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黄帝战于阪泉者。犹易词之云公用享于岐山。

郑皇耳侵卫。 孙文子
卜追之。(襄十年)献兆于定姜。繇曰兆如山陵。有夫出征。而丧其雄。(此兆书之词)姜氏曰征者丧雄。御寇之 (第 628H 页)
公羊传曰不修春秋。曰霣星不及地尺而复。君子修之曰星陨如雨。原本改本并存。左氏传宁殖曰载在诸侯之策。曰 孙林父
宁殖出其君。经文则曰卫侯衎出奔齐。其为圣人所改与否。已不可定。又左氏传仲尼谓以臣召君。不可以训。书曰 (第 522H 页)
 经。己未。卫侯出奔齐。(注)卫侯出奔不名。所以抑强臣而存大义也。
  出许翰说。杜云春秋以其自取奔亡之祸。故诸侯失国者皆不书。逐君之贼不书名。从告。今案传称 孙林父,
宁殖出其君。名在诸侯之策。此以臣名赴告也。人臣出其君。罪莫大焉。乃谓圣人专责其君。有是理乎。设如杜氏 (第 488L 页)
言。孔子没逐者之名。以自奔为文。则即已不从告矣。杜说恐谬。今并不取。
 传。 孙文子
如戚。(注)归其私邑将叛。
  出朱申说。杜云戚 (第 488L 页)
孙文子
邑。已见成七年 (第 488L 页)
孙林父
出奔之传。注今删。
 经。季孙宿。会晋士丐,宋华阅, (第 488L 页)
卫孙林父,
郑公孙虿,莒人,邾人于戚。(注)卫乱不讨。会其贼而定之。 (第 488L 页)
非义也。
  出薛季宣说。万斯大曰。此与会稷成宋乱无异。不书成卫乱者。 孙林父
在会。不书乱而成乱自明也。杜,林无释。故取薛说以补。
(襄十五)传。重劳且不敢间。(注)间非也。言不 (第 489H 页)
蘧伯玉
蘧伯玉言行。往往合于道。考卫之贤。无及伯玉者。是故。圣人称之。然当 孙文子
之欲逐卫献也。伯玉对曰。君制其国。臣敢奸之。虽奸之。庸知愈乎。遂从近关出。其言太逊。似非折恶人之意。 (第 175H 页)
  [楚司马子良生越椒]
楚司马子良生越椒。其兄子文曰。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豺狼之声。不杀必灭若敖氏矣。子良不可。子文以为大戚。将死泣曰。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卫宁惠子疾。召悼子曰。吾

得罪于君。悔无及也。名藏在诸侯之策。曰 孙林父
宁殖出其君。君入则掩之。若能掩之则吾子也。若不能。犹有鬼神。吾有馁而已。不来食矣。悼子许诺。惠子遂卒 (第 543H 页)
 

卫献公。(壬寅。为 孙林父
所逐。奔齐。在位十八年。)殇公。(名剽。一作秋。定公弟 (第 393L 页)
孙林父
等立之。元年癸卯。甲寅为宁喜所弑。在位十二年。)献公。(乙卯复国。)
 晋悼公。(甲辰卒。在位十六年 (第 393L 页)
未之有也。而武帝践阼之初。仲舒不能以教化讽勉天子。反峻法论斩大臣而夷公族。安在其明圣人之心也。然春秋 卫孙林父
入于戚。晋赵鞅入于晋阳。荀寅士吉射入于朝歌。皆书叛。以章其恶。刺其国之不能讨也。淮南之叛。由太尉教诱 (第 160H 页)
 鬼神之义云云。
中和。以人身上性情之德言。费隐。就道理上隐显体用而言。鬼神一章。形容工夫积至。不犯人力。而言语各有当。不可合而一之。
  孙林父
宁殖云云。 (第 289H 页)
 六念后政目虽多。开化之所主张。而至于公道边。则出于 圣简者多。亦有云下之主张。不可混而同之也。执事之掌宪。是 圣简所在也。勿以为嫌。

切仰。近日人心叵测。或虑有唇舌。而非吾有求。则虽时辈所举。无所愧怍。况明明是 圣𥳑乎。此云稼沈丈与我书。为左右一览而录呈耳。
答延壮熙(丙申)
 论语集注。蘧伯玉于 孙林父,
宁殖放弑之谋。不对而出。寻常疑之。而不得其说。大抵伯玉当时立朝乎。致仕乎。若立朝。则不可食焉避难也。 (第 400H 页)
虽曰致仕。齐𥳑公被弑。孔子时已致仕。犹沐浴请讨。则况在父国贼臣。就我谋放弑之计。而岂但逃难而已乎。考诸春秋传。则 林父
将逐献公。而问于伯玉。伯玉遂行。从近关出。宁喜又弑公孙剽。而问于伯玉。伯玉遂行。从近关出。以此观之。 …… (第 400H 页)
人必以死难讨贼书。何哉。大抵献公既无道。而 林父
亦曰。君之㬥虐。子所知也。大惧社稷之倾覆云。则犹有社稷之谋。然其心即放弑之逆心。故伯玉直答曰。君制其 …… (第 400L 页)
玉既对曰云云。则朱子何以曰不对而出也。伏乞下示。
伯玉章注。旧亦疑之。今再究勘。有些进处。盖伯玉之答 林父。
黄氏与来谕。虽皆谓之大义懔懔。然自后世观之。岂若直言折之。使不敢动。又岂若上变讨之。使君免祸乎。故注 (第 400L 页)
 季札聘上国。通嗣君也。杜氏以为札贤人也。不应以君丧而听乐。贾服二氏以为嗣君即夷昧。朱氏以为札夷人也。不可律以中国之礼。然观其论 孙林父
之为乐则季子非不知此礼者。意者是观也。非奏而听之也。故可无害。抑又观其处阖庐之乱也。既不能讨贼则已矣 (第 348H 页)
。适晋。将宿于戚。闻钟声曰。异哉。辩而不德。必加于戮。夫子获罪于君。以在此。犹燕子巢于幕上。遂去之。 孙文子
惧。终身不听琴瑟。孔子学琴于师襄。既得其数。既得其志。睪然高望而远眺焉曰。丘迨得其为人矣。黮然而黑。 (第 168H 页)
辩而不德。必加于僇(一作戮)。夫子获罪于君以在此。惧犹不足。而又何乐。君又。在殡而可乐乎。不宿而去。 孙文子
闻之。终身不听琴瑟。亦可谓闻义能改者也。适晋说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曰。晋国其萃于三族乎。说叔向。将 …… (第 398H 页)
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
蘧伯玉
蘧瑗。卫之贤大夫也。字伯玉。卫献公戒 孙文子,
宁惠子。食皆服而朝。日旰不召。而射鸿于囿。二子从之。不释皮冠。而与之言。二子怒。 (第 400H 页)
孙文子
如戚。孙蒯入公使(使。公)饮之酒。使太师歌巧言。其曰。彼何人斯。居河之麋。无拳无勇。职为乱阶。蒯惧告 …… (第 400H 页)
敢奸之。虽奸之。庸知俞乎。遂行。从近关出。公使诸公子。与孙子盟。孙子皆杀之。公出奔齐。卫人立公孙剽。 孙林父,
宁殖相之。二十年。宁惠子卒。二十六年。卫献公求复。与宁喜谋曰。苟反。政由宁氏。祭则寡人。宁喜告蘧伯玉 …… (第 400H 页)
。子曰。使乎使乎。
蘧伯玉行年五十。知四十九年之非。行年六十。六十而化。进德不已。老而不倦云。
公叔 文子
升于瑕丘。蘧伯玉从。 (第 400L 页)
文子
曰。乐哉斯丘也。死则我欲葬焉。蘧伯玉曰。吾子乐之。则瑗请前。夺人之地。而徇己之乐。请前行不闻。君子 (第 400L 页)
 
臣按。黎庶者。邦本也。实天之赤子而吾之同胞也。古人之所以视之如伤。保之若子。固因心而惠之。非加意而为之也。其所疾怨喜悦。而天为之感动。故曰国之将兴也。视民如子。国之将亡也。视民如草芥。历代之祸福兴亡。亦考诸此而可知也。
无礼于大臣。若桀之囚汤于夏台。斥伊尹以妖言。(事见夏纪)纣之囚文王于羑里。辱箕子以为奴。(事见殷纪)卫献公之不税皮冠。而见 孙林父。
歌巧言于使者。(事见春秋传)晋灵公之不听赵盾之骤谏。而使麑嗾獒以贼之。(事见鲁宣公二年)汉景帝之不置 (第 481L 页)
 卫献公出奔。庾公差尹公佗二人追之。盖尹学射于庾。庾学射于公孙丁。丁方御公。庾曰。射为背师。

不射则逆。射公两钩而还。窃以为庾尹皆党逆而无君者也。初不足论。而若庾尹以国事对敌国。而公孙丁方御在敌则如何处之。
献公虽无礼君也。 孙林父
怒君之无礼。杀三公子而逐君。即人人所共诛之乱贼也。庾尹乃党贼而欲射君。亦乱贼也。于乱贼何责焉。且藉使 (第 486H 页)
庾尹以国事对敌国。亦当如程子之言。斟酌以处之。岂可全然不顾其师哉。程子论孟子子濯孺子之事曰。若国之安危。在此一举。则杀之可也。舍之而无害于国。则权轻重可也。若庾尹当日之事。虽倒射以杀 林父
可也。况可射师乎。且尹佗我则远矣之说。有愧于庾公之斯多矣。真所谓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也。亦不足道矣。 (第 486H 页)
太子。○伊戾。寺人。太子内师无宠者。)子鲜曰。逐我者出。纳我者死。赏罚无章。(同传○子鲜。公子鱄也。 孙林父
逐献公而出之。喜纳卫侯。章。明也。)托于木门。(卫侯之弟鱄出奔晋传○木门。晋邑。)公如他国。(公在楚 (第 361L 页)
秋已两,今聚夕无双』,亦不可掩也。〕
《艺苑雌黄》云:〔《左氏传》云:『吴公子劄聘于上国,宿于戚,闻 孙林父
击钟,曰:夫子之在此,犹燕之巢于幕上。』夫幕非燕巢之所,言其至危也。故潘 岳《西征赋》云:『危素卵之
秋已两,今聚夕无双』,亦不可掩也。〕
《艺苑雌黄》云:〔《左氏传》云:『吴公子劄聘于上国,宿于戚,闻 孙林父
击钟,曰:夫子之在此,犹燕之巢于幕上。』夫幕非燕巢之所,言其至危也。故潘 岳《西征赋》云:『危素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