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枢密院事僧格实哩丞相幼从太夫人鞠育稍长兼事
华学凝然端大已兆伟度年十二事武宗嗣掌环卫
宗皇帝
拜资善大夫太常礼仪使俄迁荣禄大夫大司
徒太常如故又进阶金紫光禄大夫加开 (第 9b 页)
是生今上皇后及晋王妃额琳沁巴勒继尚宪宗女
孙满达公主武宗即位袭为万户赏赉优渥颁金印封
昌王仍置王府迨 仁宗
朝赐文豹及海东青白鹘岁以
为常今上即位赐楮币一万定西马及七宝带各一太
皇太后继赐楮币万定子七人曰实喇 (第 14a 页)
默等军万人镇吐蕃宣慰司威德明信贼用敛迹
其民以安武宗皇帝召还嗣为伊都呼赐之金印复署
其部押西护司之官 仁宗皇帝
始稽故实封为高昌王
别以金印赐之设王傅之官其王印行诸内郡伊都呼
之印则行诸辉和尔之境班布尔实公主薨尚 …… (第 4b 页)
于西抚尔民人授之鼓鼙有嚚西羌弗靖以
挠移节往治旋就驯扰武皇缵武眷尔旧服节旄印绶
仍护其属乃稽王封在时 仁宗
旗纛舒舒刻章以庸乃
即永昌幕府斯建将星宵陨亦既即远宰木阴阴阅历
岁时顾瞻徘徊邦人之思大夫嗣德克敬以让 …… (第 7a 页)
曰他人不知辞此别命有司置马轿赐
之俾得乘至殿门下 仁宗
在东宫有衣帽金宝之赐还
边仁宗皇帝即位入朝特授光禄大夫平章政事知枢
密院事钦察亲军都指挥使左卫亲军都 (第 17a 页)
里之远也二公之相非
有异世之隔也邦人诵其事而知其德岂一朝一夕之
积而合祠之礼旷久未举固亦有待也邪昔者 仁宗皇
在御慨然悯习俗之弊于文法颓坏沦靡而莫之救
乃出独断以图治凡所以柬拔常出不次一时作新之
志贞观开元不足 …… (第 12a 页)
气类之合风节所厉庶几少答圣明之万一乎始王公
受知 仁宗
于东宫及践大统而已在外服其祠二公也 (第 12a 页)
  农桑辑要序        

蔡文渊
农为天下之大本有国家者所当先务盖宗庙之粢盛
军国之经用生民之衣食皆于是乎出故古之王者亲
耕籍田以为农先俾人知务本尽力南亩而基太平之
治也洪惟世祖皇帝诞膺景命惠养黎元立大司农司

以修古九扈氏之政乃诏参稽古今农书芟其烦而撮
其要类萃成书曰农桑辑要若夫耕蚕之术畜孳之方
天时地利之所宜莫不毕具用之则力省而功倍刋行
四方灼有明效逮我 仁宗皇帝
克绳祖武轸念民事以
旧板本弗称诏江浙省臣端楷大书更锓诸梓仍印千
五百帙颁赐朝臣及诸牧守令知稼穑之艰难 (第 1b 页)
仁宗皇帝
慈祥之政英宗皇帝神明之姿海内晏然
众庶宁一晋邸信用奸谋违于祖训天怒人怨遂终厥
身我今上皇帝应天顺人义 (第 5b 页)
我国家自世祖皇帝爰择名儒以傅东宫是故裕宗皇
帝之在春坊尝有日习仿书藏之东观以示子孙迨夫 仁宗皇帝
英宗皇帝时有宸翰宠赐群臣传至钦天统
圣至德诚功大文 …… (第 6b 页)
  贡举
以科目取贤能之士历周汉至于唐以来其目多矣我
太宗皇帝既取中原即行试选取士之法至元中尝议
行进士科历大德至大皆有议而未及行 仁宗皇帝

以独断行之如茂异神童之科有则举之非若进士科
之有定额也而亦附见焉
  举遗逸
国家取人之途多矣其 …… (第 8b 页)
  平都尔苏
天历元年九月壬申今上皇帝即大位诏天下其节文
曰洪惟我太祖皇帝肇造区夏世祖皇帝混一海宇爰
立定制以一统绪宗亲各授分地勿敢妄生觊觎此不
易之成规万世所共守者也世祖皇帝之后成宗皇帝
武宗皇帝 仁宗皇帝
英宗皇帝以公天下之心以次相 (第 42b 页)
宁王野仙荐世祖徵不至授陜
西儒学提举继而成宗武宗 仁宗
累徵授国子司业集
贤直学士未赴改集贤侍讲又以太子右谕德徵始至
京师授集贤学士国子祭酒谕德如故寻得告还 (第 27a 页)
者亦在中书公
劾之不报驰驲面疏论之并及近侍之荧惑者又不报遂
谢病归久之又拜中丞行台陜西不赴武宗皇帝时 仁宗
皇帝
在东宫召拜谕德未数日拜太子宾客复迁詹事辞 …… (第 15b 页)
不就尚书省臣滥杀无辜轻革钱币中外汹汹中丞执法
久阙人上方图任 仁宗
曰必欲得真中丞惟张圭可苟
不称我任其责上即日召拜中丞居月馀上不豫三宝
努矫诏赦天下常赦之所必不赦者未 (第 16a 页)
几上崩 仁宗

按诛之而其党有求脱免者公力言诸上虽得不死犹
杖之 (第 16a 页)
仁宗
将即位廷臣用皇太后旨行大礼于隆福宫
法驾已陈矣公独奏其不可台长止之曰议已定虽百
奏无益公曰未始一奏讵 (第 16a 页)
  故赠瑞安知州王公墓志铭   虞 集

昔我 仁宗皇帝
天下太平文物大备自其在东宫时贤
能材艺之士固已尽在其左右文章则有故翰林学士
清河元公复初发扬蹈厉藐视 (第 15a 页)
秦汉书翰则有故翰林
承旨吴兴赵公子昂精审流丽度越魏晋前集贤侍读
学士左山商公德符以世家高材游艺笔墨偏妙山水
尤被眷遇盖工于绘事天纵神识是以一时名艺莫不
见知而永嘉王振鹏其一人也振鹏之学妙在界画运
笔和墨毫分缕析左右高下俯仰曲折方员平直曲尽

其体而神气飞动不为法拘尝为大明宫图以献世称
为绝延祐中得官稍迁秘书监典簿得一遍观古图书
其识更进盖 仁宗
意也累官数迁遂佩金符拜千户总
海运于常熟江阴之间焉泰定四年 …… (第 15b 页)
永嘉县男配张氏
追封永嘉县君振鹏其子也振鹏之兄龙孙为浮屠名
善集铭曰伟哉王公即家开封繄子之功功繇名艺
之世积拜宠异先朝文兴孰究孰承慨兹其徵 (第 16a 页)
    虞 集
郑君讳大中字义甫早学于乡校稍长推择补中书户
部令史历詹事掾史出官登仕郎纳绵总管府经历
宗皇帝
在东宫时常因事得见 (第 19b 页)
仁宗
伟其人目左右问 (第 19b 页)
其姓名是时 仁宗
爱尚文学常不次擢拔材俊于众人
之中人亦率更名所居业以自傅会骤得显用者甚众
而君略不少自衒鬻才得为中书 (第 20a 页)
使李恭适管军万户何德温成
宗皇帝制赠清忠粹德功臣太传开府仪同三司追封
魏国公谥文正两夫人追封魏国夫人 仁宗皇帝
制加
赠推忠佐理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 (第 17a 页)
昭雪之事终至治之岁不遑暇及今上皇帝入继大统
诏书首以为言褒赠哀荣相踵而至幽明两致其感动
焉于乎粤若我 仁宗
之仁孝文物大备英宗果锐法度
脩饬自古帝王之有德有为者未能与并伦而一特们
德尔常因国有大故乘间用事以伤 …… (第 8a 页)
巳如成人兄弟相励以勋业当时固以大器期之事
于藩邸甚见倚重大德丁未从在怀孟闻朝廷有变
将北还命公与李孟先之京与右丞相达尔罕定议迎
武宗于北藩 (第 9a 页)
仁宗
还京师机察禁卫密致警戒 (第 9a 页)
仁宗

焉至亲解所服带以赐既佐定内难 (第 9a 页)
仁宗
居东宫论功
以公为大中大夫家令丞日夕侍侧虽休沐不至家官
事亦决于宿次众敬惮之会兄卒涕泣不胜 (第 9a 页)
仁宗

之存问优渥待寡嫂有礼待兄子不异已子家人化之 …… (第 9a 页)
循循然毋敢失辞气进正奉大夫延庆使武宗闻其贤
召见 仁宗
曰此人诚可任大事然刚直寡合上顾视
之曰然然终不及用也 (第 9b 页)
仁宗
始统大政执误国者将尽
按而诛之公曰为政而尚杀非帝王治也上感其言特
诛其尤无良者民大悦服上与中书平章李 …… (第 9b 页)
品年六七十而孝靖公亡恙公躬奉食饮候寒暖晨昏
不懈怡愉顺其颜意若婴儿然 仁宗皇帝
闻之曰此我
国家人瑞也刻玉为鸠杖以赐日赐上尊酒因其生日
遣大臣赐宴其家朝臣咸集日自皇太后皇后皇太子 (第 17a 页)
之坐诬事明复掾省曹至大戊申我 仁宗皇帝
养德东
朝左右文化选天下髦俊之士列在宫臣公首被简拔
授以直 (第 19a 页)
仁宗
即皇帝位迁翰林待制承直
郎兼国史院编修官与修成庙 (第 19a 页)
  参知政事王公神道碑    富珠哩翀至大元年汴梁路总管兼府尹王公年逾七十拜参知
政事行尚书省云南秩中奉大夫 仁宗皇帝
以公至元
大德名臣拜昭文馆大学士皆不果行延祐元年冬十
二月七日薨汴私第春秋七十有九明年春三月十二
(第 23a 页)
  陈文惠公一言兴邦
或言古之相臣有批敕焚诏碎麻者忠谏则忠谏矣若
遇中材以下之主以不敬罪之何辞以逭余答之曰陈
文惠公尧咨为相 仁宗
忽夜分有御封至尧咨不启封
来日奏曰今中宫虚位张贵妃有宠恐奸人附会请正
母仪若诚此事臣不敢启封 (第 7b 页)
仁宗
首肯曰姑置之贵妃
不果立此谏转移于谈笑间可谓一言兴邦矣 (第 7b 页)
已附于怀
都传而又别有阿术鲁传谭澄已附其父资荣传而又
别有谭澄传此又朱氏所未及纠者也其它事迹舛误
仁宗
庄懿皇后䘚于 (第 15a 页)
仁宗
朝未尝尊为皇太后吾也
而围益都从木华黎之弟带孙非从木华黎张子良来
归因元帅察罕非因阿术段直为泽州长官 (第 15a 页)
   跋雪楼集

程文宪公集予访之二十年未获归田后始得之西吴
书估舟中乃明洪武乙亥与耕书堂刊行本亟购而藏
之欧阳原功李好文序俱云四十五卷而此本乃卅卷
盖刊刻时并省其元第非有残阙也文宪于至大皇庆
閒再掌制诰高文大册多出其手集中碑志诸文可裨
益正史者甚夥如孟速思史称其子九人多至大官据
公所撰碑实十一子而阿失帖木儿尝以畏吾书授成
宗武宗 仁宗
卒赠武都王谥忠简尤宜补书于本传也
丞相忽鲁不花丞相别不花平章乌伯都刺史皆无传
据公所撰制知忽鲁不花尝 (第 10a 页)
公之相非有异世之隔也邦人颂
其事而知其德岂一朝一夕之积而合祠之礼旷久未
举固亦有待也耶昔者 仁宗皇帝
在御慨然闵俗习之
弊于文法颓坏沦靡而莫之救乃出独断以图治凡所
拣拔常出不次一时作新之志贞观开元不足为 (第 4b 页)
也乡
使有若二公出乎其间则气类之合风节所厉庶几少
答圣明之万一乎始王公受知 仁宗
于东宫及践大统 (第 4b 页)
  跋大安阁图
世祖皇帝在藩以开平为分地即为城郭宫室取故宋
熙春阁材于汴稍损益之以为此阁名曰大安既登大
宝以开平为上都宫城之内不作正衙此阁巍然遂为
前殿矣规制尊稳秀杰后世诚无以加也王振鹏受知 仁宗皇帝
其精艺名世非一时侥倖之伦此图当时甚
称上意观其位置经营之意宁无堂构之讽乎止以艺
言则不足尽振鹏之惓惓 (第 1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