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詔令奏議類
好。而但与缌服无别。平居则黑带。临丧用 素带
为宜。宋侄士行之言。大略类是。而以为未安者。其意较紧。如权敬仲或他人谓以甚好而无间然矣。因此定行。然 …… (第 362H 页)
。初既创行。又甚懵陋无据依为说者。而但此初为其太薄而欲厚之。非以轻者而施之于重也。至于平居黑带。临丧 素带。
似合于居则绖出则否之义。而为朋友吊服者。亦于未除之前。平居 (第 362H 页)
素带。
则为祖先吊服者。亦岂不可于葬前 (第 362H 页)
素带
以居耶。家兄之意。盖如此矣。
上陶庵(壬戌)
从弟之葬期在既望。方谋往会于杨山。而仆马不备。欲觅舟以 (第 362H 页)
语子孙曰。玄石自是吾党君子。乃余相信之朋友。及入耽罗。贻先生书告诀。托以后来世道之责。)逮至楚山祸。 素带
三月哭。(先生闻尤翁讣。痛哭曰。尤翁出以大义。死于士祸。攻之者当为小人。遂引栗谷服退溪例服之。以寓文 (第 132L 页)
 曾见己巳答子仁书曰。今日尤丈复作罪首。时议必求异趣者。以为之助。人多为高明深虑。政目三望。正符其言。又曰。得于传闻。前头伸骊冤时。必引兄家为明證。又将有追赠先庭之举。又寄沧溪书曰。尼于近日。与骊徒相合。攻斥大老。尤为不韪之甚者。此三书分明见载于年谱。而文集当卷。以纸掩贴。使不可见。此似任赉辈所为。此何等痛惋。庚午答俭丈书曰。示喻尼事安静无辨之说。正叶鄙见。其原由于为尤翁 素带
一节。要当有以衷之。此书作于坡尼分门有说之后。而谱中见载。集中遍考不得。可异。甲戌答人书。有曰尼于近 (第 171L 页)
。固人所信服。精义语类。亦程朱言语。并行来世。未或重轻。则言论者亦玄翁言论耳。何谓无据。而于怀则如服 素带
三月。主张其道峰并享。甲戌名义之一循其轨辙。于尼则如甲戌荐引之无一言相及。不许人往交。师友考證之见意 (第 339H 页)
必身亲。家人或请代。则曰。二十五月之期。其将几何。病不至危。岂忍不参耶。强请则呵退之。服阕。常着布衣 素带。
每当生朝。悲不自胜。驰至先山。号哭终日。梦里承颜。辄惊觉涕泣。与人语。语及先亲。必汪然垂涕焉。公尝中 (第 439H 页)
坤殿出宫。栗牛两贤黜享文庙。尤翁荐棘济州。六月。受后命于井邑。先生为位望哭。仍行 素带
三月之制。而以汤忧转剧。顷刻难违。终不得一哭于万义墓下。以伸至意。为终身恨焉。未几。丁观性公忧于庚午 …… (第 456L 页)
左。成萧寺笑别。而李公便道已过。先生懊恨不已。遂以诗与书送于谪所。则已后于其皋复矣。先生为位望哭。服 素带
三月。构诔替告于归榇。八月。 景庙升遐。 (第 463L 页)
。吾伯母也。公事吾伯父孝献公。如亲父兄。及丧。制师服周年曰。成就吾身者。公也。吾先人之丧。又为制白巾 素带
三月。公于余。盖不减骨肉亲也。余安敢以不知公为辞。然余所以知公者。亦不独以其亲也。呜呼。余又敢有爱于 (第 643L 页)
追慕。若初丧然。素衣 素带。
以终其日。友爱之笃。出于至诚。先是。大夫人既殁。兄弟穷约。皆未显。其弟赘于妇家。无所归。公未忍相离。 (第 326L 页)
人既不明言师服。未知当服何服。而似当各以厚薄浅深。称其情而已。昔孔子之丧。门人如丧父而无服。今以素巾 素带
心丧。待祥期欲除。然不可一定论也。如何。
答崔见叔别纸
周易总目朱子河图洛书图说注。古人做易云云。其 (第 500H 页)
。未尝离先生座右。故三句及之。而其馀梅诗之函丈间往复亦甚多。翌年庚午老先生卒。先生心丧一周。素衣素食 素带
过小祥。其后朝议将以六品职相处。为不悦者所惎遂不果。而亦以知先生之无意于斯世也。丁丑十月十二日。以疾 …… (第 524H 页)
少之。末乃执弟子礼。登门请业。论者谓苟非知足以知圣人。不能也。而公犹以晚悟为恨也。及李先生卒。公素衣 素带
素食。行心丧一年。与弟富仪,堂兄富仁,堂弟富信,富伦,表从琴氏兄弟。并游李先生门。居又同社。日夕相聚 (第 533H 页)
十七。人皆危之。而卒能扶持。以终其丧。实惟神明之默祐也。终身孺慕之诚。每切于讳辰之临。前期三日。素服 素带。
不接宾客。悄然高坐。悲涕终日曰。此君子终身之丧也。每当仲月。必行时祭。果不过五品。馔亦如之。礼腆精洁 (第 47H 页)
皆耻斋先生道义之交也。退溪先生极加称奖。以为应吉不亡。应吉。即耻斋先生之字也。 冬。哭退溪先生。素食 素带。
累日乃除。 十二月。行聘礼于清州韩氏。 赠领议政讳孝胤之女。时国俗不好古。婚礼尤草草。婿至女家三日。 (第 487H 页)
大抵间一代。取孙行为后。自白乐天始。而乃侍养也。非继后也。礼书。元无为祖服斩。则只服本服之外。以素服 素带。
心丧终三年。恐当至于户籍。则明斋尹氏。家祖则书之曰继从祖。而父则填之曰生父某。谱书则吾南。或有中空。 (第 344H 页)
南溪之言笃孝经行云者。亦哀其志而恕其过也。吾家孝贞公以遗腹。当回甲之年。虽行追服。而不为袒括。以素衣 素带。
侍墓终其年。论者以为适中。宋应教相玉七十。再逢丧年。服丧如初。侍墓三年。朝夕哭擗。毕竟不胜丧卒。此先 (第 429H 页)
知盛意如何。
答赵孺文
朋友服。加麻三月。而尤翁之 素带
三月。何也。岂情不至于加麻故耶。永感者。常着 (第 67L 页)
素带。
则何以别友服之 (第 67L 页)
素带
耶。愚意于朋友。有不服。服之。加麻三月。恐为得之。未知如何。
与赵孺文
师服。先儒所论所行不一。而恐 (第 67L 页)
名乎哉。行心丧者。所宜兢兢也。既曰身无衰麻之服。则布巾带。亦当无之。但于加麻时。着白布巾。心丧则素衣 素带
已矣。
庶兄庶叔。祝不当书显字。嫡弟嫡侄。祝亦不当书亡字。代以故字。
告庶母。无称嫡子之文。只称子亦 (第 147L 页)
无日月。虽与耿兰之报同至。以痛惜无异于宪文丧相吊。则其非虚传也亦审矣。即为位而哭。又依尤翁故事。定为 素带
三月之制。然犹冀其传之或非其真也。翌月。因壮洞递见讣书。及药田李君君明书。公果以九月十四日没矣。呜呼 (第 250L 页)
读。亦可以仰揣 圣意之卓越。感叹深切。而惜乎当时诸臣。不能赞成其美事也。禫祭服色。鄙家自先世。以道袍 素带
行之。而笠则用墨笠。或旧㓒笠。但朝官不用。有官服色。士则着周衣。不用平时所着。不着冠。至吉而复常矣。 (第 45H 页)
旅榇未归。羁乡孤魂。将何凭依。又未几何。次胤夭折。冥漠之中。想亦饮泣。祸福脩短。神理难测。魂箱返室。 素带
趋哭。拜慰老人。不忍提说。不如无生。晦翁犹云。虽百玄夫。讵能欢欣。斯既如斯。孝心莫慰。愿保孤儿。俾蒙 (第 149H 页)
  
吏曹判书 赠领议政尹公行恁墓志铭
正宗文成武烈圣仁庄孝大王宾天之越明年辛酉。吏曹判书硕斋尹公不得安于朝。出为湖南观察使。既而遘祸益烈。卒于薪智岛之谪舍。后六十一年辛酉。公子判敦宁府事致仕奉朝贺公。素衣 素带。
衔恤如初。撰次公言行立朝本末。以幽堂之志。命诸圭寿。辞谢不获。圭寿眇末后生。不及见先辈盛时。世故百变 (第 385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