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称封载宁。子孙因以为贯。丽衰有讳午遁于咸安之茅谷。自矢靖献。手植紫薇。寓感于西山之薇。后 赠参议。至 孙仲
贤显于 本朝。录清白吏。 中庙朝有讳珷参原从有录券。有讳景成以孝行荐授县监。有讳▣掌乐主簿。有讳 (第 644L 页)
   赠诸生嘉排告归
   赠诸生岁除告归(二首)
   赠吴士安
   赠尹权一
   赠金用极
   赠 孙仲
(二首)
   赠白克一
   赠裴汝文
   赠宋世绩
   赠宋世绩(并小序)
   赠金致
万壑留鸣难学海。一秋雨骤易成河。光阴随处无非速。义理满篇不啻多。此意区区还有味。归时一寓果如何。
孙仲
(二首)
贲然有客过疏篱。澹泊行装笔一枝。早知经义刍欢口。肯把诗吟日皱眉。一发泥蹄便骥展。三顾冰耳 (第 65L 页)
将军。实我 穆祖大王之父。是为汝智祖考十六代祖也。娶上将军李康济之女。有子曰英袭。冲卫主簿。冲卫四世 孙仲
培。当 太祖开国。录原从勋。官礼曹参判。参判之孙绍生司宪府执义。 世祖朝录原从勋。其后仕宦相继。而至 (第 85H 页)
閒土。遥忆陶渊明。余岂辞日涉。古人不可名。晌午支窗睡。禽鸟自声声。
闻季氏读书声。仍怀仲氏。
有子有 孙仲
氏宜。季氏读书写字为。瘦妻能馌碗饭厚。一蓑一笠吾甚衰。已焉哉紫陌红尘十年事。今天幸畀玉成资。不嫌青山 (第 139L 页)
年来经床温理。做得甚工。当此寥寥之时。知旧之属望有在。幸望益懋大业。如何如何。就有一言仰托者。座下辂 孙仲
杰儿。即此汉之取养为身后者也。生死寄托。惟在此儿。私情期望固何如。而儿也性欠沈潜。气又放逸。苟不预为 (第 28L 页)
   泮宫宴会。次知馆事赵公(泰亿)韵。
   长水任所。次郑上舍用健(确)韵。
   碧溪道中(长水旧号)
   奉别 孙仲
(景锡)之任安南
   金性兼(德五)以其大人护军丈(振华)寿席韵。示余要和。
   次郑▣▣(敏
云屯处应为雨。返照明边忽有山。壮志曾游獜阁上。归心还在鹿门间。平皋十里春芜绿。泽雉双飞饮啄閒。
奉别 孙仲
(景锡)之任安南
南飞鸿雁报秋声。远客孤唫倚洛城。千里羁怀怜我拙。双凫行色喜君荣。官桥细柳经新雨。 (第 327L 页)
敦信笃义。寔惟弟兄。悠悠四纪。落落晨星。升沈存没。竟归梦幻。念我后生。此焉兴叹。今岁之春。谂月城君。 (孙仲
暾庆州人)见父之执。如厥父云。期涓吉日。酌彼兕觥。庶几一场。共叙平生。月城已矣。鸡林继逝。水流云散。 (第 193H 页)
   议政府。见姜侍中冠服。感而有作。(侍中名邯赞。高丽康兆弑穆宗。契丹以问罪为名。兴师莱。讨执诛之。显庙奔窜至完山。宫庙荡为灰烬。及其再举。邯赞大败之于龟州。)
   凝清阁。谨次退溪先生韵。
   冬至夜有感
   元朝感怀
   客居岩上有感(故吏曹判书 孙仲
敦家也。南檐下盘石奇古。斲作二蕝。殊有野趣。判书公退之暇。日饮其上云。厥后李晦斋权冲斋俱寓居有年。)
。鸰原亦悽丧。即事难具述。残祠废无主。梦想增惕怵。眷恋尚未归。生三义如一。
客居岩上有感(故吏曹判书 孙仲
敦家也。南檐下盘石奇古。斲作二蕝。殊有野趣。判书公退之暇。日饮其上云。厥后李晦斋权冲斋俱寓居有年。) (第 75L 页)
内宴时。知有姿色。因此生心。当时提调。非矣。今乐院以违法来启称姿色云者。欲以此取悦耳。○ 赐尚州牧使 孙仲
暾乡表里一袭。有政绩故也。
二十八日辛酉。大雨且雪。 停常参。御经筵。○ 传于政院曰。予命推乐官者。 …… (第 388L 页)
 院掌事大之事。兼官。以解吏文与能写者为之。今则不然。皆以请托除授。及出为外官。择其官之美恶。其人欲之则勿推。不欲则推还之。希哲无兼官之才。其除授也以私。其推还也以私。甚矣。公道之不行也。(其从兄成希颜。亦为提调。)
七日己巳。晴。 停常参。御经筵。○ 传曰。尚州牧使 孙仲
暾,稳城府使苏起坡。各加一资。
 仲暾。鸡川君孙昭之子也。历任梁山,金海。皆有治声。至是。以治效闻。 (第 389L 页)
。如此暧昧事。在 辇毂之下。不能自明。渐不可长。
二十日戊寅。晴。 御经筵。○承旨。宋千喜,李世仁, 孙仲
暾,姜景叙,金珰,李希孟也。(十九日政除授)
二十一日己卯。阴。 御经筵。
二十二日庚辰。雨。 御经 …… (第 407L 页)
(缺)○合司呈辞职状而去。(永文事)
三十日丙戌。晴。太白竟天。○都承旨宋千喜,左承旨李世仁,右承旨 孙仲
暾,左副姜景叙,右副金珰,同副李希孟。
[正德五年(中宗大王五年)庚午]
  〔正月〕
一日丁亥。晴 …… (第 411L 页)
官工曹正郎宋俨发程。
十六日庚子。晴。太白又见。 御经筵。
十七日辛丑。晴。日晕。 御经筵。○参赞官 孙仲
暾 启曰。臣以觐亲事归庆尚道。闻青松府有死囚四人。 (第 420L 页)
不当听政。宜速慰安。宰相会议宾厅。是皆枝叶之事。徐当为之。○十二月(乙未朔)乙巳。以成世纯为大司宪。 孙仲
暾为大司谏。金杨震为执义。韩效元为司谏。洪彦弼为掌令。柳灌为持平。
(甲戌)九年二月(乙未朔)壬寅。 (第 282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