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詔令奏議類
  正朔服色议(儿宽/)

帝王必改正朔易服色所以明受命于天也创业变改
制不相复推传序文则今夏时也臣等问学褊陋不能明陛
下躬圣发愤昭配天地臣愚以为三统之制后圣复前圣者
二代在前也 今二
代之统绝而不序矣惟陛下发圣德宣考
天地四时之极则顺阴阳以定大明之制为万世则
  击匈奴议(韩安国/) (第 9a 页)
于升侑上帝裒对先谟本之周道克厌典礼昔太宗亲
郊奉宣祖太祖配焉真宗肇祀奉太祖太宗配焉自尔
有司不敢轻议 今二
宗同跻不祧之位则礼无异等伏
请自今以往太祖为定配二宗为迭配称情适事理实 (第 2b 页)
  为刘表与袁尚书(王粲/)
表顿首顿首将军麾下勤整六师芟讨暴虐戎马厮养
罄无不宜甚善甚善河山阻限狼虎当路虽遣驿使或
至或否使引领告而莫达初闻郭公则辛仲治通内外
之言造交搆之隙使士民不恊奸衅并作闻之愕然为
增忿怒校尉刘坚皇河田买等前后到荆得二月六日

所起书又得贤兄贵弟显雍及审别驾书陈叙事变本
末之理乃知变起辛郭祸结同生追阏伯实沈之踪忘
棠棣死丧之义亲寻干戈僵尸流血闻之哽咽若存若
亡乃追案书传思与古比昔轩辕有涿鹿之战周公有
商奄之军皆所以剪除灾害而定王业者也非强弱之
争喜怒之忿也是故虽灭亲不为尤诛兄不伤义也
君初承洪业纂继前轨进有国家倾危之虑退有先
公遗恨之负当唯曹氏是务不争雄雌之势唯国是康 (第 4b 页)
  与华修撰子潜论修史书(明陆粲/)
得手书知奉明诏将重修宋元二史甚盛举也粲也闻
之君子曰班固死天下不复有良史矣魏晋而下古意
寖微然其辞之鄙近猥冗则莫有甚于宋元之为史者

夫自孔子修春秋犹援据百二十国宝书马迁为史记
既䌷金匮石室之秘又旁采群籍以就之故凡有事于
史不先汎观博取而能成一家言者未之有也 今二

之史乃独据其当时所谓实录者云尔而实录所据又
不过诸家行状碑志之属行状碑志之辞能尽善乎是
非善恶能 (第 1b 页)
才壮风云义深渊海方 今二
乘斯悟同免化城六道知
归皆踰火宅宣阳之作特会幽衿所睹黄绢之词弥怀
白云之颂但恨耆阇远岳檀特高峰开士罗 (第 13a 页)
遗漏是非
失实者耶甚矣作史之难也心术有邪正词理有工拙
识见有浅深而史随以异要在传信传著不失其实而
今二
书具在其工拙繁简是非得失莫之有掩焉彼
斥新书为乱道诚为过论而或缘此遂废旧史又岂可

 
 文章辨体 (第 14b 页)
其危哉愈曰前之谤我于宰相者翰林不知也后之谤
我于翰林者宰相不知也 今二公
合处而会言若及愈
必曰韩愈亦人耳彼敖宰相又敖翰林具将何求必不
然吾乃今知免矣既而谗言果不行
 
  (第 4a 页)
其不可亲信如此今足
下虽自以与汉王为厚交为之尽力用兵终为之所禽
矣足下所以得须臾至今者以项王尚存也当 今二

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左投则汉王胜右投则项王胜项 (第 24a 页)
在于公乎非仁者之勇浩然而塞乎天地之间者乎公
今二
百年顺天祠公于学宫乡郡祠公于城南公之
子孙祠公于富田富田之祠元季兵变为横民所夺龙
凤间佥事李公饮冰复 (第 7b 页)
之诚切微劳之不忘与宣庙之不改父臣而褒宠之加
厚皆自古寡见 今二
圣远矣臣之孱弱愚劣终不能效
裨益万一徒捧遗赐而永恸谨志之以示子孙俾珍袭

  御赐承恩堂记(杨溥 (第 14b 页)
  重修解州关侯庙开颜楼记(明唐顺之/)
呜呼汉建安迄 今二
千馀年而侯之烈自缙绅先生与
小孺子皆能道之赫赫若目前事其庙侯而尸祝之者
自都会以至一井一聚且遍天下而 (第 12b 页)
曰吾乃今日知为天子
之贵也以通为奉常遂定仪法未尽备而通终至文帝
时贾谊以为汉承秦之败俗废礼仪捐廉耻至 今二

馀年宜定制度兴礼乐然后诸侯轨道百姓素朴狱讼
衰息乃草具其仪天子说焉而大臣绛灌之属害之故
其议遂寝 (第 2b 页)
而陨石)
然吾留意宫中二百年昔亦日月今亦日月往孰为设
今孰为缺籍民其凋有野而蒿(开元中籍户九/百万 今二
百万)籍甲其
虚有垒而墟(开元中籍府兵三时务农一时讲武宝甲/总六十万今天下兵仰给疲农而幕府多)
(虚 (第 2b 页)
负土逮 今二
十馀年宰木已可材而余罢且老独念先
生国士恩耿耿不能负如一日也因买舟浮江越二千
馀里拜先生之墓而以炙鸡 (第 8b 页)
  易数疏(黄道周/)
臣自少学易以天道为准以诗春秋推其运候上下载籍
二千四百年考其治乱百不失一臣所学本于周孔无一
毫穿凿其法以春秋元年己未为始加五十有五得周幽
王甲子其明年十月辛卯朔日食以是上下中分二千一

百六十年内损十四得洪武元年戊申为大明资始戊申
今二
百六十四年以乾屯需师别之三卦五爻丁卯大
雪入师之上六是陛下御极之元年正当师上六其辞曰
大君有命开国承 (第 1b 页)
戮于是乎有京观考之春秋单襄子亦曰不式王命淫
湎毁常王命伐之则有献捷王亲受而劳之所以惩不
敬劝有功也 今二
蛮罪浮于不敬而军府实奉王命讨 (第 16a 页)
吏欲奉祠者皆限至庙断其
私祀以从正礼于是始从之为庙于沔阳汉人于忠武
侯其难之也如是非以礼秩之不可紊乎 今二公
之祠 (第 10b 页)
  与高苏门(薛蕙/)
承诗教并获老子序可量欣慰老子之书仆诚见其有
益于世故妄为之说然使说焉而世不信又奚益哉则

思得贤者序之庶世之信者众也执事复言与李君同
读其书而爱之凡古今人为书未有举世悉好之者惟
贤知者好之斯传已昔人云天下英雄所见略同 今二
君之见既尔天下俶傥知言之士可如二君者其见能
无同乎然则鄙说之传也可几矣复承问谈禅近实有
之然其始彷佛 (第 8b 页)
  与华修撰子潜论修史书(陆粲/)
得手书知奉明诏将重修宋元二史甚盛举也粲也闻
之君子曰班固死天下不复有良史矣魏晋而下古意
寖微然其辞之鄙近猥冗则莫有甚于宋元之为史者
夫自孔子修春秋犹援据百二十国宝书马迁为史记
既䌷金匮石室之秘又旁采群籍以就之故凡有事于
史不先汎观博取而能成一家言者未之有也 今二
(第 13a 页)
随以异要在传信传著不失其实而已 今二
书具在其
工拙繁简是非得失莫之有掩焉彼斥新书为乱道诚
为过论而或缘此遂废旧史又岂可哉此闻人公所为
(第 2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