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楚辭類
詩文評類
 葬后朝夕哭无拜。
葬后则有哭而无拜。练后则有拜而无哭。此是吾党通行之礼。故曾于遭丧之日。依此行之矣。今盛辨尽有意义。性斋所云又如此。此非卒乍间臆见之所可决讼。当广询博考。以备裁择之万一耳。
 
朱子年谱。先生闰月丁未还家。
侂胄之优戏禁中。自上纳之也。先生有何应变之节乎。 季桓子
受女乐而孔子遂行。则先生之自此还家。是乃宛转应变之道也。何以曰阙误也。
 庚申诸生问疾条。
既以书仪 (第 34L 页)
德化行而功利在其中矣。彼此得失。何须较量。而时君用舍。如许违舛。竟使圣人不得施于有政。可胜惜哉。鏶曰 季桓子
之死也。语人曰任孔子有终。鲁其霸矣。用之不卒。是予之悔。夫孔子之为政也。务在尊公室抑私门。故 (第 423L 页)
桓子
虽畏忌不用。而伊其心则实知孔子之可用为治。故临死之际。 (第 423L 页)
统又亡。春秋之变。至是而极矣。此夫子所以揭此而特书。昭示后人者也。 上曰。诚然矣。○至二年春王二月。 季孙斯
章。奏曰。所谓漷东田沂西田云者。非谓井田之田也。何休注以为田多邑小曰田。意者。漷东沂西。似应田野广而 (第 74H 页)
何欤。少正卯之奸慝。有甚于季氏乎。季平子逐昭公死于乾侯。平子葬昭公于墓道之南。孔子移葬于先公之墓。谓 季桓子
曰贬君以彰己罪非礼也。今合之所以掩夫子之不臣也。其所以警之者至矣。又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 (第 531H 页)
聘书》,以伯夷自比,是以殷纣比宋:皆属吹毛之论。孔子“与上大夫言,阁阁如也”。所谓“上大夫”者,独非 季桓子
、叔孙武叔一辈人乎?
  七三
  随园席间咏六月菊,储秀才润书云:“秋士偶然轻出处,高人原不解炎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