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楚辭類
詩文評類
 冬十月陨霜杀菽。谷梁曰菽举重也。未可以杀而杀举重。其象则刑罚不中之应。是时定公为季氏所制。不得自由。则天之感应。当有僖十二月不杀草之异。而有此应何。
谷梁说活看亦自可通。如盛说则凿矣。
 
八年冬。从祀先公。三传皆以从祀为顺祀闵僖二公。独胡氏以为阳虎将杀 季孙斯
而乱鲁国。托于正以售其不正。始以昭公之主从祀太庙。欲著季氏之罪。按若僖闵之跻则无关于季氏。若是昭公则 (第 383H 页)
 记君薨入门注。麻弁布弁也。布弁之上加环绖。备要白巾上加环绖。必本于此。
白巾视敛。古已有此。
 卫出公吊 季桓子。
鲁哀公揖让而出公不答。哀公拜与哭而出公亦不答。主人谢客之来吊。故有此礼。出公何答之有。
似然。
 妾 (第 119L 页)
甚。臣等待罪 经幄。以拾遗补阙为职。区区胸臆。不敢不尽。取 进止。
请罢遣妓乐劄
伏以昔齐人归女乐。 季桓子
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孔子答颜渊为邦之问曰。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记曰。奸声乱色。不留聪 (第 181L 页)
中都宰。一年。四方则之。遂为司空。又为大司寇。摄行相事。与闻国政。三月。鲁国大治。齐人归女乐以沮之。 季桓子
受之。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孔子行。适卫适陈。如蔡及叶。楚昭王将封孔子。令尹子西不可。乃止。反乎卫。归 (第 67L 页)
鲁城卑且小。龟蒙残日愁。欢娱讵几何。遗恨流千秋。妇言走圣辙。至治无东周。愚哉 季桓子。
将死始惭羞。楚山高郁郁。湘水清悠悠。独醒亦知苦。吾心难自由。
岁暮薜萝衣。凉风吹正急。怀沙意未已。乘 (第 34L 页)
嗣守文武丕基。又相康王。不使冒贡于非几。此成王之用贤。所以匹休于前文人。而能致刑措之治者也。鲁定公为 季桓子
所误。受女乐而怠于政事。则孔子遂行。而鲁以寝微。 (第 253L 页)
桓子
晚虽有悔。命其子必召孔子。而势成专擅。虽圣人与居。亦无奈何。而况只用冉求。则子贡之奉使。仅免诸侯之一 (第 253L 页)
嫡孙也。岂不异哉。令意必欲自 上为三年。且为丧主。主朝夕馈奠。而以卫君吊季氏。鲁君为主为證。昔者鲁有 季桓子
之丧。卫君请吊。哀公辞不得命。公为主。盖 (第 149H 页)
桓子
不可与卫君为宾主。故哀公为主。非主 (第 149H 页)
桓子
之丧也。乃为卫君而为主也。其可以此而傅会于今日乎。令劄所谓亲祭祝号之难。鄙意亦然。盖绫原既称孝子。  (第 149H 页)
道之权。此见圣人生物之仁。然其终不往者。盖有见乎其人之终难化故也。夫子之于阳货。亦犹是也。阳货之拘囚 季桓子
虽可恶。而阳货果能以礼先之。而诚心服从。一听夫子之教。则夫子岂不仕。而亦岂无处权之道哉。故于弗扰之召 (第 256H 页)
可谓详矣。舜娶于尧。殷人五世而通昏。淳古圣贤之事。不敢深究。至于周公制礼。始有同姓不娶之法。而孔子答 季桓子
之问。又不啻日星矣。斯所谓礼乐至周大备。斯所谓郁郁文哉吾从周者也。继此以往。虽百王不能易。则后学所当 (第 21L 页)
  

答闵彦晖书
昨承盛论。复辱书示。何幸何幸。弟之初见。盖以奉行正朔为重。今悉教意。以爵命所自出为大。斯无可疑者。来谕又云其国夷狄。其礼夷俗则士不当出。其国吾国。其礼吾俗则士无不可出。其国虽吾国。其礼夷俗则亦不当出。此义甚明。以是例之。虽夷狄之国。能行先王之典礼。亦可以出矣。如何。纲目凡例云云。示意固得之。但著书者必有立例大略而后。方能总括无欠。若空中立说。其安得井井如是哉。兄之入斋从仕。政宜不容废者。想或深谅。当不俟其叨叨也。草报不尽。
 
适因书末。自经沟渎之语。复有所请。盖管仲一事。圣人既示定论。程子所云 桓公子
纠兄弟之分。王,魏先后功罪之说。亦尝明白。而某犹有未能释然者何哉。兄弟适庶之等不甚著明。诸宗之记又多 (第 34H 页)
礼乐。弟子弥众。)
癸巳二四十四
甲午三四十五岁
乙未四(吴入郢)四十六
丙申五(季孙如意卒。阳虎执 季桓子
盟。)四十七
丁酉六(王子朝作乱。王奔晋。)四十八
戊戌七(晋入王)四十九
己亥八(从祀先公。 阳虎 …… (第 497H 页)
月公围成。齐归女乐。孔子行。鲁世家年表同)五十四(堕。三都 摄相事。诛少正卯。十月子行。齐人归女乐。 季桓子
受之。遂行适卫。 史世家以为在十三十四年非也。堕都十三年。归女乐十四年。 以下文去鲁十四岁反鲁观之。 …… (第 497H 页)
简子。至河而反。反卫又主蘧伯玉。 灵公问陈。不对遂行。复如陈 朱子曰绝粮当在此。)
己酉三(卫出公元 季孙斯
卒)六十岁(在陈 (第 497L 页)
季桓子
卒。康子召冉求。有归欤之叹)
庚戌四六十一(自陈如蔡三十)辛亥五(齐景公卒)六十二(在蔡 颜渊死) (第 497L 页)
父母之邦。
齐人归女乐。 季桓子
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子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 …… (第 419H 页)
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
孔子有见行可之仕。有际可之仕。有公养之仕。于 季桓子。
见行可之仕也。于卫灵公。际可之仕也。于卫孝公。公养之仕也。
孟子曰。孔子为之兆也。兆足以行矣。而不行 (第 420H 页)
 

冠礼宗子迎宾而拜。则其父若祖不拜。敬承明教。而似闻同春先生行子冠。以宋监役光枓氏为主人。而先生亦随而拜揖云。不能无疑。敢此更禀。
曾子问曰 季桓子
之丧。卫君请吊。哀公为主。客升自西阶。公拜兴哭。康子拜稽颡于位。有司弗辨也。今之二孤。自季康子之过也 (第 355L 页)
嫡孙也。岂不异哉。令意必欲自 上为三年。且为丧主。主朝夕馈奠。而以卫君吊季氏。鲁君为主为證。昔者鲁有 季桓子
之丧。卫君请吊。哀公辞不得命。公为主。盖 (第 51H 页)
桓子
不可与卫君为宾主。故哀公为主。非主 (第 51H 页)
桓子
之丧也。乃为卫君而为主也。其可以此而傅会于今日乎。令劄所谓亲祭祝号之难。鄙意亦然。盖绫原既称孝子。  (第 51H 页)
   扊扅歌(风俗通曰。百里奚为秦相。堂上作乐。所赁浣妇自言知音。因援琴抚弦而作歌。问之。乃其故妻。还为夫妇。)
   去鲁歌二章(孔子相鲁。齐人遗女乐。 季桓子
受之。三日不听政。孔子遂作歌 桓子
闻之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
   南山三章(孔怀诗)
   鸲鹆谣
   山中人辞
   永怀
相国我洴澼。一贵之间君自负。语曰糟糠之妻不下堂。堂不可下矧赁且。
去鲁歌二章(孔子相鲁。齐人遗女乐。 季桓子
受之。三日不听政。孔子遂作歌。 (第 477L 页)
桓子
闻之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
我车之攻。我马之踖。舍我故居。云何以适。去父母国。岂予所欲。翳翳龟 (第 477L 页)
 按此章上段。是始死后主人易服之礼。下段是夫子平日行吊之礼。条件各异。时分不同。记者只是牵连言之。非为引此以證彼也。疏说恐欠明。○又按家语。 季桓子
死。鲁大夫朝服而吊。子游问于孔子曰礼欤。夫子不答。他日又问。夫子曰。始死。羔裘玄冠者。易之而已。汝何 (第 397L 页)
 孔子生年。公羊谷梁俱载鲁襄公二十一年己酉。而史记及左传杜注。谓生于二十二年庚戌。两说何从。
孔子编年以庚戌八月二十七日为定。从史说及论语序说也。公谷之误。王应麟,阎若璩,罗泌路,金履祥,黄太冲,宋濂皆言之。孔氏家谱年谱世表素王事记。皆从史记。
 庚戌 季桓子
之丧。康子练而无衰。子游问曰既练可以除衰乎。子曰无衰衣者。无以见宾。何以除之。孔子之言既如此。而后世 (第 657H 页)
诗义。令人可愧。因以置之如何。赠行诗姑且未搆。从当奉和耳。
 孔氏曰宣公晋 桓公子。
恐当作卫字。
晋字之误。右见当矣。
 髧彼两髦。广韵曰囟头会脑盖也。脑亦有盖欤。
即脑之盖骨也。
  (第 409L 页)
 礼胜则离。如何是离。严威俨恪里面。恐无一点和意。此是离耶。
离行礼过严。情有不合之谓。严威俨恪。恭敬之著于外。岂有不和。若不和则是㬥戾之发。
 仲尼之门。能不仕大夫之家者。闵子曾子云云。
孔子之仕 季桓子。
乃摄辅也。非家臣。外书云云。不可知之说也。
  (第 393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