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曲類
詔令奏議類
吉壤踰年产芝五色从子珂遘疠甚笃其里人谓疠当 传相
率以其室跳义卿不忍日一再往调粥药且为文
祷于社俄而疠良已义卿虽以久困儒故挫产然为德
不已尝偻行闻一妪 (第 24b 页)
  又
昨有一启附我公匆匆中不知作何语也今已辞台买

舟而东稍寻社中儿与稚子辈开臈酒为卒岁计耳来
教云相公甚急不佞唯相公所为辞亦美第昔人有三
不可知之说即蒲州公一證也且今召起累累若项王
军中闻四面歌时态安能策蹇并驰耶公至云复有后
命此自爱我深耳即入计斥幽之惴惴而敢它望乎第
不佞故吴中布衣归不难耳辱喻及舍弟 传相公
欲为
两制择人所见后进唯夷陵守袁昌祚佳耳其人长者
于文气调甚古而畅又能取办仓卒次则南兵部郎管 (第 9a 页)
  王宣
仆一丘自放学道无成疏懒之极笔砚如雠而足下尚
以鼯枝见迹万里远教礼恭而意专使人赧汗沾背别
纸新诗得多壮丽语至见怀之什尤更琅琅仆抑何幸
也足下故袖然称蜀士矣来书有十科不试小孝克勤
语则居然一陈公甫先生矣世无彭惠安不登荐剡可
叹可叹虽然时颇清矣无意北游作惊人之鸣乎足下

所称贤叔御史大夫旧知己也陈 传相
则通家前辈也
以不敢通境外问便间为我致声欲搆数语作报而去
鸿遒发不肯为半日留仅能书扇头近作觊充足下怀 (第 8a 页)
  墓志铭(十三/)
   盛处士墓志铭
盛紫澜游长安不挟门刺骑驴诣所亲者所亲者多坐
客见紫澜好之各饰厨 传相
邀卒亦不挟门刺往以故
知交藉藉自达官邸里以下及旅舍多游居者而紫澜 (第 1a 页)
  句

为怜绿叶四时在不可朱阑一日无(此君轩/花谷) (锦绣万/)
  徐 文
   文高邮人
  题雪窦和尚亲书偈卷
老子休去歇去遗墨今传古 传相
见夲来面目不离当
处湛然(崇宁癸未高邮徐文/) (志雅堂杂抄/)
 
 宋诗纪事卷三十六 (第 31b 页)
  自撰句图
河分冈势断春入烧痕青(书杨云/卿别业)阴井生秋早明河转
曙迟(长信/词)地形吞蜀尽江势抱蛮回(送远上/人西游)岭暮春猿
急江寒白鸟稀(江行/晚泊)归禽动疏竹落果响寒塘(上谷相/公池上)
(作/)野人 传相
鹤山吏学弹琴(赠陈六/少府)香浅冰生井宵分
月上轩(夜/坐)掩门青桧老出定白髭长(赠凝/上人)浪经蛟 (第 12a 页)
思文留侯时维皇祖长沙南守分韩东土家有道书门 传相
府嵬峨重世通径二主诞灵上哲克广斯文造次
仁义优游典坟孝乎事亲忠乎事君猗那叔父亦足有

 苏州志作昆 (第 29a 页)
  府君墓志铭
君讳史字子箴西安府耀州人也曾祖讳进封
大理寺评事祖讳伦赠承德郎父讳思明知永
城县升赵州知州赵州起家乙科君起明经后
先为今中州皆以廉惠显闻没而其民祀之君
初除光州训导抠衣升堂颂礼甚严计口食俸
与弟子员共之横经讲德岁时乡射彬彬如也
署遂平固始皆有异政迁知扶沟县三月而政

成五月而以官卒君之莅扶沟也朝国人而告
之曰县多奸猾积为民患今具有主名严将不
治前事风告不改即收捕致法如扣囊底耳县
传相
悚惧莫敢相试奸民把持椽吏短长告
讦抵罪遂长子孙为吏舞文作奸通行为囊橐
君锁吏舍门尽逐去择小史谨愿者补 (第 9b 页)
而行之数年卒蒙其害何也夷人不能
入境叩领中国穿室发冢髡钳亡命之徒窜逋
为仆虏一旦充使沐猴而冠窃入内地 传相
(第 9b 页)
以一任子居閒
曹人望之如钜公长者云而黄故羯羠好讼公
谢绝请托手削爰书大声诵之琅琅彻堂下讼
者叩头服罪 传相
敕厉词讼衰止尝为诗曰讼
庭横高霞质成澹无事盖其治状若此麻城令
不善事上官御史欲弹治之公争之强遂并镌 (第 2b 页)
  麻城鹅

麻城鹅品光州右饵以膏粱兼菉豆肉色红鲜滋味厚
取之为鲊进元后近年黄州失耕耨一鹅之肥几人瘦
  黄陂葛
楚人种葛不种麻男采女绩争纷挐黄陂所织尤精嘉
光洁匀细眼不斜皎如白苧轻如纱进之内宫 传相

云绡雾縠无光华价值减少尺幅加织者十家逃九家
 支大纶(一首/)
   大纶字心易嘉善人万历甲戌进 (第 29b 页)
   送行人王君使朝鲜序
弘治乙卯春三月礼部言朝鲜之有事也宜遣一行人
往致礼于其国诏可惟时行人王君献臣实受命以行
凡与君同年举进士尤厚善者检讨郭君瑀而下若干
人醵饯之且相议曰敬止少年伟丰仪妙词翰选于众
而使远外名一旦闻九重临遣之日赐一品服视他使
为荣然求所以副兹命者宜请教于君子一言乃托吾
宗人杲及杨君志学以来谢不获则为之言曰朝鲜古

箕子之封履视诸蕃独恭顺爵有请赐有谢元会圣节
诸大礼岁必四三至其境去辽水不三百里而近馆
望无瘴疠险阻之虞其人业诗书比内郡擎跽如礼
无顽犷犯顺之习使其国者尽两月可还则敬止之行
固不必有所咨计 (第 12a 页)
   书诸葛忠武侯传后
右汉丞相诸葛忠武侯传一卷宋南轩先生张宣公之
所订者板刻在南京国子监有甲乙两本皆残缺不完
文亦小异予尝携入史馆请阁本参校之手自钞补如
上而乙本残缺为甚不复成编矣然乙本有附录一卷

得可属读者南轩先生论记赞诗四篇论虽复出而不
可芟也辄校以附甲本之后予尝见朱子有与何叔京
书及武侯赞跋卧龙庵诗多与南轩此 传相
发辄录以
附宋季有清江胡洵直者尝考订出师表中脱误数处
及补亡七字见芦浦笔记而人多未之知也又录以附
(第 1b 页)
宣之志也使究其用当有可观乃卒老散地传之后
来虽为世追悼可也公子崇文举进士历官南京通政
参议来京师出此 传相
视窃意忠靖公之泽当大衍于
斯而公之志亦将获伸乎惜此传作于生前事未备者
参议公尚续书之庶读者得以考终焉 (第 31b 页)
   送张以道序       王 仪
儒之名考于二代未有也周官始以儒叙于三联治道

存焉太史公乃以列于九家则谬矣于是汉唐儒林以
货殖游侠文艺方术诸 传相
先后世愈降习愈卑于人
物中离儒自为一辈学者不喻亦悻悻自好曰儒呜呼
儒果如是乎皋夔稷契唐虞之儒者也伊傅 (第 12b 页)
笑语款洽吴夫人欢或至夜分不寐亲党 传相
劝美黜
阴阳家言举两世四丧费皆自已出还仲弟复之出为
伯父后而生产素薄者于家同食与衣约与均财抚季
弟英 (第 10b 页)

愠于群小(此弼柏舟言仁/而不遇之诗)小人成群诚足愠也昔孔子
与颜渊子贡更相称誉不为朋党禹稷与皋陶 传相
(第 8b 页)
官为氏仓氏
库氏则仓库吏之后也其二千石长吏亦安官乐职然
后上下相望莫有苟且之意其后稍稍变易公卿以下 传相
促急又数改更政事司𨽻部刺史察过悉劾发扬
阴私吏或居官数月而退送故迎新交错道路中材苟
容求全下材怀危 (第 7a 页)

也即檄属县募壮士为军十日间得数千军于竹口传
檄贼中曰尔等皆良民因诖误故为乱弃仗即仍为良
民耳贼中 传相
谓曰胡君长者其不欺我盍归之尽燬
器械相率肉袒来请罪公一绥之以恩馀寇次第而平
岁甲午二月舒穆噜公还临海 (第 16a 页)
法尚严肃沿江诸司各置纸牌藉兵尅期更相考覈俾
往来江上无虚日盗不敢肆监南京内帑诸卫仓及象
马诸草场吏卒 传相
戒曰勿犯金御史摄云南江西山 (第 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