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相遂以公参其政卒能
奉法循理较若画一使天下晏然以成大德守成之治
则公赞决之效也及以世官留守上都历武宗 仁宗

世治以日成望以日隆名以日信而二宗之所以待公 …… (第 9a 页)
为国家去蠹乎会
其家人受富民赇变杀人之狱乃与平章政事萧拜珠
御史中丞杨多尔济往后奏白其罪专政者坐免会
崩复得为相遂并谮害此三公者朝廷为之惊惋天
下为之叹息谮者以为得志曾不旋踵无以亢其宗而
公直亮愤不顾身 (第 9b 页)
  淮阳献武王庙堂之碑
昔者汝南忠武王起义兵燕南统率豪杰略定郡县声
震河朔及归国朝遂以其师攻河南既灭金将移师取
宋乃总诸军以镇亳疏积水立城戍开田护耕宋人不

敢北犯其后淮阳献武王复统亳州军以成大功故亳
有张氏之庙焉其中庙祠汝南忠武王西庙祀王第八
子蔡国忠毅公东庙祠王第九子淮阳献武王忠武始
封蔡国公而薨也赐谥武康又赠推忠宣力翊运功臣
太尉仪同三司上柱国献武之薨也赠银青荣禄大夫
平章政事谥武烈又赠推忠效节翊运功臣太师开府
仪同三司上柱国齐国公改谥忠武皇庆元年献武之
子圭以中书平章政事相 仁宗皇帝
于是忠武进封汝 (第 1b 页)
之对曰非职事臣
不敢与闻所念者特们德尔虽去君侧反得为东宫师
傅在太子左右恐售其奸则祸有不可胜言者其后
弃群臣英宗皇帝犹在东宫特们德尔复为丞相乃
宣太后旨召萧拜珠多尔济至徽政院与徽政使钖勒
们御史大夫图塔 …… (第 3a 页)
今上皇帝入继大统诏
书首以为言褒赠哀荣相踵而至幽明两致其感动焉
于乎粤若我 仁宗
之仁孝文物大备英宗果锐法度修
饬自古帝王之有德有为者未能与并伦而一特们德 …… (第 4a 页)
上柱国追封夏国公
谥康靖公少孤与其兄始龆龀知自植立语言仪观已
如成人兄弟相励以勋业当时固以大器期之事 仁宗
于藩邸甚见倚重大德丁未从在怀孟闻朝廷有变将
北还命公与李孟先之京师与右丞相达尔罕定议迎
武宗于北藩 (第 5a 页)
仁宗
还京师讥察禁卫密致警 (第 5a 页)
仁宗
感 …… (第 5a 页)
焉至亲解所服带以赐既佐定内难 仁宗
居东宫论功
以公为大中大夫家令丞日夕侍侧虽休沐不至家官
事亦决于宿次众敬惮之会兄卒涕泣不胜 (第 5b 页)
仁宗

之存问优渥待寡嫂有礼待兄子不异已子家人化之
循循然毋敢失辞气进正奉大夫延庆使武宗闻其贤
召见之 (第 5b 页)
仁宗
曰此人诚可任大事然刚直寡合上顾视
之曰然然终不及用 (第 5b 页)
仁宗
始统大政执误国者将尽
按而诛之公曰为政而尚杀非帝王治也上感其言特 …… (第 5b 页)
关于国事者如此故系之以铭诗曰
河源西陲厥风劲强豪杰时兴为国骏良骏良伊何忠亮
正直柔不为随刚不为绌昔在 仁宗
治功安成文和武宁
咏歌太平躬为孝恭以事神母教言时来有顺无否或闯
其几不驩以呻投巇胶钳窃秉大均天子曰嘻 …… (第 8b 页)
品官其人自非素亲近有誉望最于群臣者不得也
宗皇帝
既平内难武宗皇帝即位立 (第 10b 页)
仁宗
为皇太子令
中书如故事所署敕则玛噜也内外大小之臣咨嗟感
叹以为不可及焉国家之制受分地而建王爵者自非 (第 10b 页)
定以太官市羊之钱充之公又执不可而不悦滋众矣
七年 仁宗
崩公以疾辞去位塔齐尔稔恶以累上章谮
害公闻者伤之塔齐尔既以大逆伏诛而公事得白有司
请赠推忠宣力守谅功 …… (第 15a 页)
一品年六七十而孝
靖公亡恙公躬奉食饮候寒煖晨昏不懈怡愉顺其颜
意若婴儿然 仁宗皇帝
闻之曰此我国家人瑞也刻玉
为鸠杖以赐日赐上尊酒因其生日遣大臣锡宴其家
朝臣咸集自皇太后皇后皇太子皆有 …… (第 21a 页)
馀年成宗皇帝即位隆福太后在东朝宫府旧僚咸
见显用张公日以贵重用事致位一品及殁封赠亦如
之而公不及见矣 仁宗皇帝
追论其功合封赠视张九
思会 (第 25a 页)
仁宗
宾天命弗果下今上皇帝乃申前诏而命之
夫人臣有显功而朝廷不忘此劝忠之道也刻之金石
以示来世固其宜哉按公 …… (第 25a 页)
其门闾兴圣太后召葛夫人讲资治通鉴论古今政治
得失 仁宗
尤念之今上皇帝以天历改元之十月即自
大同召师颜奉葛夫人以来曰旧家老人壸内师表赐 …… (第 28a 页)
决以定其变于俄顷使宗社奠安二圣无
所顾虑非小故也 仁宗
念之于三十年之后又十馀年
而今上成之夫功在王室实有可纪久而益著侥倖一
时之荣本无其实则随以泯灭何足算 (第 29a 页)
书公劾之不报驰驿面疏论之并及近侍之荧惑者又
不报遂谢病归久之又拜中丞行台陜西不赴武宗皇
帝时 仁宗皇帝
在东宫召拜谕德未数日拜太子宾客
复迁詹事辞不就尚书省臣滥杀无辜轻革钱币中外
汹汹中执法久阙人上方图任 (第 16a 页)
仁宗
曰必欲得真中丞
惟张圭可苟不称我任其责上即日召拜中丞居月馀
上不豫三保努矫诏赦天下赦常赦之所必不赦者 (第 16a 页)

几上崩 仁宗
命按诛之而其党有求脱免者公力言诸 …… (第 16a 页)
上虽得不死犹杖之 仁宗
将即位廷臣用皇太后旨行
大礼于隆福宫法驾已陈矣公 (第 16b 页)
库全书
 道园学古录卷十九
             元 虞集 撰
 墓志铭
  王知州墓志铭
昔我 仁宗皇帝
天下太平文物大备自其在东宫时贤
能材艺之士固已尽在其左右文章则有翰林学士清
河元公复初发扬蹈厉藐视秦 (第 1a 页)
汉书翰则有翰林承旨

吴兴赵公子昂精审流丽度越魏晋前集贤侍读学士
左山商公德符以世家高材游艺笔墨偏妙山水尤被
眷遇盖上于绘事天纵神识是以一时名艺莫不见知
而永嘉王振鹏其一人也振鹏之学妙在界画运笔和
墨毫分缕析左右高下俯仰曲折方圆平直曲尽其体
而神气飞动不为法拘尝为大明宫图以献世称为绝
延祐中得官稍迁秘书监典簿得一遍观古图书其识更
进盖 仁宗
意也累官数迁遂佩金符拜千户总海运于 …… (第 1b 页)
鹏之兄龙孙为浮屠
名善集铭曰
伟哉王公即家开封繄子之功功繇名艺 仁宗
之世积拜
宠异先朝文兴孰究孰承慨兹其徵
  曾巽初墓志铭
国家龙飞朔方甫定中原中统至元间始建国都立宗 (第 2b 页)
军万人镇吐蕃宣慰司威德明信贼用敛迹其民以安武
宗皇帝召还嗣为伊克都护赐之金印复署其部押西护
司之官 仁宗皇帝
始稽故实封为高昌王别以金印赐
之设王傅之官其玉印行诸内郡伊克都护之印则行诸
辉和尔之境本布彻尔公主薨 …… (第 14a 页)
于西抚尔民人授
之鼓鼙有嚚西羌弗靖以挠移节征治旋就驯扰武皇
缵武眷尔旧服节旄印绶仍护其属乃稽王封在时
旂纛舒舒刻章以庸乃即永昌幕府斯建将星宵陨
亦既即远宰木阴阴阅历岁时顾瞻徘徊邦人之思大
夫嗣德克敬以让 (第 16b 页)
冠织金文之衣为朝真之服 仁宗皇帝
在东宫所赐冠
与衣贵重华异如上所赐公从驾至中都中秋赐宴上
顾其貂裘敝改赐黑貂三百以为衣缕金文之锦以为 …… (第 14a 页)
母舒氏饶国太夫人仍赐对衣上尊有旨命公奉赞书
归乡荣其亲因命设醮于安仁县之崇真观以庆成皇
庆元年 仁宗皇帝
命设大醮于大都南城长春宫公奉
旨投金龙玉简于嵩山济渎是年敕翰林学士元明善
修龙虎山志者序进入改赐崇真 …… (第 14b 页)
士阎公复为按察使老成文学誉望甚重公时才
踰弱冠议论明正阎公客之不敢忽也后阎公居翰林
益加重焉成宗既崩 仁宗皇帝
在怀孟未至而阎公典
诏令有狂士危言以讦阎公事罔测 (第 18a 页)
力言诸李韩公
仁宗
意解及武皇即位遂以平章政事归老高唐如 …… (第 18a 页)
必曰臣留孙
弟子具全节深知儒学可备顾问是以武宗 仁宗

世尝欲使返初服而置诸辅弼焉道家醮设之事是其
职掌故于科教之方无所遗阙香火之费无所简吝然
而朝廷耗 (第 20a 页)
之曰二子明爽庄重它日可望也因使公事武宗皇帝
而中丞事 仁宗皇帝
矣武宗总兵朔方镇祖宗之故地
诸亲王诸军莫不听命内朝以玉章赐之盖天子之所
服用使施诸所部以为机 …… (第 10a 页)
如公者命公密怀之卧起勿去肘腋他臣弗
知也军务纤悉有所出命则公以其章行焉时西北有
军旅之事武宗方远征而 仁宗
奉兴圣太后出居怀孟
大德十年公以军事入奏京师是时上病已久宫府不 …… (第 10a 页)
臣议所立非祖宗法达尔罕忠献王哈喇哈逊持重
不发遣信使趣 仁宗
还镇京师以迎武皇 (第 10b 页)
仁宗
得报 …… (第 10b 页)
未即就道公适在京师昼夜疾驰见 仁宗
曰太子在北
方尚远事亟矣不于此时还京师宗庙社稷之所系间
不容发尚迟回邪即遣李益多尔济乘传以先不数日 …… (第 11a 页)
如也朝之士大夫莫不称其贞节有母道焉衍饬之幼
得见 仁宗
摩其顶而叹曰其父忠勤事先皇以及于朕
使今犹在朕以何官授之噫其在此子矣出内帑钞二
十万缗赐之而岁赐粟给 (第 12b 页)
诗曰辨七徵心处曰说如幻法名
曰一花五叶集虚谷凌禅师于师为尊属见而叹曰此
佛祖向上事非下根小器所可识也 仁宗皇帝
闻而聘之
不至制金襕袈裟赐之曰佛慈圆照广慧禅师赐狮子院
名曰正觉禅寺英宗皇帝亦封香制衣即所居而修敬 …… (第 13a 页)
大德中
新作大仰山太平兴国禅寺事闻成宗皇帝嘉之敕翰
林学士承旨程钜夫制文勒石加赐大圜之号其来径
山也 仁宗皇帝
又加号曰慧照至治壬戌四月十二日
手书嘱付时官外护宗教戒敕弟子说偈示寂于不动
轩其徒奉全身瘗诸西峰昌浦 (第 19a 页)
其寺赐香㑭诵大藏经满散之日师升座说法
天雨宝华缤纷满空不至地者才及丈许万目惊异叹
未曾有皇庆元年入见 仁宗皇帝
上知师无杂食以马
湩为赐泰定四年赐号曰佛光慧日普照永福大师帝 (第 6b 页)
祠名山见公于上清正一万寿宫
归以告开府遂召以来深得开府心岁从车驾行幸尝
察罕海有旨祷雨大应故武宗皇帝 仁宗皇帝
兴圣太
皇太后皆知公道术宣授某法师提举崇真万寿宫进 …… (第 7a 页)
匡西服成宗皇帝命
真人分教秦蜀间武宗皇帝赐真人号 仁宗皇帝
累加
恩命召至京师掌道教号曰特授神仙演道大宗师玄 …… (第 18a 页)
院事位大学士上寻加特进时太皇太后在兴圣宫
宗皇帝
在东宫并待以优礼武宗 (第 24b 页)
仁宗
之生也公皆受
命世祖为制名兴圣宫记其事是以赞书及之进讲老
子东宫推明谦让之道及 (第 24b 页)
仁宗
在御犹恒诵其言上尝
坐嘉禧殿顾谓大臣近侍曰累朝旧 (第 24b 页)
未尝不肃容以
增远想也皇庆二年其曾孙慎言为翰林属 仁宗
有诏
省掾用儒士擢入佐左司院中选都事佥曰李文正公
为翰林肇端其曾孙宜以居未几拜监察御史而于封
龙也惓 (第 9b 页)
   送朱君美序

许文正公定学制悉取资朱文公至 仁宗皇帝
集群儒
定贡举法五经皆本建安书蔡氏为文公门人而春秋
传则正字胡公之从父文定公师友授受宗于一门会
于一 (第 15a 页)
   华严寺碑
太祖皇帝肇定区夏视居庸以北为内地户族散处皆
安其简易在宪宗皇帝时将有事西南底慎旧章建置
靡遑时则世祖皇帝治军和林相厥地利曰维滦阳展
亲会朝兹为道里得中稽众契龟佥告允吉因城而名

之曰开平焉岁在庚申世祖承大历服建国改元削僭
靖乱宗王殊邦奉贡效牵咸会同于开平繇是定为上
都大兴为大都两京之制协于古昔矣省方有常庶职
攸叙商旅子来置而勿征首建庙学乾艮二隅立二佛
寺曰乾元曰龙光华严复立老子宫于东西化俗警蒙
相须以成具训渊远将垂宪永以为民则 仁宗皇帝

东宫如华严惕然永思粤维皇祖置虑弘廓建都功业
弗克崇阐绍闻是我子孙不大彰显爰命守臣臣某撤 (第 18a 页)
土预御宴辄与国戚相齿世祖尝曰此儿聪解殆得天
仁宗
则曰此子貌沈厚类畏吾人复赐译经佛图象
以宠之二相贞宪王忠献王尤加器敬性纯孝睦宗党
二兄殁道中请于朝而 …… (第 13a 页)
教允遵罔有亏愆爰表铭诗孙曾
永传
   奉政大夫同知东昌路总管府事蔡公神道碑
   铭
延祐年纪丙辰 仁宗皇帝
推恩群臣考视品秩荣其祖
及其曾大父繇是单父蔡侯 (第 21b 页)

章政事给半俸以佚其老且命婿李嗣宗特授承直郎
同知高唐州以侍养 仁宗
在东宫时知公归特遣使赐 …… (第 10b 页)
坏成宗赐楮钱万以优宠公受知成宗为深尝问其所
师承金玉币器锡赉有加 仁宗
初政首命召公以疾辞
皇庆元年三月某日年七十有七薨其年五月葬于先
茔之侧公将薨时梦游祠宫有道士迎问公年 (第 11b 页)
   墓志铭至大三年武宗皇帝广孝锡类以翰林学士中顺大夫
致仕吴公克已特授荣禄大夫大司徒封饶国公妻舒氏
饶国夫人夫妇同日受封其子玄德真人玄教嗣师全
节归饶州安仁县下马入里门奉制书跪堂上二老人
却立望阙拜命诚夐轶前古延祐元年寿八十 仁宗皇
遵先帝故事锡上尊文锦以尊显之表署宅里荣耀
极致人 (第 17b 页)
至大元年授潭州榷茶副使再
见之貌益温论事尽绳墨智圆气完欲以政理自表见
故其为茶官也不务苛刻而课有赢羡 仁宗皇帝
立科
举以君考乡试自喜曰吾尝贡于乡黜浮培实宜以称
明诏是岁君所贡士入南省号为得人延祐五年授徽
州路婺 …… (第 4b 页)
   佥事范君墓志铭
大德六年范君子诚为平江路经历于时桷将之京师道
吴其郡大夫疑忌事多不决范君抱牍堂上定可否大
夫颔颔不复有异议人皆曰是真赞画才嗣后为掾中
仁宗皇帝
在东宫兴崇礼文广庙祭凡视执政者率 (第 12a 页)
岁分翰
林集贤院为两道教专掌集贤始自公议二十二年
生复召命名今二帝庙讳虽用国语皆以公名义释
之二十五年预议集贤院赐七宝冠金锦衣玉佩珠履
二十八年丞相桑 …… (第 16a 页)
贤院事至大二年领集贤院位大学
士上是岁再加特进时 仁宗
在东宫进讲老子自是入
侍必赐坐皇庆元年锡号辅成赞化二年命将作臣制
玉刻文曰玄教大宗师手授曰以是传教俾 …… (第 17a 页)
   拜住元帅出使事实
至元二十九年今浙东元帅拜住公奉世祖旨以行军
招安使从征爪哇于时高王二将为蛮兵所围公深入
拔围出之元贞二年奉成宗旨使西域哈赞王爱其才
以尚衣职行军有战功赏金符金带因令其入见于成

宗复赐虎符皇庆二年 仁宗
以金印赐丞相孛罗且俾
往哈儿班答王所议事至中途遇也先不花王疑有间
谍执以问荅曰今上所遣不过通岁时问礼 (第 2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