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曲類
詔令奏議類
帝尝刑白马盟诸侯王非刘氏而王者
天下共击之况王郎僭厥帝号反易天常罪决在不赦
尔吏民上察天命下度人心尚 传相
告语戮力以诛无 (第 40b 页)
  游来仙洞早发道中
霜风清木叶秋意生萧疏冲星策晓骑幽事将有
徂股虫乱飞掷道狭草露濡倾暑特晨发征夫巳
先途淅米石间溜炊火岩中庐烟峰上初日林鸟
相嘤呼意欣物情适战胜癯色腴行乐信宇宙富
贵非吾图
  别友
幽寻意方结奈此世累牵凌晨驱马别持杯且为 传相
求苦非远山路多风烟所贵明哲士秉道非 (第 51a 页)
  比丘尼大戒序
世尊立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也二者禅定也三者智
慧也斯三者至道之由户泥□之关要也戒者断三恶
之干将也禅者绝分散之利器也慧者齐药病之妙医
也具此三者于取道乎何有也夫然用之有次在家出
家莫不始戒以为基址也何者戒虽检形形乃百行舟
舆也须臾不矜不庄则伤戒之心入矣伤戒之心入而
后欲求不入三恶道未所前闻也故如来举为三藏之

首也外国重律每寺立持律月月相率说戒说戒之日
终夜达晓讽乎切教以相维摄犯律必弹如鹰隼之逐
鸟雀也大法东流其日未远我之诸师始秦受戒又乏
译人考校者鲜先人所 传相
承谓是至澄和上多所正
焉余昔在邺少习其事未及检戒遂遇世乱每以怏怏
不尽于此至岁在鹑火自襄阳至关右见外 (第 32b 页)
  答王曼颖书

君白一日以所撰高 僧传相
简意存针艾而来告累纸
更加拂拭顾惟道藉人弘理由教显而弘道释教莫尚
高僧故渐染巳来昭明遗法殊功异行列代 (第 45a 页)
桓冲妻曰衣不经新何由而故/ 阮籍诗君子 何许 嵇康琴赋历世才士并为之)
(赋难刘向传禹稷与皋陶 传相
汲引不为比周塘汲引/难 就荐引也即记难进易退之难 魏甄后 上行)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也左传 (第 53a 页)
  (赴上/都序)
去年行宫当(一作/守)太白朝(音/潮)回君是同舍客同心不减

骨肉亲每语见许文章伯今日时清两京道相逢苦觉
人情好昨夜邀欢乐(音/洛)更无多才依旧能潦(一作/倾)(四/句)
(转韵上忆往日交情下喜中途欢聚旧乐更无谓更无/如此之乐秦抱才而为下吏故曰依 潦倒 杜臆末)
(句有戏意如邵注天子在外之居曰行宫易史记司马/相如 传相
游梁孝王今与诸生同舍 二人同心)
(少吴志注张纮见陈琳武库赋叹美之琳答曰河北率/ 文章易为雄 (第 56b 页)
何以谓之集/大成哉别裁谓区别而裁去之 谢灵运传论王褒刘)
(向扬班崔蔡之徒异轨同奔递相师祖颜氏家训 传相/
祖述寻问莫知源由 钟嵘诗品洋洋乎会于风雅) (第 11a 页)
  严子陵
范晔严光传以光为馀姚人而云少与光武同学光武
何尝至馀姚哉晔著任延传云延会稽都尉到郡先询

延陵季子时天下新定道路未通避乱江南者未还中
土如董子仪严子陵等皆待以师友之礼则子陵侨居
避乱江南明矣又按故迹遗文有严子陵碑云子陵新
野人避乱江南娶梅福女因居会稽以此考之与任延 传相
(严光当作庄/光避汉讳也)
  焦光
后汉焦光字孝然河东人也隐于焦山窜河渚间作一
蜗牛庐处其中冬夏 (第 2a 页)
 北平辽西辽东诸郡以匈奴传考之乃战国燕
   赵所置也而志皆云秦置盖以秦之三十六郡
   为断非与彼 传相
矛盾也
   三十六郡之名皆据始皇时若二世改元以后
   豪杰并起复称六国分置列郡多有出于三十
   (第 10a 页)
  楼无意翰林院离亭宴带歇拍煞珊瑚文采天机绚
  珍珠咳唾冰花溅霜毫锦笺品藻着杜司空褒弹着
  张殿试出落着双知县一襟东鲁书两肋西厢 传相

 看黯然朝雨渭城愁夕阳南浦恨芳草阳关怨休言
 鸡黍期谩结莺花怨咱两个明年后年湖上吊苏林
 花间觅刘阮 (第 89a 页)
   东海王彊丧事诏(永平元年彊病上疏谢及薨/明帝追惟彊谦俭不欲厚葬)
    (以违其意于是特诏中/常侍杜岑及东海 传相)
王恭谦好礼以德自终遣送之物务从约省衣足敛形
茅车瓦器物减于制以彰王卓尔独行之志将作大匠
留起陵庙 (第 39a 页)
久沈或衰微闇昧或
煌煌北南或盈缩成钩或偃蹇不禁皆大运荡除之祥
圣帝应符之兆也贼臣乱子往往错互指麾妄说 传相
坏误由此论之天文安得遵度哉乃者五月甲申天有 (第 36a 页)

诡胜入梁之前及安国免官复起为内史诡胜杀袁盎
致祸则安国不过劝王杀此二人而未尝更用长公主
之力也三 传相
矛盾
(答)梁王用警跸未尝干景帝之怒及杀袁盎始得罪则
是安国之劝杀诡胜复营救于长公主以免祸盖是一 (第 5a 页)
  跋甲乙倭变录

张侗初甲乙倭变录虽所志止松江然多足与其时督
抚诸公 传相
参證者其载明初吴淞一带海防则百世
之案也所载四辨士蒋洲陈可愿为吾鄞产而华锦之
遣出于周述学乃越产皆在 (第 2b 页)
    墓志铭

先是顺治十有二年
国家
临轩策士之典凡五举矣公以会试第一人声誉大噪
都下诸士子 传相
购写其文于是
世祖章皇帝方留心文学急命取公卷进御称善者数
四既而发策试于廷置公第三语内院读卷官曰卿知 …… (第 6a 页)
公廉知之卒不往商以是得全浙中有 无为
邪教连及
愚民百数公问告者何所为邪教也曰不食肉饮酒乃
命人给杯酒脔肉饮食尽立散遣之大帅率师过杭索
女 …… (第 8b 页)
之需馈运绝无虚月平居视
从子如子视家人上下疏戚凡数千指如骨肉雅不问
生产而喜周人之急凡来告者未尝藉有 无为
解负之 (第 20b 页)
   张府君墓志铭
府君之葬也其孤排缵事略踵门请文为铭追惟予自
童子时数从先仲父知县公获见府君府君丰上削下
颀然长身间与仲父及予同里缪子长先生为文会其
文最雅丽秀拔予昆弟在家塾中辄 传相
誊写以熟逮

本朝缪先生先举进士最后予亦举进士为郎官于 (第 7b 页)
   伐杨柳记
杨柳易生而宜于水涯春夏之间往往多美荫吾吴故
泽国也人家濒水率栽杨柳以取荫焉然其木稍久则
空中而易朽不足备梁栋器物之用伐之惟可用以薪
尔此庄周氏所谓不材者也而吾党顾作词以宠之
放效多至数百首傥亦杨柳之幸耶刻词甫竟而官
中造火药需其木为炭巡抚下令长洲吴两县命伐城 (第 17b 页)
于爱升也别置田七十石市屋五间资廷均为读书费
何宜人安乐之曰汝抚弟侄如此吾复何忧孝友之实
播在闾里诵 传相
嗟叹以为不可能也其馀恩足以及
族人赴急持危情与力偕至孤弱不能立贫无告咸赖
公以不失所邦国称睦焉嗟乎公 (第 30b 页)
   谕讼田者
韩延寿行县至高陵民有昆弟讼田自言延寿大伤之
移病不听事因入卧传舍闭阁思过令丞啬夫三老皆
自系待罪于是讼者宗族 传相
责让此两昆弟深自悔
髡肉袒谢愿以田相移知县之良不如韩公而两君又
尝为郡县吏非民无知者比至相讼知县之罪 (第 20a 页)
    (奸犯法事太后内不相得太后上书求守杜/陵园上遣大中大夫张子蟜奉玺书敕谕之)
    (又特以玺书赐王太后宇/惭惧诏书又敕其 传相)
皇帝问东平王盖闻亲亲之恩莫重于孝尊尊之义莫
大于忠故诸侯在位不骄以致孝道制节谨度以翼天
子然后富贵 (第 4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