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詔令奏議類
皆后先请于台御史
吴文华于是军书移制置使凌云翼大会于东兰那地
面册之间是日即以羽檄属分守使吴善分巡使 陈俊
徵永顺白山诸土州州赋兵三百人及狼兵营堡诸兵
皆驰大岩上平横山咘咳等巢期诸军聚河塘咘咳为
营一时至者四 …… (第 15b 页)
吴椿卢仲佃按察使林澄
源皆去官久例不叙御史胡宥乃访诛纳以闻而征蛮
将军王尚文及姜忻李一迪侯国治彭丈质 陈俊
陈应
春林舜道欧阳模彭富王天爵周舜岳刘世赏皆有功
于是守令得叙者于郡守则李遇春郑国臣于同知则
梁直郑 (第 20a 页)
忧虑则滋甚几何其不至于痼笃也傥蒙垂仁布
德赐以缓死之方庶几回生之力使得蚤还桑梓老死
蓬蒿感恩无既武平 陈俊
诗轴来时俊适有事系官故
欲迟迟不意俊以忧去接淅连夜令人驰去已不及矣
谨以旧封返璧临书痰眩手涩不能凭几 (第 19a 页)
  徐孝廉韩小传
徐韩字景之潮阳人少失怙母黄氏明敏嗜学通子史
百家言坚贞守义授韩以诗书纺绩篝灯课诵弗辍
韩亦克孝力学副所望康熙丁卯举于乡教授生徒
以倡明正学为己任出其门者多一 时英俊
数上春官
不第以孝廉终未竟其用生平负气节不谒权贵长吏
之庭未尝投一刺也虽环堵萧然漠不为意士大夫重之 (第 31b 页)
老引身之荣颂歌饯送之盛惟大司马三原王公介庵
冢宰吾邑 陈公愚庵
大理卿乾阳宋公克敬及公盖四
见焉三公者跻位通显泽易流而声问易以被公一教
秩顾出而与之并则又知清脩独行 (第 8b 页)
不知山中岁月与当官何如世人莫不
瞻敬搢绅士倚为矜式彼落落无闻樗栲阅世者恶容
一喙论哉吾闽人物林公庄敏 陈公康懿
彭公惠安及
公称四贤公独岿然灵光殿我闽服固非独受知之私
庆也昔富郑公以司徒李文正公以司空致政为耆英 (第 11a 页)
   翰林检讨林思轩先生墓志铭
思轩林先生疾革语其子户部主事夔曰吾志素厚汝
勿处于薄业素贫汝勿处于富我死以状累茂烈而见
素丏铭遂逝弘治丁巳五月念日也明年葬先生主事
以陈君之状请铭呜呼乡国名贤典刑斯在其最纯以

烈则彭惠安 陈康懿先生
意其俦欤或曰是其地特异
其植立又难又曰先生奚下胡安定孙明复俊未敢僣
论要之决非今之人能然也先生秩故卑 (第 7a 页)
   中奉大夫致湖广右布政使事琼山方公墓志铭
公讳守字宜约号省庵既致布政事旧业日落贷于里
富人为常人曰二品官如是耶传为笑世无义丈夫予

念公不能助也作怜白头寄之事颇闻莆二庠士言之
巡按监察御史宗君彝援诏例给廪又给田荐之朝未
报公疾作强力序族谱以不及置义田为恨比亟语其
子曰送老矣多读书力了责交游见素念我不及为别
致吾意焉弘治甲子四月十八卒日也生正统丙辰六
月六日沈裕隽永童丱即老成为宫保 陈康懿公
所知
远大属焉景泰癸酉年十八领乡荐又十七年第进士
为户部主事转员外郎再转而为郎中佩玺书提督蓟 (第 13a 页)
   论盗内府财物不当轻贷疏
题为访获事该锦衣卫镇抚司题称少监王玘等军匠 陈俊
等偷盗内府财物缘由奉圣旨是 (第 21b 页)
陈俊
等并任氏
送法司拟了罪来说王玘等送司礼监奏请发落未获
的著挨拿送问守门守卫内外官军本当查究但既无
(第 21b 页)
记日期罢张德玉等饶他钦此钦遵将 陈俊
等开送
前来各问罪送大理寺待报发落外该本部看得内府
严密之地内监亲近之臣而内库之储付以监守责亦 (第 21b 页)
专矣不谓王玘卢能韦祥霍通韦训范诲蒙浩孙忠李
忠董镛息堂王廷佑甄得卢良李惠张约李进郭靖大
肆奸贪串同 陈俊
等恣意侵盗银共二千七十九两纻
丝绢布共一千馀匹纻丝䌷绢衣服共二百领又有金
钮玉束等物夫一时侵盗如是平 (第 22a 页)
  杨师道(本传云字景猷华阴人清警有才思隋末自洛阳来归尚桂阳公主累转太常封安德郡公贞
观中拜侍中参预朝政退朝必引当
时英俊
宴集园池文会之盛一时莫比酣赏之际援笔直书有如宿
搆太宗每见其诗必吟讽嗟赏卒谥曰懿)


  五言律诗 (第 6b 页)
  丘处士时用画像赞

其容之温温其言之恂恂居乡而忠信是与居家而礼
义是敦招风月以为友约诗书以为邻邈乎畎亩之志
悠然湖海之情此其人所以养之厚居之安而能乐乎
考槃者也
   陈俊
文画像赞(为钦天监挈壶正/)
宽和而不迫谦慎而不矜探赜象占得义文之奥究察
地理识阴阳之情早受知于明圣 (第 49a 页)
  陈炜列传论
炜为御史首劾执政而辞气劲直如此其亦子曾子所
为临大节而不可夺者欤
  吴源林长懋林环林文翁世资 陈俊
柯潜彭韶朱
   宽杨琅林诚列传论
我朝列圣相承重熙累洽百三十年于兹天下承平日
久故士有一概皆思奋庸 (第 25a 页)
于时若椽榱梁柱以成大室

焉予编次郡之人物既各考论其学术政行而取其所
得之尤盛者以类相从已分列于儒林宦业诸志矣若
吴源两被徵诏完名以归林长懋辅导春宫小愆必绳
林环博学通才太宗所重林文老成忠厚英庙见称柯
潜海内倾仰期以大用翁世资独甘祸谪以苏疲民
恭勤慎密始终不渝彭韶忠诚体国不愧古人朱宽
杨琅林诚遇事敢言无忝厥职是皆有德业位望卓然
名一时者也故特 (第 25b 页)

    陈康懿公
尚书神道碑
公讳俊 (第 6b 页)
时英
别号 (第 6b 页)
愚庵
世居莆之后埭早负才志颖
敏不凡少长与故御史黄仲渊行人林时深参政黄廷
永同游学俱有重名于时称东厢为多贤 …… (第 6b 页)
有司月给米二石舆𨽻四人逾年以疾卒弘治元
年二月二十九日也距生永乐己亥享年七十讣闻今
上复加恤典赐谥 康懿
遣官谕祭且营葬于汤亭山考
教谕府君与祖明善皆以公贵累赠南京兵部尚书祖
妣黄氏妣郑氏俱累赠夫人配夫人马 …… (第 8b 页)
正简庄敏文节以及二刘
诸公布列在位然其名德莫过于正献后三百年至我
朝成化间复盛材贤林立然其望实亦莫过 康懿
史言 …… (第 9a 页)
序其大者铭之其他荣遇世系有墓志在铭曰
宋有正献作相阜陵福履名德为莆首称三百馀䙫寥
寥莫继迨我宪皇时有 康懿
(第 9b 页)
康懿公
人所让贤于思
而扬望之伟然方初筮仕不家于丧慎若处子礼以自
防卒减刍茭闵其劳止氓负南金往亟稽理宽严适宜 (第 9b 页)
成而上。艺
成而下。文章技艺之流也。故夫子末之。是以四杨荀陈。以
德行经术。名震海内。门生受业。皆一 时英俊。
而文章之士。 (第 08a 页)
司马已下亲吊问之,以崇谦让。(袁宏《后汉纪》六。案:此校本传多出「诸将狐疑」已下四语。)

玺书赐 陈俊(八年)
  将军元勋大著,威震青、徐,两州有警,得专征之。(《后汉·陈俊传》注引《华峤书》,又见袁宏《 ……求汉之断,莫过王莽。近张满作恶,兵围得之,叹曰:「为天文所误。」恐君复误也。(《华阳国志》)

陈俊(八年)
  东州新平,大将军之功也。负海猾夏,盗贼之处,国家以为重忧,且勉镇抚之。(《后汉·陈俊传》,
功、刘茂、陈葵、 陈俊
、林凤、随征都司薛化龙、随征守备杨复是、外委随征守备邵士廷、俞海珍、杨斌、外委随征千总高牲、王国柱、 (第 45 页)
  又准福宁黄总兵报称:『本镇面准本将军指授方略,统领本标戎旗及中、左、右三营官兵,由下坑山土寨西路,进攻澳头山。逆贼于寨外预伏贼兵五千有馀,摆列五色旗七十馀杆,倚险迎敌。本镇指挥官兵,开炮攻打,自未至申,贼势愈炽。本镇率领领旗守备赵贵、朱文等及红旗守备 陈俊
、林凤等、中营守备曹国泰、署千总张名、外委效用守备刘进、张志高等,挑选荡寇炮、排鎗奋勇进攻。本镇领兵 (第 193 页)
以孟子之雄辩。其于杨墨。虽曰辞而辟之廓如。然当是之时。杨墨之言盈天下。而其横议之势。盖不可胜敌。故一 时英俊
之才。相率而归于彼。驰骋游说。以取一切之功名。从游于门下 (第 162L 页)
湖间二十馀年。教授生徒。皆数百人。四方贤士大夫自北渡淮。自南渡江者。无不造庐请谒。后还旧里。门下皆一 时英俊。
以诗文名世者数十人。允治为人。平易和缓。 (第 395L 页)
绍膺不胜而走。赖遽前批其颊。即坠阶下。王与群臣抚掌大笑。宗植李复基亦骂绍膺。于是仲夫,金光美,梁肃, 陈俊
等失色相目。仲夫厉声诘赖曰。绍膺虽武夫。官为三品。何辱之甚。王执仲夫手慰解之。高拔刃目仲夫。仲夫止之 (第 180L 页)
莫不叹赏。称之曰奇才。然此何足以知君山。而又何足以尽君山也哉。余年二十一。始谒农岩先生于石室书院。一 时英俊
之士出入门下者甚众。君山独与李伯温,吴明仲及余最相得。日夜聚会。谈笑欢乐。凡天地造化性命理义文章书画 (第 514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