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答惠生而行书
两日贱恙稍减然耳聋如故窃思千古闻人如左丘

之盲杨雄邓艾之吃仲长子光之瘖 习凿齿
之跛皆
有之而未有以聋著者意造物者今将以仆厕其间
耶笑笑杜少陵句耳从前月聋然要是文人寓言亦
未许阑入 (第 23b 页)
   燕支行(燕支今在甘州高纪东胡又欲得单于/一阏氏阏氏苏林音焉支又史记匈奴)

    (注阏氏音焉耆 习/凿齿
读作燕支)
汉家天将才且雄来时谒帝明光宫万乘亲推双阙下
千官出饯五陵东誓辞甲第金门里身作长城玉塞中 (第 6b 页)
(世说王文度范/荣期俱为简文)
(所要王在范后王因谓曰簸之扬之糠秕在前/范曰洮之汰之沙砾在后一作孙绰 习凿齿
言)何当琼
(诗/)
  宋楚鸿文集序
五茸绮丽代产文人(松江志五茸在华/亭谷东吴主猎所)九辨缠绵 (第 8a 页)
 纪汉特书昭烈皇帝章武元年而不书以黄初之号
 及蜀亡乃书邓艾至成都帝出降汉亡以见汉统非
 绝于献帝之延康也与此诗正相表里愚按 习凿齿
 
汉晋春秋谓蜀以宗室王而魏吴皆为篡逆至晋文
 平蜀乃为汉亡而晋始兴然则朱子固有所本云
   其七 (第 15b 页)
  赠顾肖坡荣奖序
昔李平廖立诸葛武侯论法废之终身垂念武侯没世
如在素有恩贷及已者不至是也武侯何以得此于人
习凿齿
谓武侯水鉴无私观武侯者盖不必求之恢 (第 11a 页)
而善焉请书以为赠故书之先生其必
有取于予言矣
   新喻西田习氏族谱序
新喻于唐属袁州白梅习氏相传为 晋习凿齿
之后盖
其里有 (第 31a 页)
凿齿
祠分宜之枣木山有 (第 31a 页)
凿齿
墓墓去白梅十
馀里万载书堂山乃 (第 31a 页)
凿齿
授徒处旧有书堂后因以为
祠其迹可考如此见石门梁先生谱序 (第 31a 页)
凿齿
本襄阳 (第 31a 页)
人以博学洽闻名重海内尝为桓温从事出守荥阳既
而以足疾废符坚陷襄阳喜得 凿齿
载之去俄以疾放
归其居于袁者不知自何时岂乐于去秦而襄阳陷为
异域是以引避而居于此邪然归不久而卒今有其 …… (第 31b 页)
林侍读嘉言重脩之而请予为序自古受姓命
氏皆有爵者之子孙其传之久近视其德本深则末茂
源远则流长理固然也 凿齿
初见重于桓温然知温有
异志每阴抑之由是忤意而出其持心之正执德之固
君子哉若人是足以开善庆之源况诗书之 (第 32a 页)
以父髡之故谓武侯不逮管萧以索米之故
而丁仪遂不得立传且帝曹魏而寇刘汉所谓正大义
以黜僭窃之义谓何使非 习彦威
辨之纲目正之大统
不几终紊乎贞观时以何法盛等晋书未善乃据臧荣 (第 24a 页)
变为青黄也)是以金性虽质处剑即凶(主父/偃谏)
(伐匈奴书兵/者凶器也)水德虽平经风即险(蜀李严传注 习凿齿/
曰水至平而邪者取)
(法/)
盖闻豫章七年毙于丰草(艺文类聚淮南子曰/豫章生七年可知)芳兰九
(见 (第 10b 页)
  池边壁上纱窗外时见玲珑玉一枝只有清泉并素月
古今真是画梅师


  孤梅

  冰霜严严心自春杏桃华华非尔群生前不识 习凿齿
身后岂无扬子云

  落梅

  更阑残酌不成欢一片多情拂袖乾想见孤城吹画角
朔风斜日莫江寒

   (第 15a 页)
愿一识焉故不辞而为之言昔魏晋唐宋以来贤士大
夫与方外人交者 习凿齿
谢灵运白居易裴休柳子厚
苏子瞻黄庭坚诸公皆名重当时故道林远法师休上
人之流亦由以见重一时而垂耀至今若 (第 27b 页)
无枉木是
也今年春又自嘉兴谒禅师于□山蹐予门请赠其意
以在昔道林道安惠远汤休文畅之徒与谢安石王逸
习凿齿
谢灵运鲍明远柳子厚诸人游间或别去必 (第 26b 页)
 吾车吾放而游不知吕梁之异乎安流以没吾舟
一身交万物用我未昜周安得柳下惠穷年与之游
微云起肤寸大荫弥九州
 公羊春秋云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乎天
 下者惟泰山尔弥字取弥天之意 晋习凿齿
传时桑门
 释道安与 (第 23b 页)
凿齿
相见道安曰弥天释道安 (第 23b 页)
凿齿
曰四海 (第 23b 页)
习凿齿
石林诗话曰旧不解四海弥天为何等语因读
 梁慧皎高僧传载 (第 23b 页)
凿齿
与道安书云夫不终朝而雨六
合者弥天之云也引渊源而润八极者四海之流也因
摘其语以为戏耳 (第 23b 页)
 是祖师意临济曰与我过蒲团来
短日松风吟万籁
 见上
黄葵紫菊委榛丛雪梅靓妆欲无对
 上林赋靓妆刻饰世说 习凿齿
曰乐令无对于晋世
遣骑相呼近酒樽
 文选魏文帝书今遣骑到邺
言君晓鼓前征旆苍崖按辔虎豹号
 周亚夫传 (第 16a 页)
 学士月给内酝兵部因春社寄昉诗云社公今日没心
情为乏持聋酒一瓶俗云社日酒治聋治音持挑当作
 治欺当作欠
传声习主簿勤为拨春醅
  晋习凿齿
传为桓温西曹主簿温曰三十年看儒书不
 如一诣习主簿大白诗恰似蒲萄新拨醅
   北窗(已见前集) …… (第 35a 页)
   再次韵

矩舞朱裙惬醉看
 陶岳零陵记长沙王发于上前自为短舞人笑其拙
惜公官守隔江干遥怜得句无人赏走马城东觅道安
  习凿齿
传时有桑门释道安俊辩有高才与习初相见
 道安曰弥天释道安当为游寺
诗家二杜(审言及甫)见仍云(见上) (第 36b 页)
 文选谢灵运诗序云登临海峤初发强中作与惠连可
 见羊何共和之大白诗别后遥传沧海作可见羊何共
 和之
向来四海 习凿齿
今日期君不啻过
 四海 (第 12b 页)
习凿齿
弥天释道安见晋书 (第 12b 页)
习凿齿
传此用(主簿/事)
   题神移仁寿塔
十二观音无正面
僧伽至临淮尝卧贺跋氏家现十二面观音形其家欣 (第 12b 页)
  宋史提纲序
司马公资治通鉴不帝蜀而帝魏晦翁非之故作纲目
人知晦翁纲目大本领在帝蜀一节而不知晦翁之说
全出于 晋习凿齿
陈均作宋朝长编备要续纲目也其
书法多有可议者如书金兵弑其主亮于瓜洲一条于 (第 12a 页)
东汉补注如
刘昭者有撰续汉书如司马彪者是盖不以一人而成
一书也三国志陈寿作也尝考其书有撰魏武本纪如 习凿齿
者有撰魏武春秋如孙盛者有撰魏纪如魏澹
者是又不以一人而成一书也晋书唐文皇作也又有
撰晋书八十九卷如王 (第 9a 页)
嫌太冲生为晋臣而右魏以贬吴蜀已乖古义况魏实
凉德岂炎汉之可方乎若曰晋统承魏右魏者为晋地
也斯其识比之 习凿齿
汉晋春秋又不逮远矣愚尝考
其序讥上林之引卢橘甘泉之陈玉树西都之出比目
西京之游海若方之玉卮无当知其作 (第 15b 页)
   送觉

上人序
昔内翰袁文清公之归老四明也章甫搢绅与夫佛老
氏之徒仰乔松而瞻景星者无有不登其门焉盖其学
问之博洽议论之宏深文章之雄且丽蔚然师表一世

而吾乡觉上人宗圣寔与及门者也公既厌弃人间世
上人挈鉼锡西涉钱塘闻大浮屠忻公啸隐倡道金陵
因不远千里往参之是时中朝巨卿执法南行台如济
南张公梦臣东平王公继学并慕晋宋王谢孙许 习凿
齿
之伦与支道林道安辈往来文采之辉映声歌之唱
和亦一时 (第 1b 页)
萧序此书谓欧公议正统不黜魏其客
章望之著明统论以辨之张南轩经世纪年直以先主
继献帝而附魏吴于下方又引 习凿齿
汉晋春秋以蜀
为正魏为篡考订详备惜仲山游公皆未之见余亦近
方见之
刘斯立病中诗云欲成蹇士赋应作半人诗 (第 8b 页)
人当是
习凿齿

放翁少时二亲教督甚严初婚某氏伉俪相得二亲恐 (第 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