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詔令奏議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讷斋集御制题]
御制题 梁讷斋
奏议杂著古今诗卷。尝闻之矣。立制非难。经制难。创之者难为智。成之者易于神明。此之谓欤。始予置奎章阁。 (第 271H 页)
或曰。立制须遵本朝。何必宋朝云尔乎。予曰诺。乃取大提学文襄公 梁诚之
(第 271H 页)
讷斋集卷之一(南原 梁诚之
著)
 奏议
  
讷斋集卷之二(南原  梁诚之 
著)
 奏议
  
讷斋集卷之三(南原  梁诚之 
著)
 奏议
  
讷斋集卷之四(南原  梁诚之 
著)
 奏议
  
北方备御初疏十五策(遣人晓谕。 捕贼论赏。 空名告身。 不次行赏。 调兵分运。 
讷斋集卷之五(南原  梁诚之 
著)
 杂著
   ……日。外裔 梁诚之。
记。
世宝失传记
先祖兵部侍郎。娶高丽左仆射王琳之女。王公以贡士登宋宾贡科。以是。见待于中朝。多得奇 …… (第 357L 页)
为忠。誓不渝于素节。
亲祀文庙颂(佚)
[本文缺]
平朔方颂(佚)
[本文缺]
讷斋集卷之五(南原  梁诚之 
著)
 古今诗
  
奉和 御制
创垂固不易。持守尤为难。幸际明良会。都俞莫暂閒。
天道体无私。民心 (第 358L 页)
讷斋集卷之六
 附录
  
左议政权揽,中枢院事崔恒,佥知中枢院事 梁诚之。
考实录于春秋馆。赐酒乐节花。仍赐御制诗。(按此篇出 列圣御制。世祖九年癸未岁也。)
确强何求大畜外。 ……三等功臣。立阁图形。树碑纪功。爵其父母妻子超一阶。嫡长世袭。不失其禄。子孙则记于政案曰。佐理三等功臣 诚之
之后。虽有犯罪。宥及永世。仍赐云云。至可领也。于戏。忠在社稷。身既佩于安危。誓指山河。节益坚于终始。 …… (第 361L 页)
国家令典。然今日宗亲盛强。而王室势弱。须择任外戚。以强公室。又极论两界备边诸事。 上嘉纳。书大畜曰。 梁诚之
忧国家事。如卞季良之人也。十二月。移左文学。壬申十二月。直集贤殿。馀如故。癸酉正月。上疏论君道。十月 (第 362H 页)
。 世祖靖难。以领议政辅政。谓郑麟趾曰。欲作地图。谁可任此事者。麟趾荐直殿 梁诚之。
曾修高丽史地理志。宜命此人为之。遂以公掌之。自是。公掌官制,地图事。以柳诚源等。忌公进退领议政第。百 …… (第 362H 页)
曲尽布置。又都与州镇城。并筑瓮城。上曰。与功臣夜饮。何害哉。左承旨具致宽进曰。臣与韩明浍。亦欲启焉。 诚之
之言为是。 上曰。然。检讨官任元浚。退集贤殿言之。李垲闻之。目朴彭年曰。 (第 363H 页)
梁诚之
经济之才。固人所云也。彭年即相目反唇。盖中其奸谋也。六月。罢集贤殿。以公行 世子左辅德。丁丑。判书云 …… (第 363H 页)
为训鍊观事,直修文殿,知制教。十月。公进便宜四条。 上览之曰。尔留心国事。知无不言。予甚嘉赏。又曰。 诚之。
非常人也。寻授中枢院事。戊寅二月。兼春秋馆编修官。己卯八月。命公译明皇戒鉴。十一月。命校医文类聚。庚 …… (第 363H 页)
。以成一编。名之曰东国通鉴。垂示无穷。卿等其勉之。未几。加资宪大夫。 上曰。东国通鉴。不必多聚文臣。 梁诚之
率崔命孙,申叔祯等撰之。申叔舟,权揽监之。一日。 上御丕显阁。命公就前。议东国通鉴修撰事。公遂书堂上 …… (第 363L 页)
五月。上疏请罢防纳。七月。上军政十策。九月。 上御思政殿。谓金守温曰。 梁诚之。
予之诸葛孔明也。但恨未成功耳。不数日。以公为吏曹判书。乙酉三月。知中枢院事。六月。上劝农四策。七月。 (第 364H 页)
为读券官。取李封等三十三人。是月。 上幸慕华馆。阅陈法。谓申叔舟曰。 梁诚之。
有王佐才。无何。授司宪府大司宪。 上召公曰。宪府。国之耳目。一日怠忽。则百官为之陵夷矣。予用卿者。欲 …… (第 364H 页)
之处。及还宫。历考实录史草。又无有及。 上还宫宴。以公事更议于侍宴宰枢。议云。考史草。既无其语。则于 诚之
何嫌。请罪言者。 上教曰。若然则台谏之言。诚为虚矣。遂除公工曹判书。仍教曰。予以此洗 (第 365H 页)
诚之
也。戊戌四月。 上幸成均馆。御明伦堂。讲论经史。公上疏论风俗学校十二事。十月。又上军国秘计二事。己亥 …… (第 365H 页)
之子孙也。公姓梁氏。讳诚之。本南原人。今占籍守安县。为来姓云。苍龙戊寅仲秋。达城君徐居正刚中。记。 讷斋
铭[徐居正]
公貌温温。公言期期。巧言令色。彼何人斯。
木雁亭铭[徐居正]
雁鸣于池。木在于山。何以 …… (第 371L 页)
议政府左赞成讳九畴。即公考。配赠贞敬夫人权氏。资宪全州府尹讳湛之女。赞成公有子三人。公其中子也。公讳 诚之。
字纯夫。号讷斋。以永乐乙未九月丁未生。聪明异凡。六岁。始读书。九岁。知属文。 世宗二十三年正统辛酉。 …… (第 374L 页)
谕事意。辛巳七月。升嘉靖。癸未九月。加资宪。兼弘文馆提学。天顺八年。 上巡幸。以公为守相。谓左右曰。 梁诚之。
予之诸葛亮也。擢拜吏曹判书。 上尝阅武。顾谓申叔舟曰。 (第 375H 页)
梁诚之。
有王佐才。拜司宪府大司宪。后数年。 上设拔英试。以旌异才。公中二等。 成宗即位三年。论辅佐功。策赐纯 …… (第 375H 页)
翼丰碑。墅第傍罗。憩逸平时。公迹所薰。云来继绥。述名载烈。永世休贻。
南原梁氏族谱序[李淑瑊]
南原 讷斋梁先生。
一日谓余曰。吾家族氏。旧有谱。今欲为序而传之。子其勿辞。余谨按高丽史地理志。南原。古带方国也。土之姓 …… (第 376L 页)
原卿之女。生一男一女。曰敬之。承议三嘉县监。女适司正李专命。后娶资宪全州府尹槐亭权湛之女。生二子。曰 诚之。
中 世宗朝辛酉科进士,生员。连捷文科及第第二人。今为纯诚明亮佐理功臣。崇政南原君。兼知春秋馆事,弘文 …… (第 377H 页)
之十八年。苍龙壬寅孟夏有日。杨原后学李淑瑊次公。谨拜手书。
遗事
端宗癸酉十一月。 上御经筵。检讨官 梁诚之
奏曰。平安道长城之役虽罢。而闾延,茂昌,虞芮等郡。隔在江边。南道军士越大岭往戍。人马俱疲。多卖田产。 …… (第 378H 页)
城为界。使休民固本焉。 上遣云城府院君朴从愚。往审便否。从愚亦如 诚之
言。遂命撤三邑。(国朝宝鉴)
甲戌正月。直集贤殿 (第 378L 页)
梁诚之。
纂皇极治平图以进曰。臣历考致治之方。圣贤垂教之言。经史兴亡之迹。 祖宗经济之法。依皇极方位。作治平小 (第 378L 页)
图以献。其纲一十有九。其目九十有一。愿揭座隅。朝夕赐览焉。(国朝宝鉴)
世祖乙亥闰六月。集贤殿直提学 梁诚之
上疏。言人君享国之长。在得民心。(疏见奏议) 上嘉纳。八月。命 (第 378L 页)
梁诚之。
撰地志,地图。(国朝宝鉴)
丙子正月。 上御思政殿。行常参设酌。直提学 (第 378L 页)
梁诚之
言 殿下优礼大臣。每设酌相欢。真盛事也。然臣恐 圣体过饮生疾。 上悦。命加 (第 378L 页)
诚之
爵一级。三月。 (第 378L 页)
梁诚之
奏曰。自科举初场讲经之后。举子辈多留意经学。集贤殿,三馆儒臣。亦宜以此劝课也。 上曰。专治一书。则学 …… (第 378L 页)
辞。尤精邃难解。此书既明。则所谓观于海者难为水。群书可不治而自明也。其劝课之方。令集贤殿议启。是月。 梁诚之
疏陈治谟。(疏见奏议) 上嘉纳。六月。集贤殿学士成三问,朴彭年,河纬地,李垲,柳诚源,前节制使俞应孚 (第 379H 页)
等。谋复 上王。事觉论死。或言 梁诚之
有惧色。疑有阴事。 上曰。此时何人不惧。 (第 379H 页)
诚之
从我久。必无是事。遂令具致宽。召 (第 379H 页)
诚之
慰谕。 (第 379H 页)
诚之
感泣。(国朝宝鉴)
丁丑正月。 上深纳 (第 379H 页)
梁诚之
疏中郊天享帝之语。决意祀圆丘。命有司撰具仪注。时日。仿中朝用正月十五日。 上斋戒具冕服。诣坛行祀如仪 (第 379H 页)
。九月。以成均馆诸生难得书籍。命 梁诚之
录艺文馆所藏书籍。以次刊行。(国朝宝鉴)
己卯十一月。 上御忠顺堂。以铃川府院君尹师路。为左厢大将。 (第 379H 页)
行护军 梁诚之。
为右厢大将。习陈于后苑。(国朝宝鉴)
庚辰二月。命宋处宽, (第 379H 页)
梁诚之
等。校正孙子注解。四月。教曰。 世宗以天纵圣智。制诸乐舞。未及用之。此时不举。后将废弃。岂不惜哉。自 …… (第 379H 页)
大业,保太平发祥,凤来仪等新乐。而尽废旧乐。其人物轩架之数。肄习节目。速议以启。遂以 梁诚之,
成任为乐学都监提调。教习新乐。(国朝宝鉴)
癸未五月。初集贤殿之罢也。其所藏书籍。移置于艺文馆。至是 (第 379L 页)
。 上虑 世宗朝辛勤裒聚之书籍。散乱遗轶。命 梁诚之。
汇分类别。整束藏弆。 (第 379L 页)
诚之
竣事入侍。以口吃。不能详陈所蕴。为袖劄以进。(劄见奏议) 上览而善之。亟称其可行。申叔舟曰。 (第 379L 页)
诚之
自少强记。其在集贤殿仕罢时。书其旧所思一字于掌上。到家遍考诸书以穷之。 上曰。凡人之于学。不为则已。 (第 379L 页)
为之则必须如是。予亦书一字。推类旁通者多矣。九月。命右赞成崔恒,同知中枢院事 梁诚之
等。撰东国通鉴。十一月。设弘文馆。从 (第 379L 页)
梁诚之
袖劄之言也。礼曹判书朴元亨兼大提学。同知中枢院事 (第 379L 页)
梁诚之
兼提学。都承旨卢思慎兼直提学。其直馆,博士,著作,正字等兼官各一员。多未充。亦未及建馆定制。(国朝宝 (第 379L 页)
鉴)
甲申六月。 梁诚之
上疏。(疏见奏议) 上是其言。七月。 (第 379L 页)
梁诚之,
任元浚等。分诸学门。门置六人。以年 …… (第 379L 页)
少文官隶之。曰天文门。曰风水门。曰律吕门。曰医学门。曰阴阳门。曰史学门。曰诗学门。八月。 梁诚之
上书。言用兵之道。严军法。恤军户。审军情。实军额。简军令。定军制。整军器。备军门。护军丁。阅军士凡十 (第 380H 页)
事。 上嘉纳。(国朝宝鉴)
乙酉七月。命 梁诚之,
卢思慎等。撰五伦录。八月。以 (第 380H 页)
梁诚之
为大司宪。 上谕之曰。予当语卿以八事。曰风闻。曰明闻。曰虚闻。曰实闻。曰实见。曰虚见。曰实知。曰虚知 (第 380H 页)
。卿宜舍虚取实。尽心奉公。 诚之
对曰。官吏非兼用风闻。无以惩恶。但重事则启闻取旨后举劾。 上可之。(国朝宝鉴)
丙戌七月。 上出内藏 (第 380H 页)
大明讲解律,律学解颐,律解辨疑等书。命大司宪 梁诚之
校正。分送讲解律于庆尚道。解颐于全罗道。辨疑于忠清道。使之刊印各五百件。广布中外。十一月。大司宪 (第 380H 页)
梁诚之
上疏。论代纳之弊。且两界事多可虑。监,兵使及咸兴,安州以北守令。勿令率眷。(疏见奏议) 
上纳其言。 (第 380H 页)
命两界监司毋得率眷。 诚之
又请兵法,史记,地图。辑录成书。(疏见奏议) 上谓申叔舟曰。兵法,史记。抄录甚难。 (第 380H 页)
诚之
所撰东国图经。予将 …… (第 380H 页)
刊板以观。是月。大司宪 梁诚之
上疏。请藏实录。(疏见奏议○国朝宝鉴)
丁亥六月。下申叔舟,韩明浍于狱。既而释之。 上以二人有专擅之 (第 380L 页)
失。命系狱。旋察其非罪。释之。与议国事如初。台谏交章论之。 上召大司宪 梁诚之。
试令数其罪。 (第 380L 页)
诚之
历数叔舟之失。叔舟顿首谢。 上曰。予荣卫才调。方欲与大臣欢。何发此言。然敢言极谏。予甚嘉之。行当论赏 (第 380L 页)
。以奖忠直。赐䌽段一匹。 诚之
出。 上顾谓叔舟曰。谏疏又必至矣。十一月。 上御宝庆堂。召诸宰枢。命丘从直主理学。 (第 380L 页)
梁诚之,
徐居正,洪应主史学。互相论难。 上曰。理学之中。该史学之理。史学之中。具理学之趣。仍问从直曰。人性之 (第 380L 页)
内。善固有之。恶亦有之乎。从直不能对。(国朝宝鉴)
戊子七月。召 梁诚之,
李石亨等。讲律吕新书。八月。 上出前后御制诗。命 (第 380L 页)
梁诚之
搜辑。申叔舟抄删。教曰。 世宗诗及予所制诗。将欲刊板以观。(国朝宝鉴)
成宗戊戌二月。设弘文馆。置学 …… (第 380L 页)
藏于艺文馆。寻命 梁诚之。
考校书籍。分藏于内外阁。 (第 381H 页)
诚之
建请藏御制之阁。名以奎章阁。藏诸书之阁。名以秘书阁。皆置大提学,直提学等官。世祖因其言。议设弘文馆。 …… (第 381H 页)
。 上具冕服。酌献文庙。退御明伦堂。行酳侑之礼。侍臣学子凡二千八百馀人。上遂乞言于群老。群老以次对。 梁诚之
出袖中疏以进曰。臣口讷不能言。请以疏对。 上览之曰。诚为治之药石。当置左右。以时观省。(国朝宝鉴) …… (第 381H 页)
徐居正舆地胜览序曰。 殿下即位之十年春正月。 梁诚之
进八道地志。臣等进东文选。 上遂命卢思慎,姜希孟,成任, (第 381L 页)
梁诚之,
郑孝恒,金自贞,李淑瑊,朴崇质,朴楣暨臣居正等。以诗文添入地志。(舆地胜览)
徐居正尊经阁记曰。四年 (第 381L 页)
辰。 上命左议政崔恒,判中枢府事李石亨,左赞成卢思慎,吏曹判书成任,南原君 梁诚之,
吏曹参判李芮,咸从君鱼世谦等。轮日仕本馆。(舆地胜览)
李承召校书馆记曰。岁甲午。都提调上党府院君韩 (第 381L 页)
公明浍,西平君韩公继禧,南原君 梁公诚之。
欲广印书籍。遂议条画以启。 上特赐全罗道罗州,灵光两邑盐税。以补其费。不数岁。所收賨布。几数百匹。一 …… (第 381L 页)
本道建玆阁。而以岁连歉。重兴工役。因循未就者有年。岁壬辰春。 世祖,睿宗两朝实录成。上遣同知春秋馆事 梁诚之。
奉安于府。时金相国之庆。以本馆旧臣。出按于玆。锐意建阁。与梁公卜地于庆基殿东偏。具由以启。乃以旁近诸 …… (第 382H 页)
掘浦。在金浦县东十七里。源出仁川府井项。北流经孤岛江。入于通津县燕尾亭江。每岁造桥。其费不赀。县人 梁诚之
为工曹判书。启置渡船。(舆地胜览)
徐相公居正入东瀛洲。梁判相 (第 382H 页)
诚之
谓徐公曰。东瀛。是吾旧乡。儿子瓒为守时。重修观德亭矣。 …… (第 382H 页)
。于汉武帝时。入贡中华。新罗末。始来朝。高丽初。纳降。降而为郡。其后置牧云。(舆地胜览)
成宗九年。 梁诚之
进八道地理志。命卢思慎,姜希孟,徐居正。纂集以进。(国朝名臣录)
梁文襄公 (第 382L 页)
诚之
在集贤殿。屡封章论时事。诸君曰。若不切时务。不必陈渎如此。文襄曰。朱晦庵在宋光宗时。立朝四十六日。疏 (第 382L 页)
  

讷斋墨迹
梦庵权公讳㫜。字晦之。安东人。早登第。官至密直提学。谥文清公。天性廉勤。精明耿介。不苟合。尝有遁世之志。而忠宪公强留之仕。既老。遁入禅兴社。剃发默坐。公之子文正公菊斋溥。驰𨓒大哭。梦庵公笑曰。将复须发我耶。此予素志也。事见东史。公之考翰林学士忠宪公韪。祖枢密副使守平。高宗峕人也。公之子曰溥。孙曰昌和公湖亭准。曾孙曰赞成玄福君廉。玄孙曰佥

议良孝公镐。于我为外曾祖也。外王父开府尹槐亭公讳湛。娶判尹横城赵茂女。亦甲族云尔。庚午月日。 外裔 梁诚之
记。
  敬次 忘世亭主人韵
 
十年宦海笑归来。半世朋知许酒杯。春去残花飞满榻。雨过垂柳拂侵台。风 (第 383L 页)
   寄成和仲(二首)
   春日即事
   试院
   巡园即事
   早起
   夏日
   儤直书怀。寄 梁纯夫诚之。
   客从山中来
   早朝
   安坚画木图
   送僧还日本
   朝回。寄郑子文。(宗周) ……   冬至
四佳诗集卷之十○第九
 诗类
   奉酬姜景醇村居杂兴诗(十九首)
   又用前韵。寄一庵专上人。(十六首)
   梁纯夫,
姜景醇约同饮横城京邸。因病未赴。仍吟一绝以寄。
   子固遣女奴问讯。仍吟一绝以寄。
   送姜景愚赴 京
   吴居士还自湖南。戏赠。
   与宋枢院(处宽) 梁枢院(诚之)
,李参议(芮),任参议(元浚)。同游藏鱼寺洞。
   三月三日。在秋部。送酒债于推刷色诸君子。
     子固遣女奴问讯。仍吟一绝以寄。
   送姜景愚赴 京
   吴居士还自湖南。戏赠。
   与宋枢院(处宽),梁枢院 (诚之)
,李参议(芮),任参议(元浚)。同游藏鱼寺洞。
   三月三日。在秋部。送酒债于推刷色诸君子。
   ……   谢银溪察访崔同年送蓑衣
   送赵佥正(元祉)奉使湖南
四佳诗集卷之二十○第十三
 诗类
   送南原梁君 (诚之)
诗。百韵。
   腊月初四日初度(二首○壬辰岁也)
   重拜大司宪
   李次公用演雅。贺拜宪长。 ……   题画十首。为崔艺文(淑精)作。
   有李生(惟清),闵生(好达),权生(景禄)。来问字。
   南原梁相 (诚之)
来访
   即事
   谢金同年(债)来访
   寄高城金太守
   寄杆城俞太守
   次韵金同年 ……   送关西方伯
   申相国(叔舟)(八首)
四佳诗集补遗三
 诗类○舆地胜览
   题安山
   通津 梁诚之
大补谷别墅八咏
   广州望月峰
   水钟寺
   伯仲寺
   次骊州清心楼韵
   骊州八咏
史。以篇翰著述。虽非六籍之比。然亦可见文运之兴替。命领敦宁府事臣卢思慎,吏曹判书臣姜希孟,工曹判书臣 梁诚之,
吏曹参判臣李坡暨臣居正。裒集诸家所作。粹为一帙。臣等仰承隆委。采自三国。至于当代辞赋诗文若干体。取其 (第 248L 页)
东构四间。又于其东构四间。然犹不足。岁甲午。上党府院君韩公明浍为都提调。与提调西平君韩公继禧,南原君 梁公诚之。
议欲广印书籍。条其可行之事以启。 上特赐全罗道罗州灵光两邑盐税。以补其费。不数岁。所收賨布几数百匹。 (第 472L 页)
事。然观今势宗亲强而公室弱。须择任贤外戚。以强公室。盖有所见而欲图于未然也。上意嘉之。而未能用。尝称 梁诚之
忧国类卞季良。景泰四年。 世祖靖难辅政。欲作东国地图。郑麟趾荐公掌修。因被奖遇。及 世祖即位。奉使平 …… (第 226H 页)
虑。 上亦然之。未既。果有变。谋败。公又累疏陈便宜。 上曰。尔留心民事。知无不言。予甚嘉赏。又尝曰。 诚之。
非常人也。仅三四年。累进秩嘉 (第 226H 页)
也。及防法来台,殊灭裂,不足观。法军迫鸡笼,各军奋御,刘忽下令撤营退师。曹军门志忠力阻,不从;鸡笼倅 梁纯夫
伏地哭留,亦不允。及退军不止,至为艋舺团人拦住;鸡笼遂为敌据。幸沪尾有官军所募土豪张阿火──人又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