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乎伯夷之典皋陶之刑而无悖者也元魏冯太后酖其
献文帝弘
(第 58b 页)
献文
之子孝文帝宏为冯氏行期年之
丧动循礼制君子取焉先儒有为异说者以为非所当
服其说谓孝文于冯太后有不共戴 …… (第 58b 页)
之服吾意不然天下固无无父之国而岂有无母之人
献文
于孝文则父也于太后则子也母虽不慈子不
可以不尽子道使太后有杀子之心而不果杀为其子
者尚不宜以欲杀已故 (第 59a 页)
冢庶几读而兴思以克有庆
   先伯父稼轩先生墓志铭
先生讳思字伯深姓何氏稼轩其别号也世系之详具
见于 显祖
正议府君之碑先生少敦朴厌纷华独好稼
穑之事曰稼穑生之本也舍是弗务而从事浮靡其不
戕性而败德者鲜矣及见 (第 20b 页)
   夏侯常侍诔
夏侯湛字孝若谯国谯人也少知名弱冠辟太尉府掾
贤良方正徵为太子舍人尚书郎野王令中书郎南阳

相家艰乞还顷之选为太子仆未就命而世祖崩天子
以为散骑常侍从班列也春秋四十有九元康元年夏
五月壬辰寝疾卒于延熹里第呜呼哀哉乃作诔曰
禹锡元圭实曰文命克明克圣光启夏政其在于汉迈
勋惟婴思宏儒业小大双名 显祖
曜德牧兖及荆父守
淮岱治亦有声英英夫子灼灼其俊飞辩摛藻华繁玉
振如彼隋和发彩流润如彼锦缋列素点绚人见 (第 9a 页)
圣德之巍巍
为累朝之褒异始于高皇元帝之时次及建武延光之
际三牲之祀起于西晋太牢之设见于后魏惟北齐之 显祖
亦克遵于古制大兴于李唐之朝尤盛于宋元之 (第 13b 页)
石柏泉公制文题曰勒思丙辰公既解水部归剖已业
均诸从子卷卷睦宗缉谱改建宗祠改厝先京兆及其
长兄上逮曾祖 显祖
凡四垄其为贫族举火者几为侄
孙从侄孙举聘者几为桥梁者几为利济最博者则赞
佐张月泉郡公丈量邑田亩而月泉 (第 29b 页)
  碻磝城
宋东平太守申纂屯无盐并州刺史房崇吉屯升

城魏皇兴初征南大将军慕容白曜屯碻磝为诸
军后断遂攻纂于无盐城拔其东郭回攻升城又
袭麋沟击垣苗威震齐土 显祖
诏曰旬日之内克
拔四城韩白之功何以加此虽升城戍将房崇吉
守迷不顺危亡已形溃在旦夕宜勉崇威略务存
长辔 (第 8b 页)
大父芝田公有隐德生子讳鸣玉举进士为闻人累
官山东佥事母某太宜人生二子君为长其季曰进金
坛县学生君之子 显祖
并力学有材行女适宦族君平 (第 3a 页)
 (祖孝武皇帝讳骏字休龙文帝第二子也元嘉七年/八月庚午夜生有光照室魏书高祖孝文皇帝讳宏)

  (献文皇帝
之太子也皇兴元年八/月戊申生于平城紫宫神光照室)犹龙(史记孔子谓/弟子曰鸟吾)
 (知其能飞鱼吾知其 (第 10b 页)
   旴江胡氏族谱序

旴江胡君子昂出其家谱求予序按谱胡氏始于金陵
五代末有曰公霸仕宋累赠庐陵郡开国侯家值夏遂
为庐陵祖至讳杞徙居南丰后迁南城则为今健湖祖
由公霸迄今十九世其间诗礼簪缨之传历历可考其
尤著者宋资政殿学士忠简公上高宗封事乞斩秦桧
大理评事刚简公理宗朝言济邸事忤史弥远二公刚
风毅气贯彻金石名昭史册落落与日星争光至今读之
凛有生气是为胡氏之 显祖
稽古自十一世御史延祯 (第 40b 页)
  题南游草
丙子之举先赠公呼予而语之曰孺子且自以为能乎
予悚然起对曰儿何知大人之教也先赠公曰未也惟
我之先世以长者称越我 显祖
友竹府君显考侍竹府
君益笃不忘至于孺子而发耳东南故才薮七篇文字
孺子乌乎短长遂偃然而据其上哉予复悚然 (第 4a 页)

足即已尝曰吾禄足以给衣食居足以避风雨安用怙
势殖私以为子孙累为吾志玷耶娶李追封齐郡夫人
一子福字 显祖
是为权府君府君雄健有父之风尤
孝敬好学读春秋左氏传贞观政要能背诵年十九尝
重午日与诸将驰射柳阅武堂下 (第 62b 页)
  书静安刘氏族谱后

沙溪静安刘君与余盖数十年之交自至正之季淮蔡
倡乱余尝以沙溪为桃源托以避者数年无恙无何游
兵四出沙溪不支余又走兴国为桃源乃桃源复不在
兴国于是以聘入韶州焉与静安疏阔盖久矣暨余旅
韶归复与静安相见相劳苦外且审静安岿然如鲁灵
光之独存复能保障其乡邻屹然如中流砥柱呜呼贤
矣哉暇日以其手编族谱示余曰畴昔避乱出走惧斯
谱之不保也爰取堑以累墙而以谱置诸堑内及事定

来归毁墙碎堑以求之幸而得存然破烂剥蚀则命馆
人补完而详勘之又命改书而齐慗之于是十五世之
源委备录于今而可传于后志亦悲矣先生忍能不为
之述其槩耶余阅谱自一世九承事为君始祖十世司
阁为君高祖十二世梅轩为君 显祖
十三世荣为君显
考皆隐德弗耀而有光于承事者也呜呼刘氏之显近
而论之则更生天禄藜光精忠耿耿当为称首而历 (第 8a 页)
   书戒珠寺(赵璘直/)
浙东观察治勾践故城其东北三里有山曰蕺蕺蔬类
也传云昔越君所嗜常采于此遂用名之在晋为王逸
少别址尚留故池与祠堂又云陈大建初有天竺徒听
门踰颠辩博神异及死葬山上其形数见后梦语其门
人曰必为卧像屋之压我则不见为之果如言而所构

华壮敞絜甲于郛内所谓昌安寺者其后二百七十馀
年学人怀表犹病正位未广缮治益严又十年值会昌
废毁之数 献文皇帝
君天下大中初复许郡府量立寺
宇而越州得其五昌安在诏中六年六月又别以戒珠
为名观察使尚书李公褒实司其事 (第 15b 页)
孙增书之是为谱之例云
   记先祖遗翰二首
右书四通我 显祖
广西佥宪府君手迹也岁月具书中
惟第三书不具岁月考之行状御赐五经四书五伦书
在景泰辛未也三书皆得之表叔 (第 8a 页)
吴康十丈吴则我祖
妣侄也第四书乃与长伯父无为州节判者是年显考
陜西宪副府君暨四伯父讳瑄者将赴乡举故书云尔
其末曰清慎勤曰谦恭小心虽为节判府君一时丁宁

之言实吾家世守以为家法者也呜呼字心画也言心
声也思吾祖而不可得见得见其心于片言只字间则
所以感诒谋之远而念绳武之大者不在兹乎顾自宣
德至今日九十馀年希曾生而早孤得此于沦落断烂
之馀不啻殷彝周鼎而其为吾家旧物尤不易得谨识
之以遗后人
显祖
广西佥宪府君没世既久其手泽幸存者鲜矣
右奏疏洎内台诸公氏名盖景泰初为御史时所书希 (第 8b 页)
先府君之墓兆公生于丙子年二月四日享年六
十有一娶曲氏生子三人长曰荣祖将仕郎临淮府宣
课提举司知事仲曰 显祖
季曰继祖进义副尉平江路
长洲县主簿女八人皆适名族其二侧室牛氏是出孙 (第 15b 页)
雷骇衣冠鼎盛盟书百代可谓功臣迁徙邱陵实惟
豪族曾 显祖
熙考憬并策名天爵独步人师怀素履
之幽贞保黄裳之元吉张家碑碣荆州有七代孝廉荀
氏乡亭颍川有八人才子君外 (第 12a 页)
 (拱有才气谦既能以世其业云予他日/又可以考其浅深厚薄于此也刘梦吉)怀孟万户刘
 公先茔碑铭(按显曾祖考讳德安隐居不仕妣张氏/杨氏 显祖
考祁阳府君讳宝资干奇伟) (第 11a 页)
也故欲如前
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陵前为子卿死之计所以然者/善曰李陵前与苏子卿书云)
(则将上报厚恩下 显祖
考之明也/翰曰陵前书云若将不/冀其驱丑虏翻然南驰故且屈以求伸若将不死功成事立)
(恩下明祖考此之是也 (第 5b 页)
尚书又曰胜从父兄子建字)
(侯胜及族子始昌故时称大小夏侯之书也/立也汉朝立功则有夏侯婴思广儒术则夏) 显祖
曜德牧
兖及荆父守淮岱治亦有声(威字季权历荆兖二州/善曰王隐晋书曰夏侯)
(庄淮南太守毛诗曰文王有声 (第 2a 页)
  刁赠君墓表
君讳再濂字静之直隶祁州人也余少闻燕南耆旧一
为博野颜习斋一为君之父蒙吉平生皆尚质行稽经
道古习斋无子其论性论学论治之说赖其徒李塨王

源发扬震动于时而刁氏之书惟用六集及斯文正统
始行于北方赠君自入庠序即弛置举子业日从父之
友五公山人王某及习斋游订父遗书手录藏于家又
贰之以质四方之学者年逾六十复手录付诸子且告
日昔蔚州魏公持节巡京畿余以故人子独被渥洽邻
邑人或籯金而请事余掩耳而走菑然若秽污之及吾
体也汝曹他日若登仕籍以官富家吾生不受其养死
不享其祭惟先人遗书未刻者尚百馀万言必约身而
次第布之其后仲子承祖果宦达使其弟 显祖
持所刻
易酌潜室劄记及君状志乞余文以列外碑距君之殁
二十有二年矣夫名非君子之所务也而没世之称则 …… (第 7b 页)
显祖
已酉举人朴直尚名义次兴祖早世以某年月
日葬于某乡某原乾隆元年十月江南方苞表
  东昌邓峄亭墓表
雍正 (第 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