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扶负圣躬,亲所见识,蒙授抚军大将军、司徒公、平原王。兴安二年,追论定策之勋,进先臣爵西平王。皇兴季年 ,显
祖将传大位于京兆王。先臣时都督诸将,屯于武川,被徵诣京,特见顾问。先臣固执不可 ,显
祖久乃许之,遂命先臣持节授皇帝玺绶于高祖。至太和十六年,丽息睿状秘书,称其亡父与先臣援立高宗,朝廷追 ……驾幸雍,臣复陈闻,时蒙敕旨,征还当授。自宫车晏驾,遂尔不白。窃惟先臣,远则援立高宗,宝历不坠;近则陈 力显
祖,神器有归。如斯之勋,超世之事。丽以父功而获河山之赏,臣有家勋,不沾茅社之赐。得否相悬,请垂裁处。
加光禄大夫。太和十一年卒,年九十八,赠侍中司徒,谥曰文。有集二十一卷。(案:《高允传》云:自高宗迄于 显祖,
军国书檄,多允文也。)

  代都赋(案:《高允传》:允转太常卿,上《代都赋》,因以规讽,亦《二京》
虽三背而弥宠。(《魏书·高闾传》、《北史》三十四。又见《通典》一百九十六,作「皇兴中,征南将军刀雍上 献文帝
表」,其文全同。据《闾传》,乃上孝文帝表,并非为刁雍代作也。今从《闾传》,编入《闾集》中。)

应 ……文以写意,功由颂宣。吉甫作歌,式昭永年。唐政缉熙,康哉垂篇。仰述徽烈,被之管弦。(《魏书·高闾传》。 显祖
传位,闾上表颂。)

鹿苑颂

  北伐碑(《魏书·高闾传》:高允举以自代,遂为 显祖
所知。命造《鹿苑颂》、《北伐碑》, 显祖
善之。)

济阴太守魏悦颂德碑

  祖母房,艰贞守志,秉恭姜之操,著自毁之诚。颂曰:

  爰
之名。虽复帝王制作,弗相沿袭,然当时恩泽,岂足为长世之范乎?乖众之愆,伏待罪谴。(《魏书·程骏传》。 显祖
崩,有司奏:旧事,庙中执事之官例皆赐爵,今宜依旧。骏独以为不可。表。)

请停兵招谕淮南表

 
敬之事未允。臣若改书,事为二敬;犹修往文,彼所不纳。伏望圣慈,停臣今答。(《魏书·刘昶传》。皇兴中, 显祖
诏昶与彧书,彧不答,责昶以外臣之礼。寻敕昶更与彧书,昶表云云。朝廷从之。)

求边戍启

  臣
能声高百王,卓绝中古,经十氏而不渝,历二千以孤郁。伏惟太祖拨乱,奕代重光。世祖以不世之才,开荡函夏; 显祖
以温明之德润沃九区。高祖大圣临朝,经营云始,未明求衣,日昃忘食,开剪荆棘,徙御神县,更新风轨,冠带朝
《水经·淄水注》:「阳水时有通塞,先公除州,即任未期。是水复通海岱之上,又颂通津焉。」案:道元父范于 献文帝
初为青州刺史,寻解州还京。至孝文太和中,又除青州刺史。)

赵嶷

  嶷,河间人。

通津颂
今而思之,岂唯予咎,抑亦师傅之不勤。」尚书李䜣免冠而谢,此则近日之可鉴也。伏惟太皇太后翼赞高宗,训成 显祖,
使巍巍之功,邈乎前王,陛下幼蒙鞠诲,圣敬日跻,及储宫诞育,复亲抚诰,日省月课,实劳神虑。今诚宜准古,
。伏见诏书以司徒为太上秦公,夫人为太上秦君。夫人蒙号于前,司徒系之于后,尊光之美盛矣。窃惟高祖受禅于 献文皇帝,
故仰尊为太上皇,此因上上而生名也。皇太后称令以系敕下,盖取三从之道,远同文母,列于十乱,则司徒之为太 ……祖父母、父母、妻、长子」,《传》曰:「何以期?父母长子,君服斩,妻则小君。父卒然后为祖后者服斩。」今 祖乃献文
皇帝,诸侯不得祖之,母为太妃,盖二王三年之证。议者近背正经,以附非类,差之毫毛,所失或远。且天子尊则
称皇帝,尊其父为太上皇,明不统天下。今皇帝幼冲,万机大政,犹宜陛下总之。谨上尊号太上皇帝。(《魏书 献文帝
纪》。皇兴五年八月,禅位太了了,于是群公奏。)

奏尸异

  上谷郡比丘尼惠香,在北山松树下死
人,脱蒙所请,事必克济。(《魏书·蠕蠕传》,正光二年七月。)

吐谷浑拾寅

  拾寅,慕延兄子

上献文帝表

  奉诏听臣还旧土,故遣良利守洮阳,若不追前恩,求令洮阳贡其土物。(《魏书吐谷浑传 ……处,常为汉中天子。波斯国王居和多千万敬拜。(《魏书·波斯国传》。神龟中遣使上书贡物。)

于阗国王

上献文帝表

  西方诸国,今皆已属蠕蠕。奴世奉大国,至今无异。今蠕蠕军马到城下,奴聚兵自固,故遣使奉献,延望救援。(《魏书·于 阗国
传》。显祖末,蠕蠕寇于阗,于阗患之,遣使素目伽上表求援。)
毅论后

  《乐毅论》者,正书第一。梁世模出,天下珍之。自萧、阮之流,莫不临学。陈天嘉中,人得以 献文帝。
帝赐始兴王。王作牧境中,即以见示。吾昔闻其妙,今睹其真。阅玩良久,匪朝伊夕。始兴薨后,仍属废帝。废帝
 万宪以先亲命。承三世宗事。在所后先考三丧之后。即当旁题主祀。而靡室靡家。力绵礼废。今过十年。始将改题。已是变礼。又为所后先考及亡室。将立新主。尤是变礼中变礼。告辞难用礼书所载。敢此仰请。
改题祝云云干支。孝曾孙某敢昭告于显曾祖考妣 显祖
考妣显妣。(列书。)伏以小孙承祀已多年所。世次旁题。礼当变改。连掣事势。迄玆迁就。今以吉辰。(或节日 (第 273H 页)
家兄弟叔侄最为相善。故遇公辄置酒。欢然醉无间也。俞故大族。我朝景安公汝霖。肃敏公绛父子。以名卿为俞氏 显祖。
其后忘庵处士榰。通善郎命元。参奉进基。正言公三世也。朴孺人系出密阳。其父曰道源。没先公二十三年。子三 …… (第 478L 页)
。岂好恶与人殊邪。文忠公后。有吏曹参判讳光炫。德山县监讳寿民。忠清道观察使讳盛迪。四山监役讳时净。君 显祖
也。父曰学生讳砺行。朴氏系出密阳。工曹佐郎质女也。余与君为舅甥近五十年。未尝异室。虽异室。未尝别邻。 (第 495L 页)
  单位设馔图
饼鱼汤沉菜果
羹醢果
匙楪盏炙酱果
饭熟菜果
面肉汤脯果
参神。 设馔毕。主人复位。与在位者皆再拜。
降神。 主人就卓前焚香再拜。执事斟酒于盏。就主人之右。主人跪。执事者亦跪。主人受盏盘灌于地。以盏盘授执事者。俛伏兴再拜。
初献。 主人进奉考位盏盘。就卓前东向立。执事者西向斟酒于盏。主人奉奠于故处。次奉妣位盏盘亦如之。就卓前北面跪。祝取板跪于主人之左。读毕。主人再拜复位。
祝文式
维岁次某年某月某朔某日某干支。孝孙某(宗子有故。则云使某亲某。)敢昭告于 显祖考某官府君。  显祖
妣某封某氏之墓。气序流易。雨露既濡。(秋夕。改云白露既降。)瞻扫 封茔。不胜感慕。(考位。改云昊天罔 (第 7L 页)
而伟公之迹。其何敢辞。公延安人。讳遇泰。字来甫。入我朝。以兵曹参判补丁。吏曹判书佐理功臣忠简公崇元为 显祖。
历五世。曾祖武府使讳重吉。祖讳延雄。考讳胤原。妣河滨李氏。进士𦶩女也。公以 肃宗壬午生。卒于 英宗 (第 115H 页)
丰山洪氏。以高丽直学讳之庆。为肇祖。以我 宣庙朝大司宪 赠领议政号慕堂讳履祥。为 显祖。
而于公为高祖。慕堂公之先。固多闻人。而世近而贤。惟慕堂公最显。曾祖讳𩆸。南原府使 赠左参赞。祖讳柱 (第 550H 页)
元魏孝文帝论 元魏献文帝
为其母冯太后所杀。而孝文帝其子也。致孝于冯氏。少无芥蒂之端。而后儒无有讥之者何哉。汉武帝杀戾太子。而 …… (第 529H 页)
于武庙。孝文之事。盖与之同矣。孙与曾孙。不雠曾大父大母。仁而礼也。谁可讥耶。汉武之杀戾太子。冯后之弑 献文帝。
为事既殊。处心不同。然戾太子史皇孙之于武帝也。 (第 529H 页)
献文帝
之于冯后也。均是子孙。而其为心惟有仁亲而已。宁以父母为可怨哉。子为父死。固无所恨。其为父母所杀。亦何 (第 529H 页)
憾之有。故宣帝之不雠曾大父者。以大父父之心为心也。孝文之不雠其大母者。以父心为心也。或曰。 献文
之所以事冯后则固孝矣。戾太子之所以事武帝。则发忿而至于抗兵。虽死必且怼。宣帝之不雠武帝者。岂曰顺戾太 (第 529H 页)
百里内部曲。由此国益强盛。〇有五子。〇万历十一年癸未。图伦城主尼堪外兰。与宁远伯李成梁共谋。并害景祖 显祖。
〇初谥福王。顺治五年追尊。〇已上四世。葬共一山。称永陵。在兴京西北十里启运山。
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 (第 323H 页)
 臣对曰蹶父戚里之家。韩侯元勋之臣也。勋戚结婚。而其车服之盛。宾客之众。至于烂其盈门。则诗人之为诗也。不能无讽意于其间。且蹶父之爱其女。不能教之以谦恭孝友之行。而只以川泽之饶。物产之丰。相居而与之。有后世求婚取富之意。亦可见武夫之寡识也。按左传季文子致女于宋而复命。公享之。赋韩奕之五章。岂非蹶父之事。有以启之耶。善观诗者。可以知戒矣。
江汉
御问曰告于文人。为文王也。上章既言文武受命。召公维翰。则似当并告文武。而乃独告文王者。何欤。
 臣对曰文王之为文人。臣恐未安。文王谓之文人则武王将为武人乎。臣按文侯之命曰汝克昭乃 显祖。
汝肇刑文武。用会绍乃辟。追孝于前文人。又曰用赉尔秬鬯一卣。此可證也。洛诰之秬鬯二卣。亦所以锡之周公。 (第 453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