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性理大全等书。入栖伽倻山之海印寺。整襟危坐。沈潜玩绎。至忘寝食。觐省之外。不遑出山者几至七八年。慕斋 金公安国
以诗赠之曰。诸生扣我无它语。末谷村才十里间。闻说寒暄栖筑处。倻山应是武夷山。盖喜其私淑有人也。金公时 (第 54L 页)
千载坡山有两贤。高风正学自无前。谁将此义同鸡肋。愿及诸君事我天。
金生国卿(士珍○六首)
旧都清淑气无馀。毓秀钟英尚未虚。频岁更多夭寿感。斯文天道竟何如。
知君始迹一廛存。北学迁乔古所言。 (第 101H 页)
事。先贤有称道之语。故臣于顷日陈达于 榻前。仍请 赠谥矣。退闻朴绍名德虽尊。与赵光祖相埒云者过重。引 金安国
之言以为定论云者亦过矣。臣于先贤事。不量轻重。而有所妄言。极为未安。伊日举行条件。相埒二字及以为定论 (第 210H 页)
   文成公李珥江陵府书院 赐额祭文
   李舜臣南海县祠宇 赐额祭文
   金应河铁原府祠宇 赐额祭文(既制而有故未 进)
   金安国
金正国龙冈县书院 赐额祭文
 致祭文
   晋州战亡将士致祭文
   判中枢尹絅致祭文
   监司赵
徼英灵。以砺衰俗。有恤其祠。显额斯揭。仍命礼官。荐以牲醴。山川动色。父老涕滂。灵兮归来。歆此馨香。 金安国
金正国龙冈县书院 赐额祭文
中庙御世。文教休明。惟时群彦。协心共贞。温温文敬。抑抑侍郎。双璧联辉。邦 (第 442H 页)
申叔舟,崔恒,徐居正,鱼世谦,卢公弼,洪贵达,成伣,金勘,姜浑,申用溉,南衮,李荇,金安老,苏世让, 金安国,
成世昌,申光汉,郑士龙,洪暹,郑惟吉,李滉,朴忠元,朴淳,卢守慎,金贵荣,李珥,李山海,柳成龙,李阳 (第 463H 页)
 大人曰。余少时全未能文。初入汉城府。适因疾晚入。无所坐之地。艰得污秽之处。遂有厌科举之意。不意登第。时 金安国
试官。策问灾变治盗等事。余少学治本于道。道本于心。故以此意为文。幸而登第。至于误身。平生所悔也。
  (第 292L 页)
之忌。况兄弟之间。官序颠倒。公私情势。两无所届。何可每每并据。视若当然之事哉。臣伏闻 中庙朝。先正臣 金安国,
正国同为宾客。引嫌控辞。 命递其弟。冑筵玉堂之官。其无相避则一也。因其乞免而准许者。岂不以人情之所不 (第 145H 页)
所敢知。而一时诸贤之相与同条共贯。则无疑矣。然则党籍。序以受祸轻重为优劣者。有未必尽然者矣。慕斋先生 金公安国。
尝撰先生行状。不幸逸于兵火。其后因循无复有收录发挥者。今先生四世孙遇坤,宗铉等。来请墓文。余辞不获命 (第 312H 页)
之力救仁贤。柳云之不挠于群小。屹然有山岳不拔之气。李彦迪之辨奸献忠。权橃之临危尽言。凝然有大臣体貌。 金安国,
宋麟寿之分按两南。宣泽敷教。白仁杰,安名世之危言直笔。公议昭垂。倘无销铄斩伐之祸。则济济之盛。必邻于 …… (第 28L 页)
服。又如徐敬德之遁于花潭。金麟厚之绝意名宦。曹植,李恒之幽栖海隅。莫非乙巳之祸有以激之也。郑之云学于 安国。
而惩其师 (第 28L 页)
大王庙庭。文敬公 金安国
之追配 仁宗大王庙庭。实为我朝之成宪。今日之明据。予则曰 圣祖之于先正。既有不世出之际遇。则其所崇奉 (第 467H 页)
怀。(孽孙李时茂守旧居而已。)
基谷。展拜同成均先祖墓所。
吾宗显祖考。盛际大司成。同德赵文正。知心 金国卿。
墓碑犹有阙。经业孰能明。幸赖诸贤识。流传百世名。
挽具怀仁(莹)
昔日安心寺。清霜锦树秋。家兄为太守 (第 40H 页)
  

鲁山墓致祭后书启(甲午八月。礼曹参议时。)
鲁墓无事致祭之由。臣在宁越时已为驰 启。而取见郡中所上誊录。则或有可考之事。故撮其梗槩。书 启如左。且沿路民人等。以京官下来。多有聚诉之处。事系民情。故不敢以越俎为嫌。并此书 启。不胜惶恐。
天顺元年丁丑。鲁山逊于宁越。其年十月。葬于郡西六里许冬乙旨。越五十九年 中庙朝正德丙子。左承旨申鋿。承 命致祭。磨鍊节目。甚为详尽。右副承旨 金安国
奉 旨举行。其后又六十年 宣庙朝万历丙子。假承旨柳埙来祭而去。越五年庚辰。故相臣郑澈为本道监司时驰  (第 270H 页)
庙雅向儒术。图臻至治。丙子。命议政府,吏礼曹,成均馆。同议拣择师儒可当人员。抄李耔,崔淑生,金世弼, 金安国,
苏世让,赵光祖,金球,朴祥,金净以 启。而公与焉。是岁静庵登第才一年。公才二年。时论韪之。丁丑。授司 (第 654L 页)
 臣以为此 仁宗大王在春邸时古事也。谨按 国朝故事曰。 经筵将进性理大全。抄选可合进讲之人。使之豫为讲习。南衮, 金安国,
李耔,金净,金世弼,赵光祖,申光汉,金正国,柳云,金絿,洪彦弼,金湜,韩忠,朴世憙,奇遵,郑应,张玉 (第 219L 页)
慨揖同僚曰。余罔为臣仆。即日弃官。归岭之咸安郡伯夷山下。自号道隐。于公间六世。高祖讳璹。 中庙庚子。 金安国
荐公遗逸。为忠顺卫副司果。曾祖讳允义。忠顺卫。从聘乡始居于晋州新礼里。筑三高台七树亭。日勤课学。同时 (第 464L 页)
。员外今之郎僚。而禄如此厚。死后皆给其妻以守信田。 国朝亦以是法载经济六典而今亡矣。 中庙朝文敬公臣 金安国
建请复行。竟不得施云云。盖忠信重禄。所以体群臣也。而我国颁禄太薄。无以代耕。将何以劝百僚而励廉耻耶。 (第 512H 页)
   挽郡守再从兄(教骏)二绝
   和朴周范(尚烈)寄示韵(癸亥)
   观术亭讲席。与赵应章(炳奎)共赋。
   挽 金国卿(观埴)
二绝
   安衡允(商正)以诗请益。和韵却寄。
   罗君永弼(甲淳)请一言以勉。步其韵以赠。
  
楚囚相对湖亭夕。鲁俗犹传讲树春。风雨连天鸡报晓。淆泥满地玉无尘。采采瑶华寄所思。勉终令德不孤邻。
金国卿(观埴)
二绝
赫赫名祖裔。休休古人心。非君深爱我。剑吷孰知音。
善人天介福。安乐孰如君。如何谢此乐。归卧碧山 (第 88L 页)
二人如玉。青琐词臣信马过。好事者画之。题其诗于画尾。厥后郑判府事士龙作七言律诗赠之。洪彦弼,成世昌, 金安国,
申光汉诸公连和之。遂成巨轴。沈守庆少时及见春妓。亦题其轴末。而不知今在何处也。砺城尉宋寅婢石介貌甚丑 (第 746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