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淮阳使君。遇于歇惺楼。索诗。
   歇惺楼。用定斋韵。
   须弥塔
   过八潭。寻迦叶洞。暮宿 摩诃衍。
   将踰内水岾
   踰内水岾。向榆岾寺。
   三日浦。次板上简易韵。
   九龙渊。次三渊集
方圆别。皆成积累层。凭台宜晚对。长啸忆孙登。
过八潭。寻迦叶洞。暮宿 摩诃衍。
缘涧蹑危磴。陟厓穿幽林。玆洞蕴灵异。冥搜转邃森。层鸣琼瑶流。夹岸罗奇岑。清听触琮琤。肆瞩延岖𡼲。 (第 351L 页)
鸣而空乐奏。洪钟撞而雷鼓訇也。盖观于正阳而山之能事毕矣。游于八潭而水石之观止矣。八潭既穷。未数里。得 摩诃衍。
诸寺之小者也。地益峻洞益深。穴望之灵窍。玲珑可眺。寺之后曰迦叶之峰。正阳东北之第三撚尖也。峰之下洞门 (第 385H 页)
喻。山把须弥芥子看。(长安寺枫叶)
桂于松类迥仙凡。皮相纷纭目以杉。洞释群疑花似雪。游东海上更春衫。 (摩诃衍
桂枝)
偶得罡风一噫成。播分形色亦无情。问谁痴绝来蒸土。万里逶迤也甓城。(众香城石子)
题奉又思颍亭 (第 104H 页)
   晋庵兄(天辅)家逢永春宰南丈德哉(有容)拈䪨同赋(己未)
   正阳寺(乙丑)
   普德庵
   摩诃衍
和渊翁
   神溪寺夜坐
   入九龙渊
   九龙瀑
   玉流洞
   海山亭夜
   三日浦
  
晋庵兄(天辅)家逢永春宰南丈德哉(有容)拈䪨同赋(己未)
遇子重阳后。初闻四郡秋。文章多峡日。宦业倚渔舟。未歇烟霞意。何妨簿牒游。应知洛城枕。不似县斋留。

正阳寺(乙丑)
恍惚登楼眼。千峰势若驰。灵禽举逸翮。姑射濯清肌。郁郁蟠凝素。腾腾巧耐危。名高鸭水外。磅礴镇华夷。
其二
盘根洪渤荡。森顶太虚擎。雪霰浑为气。鸿濛久聚精。象奇真戏剧。神造孰经营。满地丘山小。团团一局枰。
普德庵
伽蓝千仞近青霄。匍匐愁跻石磴遥。一柱真能支突冗。飞甍何自倚岧峣。窗排岩窦难窥诡。风转禅龛未定摇。赖有潭龙纷护卫。凭渠神力驾霆飙。 摩诃衍
和渊翁
满地松杉翠色长。祗园春掩晚花香。源穷浅濑鸣环佩。岭极稠峰积霰霜。耽兴还怜忙里过。奋身曾欲几时 (第 295H 页)
   至长安寺。寺在枫岳初境。遂上神仙楼。
   上正阳寺歇惺楼。世称一山胜景。尽在于此云。遂题诗揭楼额。
   宿 摩诃衍。
翌日上毗卢峰绝顶。
   观九龙渊
   刻名玉流洞石及万瀑洞石
   宿神溪寺。将观万物草。诘朝启
惺楼。世称一山胜景。尽在于此云。遂题诗揭楼额。
非无天下山。不敌一枫岳。所以海之东。古称高丽国。
宿 摩诃衍。
翌日上毗卢峰绝顶。
远上毗卢上上头。俯临沧海以东洲。吾行始拓茑藤径。却叹人无向上游。
观九龙渊 (第 272L 页)
蔘。其畜鹿麇獐熊鼬鼯怪禽蜜蜂。无虺蟒虎豹之兽。寺观之盛。榆站为先。长安次之。表训又次之。神溪又次之。 摩诃衍
为颔中。内院为顶。普德为胁。正阳为面。一山之胜。尽于正阳。测其高仅三之一。自长安之东。至于表训十里。 (第 414H 页)
。曾闻蓬莱有不死药。何其相反也。及既踰岭。则崖谷之中。积雪没胫。路不可通。攀缘石角。悬空而下。午后到 摩诃衍。
居僧皆参禅者。坐未几。一老僧开北门。使见庵 (第 446H 页)
  七日。自表训冒雨上篮舆。访真佛,须弥,船庵。日斜止万灰庵。周行几四十里。所历险绝不可记。
   摩诃衍
夜坐
   九龙渊
   丛石亭
   眉山客馆。敬次先君子所次板上韵。
   宿定平馆夜。值先慈讳
。篮舆有雨常持伞。岩寺无僧但卧钟。深入藤萝攀绝壁。远穿松桧度千峰。芒鞋明日新溪寺。直拟飞身下九龙。 摩诃衍
夜坐
永郎笙鹤杳千年。法喜荒言亦仅传。钟动香盘烟缕尽。雨归杉叶月星穿。出山衾枕先榆岾。寻瀑筇鞋且钵渊 (第 255H 页)
   松罗庵
   宿表训。朝入圆通庵。
   须弥庵
   正阳寺
   万瀑洞
   普德窟
   摩诃衍
   白云台
   毗卢峰
   内水岾
   隐仙台。望十二瀑。是日适大风洒雨。有一道虹起海上。直
孤柱龙撑势。虚檐蜃送吹。摇摇目靡定。飒飒步生疑。用力人天并。存心眇忽危。工夫竿百尺。吾道欲为规。 摩诃衍
缭绕香城万玉林。名山脏腑地孤深。居僧但礼昙无朅。不识千身只一心。
其二
蒲团寂寂对青岑。庭桂萧萧不作 (第 214L 页)
俄又失之。见昙无竭,穴望峰。突兀撑天。而众香城。俨列百叠。素屏于前。倏忽之间。遆送遆迎。向背殊状。至 摩诃衍。
登七宝台。望见日出月出峰。上至万灰庵。又上至白云台。白云庵石路悬空。攀藤而上。缘崖左转。堇容置一足。 (第 229L 页)
   船岩(新罗时。以右舟载五十三佛。由东海浮。入金刚。语虽无稽。僧辈辄以故事诵之。故戏用其语。)
   火龙潭
   摩诃衍
   由 摩诃衍。
向雁门岾。路益崎岖。境益清幽。人之题品贲饰。绝无及焉。此正朱夫子所谓自是游人不上来者。感叹成诗。
 
楼外千峰月正明。今夜永郎何处住。桂花初发众香城。
  其二
丈室烧香坐寂寥。月寒仙桂影飘飖。明朝欲向 摩诃衍。
万瀑中间度几桥。
歇惺楼
飞楼迢递蹑天梯。俯视千峰一色齐。秋霁略无云点缀。夜深唯有月高低。风前桂子纷 …… (第 74H 页)
载佛至。祗今横着此潭前。
火龙潭
曲曲灵潭往复还。火龙幽宅发天悭。平生胜赏谁争此。方信人间第一山。 摩诃衍
曲径穿岩壑。孤庵隐洞天。烧香僧不语。歌枕客无眠。岭桧笼明月。云萝滴暗泉。平生纷起念。到此一翛然。
(第 75H 页)
摩诃衍。
向雁门岾。路益崎岖。境益清幽。人之题品贲饰。绝无及焉。此正朱夫子所谓自是游人不上来者。感叹成诗。 (第 75H 页)
   老僧开益年七十。犹诵楞严金刚诸经。精进不辍。余悯其老而嘉其笃志。书此戏之。
   三藏庵(即益师房也)
   万瀑洞歌(十首)
   普德窟
   摩诃衍。
用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为韵。
   摩诃衍
睡起
   万灰庵
   中白云
   上白云(在众香城下。是山中第一胜绝处。山僧甚讳。往者甚罕。)
   
(右火龙潭)
普德窟
东极仙真宅。蓬莱福地偏。根株六鳌戴。气势十洲连。海控东南北。峰罗万二千。庄严开佛界。金碧被山巅。结构殚人巧。檀施募众缘。名篮棋似布。普德窟堪怜。混沌谁开凿。虚空复栋椽。撑持铜柱立。夹定铁縆缠。袅袅孤竿直。摇摇一磬悬。雕甍银汉外。画槛碧云前。帘扑香炉翠。窗飞万瀑泉。散珠跳紫壑。削玉立苍烟。阇崛须知逊。陀岩亦让先。仙区身幸到。幽讨兴方专。衣为通岚润。鞋因蹑磴穿。经行初下界。宴坐忽诸天。眩慄常如坠。窥临孰敢前。翻令轻浊世。已欲化飞仙。花鸟春光丽。烟霞霁景鲜。居僧皆古雅。异事尚流传。拂壁看题记。烧香听话禅。将归有遗恨。重过定何年。霜叶秋堪赏。绳床夜合眠。凉风吹早晚。吾岂负新篇。 摩诃衍。
用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为韵。
玆山亦尤物。辐凑贤愚同。化翁真狡狯。设此费神工。纵悦世人眼。得无元气恫。吾 …… (第 276L 页)
  其八
一万二千峰。见我如飞来。洗此尘土眼。烱然心神开。

得偿清净债。山灵不我咍。明日毗卢顶。东海小如杯。 摩诃衍
睡起
幽鸟寂不喧。睡起无一事。翳然花木间。日长聊隐几。山僧指似我。云从香城起。不去看香城。但看僧手指 (第 277L 页)
侧。不能圆满如镜。石色不甚明洁。大逊于龙游仙游诸处。独碧霞一曲。最为奇丽。亦不能远超巴串而过之也。闻 摩诃衍
游客填满。无可着足。欲往登白云台。择一幽洁庵子留宿。遂舆行历摩诃万灰二庵。始舍舆。踰小领。右折行一里 …… (第 462H 页)
当以此庵为第一。明日欲上毗卢。不能留宿可恨。夕还宿中白云。
八日。早饭至万灰庵。篮舆僧已来待。遂行至 摩诃衍
少憩。李君道一自此向外山。仍作别。向毗卢。由万瀑上流行二里。有岩矗立。刻佛𨈬极壮伟。并溪而行。树阴 …… (第 462H 页)
西南诸山。累累日扑地。如波涛起伏。亦不知为某某山也。晚后始下。行数里饥甚。临溪又饭。肩舆行十五里。还 摩诃衍
留宿。夕后淮阳有书相问。略助行资。
九日。终日困惫。闭门昏睡。夕后与聪也步至碧霞潭。坐玩久之。风甚乃 (第 462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