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詩文評類
詞曲類
別集類
總集類
   依光堂

    (臣/)等谨案西湖百咏二卷 宋董嗣杲
撰明陈
    贽和韵 (第 7b 页)
嗣杲
(第 7b 页)
明德
(第 7b 页)
静传居士
钱塘人宋
    季入道孤山四圣观改名 (第 7b 页)
思学
(第 7b 页)
无益
故西
    湖志称为道士然据此集自序称咸淳间薄
    宦于霅则固尝登仕版也贽字维成馀姚人
    (第 7b 页)
 徙于钱塘洪武间以荐授杭州学训导后官
    至太常寺卿西湖志称 嗣杲
原唱及贽所和
    皆九十六首天顺癸未钱塘人南康知府陈 …… (第 7b 页)
    笔之于书耳其诗皆七言律体每题之下各
    注其始末甚悉颇有宋末轶闻为诸书所未
    载者 嗣杲
诗格颇工整贽所和才力稍弱亦
    足肩随其诗皆迥在许尚华亭百咏之上也
    乾隆四十三年八月恭校 …… (第 8b 页)
陵者或将笑之予状景物耳不暇恤岁月无情
陵谷易变将使百千年后登览降望于西湖上者因诗
有感焉咸淳壬申腊月 静传居士
董嗣杲书于馀英堂 (第 9b 页)
笑之予状景物耳不暇恤岁月无情
陵谷易变将使百千年后登览降望于西湖上者因诗
有感焉咸淳壬申腊月静传居士 董嗣杲
书于馀英堂 (第 9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西湖百咏卷上      宋 董嗣杲 

            明 陈 贽 和
  丰乐楼
 在涌金门外旧为丰豫门政和七年于湖堂右以众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西湖百咏卷下      宋 董嗣杲 

            明 陈 贽 和
  石笋峰
 在韬光庵西普圆院后西北一峰崭然特立高数十 (第 1a 页)
友谅。行成于躬。亦游于艺。理胜之文。行其无事。我车既饰。我佩谁玩。邈彼深谷。土室之宽。左右图书。沉潜 思学。
日知所亡。时行不足。犹未自是。亟亲有德。面质书讨。稽得辨惑。俛焉孜孜。不知老至。有幽斯堂。三棣韡韡。 (第 281L 页)
卒之身名俱完。而人不见其意迹之微。斯亦可谓善述于遁庵先生者也。均之宜子孙之兴慕于无穷。而人士之企仰而 思学
焉。育才以讲其道。致礼以崇其报也。噫气化之有升降而治乱兆焉。往者朝廷以书院之时有滥设。遂大毁域中之公 (第 145H 页)
 仲尼何不先发后闻。
先发后闻。言鲁君听仲尼之说则当先发兵讨齐而后闻天子也。非谓仲尼可自发而后闻君也。
答族侄道兴(庚寅)
得书多日。连扰未覆。而此念常往来碧岫红灯之间。未谙旅居服药。将息得宜。书中日有趣味。同辈俱善食健课否。今年感㾕乖甚。山里气冷。不必太触冒。量宜做程。惟着眼笃志甚妙。读书到疑雾喷涌处。正好用力拨开。过此则是天开日朗世界耳。顷因 思学
之旨。果有一句语。君能自知用力甚幸。若夫子再斯可之训。乃处事之通法。非如穷格理义之不得不措也。盖事有 …… (第 454L 页)
未知此去能有几人。扶竖得几时。一朝风倒波翻。安知不靡然倒退也。区区 无益
之念。惟望贤着些眼脚。不至于大陷败也。宁斋台能保有自家幸矣。前答此台书。已付致否。亩忠录序文已成则觅 (第 455L 页)
己治人之道备焉。先儒真氏推衍增益。以成衍义之书。愿治之君。志学之士所当参究者也。予以否德。叨居君位。 思学
治道。期底乂安。听政之暇。已尝观览。其间节次多有可疑。悉论不能既其目。姑举其大者言之耳。大学八条之目 (第 293L 页)
怆之意。至云 〔神功圣德三千牍,大定明昌五十年〕,不忘前朝之盛,亦可念也。
岳咢鄂王墓 岳王墓诗,自 董静传〔如公更缓须臾死,此虏安能八十年〕
之后,(廷博案:此联 系宋叶绍翁诗, 静传
诗在《西湖百咏》,可考也。)赵子昂〔南渡君臣轻社稷,中 原父老望旌旗〕,世皆称诵。和者二人,亦杰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