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看山等看书。味深阙疑殆。愧无少壮气。挟山超北海。纵未逞一快。不害寡尤悔。望君蹑云梯。恰如降仙待。
宿 摩诃衍
南对法起佛。层殿结趺俨。北指迦叶林。猩血浅深染。东峭白云壁。钩铁济绝险。西奠双香炉。镂雕适奢俭。星陨 (第 55H 页)
   灵源洞别蜕公
   海上
   香山佛影庵。遇一指禅。以诗叩之。
   枫岳第一峰。同云公登眺。
   摩诃衍。
云公。赆余维摩经一部。
   江陵道中
   陟州海上。望郁陵岛。
   东京咏古
   茸长寺和绍
烧来。
枫岳第一峰。同云公登眺。
峰青无际海无澜。绝顶毗卢夜向阑。欲迟扶桑三丈日。一天星斗一天寒。 摩诃衍。
云公。赆余维摩经一部。
天上人间富贵仙。修持几劫净名禅。如今法喜为妻日。坐拥螺鬟万二千。
阿弥陀佛非 (第 383H 页)
肺腑。亦可爽精神。各自充其量。荡然扫六尘。
众香城
重重石势插天长。万劫常含玉雪光。须识一山中最景。 摩诃衍
北绕城香。
毗卢峰
准拟金刚最屹峰。俗缘未料的源逢。蔓延枝叶依根本。罗立儿孙仰祖宗。北斗七星临咫尺。 (第 22L 页)
   将寻新万物草。值雨未果。
   榆岾寺
   隐身台(身一作仙)
   雁门岭(一云水岾)
   摩诃衍
   万灰庵
   白云台
   毗卢峰
   众香城
   普德窟
   万瀑洞歌
   杨蓬莱石
。枫杉共森秀。芎芝自郁馥。流泉响琤琮。髣髴闻笙鹤。嵯峨众春城。又复临偪侧。翩翩轻步武。去将招仙伯。 摩诃衍
陡绝名蓝入碧霄。倚栏清夜月迢迢。泉根雨过滋龙勺。岩穴风鸣咽凤箫。万象皆从空里得。六尘都向此中消。依然 (第 530H 页)
手脚并行。如入深井。十里。有大石壁。刻弥勒像竟壁。傍刻妙吉祥三字。字皆高丈馀。尹判书师国书也。渡溪至 摩诃衍。
背拥众香城。前则穴望,法起诸峰。(法起。即昙无竭也。华严经云。东北海中。有金刚山。昙无竭。与一万二千 (第 47H 页)
   摩诃衍
山深人迹少。林古佛颜苍。若叫阿弥陁。閒消万日长。
  迦叶峰
禅衰峰古如。儒襟忽怅感。当年微笑花。凋 (第 154H 页)
  观正阳寺。还表训记。
己丑。欲向须弥塔。僧言路险石滑。雨后益不可行。遂止之。直向正阳。北上五里许。到寺。登歇惺楼。峰峦迭

出。若奋迅踊跃。世所称万二千者。各呈真面目。如堆蓝田玉。如天门会朝。又似孙吴击鼓。阵三军。铁马剑戟。森列左右。其殊状异态。不可备述。有老衲。逐一指示最远若低者。毗卢峰。实为此山主峰。在楼东北。其下稍高者。永郎峰。又下而为众香城。其馀曰白云,望军,青鹤,白鹤诸台。曰雁门,穴望,大小香炉,圆通,白马,罗汉,遁道,五仙,狮子,石鹰,观音,释迦,弥勒,地藏,普贤,长庆,十王,达马,日月出, 摩诃衍,
三人,丞相,将军,法起,马面,牛头,鸭诸峰。大张屏障。而中插万朵芙蓉。绝无尘土气。亦绝无痴顽意也。众 …… (第 338H 页)
凡入玆山者。必由岭与岾。而见山不觉稽颡。亦有祝发之念。故云欤。复还表训。日亭午矣。
  自万瀑洞。至 摩诃衍
记。
午饭。入万瀑洞。东行数百步。有巨石相接如覆屋。呀然成门。刻金刚门。过此即为万瀑洞口也。左右皆石 …… (第 338L 页)
此翁品题。恐似溢美矣。溯流而上。境益敞豁窈窕。行过狮子峰。其形称名。三渊亦有狮子岩诗。又行一里许。至 摩诃衍。(梵言摩诃者。大也。衍是乘字之义。故亦称大乘庵。)
自金刚门至此。为十里。而庵在摩诃峰下。罗僧义相(薛聪叔父。)所刱。拱抱成局。背拥众香城。 …… (第 339L 页)
香诸峰。皆作烂银色。晶莹闪烁。不可定视。而得夕阳。为益奇。不止正阳所见矣。风力甚大。不能久坐。仍下还 摩诃衍。
安边士人朴阳元来。同宿于禅室。
  自 (第 340H 页)
摩诃衍
历隐仙台。至榆岾寺记。
庚寅。晓雨而雪。朝亦霏微。寒气逼人。沟壑尚多雪积。日出后始晴。发向榆岾寺。表 (第 340H 页)
尘壒。然后知君往来不惮烦。非苟而已夫。
送朴仁瑞(阳元)北归序
往岁春。游金刚。朴君仁瑞闻之。来待干 摩诃衍。
同观内外诸山。放乎大海。抚四仙遗迹。自丛石北归。今年夏。又遌诸青川山中。相守几一月。临去。求言于余。 (第 392L 页)
   题北青镇南楼
   次善述閒居韵
   送宋察访永叔(邦祚)赴高山(三首)
   万瀑洞(游枫岳时)
   摩诃衍
   妙吉祥
   山阳驿
   挽奇同福(孝曾)
   挽郑监司梦与(赐湖)
   次梁子渐(二首
  其三
迢递楚原驿。君今作远行。严程连北陆。孤馆际东溟。

草草身将老。悽悽志不平。何须论得失。人世一邮亭。
万瀑洞(游枫岳时)
蓬山几万叠。玉洞转嵚崎。俯听千雷閧。回看万瀑垂。坛空桂子落。岩古鹤巢危。倘遇安期子。飞骖庶可追。 摩诃衍
琢玉为岩洞。镕金作佛家。山深无一鸟。芝秀见三花。镜里迷青霭。壶中映紫霞。何缘脱尘累。傍此托生涯。
(第 204H 页)
   题德源客舍
   安边驾鹤楼
   宿长安寺。赠老僧觉心昙裕。
   正阳寺。书壁上。
   摩诃衍。
书僧卷。
   回自枫岳。悄坐无悰。淳师求诗。次韵赠之。(二首。)
   宿重兴寺。又次前韵。赠淳师
茫茫一气里。万古开天屏。清朝宿云捲。薄暮斜日明。苍霄堆白玉。彩笔写丹青。人间无此境。何地有蓬瀛。 摩诃衍。
书僧卷。
桂树丛生石路萦。众香环绕作三清。居僧见惯浑闲事。谩向山门管送迎。
回自枫岳。悄坐无悰。淳师 (第 389H 页)
峰也,日出月出峰也, 摩诃衍
峰也。此其最秀者也。其馀则名不雅。或不定名。而亦各奇峻尽其态。石白枫丹。松桧苍翠。同一活画也。庐山真 …… (第 127L 页)
于此。注眼凝神。不觉日昃。遂北上山脊。到开心庵。庵之地势。比正阳加峻。而意趣颇幽静。历天德,圆通。到 摩诃衍。
清绝甲于山中。众香峰环之若卫。境界严肃。森然魄动。左右多生赤木,五加皮,老杉,长桧,侧柏,海松。无杂 (第 127L 页)
   登正阳寺
   登天逸台
   下正阳寺。入万瀑洞。
   万瀑洞逢雨
   题宝德窟
   雨后向 摩诃衍
   暮登 摩诃衍
龙头岩
   游黑龙潭
   龟岩
   自 摩诃衍
向水岾
   上水岾望群峰(是日。云雾蔽塞。不见山形。)
   过水岾寄坚师
   登佛顶台
   ……   碧霞潭
   火龙潭(传说。昔有金同长老。收佛像佛器。欲作私刹于山外。此潭火龙。驱入于鸣渊六。)
   宿 摩诃衍
   早发 摩诃衍
   踰水岾
   登万景台
   题云水庵(庵主应常师。赴南汉山城董役。)
   夜登榆岾山映楼
  又
香炉峰色映天街。万瀑飞流绕紫崖。谁谓真区难可到。自怜仙赏始能谐。泥丸已透云霞气。蝉蜕将遗土木骸。从此永忘尘世事。羡门王子远游偕。
万瀑洞逢雨
香炉峰上片云飞。万瀑洞中山日微。知是三龙欢客至。故教灵雨洒行衣。
题宝德窟
天风袅袅雨冥冥。白玉楼开云锦屏。宝座寂寥珠佩远。深山何处访幽灵。
雨后向 摩诃衍
洞天疏雨晚萧骚。傍水缘崖石路高。频住肩舆寻绝境。白云红叶共游遨。
暮登 (第 70H 页)
摩诃衍
龙头岩
攒玉群峰立。鸣雷万壑流。登临意不尽。落日更淹留。
游黑龙潭
手携绿玉杖。晚过黑龙潭。飞瀑水声 (第 70H 页)
壮。映空云影涵。岩径苍苔滑。林峦赤叶酣。更看群岫拔。冰雪半天参。
龟岩
千岁神龟化为石。昂然举首截奔流。疑逃庙里刳肠厄。宛作涂中曳尾游。莲叶蓍丛虽已远。支床入网更何忧。狂澜骇浪终难动。稳过年年风雨秋。
摩诃衍
向水岾
平处肩舆险处筇。每逢佳处坐从容。深潭鸣濑连飞瀑。翠柏丹枫间碧松。
上水岾望群峰(是日。云雾蔽 …… (第 70H 页)
去。故教云雾蔽岑峦。
过水岾寄坚师
连裯夜宿正阳庵。分袂朝经万瀑南。铜柱攀登宝德窟。琼流坐玩火龙潭。 摩诃衍
闭尘埋佛。妙吉祥空草没龛。七日迟回过水岾。更题馀兴报瞿昙。
登佛顶台
萦回磴道出林端。忽见奇岩斗结蟠 (第 70H 页)
不向寒门放光耀。懒过炎海作浮游。电雷乍起飞湍处。辉焰还成赤叶秋。金老已亡灵境寂。威声无复振林丘。
宿 摩诃衍
万玉丛中一梵宫。门前回住两炉峰。禅床尘积香烟 …… (第 76L 页)
绝。片月中宵挂碧松。
早发 摩诃衍
晓发摩诃向水岾。满林霜露湿人衣。经丘度壑还忘远。坐爱飞湍洒石矶。
  又
苍崖红树路登登。树外岑峦玉 (第 77H 页)
懒翁所为也。数里许。沿小溪而入。有庵曰佛智。白云峰底也。前见瀑自穴洞峰飞来。峰间有小穴。表里洞然。到 摩诃衍。
去佛智亦数里。地势比他庵宽平。众香城耸其后。兜率昙无竭。列其前。秀出于其右。而屏障洞口者。大小香炉峰 …… (第 493H 页)
。恨不与之同是耶。银溪督邮金君敬直。携冠者五六人。自长安历探而来。空谷跫音。慰喜如何。午后各散。金上 摩诃衍。
我表训。淮阳太守出迎。坐我辈于法堂。作软泡以食之。令饥肠顿饱。此寺巨刹也。半为乙巳水所漂荡。已修葺矣 (第 494H 页)
   题春川崔进士尚训七松亭。次主人韵。(二首)
   谢赵守初(存性)来访(二首)
   偶吟
   摩诃衍
   次东莱莲堂韵
   次金陜川(昌一)(金陜川好禅学。故云云。)
   次诸侄儿盆梅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