武元年天水/泾州 (第 7b 页)
 东寺
印宗精涅槃经咸亨中至京师诏居大敬爱寺辞住蕲
 春谒忍师遂至广州过六祖尽悟之旨著心要集行
 于世 智聚
住虎丘东寺山胤法师弟子至德二年奉敕太极
 殿进讲金光明经天子嘉礼归卧旧山开皇间玺书
 劳问卒窆山南得 (第 4b 页)
(如幻梦智丨丨一合 智聚
集智和合智是名阴智一宝/如来三昧经事丨丨则空已知观故丨丨亦知观 切)
(人悉空亦不有亦不无运隋众经 (第 10a 页)
  人中师子

人中师子晋天竺法师佛驮斯那
  僧中鸾凤
僧中鸾凤光统律师流支三藏
  释门瑚琏
释门瑚琏 智聚
法师
  法门领袖
法门领袖玄奘法师
  文句无前 (第 42a 页)
 水行中龙力大 陆行中象力大 海录碎事法中
 龙象波罗提人中师子晋天竺法佛驮斯那僧中鸾
 凤光统律师流支三藏释门瑚琏 智聚
法师法门领
 袖玄奘法师 (第 59a 页)
  昙迁为禅定寺主敕(献皇后崩于京邑置/禅定寺敕迁为寺主)
自稠师灭后禅门不开虽戒慧乃弘而行仪攸阙今所
立寺既名禅定望嗣前尘宜于海内召名德禅师百二
十人各二侍者并委迁禅师搜扬有司具礼即以迁为
寺主

  劳问 智聚
法师敕(聚姓朱住苏州虎丘东山/寺开皇十一年降敕劳问)
法师栖身净土援志法门普为众生宣扬正教勤修功
(第 43a 页)
  (尺牍又以梁有王暕复列于梁且注云俭/子作齐非则非之非者也大藏所载自明)

  延师 智聚
(第 42a 页)
(智聚
姓朱住虎丘东山寺暕/作牧淮海乃降教书延之)
弟子下车旧楚亟改炎凉逖听清规其来有日敬承幽
栖山谷多历年 (第 42a 页)
三曰绍祥绍经绍益永康正因慧月法济志大
道高义制礼中者妙晓之𣲖也而绍祥无弟子曰绍洪
永宁正觉慧满法喜 智聚
道东仁寓义境者妙观之𣲖
也曰绍端永瓒正传专灯法云志谦智玉道昭道敏仁 (第 9a 页)
照普应禅
师之号五主巨刹皆方镇大臣遣使者所邀致其法浮于人
者深也广化圆伊本觉文煜兴圣宗德承天道琼净光 智聚
大慈等若干人其得法弟子也某等若干人其所度学子也
径山其白塔所在也全身而瘗者裨师之意也二十二年某
月日 (第 5a 页)
  鱼蓝观音灵照女二赞

惟观世音誓救群迷现不实相变灭斯须破凡夫执返乎物
初一真所摄万境自如
惟灵昭女入不思议以般若种得方便 智聚
首而谈无非实
际至今灵光照乎天地
  题恩断江端元叟手迹后
予幼从柳文肃公游辄闻以仁恩禅师经贾似道墓 (第 3b 页)
 处有无量诸佛菩萨天龙八部集会又具无量三昧法门诵
 持之人七代种族皆得解脱服中诸虫当得菩萨之位是人
 日日得具六波罗密圆满功德得无尽辨才清净 智聚
口中
 所出之气触他人身蒙所触者离诸嗔毒当得菩萨之位假 (第 16p015b 页)
不即是大乘 又五因故大乘
与声闻乘相违。一发心异。二教授异。三方
便异。皆为自得涅槃故。四住持异。福 智聚
少故。五时节异。三生得解脱故。大乘翻
此。故非即声闻乘。

有言大乘依行无果非佛说者。

论。六能对 (第 0353c 页)
身根愿竟。相与志心。五体投地。
归依世间大慈悲父。


* 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
* 南无 智聚

* 南无调御佛
* 南无如王佛
* 南无华相佛
* 南无罗睺罗佛
* 南无大 (第 0110b 页)
 天泽德禅师(此后无传) 广化圆伊禅师

 本觉文煜禅师 兴圣宗德禅师
 承天道琼禅师 净光 智聚禅师
 大慈上座
智者义禅师法嗣
 净慈普仁禅师
空海念禅师法嗣
 竺先原禅师(此后无传) 景徽猷禅师
(第 0394b 页)
 五事一切异」
#+END_VERSE


释曰。声闻乘与大乘有五种相违。一发心异。

二教授异。三方便异。四住持异。五时节异。声
闻乘若发心若教授若勤方便。皆为自得涅
槃故。住持亦少。福 智聚
小故。时节亦少。乃至
三生得解脱故。大乘不尔。发心教授勤方便。
皆为利他故。住持亦多。福 (第 0591c 页)
智聚
大故。时节亦
多。经三大阿僧祇劫故。如是一切相违。是
故不应以小乘行而得大乘果。复次若汝言
佛语有三 …… (第 0591c 页)
 应知不应怖」
#+END_VERSE


释曰。无异即互无者。若汝言声闻乘即是大
乘无异大乘体。若如是者。即声闻辟支佛乘

复无有体。何以故。由得佛故。如是一切皆是
佛乘。何因怖耶。有异即险处者。若汝许有异
大乘体。此体即是一切智道。最为第一险处。
由难度故此应仰信。何因怖耶。无譬者。于一
时中无二大乘并出可以相比。何因怖一不
怖二耶。种种说者。今此大乘非独说空。亦说
大福 智聚。
应解此意。何因独怖空耶。续说
者一切时中决定相续说空汝非乍闻。何因
怖耶。多门说者彼彼经中多门异说显 (第 0592b 页)
 不坚及以坚」
#+END_VERSE



释曰。若从他说得觉而发心。是名受世俗发
心。此发心由四力。一者友力发心。或得善知
识随顺故。二者因力发心。或过去曾发心为
性故。三者根力发心。或过去曾行诸善根所
圆满故。四者闻力发心。或处处说法时无量
众生发菩提心故。又习善根者。或现在如法
常闻受持等故。复次彼四力发心总为二种。
一者不坚发。谓友力发心故。二者坚发。谓因
等三力发心故。已说世俗发心。次说第一义
发心。偈曰。

#+BEGIN_VERSE
「 亲近正遍知
 善集福 智聚
 于法无分别
 最上真智生」
#+END_VERSE


释曰。第一义发心显有三种胜。一教授胜。亲 (第 0596a 页)
近正遍知故。二随顺胜。善集福 智聚
故。三得
果胜。生无分别智故。此发心名欢喜地。由欢
喜胜故。问此胜以何为因。偈曰。 …… (第 0596a 页)
 说欲成熟相」
#+END_VERSE


释曰。亲近善友。听闻正法。如法思惟。此三
能起大欲。是名欲因。上大精进一切不思议
处究竟无疑。是名欲体。于大乘法有灾横处
则能守护。菩萨所说信心领受。是名欲业。偈
曰。

#+BEGIN_VERSE
「 如来福 智聚
 净心不可坏
 速受定智果
 说信成熟相」
#+END_VERSE


释曰。婆伽婆如是广说。是名信 (第 0600b 页)
 依同故不多」
#+END_VERSE



释曰。此偈显示诸佛不一不多。不一者。由性
别故。不虚故。一切故。无始故。无别故。性别
者。由无边诸佛性别。若言唯有一佛而有当
得菩提者。是义不然。故佛不一。不虚者。若
智聚
虚则应馀菩萨不得菩提。由二聚不
虚故。是义不然。故佛不一。一切者。若言唯有
一佛则应是佛不利益一切众 (第 0607c 页)
千大千
世界。菩萨以此多身经此多寿在此火聚起
四威仪。于一刹那但修一戒。如是乃至尽诸
戒聚。乃至尽诸 智聚。
能得无上菩提者。菩萨
修之心无厌足。如是相心是名修戒等无厌
心。若菩萨从初修戒乃至修智。极坐道场无 (第 0629a 页)
 胜报亦不污
 一切诸菩萨
 胜相皆如此」
#+END_VERSE


释曰。福智为二聚者。二聚谓福聚及 智聚。

报亦不污者。诸菩萨由福聚故。于生死中作
胜报成就因。由 (第 0642c 页)
智聚
故。于彼胜报作不染污
因。是故菩萨胜相无等。问二聚摄六度云何
偈曰。 (第 0642c 页)
「 初二为福体
 第六即是智
 馀三二聚因
 五亦成 智聚」
释曰。初二为福体者。应知施戒二波罗蜜为
福聚体。第六即是智者。应知般若 (第 0642c 页)
波罗蜜即
智聚
体。馀三二聚因者。应知忍辱精进禅
定三波罗蜜。通为二聚因。由俱作故。五亦成 (第 0642c 页)
智聚
者。复由般若能 (第 0642c 页)
智聚。
问云何名聚。云何聚业。偈曰。

#+BEGIN_VERSE
「 正修及数修
 资善名为聚
 自利与他 (第 0642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