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答竟去混沌无闻曰若不闻滁之全椒有 孙仲
善号玄
默子者乎即其人也即其人也
   赠金与贤序
古之善绘者画诗图孝经貌尔雅像论语春秋著易象
皆附 (第 15a 页)
  富春八景诗序
富春自严子陵耕钓后至今一草一木与客里俱高予

观乌龙金华诸山如奔猊渴骥夹江而下与越之千岩
万壑吴之龙飞凤舞者会而同尽于海其中朝潮夕汐
一往一来耀人耳目者又天下之奇观山川钟秀间世
而起者 孙仲
谋之称孤江左叶中书入相本朝他如名
臣韵士仙踪梵迹 (第 21a 页)
   赵氏寿诗跋

人于富贵利达皆可以力致其不可以力致者有二焉
曰寿曰贤子孙是也寿而有贤子孙者鲜相继而寿又
相继而有贤子孙者尤鲜夫人之生美恶厚薄禀于天
惟善可以自致然善而获报则亦天也兼其美且厚者
而食其善之报固造物之所靳哉广平赵庆甫尝为运
司幕官退而老于高沙之上今年八十高沙之人士相
与为歌诗以颂公先是庆甫之尊翁八十时其乡之贵
公名士亦有颂美之作至是而再见真盛事也庆甫之 孙仲
敬为南台掾以今所得诗求草庐吴先生叙之继
而作者未已复以命予予知赵氏之再世之寿览诸公
之称述观其家之慈 (第 11a 页)
   龙陂谢氏族谱序
世久而族蕃谱不可无作也谱作则源委明昭穆辨戚

疏之分著显晦之迹彰一展阅间必将愓然有动乎其
中者仁让之行诗书之业相与惇其所未厚廓其所未
宏则于前为有光于后为可大此谱之所系未可以轻
视也故凡有志于尊祖厚族以大其家者未尝不以谱
牒为重吾邑龙陂谢氏距吾家仅十里许其先子发甫
当宋之季自安成之辛里迁于龙陂之上肇建厥家于
今八九世矣其子姓日益蕃衍而故址颇隘则又析居
九城若梅塘若墨湖若桥西若下筱若西岸若杨村其

人大抵惇本务实而勇于自振由科贡而起者累有见
焉盖骎骎于光大者也其谱之旧自其初祖弘至子发
甫凡五十四世子发四世 孙仲
武乃作龙陂之谱始自
子发而下别为世次以垂诸后而旧所传录者犹仅存
之不敢遗君子以为知礼其从子仕让从孙某 (第 19b 页)
   墨庄记
宋丞相刘公冲之少时学于予家后贵显来谒有相儒
仙客化龙栖凤之咏至今人犹诵之是时吉水富溪刘
氏与之同宗冲之为之作叙知其与迁莺灞上同所自
出盖世族也今其裔 孙仲
选遣其子九常来京师请余 (第 15a 页)
   跋萧服侍郎印历
此宋吏部侍郎萧公讳服政和间除授尚书吏部员外
郎考功印历也吏部历官事己具宋史本传予尝观其
伴辽语录己深有靖康之忧惜哉公之早世也其 孙仲
素又视予此印历为之怃然使公当执选靖康群小何
由得进
   跋王仙都手书 (第 10b 页)
  祭外祖母伯氏夫人
呜呼夫人育秀大家配美高门猗欤二氏克武克文惟
是夫人资懿德尊峨峨伟节壮气凌云天相眉寿福祉
孔繁夫人逝矣不亡者存嗟我小子幼沐深恩曰携曰
抱曰凉曰温于师于友于冠于婚以长以成难乎具论
厚德不报痛彻心魂幽明永隔日月其奔奄及岁除怛
焉如焚病莫驱走是遣诸孙往酹一觞肠裂声吞呜呼
哀哉尚飨

  祭 孙仲

鸣呼昔我与公邂逅于剑江之滨投分于片言之顷遂
承步暑同归仁里信宿相留虽再觏止于二三而爱我
不啻平生 (第 16a 页)
 笔死所朱为合葬焉
良人卖笔芙蓉市交接无非大夫士诗书礼义言熟闻
冰霜松柏操奚云乱馀良人死君托恤寡见君尤不恶
愿君葬妾良人边梦中双报笔如椽

  题杨□ 孙仲
桓芝泉亭
仲桓年友今儒者双亲(父约山先生平阳/人母华亭陆氏)迁葬神山下
厥土骍刚位巽乾佳气絪缊腾紫烟 (第 54b 页)
   答徐大年书
郑村良便后每恨相见之晚簪盍孔艰慨思晤言惟重
瞻系当卧疾敝乡时适有郑氏便人匆匆不能具书急
取黄先生行状封寄左右凡书所欲言者何以加此不
作书非有意也庚子春夏留星源山中友朋自歙至者
尝言见足下所寄书而忘却取来自是凡属数辈求之
至今年春乃始得见三复不能去手庄生曰逃空谷者
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况于稽经考礼如面论者乎幸

甚幸甚郑康成三禘五帝六天纬书之说岂特足下疑
之自王肃以来莫不疑之而近代如陈陆叶林诸公其
攻击亦不遗馀力矣窃尝䆒观诸名家论著于经旨似
犹有未尽者于礼意似犹有弗类者此先生所以不能
已于言也虽然去古远矣岂易言哉汸尝叹王子雍有
高才好著书又与典午氏为婚姻势望赫然苟非高明
博洽真有据依安能议其所短而 孙仲
然独取圣證论
驳而释之其所辨证必有可观陈史既不作志其书复 …… (第 34a 页)
者初不见全书往往望风诋排先生尝谓恐尚有如图
书蓍策之数在其中可谓恶而知其善者贤于 孙仲

远矣安得起陈林诸君子而质之然先生论宗庙之禘
与郑氏三禘亦不苟同行状中可见其谓成王以殷礼
祀周公因 (第 38b 页)
    太祖吴元年元尚未亡已为卫官作贺表而
    集中颂明功德不一而足无一语故君旧国
    之思其不仕也虽称以老病辞然其 孙仲

    跋其墨迹称太祖龙兴弓旌首至先生虽老
    犹舆曳就道一时老师俗儒曲学附会先生 (第 4b 页)
  冠赞
梁仲份氏攻韬发冠居材必良䰍缝摩剔悉中矩度盖
其弓冶箕裘有素矣为之赞曰维古冠首以旌成人以
谨为礼以辨尊卑三王迭作其度弥文毋追冔弁纚絻

缨延𤪌旒璯藻等杀斯陈是曰元服贵莫与伦工攻其
技居百艺先娄有梁仲实名兹事载择之术载守之世
凡今为工孰与仲氏其守为仁其择为智其物则礼其
辨惟义信不失度巧靡淫异彼工则细为道己备谁(阙/)
艺成视此诗忌
   孙仲
方小像赞
其材通材其仕漫仕从周礼制今人之衣冠雅吴语仍
古人之风致甫及知非之年已操遁世之志吁此其所 (第 4b 页)
以为 孙仲
方也耶
  朱伯盛小像赞
臞然如昨秋风野鹤老矣于今孤云远岑轨有道之躅
不娶终身何行之卓求古人之心不刻 (第 5a 页)
   阳城县杨敬之重修太清观四圣阁疏
奕奕灵宫爰敞栖真之地巍巍重构忽摇经始之基不
救其危将归于坏本观四圣阁者光扬道域威护法门
历岁月而渐深困风雨而就毁欲复翚飞之势方图鸠
僝之功莫不闻风而悦之多见得道之助者宜坚信向
同结胜因香火缘中载肃太清之境鼓钟声里一新华
夏之音

   段正卿请讲师 孙仲
远疏
初罹多故长昧大方虽存耻过之心未有投诚之地不
依法荫曷荐愚衷伏惟提点大师洞贯玄机表仪羽众
谓此道 (第 11a 页)
   题临清亭

   题滕王阁图
   岳阳楼图
   行路叹
   种药轩为 孙仲
诲赋
   送孔州判得代归乡
   惩愆
   达观
   题陶渊明归去来图 …… (第 5a 页)
   行路叹

禽鸟各有巢我行独无家蔓草野多露渺渺天之涯亲
识不在傍四顾长咨嗟岂无故乡念兵革政交加岂无
骨肉情节义乃所嘉白日照青天此身庶无瑕阳林翳
柔条幽蹊破芳葩方春各自媚争妍竞繁华伫立愈伤
感忧心复如麻凄凄日将夕迢迢路方赊悲风飒然至
满目惊尘沙
   种药轩为 孙仲
诲赋
层轩搆虚敞隐居山谷深绕檐种名药锄理力所任枸 (第 40b 页)
   医者 孙仲
仁字说
仁之为说旧矣儒者论医书以手足痿痹为不仁最善
名状此言一气不贯于四体则壅滞乖张而疾生焉凡
天下 …… (第 2b 页)
者笃故曰世医乃若扬扬骄气偶值
时行招之不来益自珍异则又量其赀货以为轻重谓
之时医医奚暇问仁不仁哉同里 孙仲
仁生于世医之
门蚤得良医之诀温乎其容而确乎其言也不肆不诩
以自将不震不竦以求功与余交稔甚屡请为文而未 (第 3b 页)
庙堂之上不浅也天下方以治难为务其缓急难
易之辨与治疽者相类而于余心适有所感于是乎言
   为赵仲容赠 孙仲
麟序(原注/丙申)
山阴赵君仲容寓吾州孙君仲麟氏有年矣仲容在州
郭数与予相见今年来不见仲容者半载一日 (第 4b 页)
   存有堂记

存有堂者宋枢密黄公五世孙文十九公之所建也黄
在莆名族为一二数其先多显人至枢密公出入两府
号宰执之家尤为钜望初公在太学与陈宜中六人者
极言丁大全之奸编管远州大司成亲率六馆士送之
当时翕然称之曰六君子咸淳之际起远外拜参预元
枢而没不及节惠易名宋社屋矣生平天性宽仁有功
在社稷有泽在生民有遗德在子孙承累世之盈有田
数十顷荔园柏林合数顷以上有经史子集万馀卷所

以笃祜以待后人者岂他姓所得而先哉传子若孙至
孙仲
四六公之世滋盛喜散财施棺屦以万计是后
家指愈众故居至不能容则析为三房文十九公仲也
慨先人之所有思负荷 (第 14a 页)
  赠世医潘懋华序
谚有之医不三世不服其药谓必世于医者然后用药
审治疾当也吾乡医者甚众求能世济其美若潘懋华
者几何人哉懋华以诚笃之资究岐黄之术开中和堂

于青门之西恒以济人为心故凡疲癃残疾颠连无告
者咸趋焉因询其先世则名医悦可之 孙仲
宁之子也
予虽不识悦可而知仲宁之学有自仲宁有子能世其
业则仲宁之学不泯矣今年春予亲支刘思礼感寒疾
(第 12a 页)
 轮囷(庆云歌萧索轮囷/轮囷屈曲盘戾貌)

  寿藏自志
唐御史黄文江滔之十二代 孙仲
元字善甫辛卯十月
廿八日生高大父兖漕贡进士曾大父必彰大父汝守
修职郎父绩表德远为乡先生晚号独不惧翁二 (第 39b 页)
主。以特牲展
祭。不举乐。无折俎。去元酒。不告利成。庶合古礼。若准魏晋
故事。即晋悯怀太子殇太子哀太 孙仲
太孙。皆于祖庙北
墉置阴室。岁时祔飨。以至亲尽。今伏以国家变三代之典。
从东汉之制。九庙既有周殿之隘 (第 24a 页)
   浮梁李氏祠堂记
浮梁之田西里李氏故文献家永乐中奉化县丞善谋

作祠堂于正寝之左未就而没至其子安遂成父之志
堂及岁时之祭李之先出唐卫公靖五世孙祐为饶州
刺史自三原徙歙又五世至宋秘书少监玑其子亨正
绍定壬辰进士授文林郎浮梁县丞有善政卒葬浮梁
子昱因家田西昱咸淳乙丑进士缙云县尉其子久益
咸淳甲戌进士笃孝行尝以母老闻于朝得浮梁主簿
便养宋亡弃官不复仕缙绅表其墓曰节孝先生节孝
孙仲
元处州儒学录与赵文敏公虞文靖公游皆有 (第 1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