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圣朝之大典虽桥山碧血左右龙髯而枌社所在岂遽
忘情陟降之灵陈氏子孙其敬之哉
   王节悯公
祠堂碑 (第 10b 页)
王节悯公
祠祀旧肖像于荆公重恩阁及天封寺予谓
是以寄公草草将事也乃议为别立祠于湖上而附以
公子驾部之栻呜呼 (第 10b 页)
节悯
父子再世死国世所稀也其
再世知吾鄞县而死国则世尤稀然 (第 10b 页)
节悯
之死褒崇荐
至而驾部之死则世多讳言之者愚窃以为不然夫死
忠一 (第 10b 页)
节悯
死于甲申则以为忠而恤之驾部死于丙
戌宁竟以为逆而弃之说者以 (第 10b 页)
节悯
死于闯贼而 (第 10b 页)
圣朝逐贼即加恩于死节诸公则驾部之抗命为过是
又非也夫所以加恩于异代死节之臣者以教忠耳是
驾部必不负故国而后不负其父必不负其父而后不

圣朝盖 节悯
得驾部而其被恤愈无愧然则其附祀也
亦何嫌疑之有驾部讳之栻字瞻卿 (第 11a 页)
节悯公
次子也少
随侍在吾乡 (第 11a 页)
节悯
最爱士凡鄞人之秀者咸出入其门
驾部多与之厚故白下不守驾部东走来鄞截江之役
监国令以墨衰任车驾主事知鄞 …… (第 11a 页)
鄞阁部朱公守金华以檄招驾部乃为之练兵于
武义兵败入山中谋再举被执死之驾部之在吾乡五
日京兆耳然吾乡以 节悯
之故甚爱戴之闻其死也皆
泣下每祭 (第 11b 页)
节悯
必以驾部配其后耆老渐丧始阙其礼
而并知其事者稀矣呜呼碧梧翠竹乃与甘棠之爱并
成故国之乔木 (第 11b 页)
节悯
之泽为何如哉伏念
圣朝之脩明史自丙戌以前死者皆得录则驾部固应
登于 (第 11b 页)
节悯
附传又何害于附 (第 11b 页)
节悯
之事已备详于明
史故不纪但纪驾部事以补史阙 (第 11b 页)
  舟山宫井碑文
舟山何以有宫盖明亡以后监国鲁王一旅居焉故自
称曰宫也宫之井何以传志监国元妃陈氏死节地也
井以宫洌宫亦以井尊也予考甲申北都之难熹庙烈
庙二后死之其时文武殉难诸家新乐侯刘公眷属最
多而刘文正公马文忠公汪文烈公陈忠悯公成金两
忠毅公其母若妻若妾皆有死者其家居闻赴自裁则 王节悯公
妻说者皆以为中宫阴教之隆致之也然是
犹涧槃逵葛之所聚舟山弹丸一区耳辛卯之役元妃
死之其文武殉难诸家亦 (第 10a 页)
  题石斋先生遗诗
石斋先生遗诗是人伪作其中真笔不及半但观其凑
成三百十一篇之目便是村学究所为强合毛诗之数
者开卷便说留侯因人成事坐据三韩千里之地渔阳
铁骑所出而不能用是其人全不识东西者阳翟之韩
而以为三韩三韩而即以为渔阳何其妄乎以读破万

卷之石斋而为此言耶
  跋 王节悯公
手迹
明之亡也浙中仗义殉节之臣极盛而杭人独少甲申
之难竟无一人乙酉南都之亡家居而死者陆大行鲲
庭王邵 (第 15b 页)
武昭平祝贡士开美死于师者翁都督也画江
之役褒恤诸忠但及大行不及邵武吾乡董户部次公
争之曰死一耳何以恤典有偏将谓大行系甲榜邵武
系乙科耶今之甲榜而卖国者肩相望也邵武始得谥 节悯
今年冬杪获见邵武手迹于户部家乃国难前所
写摺扇见寄者乃知邵武于户部为旧契邵武不负故 (第 15b 页)
安贵荣参政后世袭宣慰司之职盖历
数百年而其祀未斩云
论曰济火一荒陲土帅耳当武侯渡泸之日孰为之计
大义 明王章
者而毅然以助顺树勋崛起一隅为蛮王 (第 11a 页)
  奏为恭谢天恩事接得邸报该兵部题为仰仗天威讨
平倡恶叛猺恭报全捷事该两广提督军务右都御史
殷正茂巡抚广西右副都御史郭应聘会题官兵剿杀
怀远板江等处叛乱猺贼并开臣借发浙兵毕集成功
缘由本部议覆节奉圣旨是方弘静赏银十五两钦此
随于万历二年七月初十日据承差潘守祯赍捧钦赏

银两到臣当即焚香望阙叩头祗领讫恭惟皇上文武
圣神聪明睿知泰阶玉烛运方抚乎昌期磐石金瓯虑
更周于荒徼顷者诸猺恃阻敢抗 王章
连岁称兵竟烦
天讨三军时雨师咸出于万全五岭欢声名遂安于一
怒兹诸臣之用命本一德之格天臣庸劣无能涓埃莫 (第 45b 页)
不敢不饬焉诡俭就陋是隳 王章
而渎民视也俭为共
德君子自俭而已矣君子为私室虽富不敢有加不及
则止至于公家之室先王制礼不敢不及焉抑犹 (第 4a 页)
胶楚泽周纲已凌夷况复王风降
故宫黍离离玄圣作春秋哀伤实在兹祥麟一以踣反
袂空涟洟漂沦又百年僣侯荷爵圭 王章
久已丧何复
嗟叹为马公述孔业托始有馀悲拳拳信忠厚毋乃迷
先机六曰东京失其御刑臣弄天纲西园植奸秽五族 (第 35a 页)

翰林院左谕德周凤翔右谕德刘理顺宫允马世奇检
讨汪伟吏科都给事中吴麟徵户科都给事中吴甘来
监察御史 王章
陈良谟陈纯德部属新进则有吏部员
外许直兵部郎中成德户部郎中周之茂兵部主事金 …… (第 7a 页)
  请立限田之法疏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臣/)魏裔介谨
题为请立限田之法并察荒土计口分授以重农功以
复王道事(臣/) 汉臣
王吉有言欲治之主不世出图治
之时不常有公卿大夫幸得遭遇其时未有举明王于
三代之盛者也岂三代不可复乎夫 (第 35b 页)
无礼不死何为今吾观列侯与大夫而皆知其及庶几或有鬼神焉夫礼
之可以服天下也又益之以死能无惧乎不然夫以 王章
之不修也侯度
之不恪也受玉而容惰非若请隧之愆称伐而语犯非若争田之罪也为
彼而犹获福为此而遂及祸此不必 (第 3a 页)
   少保大学士王文通公神道碑铭
顺治十六年二月丁卯 上以故大学士王公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卒
于其位为之震悼而赠谥祭葬褒终之典毕备且命书其勋德于墓道之
碑曰以昭朕笃念旧辅之意于永永勿忘其长子明德缮疏以谢退而属
伟业为之辞伟业震恐曰纪事臣职也未有承制而用草莽固陋亵 王章
而私令甲礼之所不敢出也明德固以请曰 上命即其家伐石树表而
螭首未有刻文匪惟抑没先人将以陨越钜典不共是 (第 7a 页)
心于
春秋大旨十常得其六七较之汉唐以后诸家优矣朕
万几之暇研精六经窃有慨于春秋经圣人手定其衮
钺本乎 王章
刑赏原于忠厚义例虽繁而其明白正大
之旨必不如后之说经者委折碎细若此爰命儒臣撰
集进讲大约以胡氏为宗而 (第 3b 页)
   父

制曰汉书最称石氏家法扬雄曰石奋石建父子之美
也要其所持以驯行为贵其父所甚责子者惟坐车入
里门其子因之马书尾五致其畏慎而已朕以为是父
子可居里闾不可立之朝廷之上若乃万年教谄子咸
不承阿鲠异持道固可怪尔原任参政瞿汝说乃具官
某之父有 王章
唐介之直官郎时能以其职抗珰使矫
虔坐戢为国守宪为帑节浮归于气道之用夫人气至
则业光道立则能见是故能神 (第 14a 页)
世则博穷七箧(见天/篆序)朱龄石则才涌百函(见寿/徐序)
而长贫高凤非无憔悴之言(见悬/圃序)少贱 王章(见天/章序)
大有
幽忧之疾(见海/棠赋)易衣而出居赖贤妻(儒行易衣而出并/日而食笃行传李)
(充兄弟六人/易衣而 (第 17b 页)
上谕十六条谆切讲解以礼让为先勤俭为本戒游逸
赌饮无以小过而不改间有不遵约束者许令指名报
究使知目有 王章
勿令若辈视法如弁髦也
一县城之驻防宜撤也当年王师进滇经过铜梁因馀
众尚未迁移每被逃兵过铜劫掠自迁移之 (第 32b 页)
  请禁讦告以正名义疏
有司叠讦上官初为谋陷诈赃之举渐成反噬挟制之
风流害无已名义与国体俱伤谨特疏纠参伏乞

睿鉴以肃法纪以昭体统事窃照上下者名义之所关
举劾者国体之攸重自督抚以及监司至诸执事上下
名义昭然不容紊越若三年计典与荐举必不可停等
案并不时纠参事务必司道府据实款揭合之督抚访
闻无异方敢列疏入告权不旁贷事不独制上下相维
名实俱存法至周详尽善矣未有如直属之有司蔑视 王章
逞讦上官相沿成习名义废弛体统倒置之甚者
也臣六月抵任检结旧案如任县已故知县施埏宝为 (第 9b 页)
风俗一返淳庞斯世
道永安熙皞矣如有不遵查出重究
一严禁兵丁虚冒离次失伍已为军法所不容虚名冒
饷更属 王章
之难宥两江为东南重地汛防戍守最为吃紧本
部院访得各标营将弁多有坐佔名粮或数分十馀分 (第 26b 页)
  文帝本纪
余读文帝纪即位将一年乃修代来功群臣请立太子
下诏欲择诸侯王昆弟及贤有德义者群臣固请始许
之又立赵幽王太子遂王遂弟辟疆及齐悼惠王子朱
虚侯章东牟侯兴居然后立其三子为王次第可观以
为有王者举动及读齐王传始诛诸吕时朱虚侯章功
尤大大臣许尽以赵地 王章
尽以梁地王兴居及文帝 (第 11b 页)
立闻朱虚东牟之初欲立齐王故黜其功二年王诸子
乃割齐二郡以 王章
兴居始知帝所为假仁者耳射钩
斩袪之恨霸者犹能忘之今乃小嫌黜人大功岂公义

田横之海岛尉佗之蛮夷皆足 (第 12a 页)
朘削肥家或滥刑逞虐或借刻以为清或恃才而多事
或謟媚上司以贪位或任纵胥吏以扰民或徇私逞欲
以上亏国帑 王章
具在岂尔贷欤更有任州县时私肥
已橐而漫云且俟显要方立名节者其与初市清名晚
而改操之人何以异哉至于钱粮 (第 17a 页)
  闽海氛气侵螺山精英剖元臣翼
皇舆胄子修二酉出入金玉庐俯仰东南亩
圣恩优以渥舆情洽亦厚逆孽忽异心孤注谁与守 王章
顷刻焚虚焰腾空走骂贼恨无声嚼舌血沸口缧 (第 82a 页)
王章
也所以固天下之本也臣非独薄也侯度也所
以立天下之准也此其通于天下者也禄之班于王畿
也卿之受地视夫侯矣 …… (第 17a 页)
  大贤举周室之班爵禄合内外而尽其制也夫爵禄通
于内外此圣人之所以尽制也大贤举以为时人告殆
亦王制之遗意欤盖谓爵以驭贵禄以驭富固帝王公
天下之大端而爵有崇卑禄有隆杀又先王所以综理
天下而治之者也周室之班爵禄不有大略之可言乎
以班爵言之君诏爵者也而臣则得君之爵以为爵者
也天子之位其爵尚矣天子而下公侯伯各一位焉子

男同一位焉夫固所以大一统而联属乎天下也至其
国中之爵岂独无其等乎一国之共宗者君一位焉自
是而卿而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其名不同而其位亦不同也
一国之经纶又何异于天下之大势耶要之先王非侈
名号而相与为荣也盖 王章
侯度自有不容混者故错
壤以居而天下无孤立之患分职以治而国中无偏任
之嫌则内外之相维大小之相制而爵于是 (第 1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