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李泽” 相关资源

總集類
別集類
物致知及善恶。皆天理之说。)与张南冈书。(论刊录疑俟质。)
四十年甲午。(先生四十三岁。)十二月。跋 李泽
(植)初学字训。○撰烈妇郑氏旌闾记。○丁善山(思慎)来访。(愚潭公孙。)○答姜监役书。(论四七说。 (第 494L 页)
。曾玄蕃不录。于乎。公孝友肥家。孝友堂记已著矣。清简莅民。去思碑文足徵矣。其交游则如金清阴,李石潭, 李泽
堂,郭太虚,成溪西,李白江,姜寒沙,蔡湖洲,吾七代祖听天堂诸贤也。以若行治学术。早岁立扬。不幸位不显 (第 476L 页)
   镊白须。次李东岳韵。
   皓首吟。次张旅轩韵。
   行路难。次郑东溟韵。
   放雀诗。次崔迟川韵。
   志悔。次 李泽
堂韵
   痈尰木。次赵龙洲韵。
   一字至十字诗。次张溪谷韵。
   溪谷仿楚臣赋大言小言。晋人
。须向荡荡平平逵。
放雀诗。次崔迟川韵。
笼中锁十载。孤寄迹同羁。饮啄随人意。谩思北溟池。
志悔。次 李泽
堂韵
底事少闲多促忙。中宵点检独彷徨。鼎盐无地担调和。斗醋曾年饱备尝。金错九州谁手做。圭磨三复我心藏 (第 75H 页)
相福源曰。不但有树立。其久次当升。不但久次。其人允合升用矣。以都宪。论德相罪。仍请亨夏护逆之律。又请 李泽
徵疏扶 (第 35H 页)
。以江都筑城时事。李观命追疏诬论。赵道彬继之。公乞解本兼诸任。不许。后有论主第事。为洪锡辅,洪禹瑞, 李泽
等所弹。辞本兵。上以彼疏扶植伐异之论欲售挤陷为批。复除户曹判书。庚寅。以进宴堂上。蒙蕃庶之典。公尝忧 (第 79H 页)
曰既膺密付。不自售其能。此先生学行之见称也。先生成童时有咏史诗。厓祖见之大叹赏。赵龙洲以为文章手段。 李泽
堂得见先生为人。作碣文曰古之文章大家。此先生文章之见称也。厓祖沙木非苟为言。龙泽世所称大家数。其为言 (第 369L 页)
西耳。(朱子此说。 李泽
堂于初学字训。卷末附见。尤翁谓其意切。)又见尤翁跋童蒙先习。亦曰或疑编内(指童蒙先习。)所辑理气性命 (第 353H 页)
以玄晏属正镇。辞不获则敢以其素志之已著者言之。若其蕴而未发者。考诸状文可也。 李泽
堂竹庵题曰。济济青襟来听讲。依然九十济南生。一时教授之盛可想。而门人少传业者。孝友为传家青毡。数世之 (第 419L 页)
洪乐任事。时 惠嫔春秋高。自大丧后。益廪廪。今且祸及胞亲。公遂以汉文薄昭事对。辛酉。拜大提学。宾对言 李泽
徵,李有白可冤状。盖出于体 遗教也。而言者以矫 先旨诬之矣。戚臣金龟柱。宣侑日。公不赴。时议欲超授金 (第 484H 页)
  

赠吏曹判书龙门赵公(昱)谥状
上之六年庚子。京畿儒生 李泽
臣等上言。言先儒赵昱道学之实。请加 赠赐谥。事下吏曹。曹覆启以超赠体重。请议大臣。越三年癸卯。右议政 (第 342H 页)
   各陵 幸行侍卫军服当否议
   赃吏定律议
   捕校郭守敏等施律议(在相职。辛亥。)
   宾厅庶类疏通议
   李泽
遂伸理议
   真宗室祧迁议
   宪宗室祝文属称。釐改议。
   继讲册子议
   谪配人许令挈眷
得其宜。臣无容他见。而若又因循抛置。空言而止。则非所以信 朝令而解积冤也。另加饬励。俾有实效好矣。 李泽
遂伸理议
     
(正宗丁酉鞠狱。知情不告罪人 (第 383H 页)
李泽
遂之孙。为其祖伸理。击铮鸣冤。禁府回启。请询议时原任大臣。)
观此爰辞。其鸣冤之端。不无可据。况庚戌 (第 383H 页)
。不死于乙未。忍又见今日之变。而犹复淟涊不死。其于 主辱臣死之义。为何如也。以悼以惭。如焚如灼。尝见 李泽
堂诗曰男儿义当死。骨肉计须全。当时事。由今日而等之。则不死亦无害于义。骨肉亦无不可全之忧。而其言如此 (第 374L 页)
受病于牧隐。金农岩所云我东之文。肤率而不能切深。俚俗而不能雅丽。冗靡而不能简整者。即指此也。张溪谷, 李泽
堂二公。一洗前陋而陋未尽祛。至农岩则祛尽矣。然又稍病乎弱。朴燕岩承农岩之雅而昌大雄变之。自后洪渊泉以 …… (第 322H 页)
文。长于记事而短于论议。朝鲜之文。长于论议而短于记事。学问家记事之粗疏固无论。即古文名家。如张溪谷, 李泽
堂诸公。亦短于记事。故其墓道文字。鲜有名作。至金农岩。其文之厚。虽不及溪泽。而记事甚善。若朴燕岩。则 (第 324L 页)
面阻津。故无暴兵之患。至于乱时窃发之土寇则筑堡而御之。故民无荡析之忧。诚福地也。当龙蛇之乱。宋龟峰, 李泽
堂二公尝避兵于此云。已而山日荒荒。不可久留。遂从山右而下。势如建瓴。顶趾相接。虽欲安步不可得矣。此山 (第 417H 页)
   答李钟振(戊午)
   与李钟振(己未)
   答李钟振(辛酉)
   答朴元东(辛酉)
   答 李泽
(辛酉)
   答李柄迪(戊午)
   与李柄迪
   答文述谟(己未)
   与文述谟
   答
  
瀛洲精舍上梁文
家有塾。党有庠。既仰先王养士之法。诗以言。礼以立。亦钦圣人训子之辞。而今设黉。视古为范。朝鲜为海东礼义之国。尚有殷太师设教之风。瀛洲擅湖南名胜之区。允符唐学士若登之愿。贤哉朴公。密阳巨族。岩老后孙。扬先德而述家声。尚书公孝子门之巍立。慕前贤而惠后进。圣学图敬斋箴之广传。教幼子而择严师。延致千之伯强。因旧址而结新架。不待三迁孟居。山水供丽明。可挹 李泽
堂金鳌峰之馀韵。草木留精采。密迩宋泉谷崔农隐之遗墟。值玆玄岩青龙之年。用仿朱子白鹿之制。栋宇上下。允 (第 257L 页)
 

某丈至今戴白。自据以春秋之法。今考春秋注。有服不除之文。或毁以妄添春秋文。何也。又古人亦有行此者耶。
据服不除之文。则戴白者。何可非之。但宋时徽宗讣至。以日易月。则胡致堂上疏言。礼言雠不复。则服不除。愿降诏旨。服丧三年。墨衰即戎。此引服不除之文。而犹曰服丧三年。何也。其后钦宗凶问至。朱张诸先生。无终身素衣冠之制。岂古今不同而然欤。宋德祐后。搢绅先生。有终身衰服者。此见方正学集。前贤所行各异。不敢质言。(我 朝 李泽
堂丁丑下城后。用黑漆蔽阳子。申舟村以母雠未复。终身戴蔽阳子。)
答辛稚用(济夏○癸丑)
示喻读得大学 (第 327H 页)
气。而血气之私。凡庸之所主也。学者于此。宜细审而站立。愚今病且死。亦愿与高明共勉。而偕底大道也。
李泽
(辛酉)
圣人立三纲。而使万世之学者。守而勿失。今欲守三纲。非穷理实践。不能也。余昔在旺岛日。有感 (第 249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