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曲類
楚辭類
詞曲類
詔令奏議類
   辩三杰
或谓客曰谈者以太尉西平王武略天授神机独运剪

大憝威不庭安社稷于缀旒返鸾驾于夷庚功格上下
为唐元老可与夫汉三杰并骛矣客曰盖闻殊途同归
在乎立事而已又闻有能不能斯则所趣异也夫酂侯
镇关中三秦之地给饷道数年之储功加万代实亦茂
矣留侯持重宝以啖秦将烧栈道而媚霸主壁固陵而
诸侯麇至封雍齿而吾属胥说劝迁都从击代奇谋秘
策变化无穷可谓盛矣然俱无战功与太尉不侔矣淮
阴侯浮罂而虏魏豹拔帜而禽赵歇斩陈馀破夏说杀

龙且睢水之上袭田广历下之军谋无不臧战无不克
汉祖
所谓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盛矣哉斯可与太尉同风矣吾子独不闻太尉之事欤
圣上龙兴也太阳煦于 (第 2a 页)
变蜗后蛟影之随 汉高
未足以匹此奇徵方斯伟应自
非冥符幽赞睿感潜通何以承波若之护持享高明之
福助昔者仗牛之主是曰牺皇名鸟之 (第 7a 页)
州刺史御史大夫充岭南西道节度使观
察处置等使散官勋封如故
   授王安实天雄军节度使制
门下虏无南牧 汉高
魏尚之功地霸西戎秦用孟明之
力平襄旧壤成纪雄军控压外夷保障中夏请兵出塞 (第 13a 页)
苏生类荡而敷革是知夏之人统不逮殷之地正
殷之地正有劣周之天统元命所苞实在兹矣周文稽
古制礼于成王之日 汉高
握德改元于武皇之代则知
文制大备未遑于上业损益之道谅属于中平朕所以
遵饰礼经奉成先志今推三统之次国家 (第 4a 页)
未盛于斯 汉高
沛国之欢无以过此戮阡能(邛州首/望阡能)
如剪草除秀升(涪州叛校/韩秀升)易若焚巢不让武侯之勋无 (第 4a 页)
   第一道         张九龄
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徵仕郎行秘书省校

书郎张九龄伏览睿问大哉国体九品流弊尝所懵焉
幸因对扬庶言其可古者诸侯贡士司徒论士必讲礼
观能乡举里选故十五十八之岁大学小学之节诵习
以时教化以礼则孝悌之行可知于乡里政事之业可
升于国朝先王务教此其大者及周既衰斯文将丧秦
氏灭学唯力是视仁义大坏俊造亦亡 汉高
以马上非
理复修三代之事魏武以军中是务权立九品之仪后
代因循莫能改作纷纷横调滔滔皆是天下公器可谓 (第 1b 页)
堂堂吴汉紏紏冯豹伏于阁下黄公宿于台上忧公奉国
可以不谓忠乎书诫面从诗咏司直犯颜无隐求福不回
周昌之比 汉高
同乎桀纣刘毅之方晋武类彼桓灵申屠
刚之轫车钟离意之排閤史鱼是慕直在其中圣人(阙/)
君子谋道张良之 …… (第 3a 页)
于坑井诗书灭于烟火忠贞清白以为徒苦謟佞邪媚
谓之至公卒以覆亡为后代诫实由远贤近佞使之然
汉高祖
虽不好儒然亦任用英杰登坛而礼韩信辍
洗而迎郦生委萧曹以股肱寄张陈以社稷至孝武之
代儒学渐该采董仲舒之 (第 13a 页)
   对
对臣闻方圆既辟帝王斯建四游将六气交驰五德与

三微递变自摄提著纪出震登皇循木火而相承用骊
騵而继作虽复武功文德揖让干戈御旒扆以高居握
图箓而深视莫不垂天人之统顺寅子(一作/丑)之正始终
之际何莫由斯暨乎运偶都君时云土德道钟天乙数
叶水行子胜母而尚青母生金而尚(一作/亦)白略言其美
斯穷奥旨至若秦居闰位紫实非正之符魏得中区黄
标应星之纪未有(一作/为)矛盾允惬随时 汉祖
承天人多
异议张苍言水而黑畤方兴公孙据土而黄龙复应代 (第 12b 页)
大周曲也文始者本
舜舞也孝景采武德为昭德以尊太宗也孝宣采昭德
为盛德以尊武帝也昭容礼容犹古韶夏绍之于 汉祖
备之于乐志矣臣材非多士不游六合之间梦异赵君 …… (第 9b 页)
总睹九天之上启处无地战汗不宁况承謏问敢以轻
议谨对
   同前          邢 巨
对臣闻 太祖
文皇之御天下也广直言之路开纳善之
门近臣尽规庶人毕议可谓至矣今皇天眷命陛下绍
复先业齐心法宫之中冕旒 …… (第 10a 页)

高祖
以武功定鼎纽天纲于八纮太宗以睿圣握符纂
天光于三象荡亡隋之颓靡弘圣唐之简易盛德大业
与三代同风伏惟陛 (第 11a 页)
要而执之焉已矣昔九臣各掌其事而唐尧秉其功以
帝天下十乱各效其能而周武总其理以王天下三杰
各宣其力而 汉高
兼其用以取天下三君者不能为一
焉但执要任人而已亦犹心之于四肢九窍百体也不
能为一焉然而寝食起居言语视 (第 14b 页)
建非常之业则必有非常之人以佐之汉之 高祖
资萧
曹孝宣凭丙魏一则以创业一则以中兴其道可得而
知也 (第 9a 页)
汉祖
起于布衣以有天下大敌未灭日月持久萧
曹匡辅谋计居多所以觉其功业盛也孝宣起于人间
霍光殁方亲政事然霍光 …… (第 9a 页)
辅也不修其本而事其末欲
求其备其可得乎今苟各视其才以授其任亦可以济
天下之务矣是以仲尼有四科以广其道 汉高
有三杰
以成其功所以不求备于人故能创业于前代垂教于
无穷者也士农迭居以丰业今所以轻为惰游者国家
自幽 (第 19b 页)
   直言极谏策(建中元年正/月十五日)
问朕闻古之善为国者未尝不求正士博采直言勤而

行之辅成教化者也朕临御日浅政理多阙每期忠义
切投药石子大夫戢翼藏器思奋俟时今启乃沃予当
有犯而无隐朕窃不自揣敢慕前王上法羲轩下遵尧
舜还(一作/返)已散之淳朴振将颓之纪纲使礼让兴行刑
罚不用而人犹轻犯吏尚徇私为盗者未奔不仁者未
远岂臣非稷契而致是乎为君谢禹汤使之然也设何
谋而可以西戎即叙施何化而可以外户不扄五諌安
从三仁谁最周昌比 汉高
于桀纣刘毅方晋武于桓灵 …… (第 1b 页)
仁较其持危或非同德比干知死亡之义且曰陷
君微子去父母之邦或云智免进退不失其正在于太
师乎制策曰周昌比 汉高
于桀纣刘毅方晋武于桓灵
俱见含容两无猜怒故君不失圣臣不失忠子既其俦
应详往行四贤优劣伫辨深疑臣闻君明 …… (第 4b 页)
门传和睦之代名高
终古传在策书巍巍三代斯为盛美臣素无学术谬窃
对扬若变其微斯言之玷使臣以礼晋武宁劣于 汉高
鼓怒抗辞周昌不优于刘毅制策曰在乎朕躬有所不
逮条问之外委悉书之必无面从以重不德者臣固凡
陋越在侧微仰 (第 5a 页)
   对
对臣闻易曰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又秦得百二以吞天
下齐得十二而霸诸侯盖恃险之论兴于此矣史记曰

在德不在险传曰九州之险是不一姓盖弃险之议生
于此矣臣以为险之为用用舍有时恃既失之弃亦未
为得也何者夫险之为利大矣为害亦大矣故天地闭
否守之则为利天地交泰用之则为害盖天地有常险
而圣人无常用也然则以道德为藩以仁义为屏以忠
信为甲胄以礼乐为干橹者教之险政之守也以城池
为固以金革为备以山河为襟带以丘陵为咽喉者地
之险人之守也王者之兴也必兼而用之昔 汉高帝
(第 17a 页)
   同前          席 预
锡爵启土将以畴庸开国承家寄于令嗣乙受封一邑
参荣五等高门不昌厥子婴疾昔郤克为使取笑齐人
孟絷不侯称于鲁史况主丧祭之礼如有朝觐之仪继
代非轻择贤而立有符故事无爽通途

   子侄承袭判
武功申将军 沛公
王伯宜身死无子孙其妻陈氏遂养
伯宜再从侄承袭事
   对
辨方经野天子之畴庸开国承家诸侯之立社盟河誓 (第 4a 页)
   代李相贺登极表     王 超(总目/作起)
臣某言臣伏闻陛下式遵典章正位宸极臣闻大明继
照虽昧者必昭其视震雷发声虽聩者必达其听是以
圣人鼓万物而耳目咸革感人心而天下太平致理兴

邦率由兹道中贺伏惟陛下绍累圣之鸿绪冠前王之
盛烈祥符荐委景福攸臻纂武继文重光累洽自宣猷
上嗣育德储闱仁孝表于域中慈俭彰于天下由是馁
者思食瘠者思丰曶爽咸耀于光明枯朽更延于惠泽
颙颙亿兆咸沐惟新鼓舞而四表欢心运行而二仪贞
观臣夙承朝奖谬列藩条欢抃之诚倍万恒品
   第二表
臣某言臣闻帝尧之禅虞舜也业归乎异代 汉祖
之尊 (第 7b 页)
   礼部贺改永贞元年表   柳宗元
臣某等言伏奉今日诏(集作/诰命)今月九日册皇帝改贞元
二十一年为永贞元年自贞元二十一年八月五日昧
爽以前应犯死罪特降从流流以下递降一等者宝命
方始圣历用彰载宣照临之明遂施涣汗之泽臣某等
诚庆诚贺顿首顿首臣伏以(类表/作惟)重光下济积庆旁流
(类表作流行/集作旁流) 汉祖
推奉教之尊文王遂无忧之志正名
纪历表运行于万方宥过轻刑流汪濊于四海欢呼抃 (第 2b 页)
东序详观帝箓披册府于西昆娲燧以前不
可得而知矣羲农以降乃考载而言焉若乃马遰尧坛
凤御虞册麟游吐字颇涉 刘邦
叶蠹为文才称病已玄 (第 3b 页)
   代侯中庄谢封表(肃/宗)    邵 说
臣某言伏奉某月日制授臣太子詹事兼封上谷郡王
祗奉荣命以惭以惕臣闻论德而建封者圣王之事量
功而受赏者忠臣之义也封或谬建则王纲斯紊赏或
虚受则臣体以乖闻之古先敢忘之(疑/)诫伏惟皇帝陛
下大圣继统神武经邦道迈纂尧功高复禹顷幽燕肆
逆汾浍阻兵朝义叛换于前怀恩旅拒于后陛下宸谟

独断睿略潜行曾未三年克平二竖此盖皇躬保祐宗
社降灵岂臣愚蒙敢叨封爵假使进能排难退克全军
为臣之节固当若是以兹干赏实为包羞昔 汉祖
仗义
而西灭秦项韩彭诸将异姓同封然而德薄位崇卒见
倾覆以臣智略敢方先贤苟或受之其能自保力微任
重福过 (第 4a 页)
  为京兆第五尹请车驾回西京表一首
   劝进梁元帝表      徐 陵
臣陵言臣闻封唐有圣还承帝喾之家居代维贤终纂 高皇
之祚无为称于革舄至治表于垂衣而拨乱反正
非闻(一作/间)前古至如金行重作源出东莞炎运犹昌枝 …… (第 1b 页)
无泥旋驾金陵方膺天眷愚谓大庭少昊非有定居
殷宗皆无恒宅登封岱岳且署(一作/犹置)明堂巡狩荆州
(一作/章陵)时行司隶何必西瞻虎踞(一作/㨿)(第 4a 页)
侯泣谏 汉祖
曰主上常自劳岂无人使 (第 14a 页)
汉祖
以为爱我
良史书为美谈今朝廷将相之众岂无与陛下尽力哉
何劳圣躬之遽行也臣等不胜慺慺之诚谨表以闻
   …… (第 14a 页)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以敢死之师当疲老之寇
若排山压卵何必劳圣躬哉况事有不可轻敌有不可
小者昔周师困于祝聃 汉祖
厄于平城安可谓吐蕃无
祝聃耶河右无平城耶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圣人终日
不离辎重不可忽也臣又闻吐蕃之入也惟 …… (第 15b 页)
禄之夫权令禦寇此但惜身自
当为国而容养蠹蝎轻劳圣躬贾谊所以长叹息继
之恸哭为此也昔楚汉相持楚强而汉弱 汉祖
犹曰使
刑徒击公吾不能斗力也区区之时犹能如此况今四
海之内皆为臣妾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蕞尔一寇如
一蚊 (第 1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