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送太望之龙城(名斗南)
   送岭南观察使崔介之(名世节)
   书安坚可度海青图
   泛槎亭(判书 金公安国
落职居骊州之梨湖。作亭曰泛槎。以十六为题。余只取十二。)
   过骊州。主人李伯益不在。(名希辅)
少。人閒何事掣红绦。
画者为谁安可度。往年曾惯见云山。斯人已死同文豹。留得其皮在世间。
泛槎亭(判书 金公安国
落职居骊州之梨湖。作亭曰泛槎。以十六为题。余只取十二。) (第 470L 页)
   晋州用俞㵢溪韵。书矗石楼。仆与金瑛之共和。(六绝)
   题宜宁鼎岩亭
   次通度寺金翰林克己韵
   岭南楼送人。分韵得人字。(三首)
   次 金司成国卿(安国)
途中即事韵(二绝)
   复次咏梅韵(四绝)
   鲍石亭偶成
   次广远亭韵
   复用前韵书妓   题宜宁鼎岩亭
   次通度寺金翰林克己韵
   岭南楼送人。分韵得人字。(三首)
   次金司成国卿 (安国)
途中即事韵(二绝)
   复次咏梅韵(四绝)
   鲍石亭偶成
   次广远亭韵
   复用前韵书妓 ……   舟中逢重九(二绝)
   细雨泊舟炊饭
   书怀戏赠公辅(二绝)
   庚午九月廿五日夜书怀
   次 金国卿
韵。赠日本僧绷中。(三首)
   次神林驿韵
   次 金国卿
韵。奉赠临溪主人。(三首○前观察慎自健)
   秋夜寓直司宰监
   复用前韵书于彦昌第
   九日
  
题宜宁鼎岩亭
岩下清流镜拭尘。条风不动柳生春。江山无恙浑依旧。十载重来眼更新。
次通度寺金翰林克己韵
境绝红尘洞府深。人閒烦恼远侵寻。山光水色常分寺。竹韵松声共和琴。天上两星来照耀。南中五马亦登临。漕溪半日逢场话。说尽从前十载心。
岭南楼送人。分韵得人字。(三首)
岭南云物浩津津。此夕来登兴不真。堤柳嚬眉愁落日。江花皱靥惜残春。青山有意开诗眼。远树无情碍去人。始信忘忧应是酒。欲沽新酿要钱神。
遥岑断处是烟津。贾陆丹青未换真。牛岭晴分云作障。龙头翠锁竹妆春。一樽取醉无多酌。千古题诗有几人。怪底今来风味寡。眼前花鸟欠精神。
从来聚散海无津。回首尘寰梦未真。渺渺云鸿归远岫。毵毵花雨落江春。烟横浦树苍茫色。日暮蘋洲愁杀人。漫向东风空脉脉。独凭危槛倍伤神。
金司成国卿(安国)
途中即事韵(二绝)
满眼韶华属暮春。江南花柳恼游人。风光到处供诗料。惹入骚人遣兴频。
花开溪径便明村 (第 415H 页)
  
题宜宁鼎岩亭
岩下清流镜拭尘。条风不动柳生春。江山无恙浑依旧。十载重来眼更新。
次通度寺金翰林克己韵
境绝红尘洞府深。人閒烦恼远侵寻。山光水色常分寺。竹韵松声共和琴。天上两星来照耀。南中五马亦登临。漕溪半日逢场话。说尽从前十载心。
岭南楼送人。分韵得人字。(三首)
岭南云物浩津津。此夕来登兴不真。堤柳嚬眉愁落日。江花皱靥惜残春。青山有意开诗眼。远树无情碍去人。始信忘忧应是酒。欲沽新酿要钱神。
遥岑断处是烟津。贾陆丹青未换真。牛岭晴分云作障。龙头翠锁竹妆春。一樽取醉无多酌。千古题诗有几人。怪底今来风味寡。眼前花鸟欠精神。
从来聚散海无津。回首尘寰梦未真。渺渺云鸿归远岫。毵毵花雨落江春。烟横浦树苍茫色。日暮蘋洲愁杀人。漫向东风空脉脉。独凭危槛倍伤神。
次金司成国卿 (安国)
途中即事韵(二绝)
满眼韶华属暮春。江南花柳恼游人。风光到处供诗料。惹入骚人遣兴频。
花开溪径便明村 …… (第 415H 页)
冷屋风灯光翳翳。寒檐夜雨响凄凄。汉津浩渺天孙隔。虮虱纵横犊鼻栖。只影依依还自吊。拥衾无语待晨鸡。
金国卿
韵。赠日本僧绷中。(三首)
吾师法本静。白生虚室中。慧日曜康衢。重昏孰有忡。妙道并澄什。苦海舟群蒙。 …… (第 417L 页)
此行。一抹斜阳红。
次神林驿韵
寂历云林犬吠疏。只缘墟巷罕民庐。山中木叶无情思。飘落西风更扫除。
金国卿
韵。奉赠临溪主人。(三首○前观察慎自健)
轩冕欺人到暮年。鬓边霜雪已萧然。始知庄叟濠中乐。唤起邯郸枕 (第 418H 页)
火烧我。其徒藏其尸于塔。三年而发之。面如生。竟火之。
金麟厚。字厚之。长城人。幼慧。善属辞。全罗监司 金安国。
一见大奇之。会试士。以长城童子天下无双为题。 (第 231H 页)
安国
能文章。慎许可。独于麟厚激赏如此。麟厚自读书。即以圣贤自期。动遵礼律。通性命之大原。邻里呼为小颜子。 (第 231H 页)
某者。于文臣虽不可谓必无。亦难得之人也。又云。赵光祖言于 上曰。性理大全。体用该备。治谟不待于外。如 金安国,
李耔,金净等。并令讲论于其家。一月之内。三会弘文馆。使之进讲。则庶有益于圣学也。金某学问甚精。天文律 (第 379L 页)
   与赵周卿(秉瑜○辛酉)
   答崔圣觐(光烈○辛酉)
   答宋圣韶(相焘)
   答金成五(汶泰○辛酉)
   答 金国卿(东镇○辛酉)
   答赵善吉(性谟○壬戌)
   答河圣洛(祐植○壬戌)
   答李君奭(庚万○壬戌)
   答
惟有伊川时势虽变。某安敢变。晦翁壁立万仞。吾道有光之义。而继之以谨慎二字。则庶几不为圣门之羞矣。
金国卿(东镇○辛酉)
病榻伏承馀子难得之手笺。反覆谛玩。有以见惩世结舌。深藏不售之高操。因而自叹。我亦早用此义。修德远罪 (第 48H 页)
 倭使玄苏,平义智来聘。(日本绝和久。至于丁亥。马岛橘康广始来请通信。朝廷不许。故玄苏等更来请使。)该曹循例差出宣慰使。 上还下其望曰。倭使接待。机关甚重。且闻倭使能文云。自古宣慰之任。必如 金安国,
苏世让等人差遣。今书堂官员中。有文才可合人。极择以送。该曹以公应命。 上特命升吏曹正郎。使之乘驲上来 (第 475H 页)
慰使该曹循例拟启。则自 上还下其望。仍 传曰。倭使接待。机关甚重。且闻倭使能文云。自古宣慰之任。必如 金安国,
苏世让等人差遣。今书堂官员中。有文才可合人。极择以送。该曹以公为拟。 上命公乘驲上来。特除吏曹正郎。 (第 538H 页)
  
故都事丁公墓表
光州李使君尚吉。尝以治郡第一。增秩通政。有贤祖曰丁君。讳焕。字用晦。事 中庙。以孝友文学正直刚方。有名嘉靖间。年二十。中司马。三十二。登第。历成均馆典籍,刑曹佐郎。卒官庆尚道都事。春秋四十四。是岁庚子三月二十六日也。

其后六十一年庚子五月。余驻节光州。李使君授余以公行状。且言曰。吾祖(祖疑外祖)之葬于此道。而吾为宰于邻邑。墓道不显。无以诏后。甲子一周。而子又来斯。岂非有待欤。子为我志之。余以不文辞不获。则谨取公门人丁君焰所撰行状而为之说曰。丁氏之先。出于昌原。其始有光纯者。仕新罗为大相。入 国朝。有讳旱雨。以惇行孝友。荐于朝。授职礼储仓副丞。生讳晖。典牲署主簿。生讳世明。四山监役官。监役之葬。慕斋 金先生安国
志其墓。娶司议金寿亨女。以弘治丁巳某月日生公。生而颖秀。与群儿游。崭然出等夷。既长就学。不以诵说为事 (第 223L 页)
   [申企斋以金冲庵诗为长吉之比]
   [崔猿亭诗]
   [金安老以梦中得句为庭试壮元而参试官 金安国
知之]
   [申光汉诗清绝有雅趣]
   [罗湜诗往往逼盛唐]
   [苏世让题尚震画雁轴]
  
忧世纲(一作网)。今日恨吾生。结句有意。抑自知其罹祸耶。惜哉。
[金安老以梦中得句为庭试壮元而参试官 金安国
知之]
金颐叔少日游关东。梦有神吟曰。春融禹甸山川外。乐奏虞庭鸟兽间。因言此乃汝得路之语。觉而记之。 (第 363H 页)
  [丙子]
崇祯丙子六月十五日戊子。晴。与书状官李晚荣。往议政府。参封裹方物。左议政洪瑞凤,右议政李弘胄,左参赞韩汝溭,右参赞朴东善,吏曹判书金尚宪,户曹判书金荩国,礼曹判书姜硕期,工曹判书具宏,户曹参判李溟,礼曹参判闵馨男,刑曹参判尹晖,大司宪徐景雨,左承旨金尚来参。
十六日。晴。开坐本曹。与判书姜硕期,参判闵馨男,吏曹判书金尚宪,参议尹煌,弘文馆修撰李时梅。同议先贤事迹。自崔冲以下至郑逑。凡五十六人。高丽崔冲,安裕,李穑,郑梦周,李存吾,吉再,金澍。本朝金宗直,金宏弼,郑汝昌,赵光祖,李彦迪,李滉,郑诚谨,金驲孙,赵之瑞,南孝温,朱溪君深源,郑光弼,金净,安塘, 金安国,
李耔,权橃,金正国,金(先祖大司成公),奇遵,金絿,曹植,成运,成守琛,李恒,徐敬德,金麟厚,赵昱, (第 262L 页)
昌。寔倡道学。赵光祖登庸。民俗几变。虽被谗害。代有善人。跲而复起。屹然有山岳不拔之气。李彦迪,权橃, 金安国,
宋麟寿,白仁杰诸贤。危言直笔。公议昭昭。倘无销铄斩伐之祸。则济济之盛。必邻于文王之以宁矣。惟其 (第 393H 页)
主拒谏之渐。其失大矣。不可苟从。请皆罢之。反覆不已。 上议于大臣。尽递两司。新大司宪李长坤,新大司谏 金安国。
右先生。掌令柳溥,金希寿。右荇等。长坤反覆晓谕。犹不得相容。诣 阙各陈所怀。 命递长坤, (第 486H 页)
安国。
仍 命溥等行职。直提学金安老,修撰尹止衡,副修撰朴世熹,尹自任,应教洪彦弼,校理申光汉,副校理李清, …… (第 486H 页)
于是。校理申光汉,副校理李清,副修撰尹自任,著作奇遵等。亦皆辞职。先生遂大为荇等所嫉。彦浩尝与金慕斋 安国。
言及此事。彦浩勃然励声曰。其时何不杀金净,朴祥。而使朝廷纷纭至此乎。十二月。彦浩出全罗监司。而丁丑年 (第 486L 页)
。还朝。十三日。与李蘋等合司诣 阙。请加罪先生等。又请罪左议政安瑭,左赞成崔淑生,左参赞李耔,右参赞 金安国,
大司宪柳云,黄海监司金正国,持平赵光佐,吏曹正郎李忠楗,南道兵使柳庸谨,承旨申光汉,全州府尹郑顺朋, …… (第 528H 页)
闵,李延庆,尹光龄,李忠楗,赵光佐,宋好智,宋好礼,崇善副正祺,长城守俨,诗山正正叔等。削夺。安瑭, 金安国,
柳云,金正国,权磌。李清,文瑾,李成童,申抃,柳成春,郑顺朋,具寿福,曹彦庆等。罢职。张玉,金匡复, (第 529L 页)
极邪。其父子情状。于此亦可见矣。及其权势已成。瑭为领首。群小得志。交相称誉。光祖,金净,金湜,柳云, 金安国,
李耔,崔淑生,金絿,韩忠,柳仁淑,朴世熹,金正国,申光汉,奇遵,郑应,李若冰,崔山斗,李忠楗,李希闵 (第 540H 页)
司宪梁渊,大司谏金希说。劾三凶赐死。于是馆学诸儒,生员李冲南等上疏。请收用当人。 中庙大悟。戊戌年。 金安国,
任权,柳仁淑等收叙。安珽,申潜,尹光龄,巴陵君等皆蒙放。
赦缘坐人。
中庙晚年。每称党人无罪。庚子年 (第 549L 页)
滉高弟。白首穷经。尤邃易学。可除正职。召之使出入经筵。 上可之。因问东方易学。应南言李滉作启蒙传疑。 金安国
知易学。金正国门人郑之云作天命图说。李滉有辨论云云。又言韩浚谦韩伯谦及参判韩孝纯。皆知易云。
乙未正 (第 386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