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詔令奏議類
(光武征秦丰张衡以为真人南巡观旧里焉/铣曰本枝俱/必恭敬止东观汉记曰光武征秦丰幸旧宅郦元水经注曰) (桓帝
何不往之意言真人南巡者亦冀天子复南巡见旧里/茂可以百代克能也桑梓谓南都言光武能行孝思旧因諌)
(也 (第 15a 页)
桓灵失德灾衅并兴豺狼抗爪牙之毒生人陷
(作涂/五臣)炭之艰(大禹能亡失德汉书杜文谓孙宝曰豺/善曰 孝桓
孝灵汉二帝也汉书诏策曰)
(曰言桓灵失道灾衅并起也豺狼恶兽喻乱贼也抗张毒害/狼当路尚书曰夏有昏德民坠 (第 10a 页)
河孝王庆)
(吾侯质帝崩梁太后与兄冀立之又曰灵帝讳宏父苌解渎亭/阎太后与兄显立济北惠王子北乡侯懿又曰 桓帝讳志
父蠡)
(后临朝和熹邓皇后立殇帝太后临朝安思阎皇后立少帝太/侯 (第 29a 页)
桓帝
崩窦太后与父武立之又曰章德窦皇后和帝即位太)
(后临朝曹节等迁太后于南宫云台家属徙北景又曰灵思何/后 (第 29a 页)
临朝顺烈梁皇后立冲帝太后临朝桓思窦皇后立灵帝太)
(因谬误也外立谓非正嫡也四帝谓安帝 桓帝
灵帝和帝也六/皇后帝崩皇子辩即位太后临朝董卓迁于永安宫/济曰仍) (第 29a 页)
駮司刑 刘志
素定邱神鼎罪判 …… (第 06a 页)

潦。荐于神明。稽首请止。获霁于辰。天长地久岁不留。刊石
纪铭表祯休。(阙四字)淩千秋。 刘志

:PROPERTIES:
:PERSID: QTWAUT0405
:END:

志素。武后时官 (第 11a 页)
命于葵
邱。亦曰无以妾为妻。此则夫子恐开窥竞之端。深明嫡庶
之别。又汉成帝欲立赵氏为皇后。刘辅极言。 汉桓帝
欲立
薄氏于中宫。李云切谏。又见人閒盛言。尚书左丞相张说。
自被停知政事之后。每谄附惠妃。诱荡上心。 (第 09b 页)
右。御史中丞徐恽从京使还。向臣等说。妖贼 刘志
诚四日
从咸阳北原向南。见昭陵山上有黑云忽起。志诚谓其凶
徒云。此云将有暴风。若冲头立。恐有破败。志 (第 11b 页)
悟昔炎精幽昧历数将终(东观汉记曰/汉以炎精布)
(耀或幽而光尚书曰/天之历数在尔躬)桓灵失德灾衅并兴 (孝桓
孝灵汉/二帝也汉书)
(诏策曰大禹/能亡失德)豺狼抗爪牙之毒生人陷荼炭之艰(汉书/杜文)
(谓孙宝曰 (第 10a 页)
(父清河孝王庆殇帝崩邓太后与兄骘定策禁中立之/又曰安帝崩阎太后与兄显立齐北惠王子北乡侯懿)
(又曰 桓帝讳志
父蠡吾侯质帝崩梁太后与兄冀立之/又曰灵帝讳宏父苌解□亭侯 (第 27a 页)
桓帝
崩窦太后与父武)
(立之又曰章德窦皇后和帝即位太后临朝和熹邓皇/后立殇帝太后临朝安思阎皇后立少帝太后 (第 27a 页)
庙号元宗建武中皆去之后汉和帝庙号穆宗安帝庙
号恭宗顺帝庙号敬宗桓帝庙号 威宗
初平元年有司
奏四帝无功德不宜称宗请除尊号制曰可唐高宗太
子宏追谥孝敬皇帝庙号义宗开元六年有司上言准 (第 2a 页)
切凛然有生气焉(后/汉)
(书卷五十九窦武传武字游平扶风平陵人安丰戴/侯之元孙也延熹八年长女选入掖庭 桓帝
以为贵)
(人拜武郎中其冬贵人立为皇后武迁越骑校尉封/槐里侯永康元年冬帝崩无嗣武立解渎亭侯宏是)
( (第 25b 页)
玆振发而处彼幽沉频
年厕角逐之场众口蔑殊尤之誉齐国彗秃荆
山眼枯渐觉途穷虚云舌在岂可坚期御李确
慕依 刘志
空切于投林丑难逃于侧管伏惟员
外魏车委照轩匣扬光傥怜其刻意探幽焦心
体物虽则异于披沙之说然略几于架屋 (第 14a 页)
   送詹同文承旨还乡 赠韩友中
   和张思广九日韵 凤凰台
   秦淮对月 送吕元振归四明
   乙卯清明日饮 刘志
远宅赋诗一首 (第 9b 页)
  送吕元振归四明
千里东归访故园春深满目野花繁山横鸟道如龙转
水落蛟门尚虎蹲贺老风流谁复继舒公气节更须论
故人为谢崔文学何日听诗酒一尊
  乙卯清明日偕马新仲李守中 刘志
远游聚宝山 (第 11b 页)
补注引)。予览《战国策》,乃知赵武灵王胡服也。其后秦始皇破赵,得其冠,以赐侍中。高祖来秦,亦复如之。 孝桓
(案:《北堂书钞》引有 「孝桓」
二字),侍中皇权参乘,问「貂蝉何法」,不知其说。复问地震,云不为灾。还宫,左迁议郎。(《续汉志·舆服 ……长一人。(《初学记·职官部》,《太平御览·职官部》)

  黄门冗从仆射一人,秩六百石。(《后汉书 桓帝
纪》注)

  黄门鼓吹百四十五人。(《后汉书·安帝纪》注)

  暴室在掖庭内,丞一人,主宫中妇人 ……百官三》补注。案:此条本引作「应劭」《汉官秩》)

  中黄藏府,掌中币帛金银诸货物也。(《后汉书 桓帝
纪》注。案:《续汉志》「中藏府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中币帛金银诸货物。」此衍「黄」字。) ……后汉书·梁商传》注)

  内者主帷帐。(《后汉书·皇后纪》注)

  朔平署司马一人。(《后汉书 桓帝
纪》注。案:朔平署不见于《续汉志》)

  尚书令主赞奏,总典纪纲,无所不统,秩千石。故公为之,朝会
注,《广韵》十二《齐》)

  枚氏。六国有贤人枚被。(《通鉴注·汉纪》九)

  裴氏,伯益之后。 (《后汉·桓帝
纪》注)

  台氏。金天氏裔孙曰台骀,其后氏焉。(《后汉·献帝纪》注)

  哀氏,鲁哀公之后,因


  望氏,齐太公望之后。(俱同上)

  伉氏。汉有伉喜,为汉中大夫。(《广韵》四十二《宕》, 《后汉·桓帝
纪》注引云:「抗氏,卫大夫三抗之后,没有抗喜,为汉中太守。」则字当从手旁,「大夫」亦当为「太守」也。
刑之舋,被以滔天之罪。陛下不复省览,猥发雷霆之怒。海内贤愚,莫不痛心。武以殁矣,无可柰何。皇太后亲与 孝桓皇帝
共奉宗庙,母养蒸庶,系于天心,仁风丰霈,四海所宗。礼,为人后者为人之子。陛下仰继先帝,岂得不以太后为
卷六十四

张奂

  奂,字然明,敦煌酒泉人。 桓帝
初,辟大将军梁冀府,以疾去。后举贤良方正,对策第一,拜议郎。永寿初,迁安定属国都尉,进使匈奴中郎将。
略见袁宏《后汉纪》二十一)

赵芬

  芬,宕渠人,为巴郡文学掾。

诣巴郡太守自讼

   孝桓
帝以并州刺史泰山但望字伯阖为巴郡太守,勤恤民隐。郡文学掾宕渠赵芬、掾弘农冯尤、垫江龚荣、王祈、李温、
尽宜毁。八月酬报,可出元帝主,比惠、景、昭、成、哀、平帝,五年而再殷,合食于太祖。孝章皇帝、孝安皇帝 、孝桓皇
帝亲在三昭,孝和皇帝、孝顺皇帝、孝灵皇帝亲在三穆,庙亲未尽,四时常陈。孝和以下,穆宗、恭宗、敬宗 、威
宗之号,皆宜省去,以遵先典殊异祖宗不可参并之义。今又总就一堂,崇约尚省,不复改作,惟主及几筵应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