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詔令奏議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梁宁边墓铭
公讳应深。字彦容。姓梁氏。本南原大姓。五朝宰相 梁诚之
六世孙也。曾祖谷山郡守允精。祖司宪监察思讷。以寿考。进折冲将军。父訚早世。追爵户曹参判。母李氏。敦勇 …… (第 101H 页)
直提学淮。直提学生参军湜。参军生主簿潝。主簿生希渚。希渚生都护府使明海。府使生君。母昌原黄氏。承旨致 诚之
女也。君为后于族父县令濂。县令于贞肃公为七世孙也。君敦厚谨饬。能不言而躬行。事父母。思以父母心为心。 …… (第 104H 页)
妻李氏。宗室平林君祉胤之女也。既嫠孀。哭之曰。险衅与其无死。宁修祀以报。其祭祀之礼。必忠悫敬信。致至 诚之
道。通载籍。举前古忠臣孝子贞妇善行以教家。敦厚九族。家无文具之礼。巫祝淫祀之事。寿七十。某年月日殁。 (第 104L 页)
。良善者无禄。天道泬洄。祸福之报其坏。
龙门孝子碣铭二十一字
孝子。梁姓。讳应源。字彦长。 世祖宰相 梁诚之
六世孙也。曾大父谷山郡守允精。大父司宪监察思讷。父訚。早世。母宗室李氏。 太宗别子孝宁大君补之六世孙 (第 107L 页)
以后。文士辈出。而程朱之书。不行于东方。其论性情义理之奥。纰谬牴牾。而惟益斋,圃隐倡明道学。文襄公臣 梁诚之
又以益斋道德当升配文庙。数次上劄。俱载于其文集中。故参判臣俞好仁有曰益斋文忠公。以文章德行。名振天下 (第 72H 页)
   拟唐太史贺冬至有云迎日。来岁大美。
   拟唐群臣贺太平天子朝元日。五色云中驾六龙。
   拟本朝文襄公 梁诚之
后裔等。谢特念奎章阁请建之功。命阁臣编遗集刊行。赐弁卷之文以宠之。
   拟本朝鲁孔子七十二代孙孔胤
蹈手抃。伏念臣等。喜切披雾。才惭跃鳞。长扈仙游。咏南山而祝寿。旁搜瑞谶。竭东郭而书祥。
拟本朝文襄公 梁诚之
后裔等。谢特念奎章阁请建之功。命阁臣编遗集刊行。赐弁卷之文以宠之。
荣今怆古。愧微才于忝先。编集弁文 (第 23H 页)
政因俗革之效。何责乎渝习。正合益懋自率。第十六条贵文贱武之过而碍眼碍听。反损国纲者多有之。若使文襄公 梁诚之
在今则谓当何如。甚至年前揭板之式。而皆能一一遵守。亦未可知也。付之庙堂。特加修明。第十九条唉彼四民。 (第 411H 页)
登应制文科。癸巳权知承文正字。乙巳拜弘文馆侍读。壬戌卒七十五岁。葬罗田慕佳谷子原。梁氏南原人。文襄公 讷斋诚之
十五世孙也。历县监琥,判书雪翁渊,察访允愚, 赠兵议警而生守东。固城县令。壬辰殉 赠兵议。兵议生世景 (第 447L 页)
   戏呈邻友
   咏龙岩溪怪石
   怪石答
   寄李大谏(失名)谪所
   云岩寺
   送僧
   赠 梁上舍诚之(九思)
华砚
   步访权郎(在)
   新正磨镜
   任退之(进)携诸子来访
   送心上人
   谨次 ……  拟康节首尾吟
   岁晏怀李友
   忆姜京叔(镐)
   次从弟就之雪帖
   江月亭。期锦溪 梁上舍诚之(九思)
同会游赏。而跫音竟寂。败兴殊甚。
   次阳山南上舍叔
   江亭。留寄公允。
   赠扶风宰闵君(
  又
落叶萧疏响。空山雨脚斜。孤吟愁绝处。无酒对黄花。
咏龙岩溪怪石
形色皆同肺。真堪置 阙前。如何混沙碛。终古卧溪边。
怪石答

莫以同形色。移将置 阙前。世人皆结舌。只合弃溪边。
寄李大谏(失名)谪所
死别吞声久。苍茫彼老天。悽悲湘水畔。知尔铁肠坚。
云岩寺
客自西峰至。僧开竹户迎。一樽山月下。霜菊满荒庭。
送僧
栖遁初年志。云林晚节期。东岩幽绝处。与尔共生涯。
梁上舍诚之(九思)
华砚
砚面无光泽。中心炳若丹。赠君供宝玩。要作故人看。
步访权郎(在)
芳草烟郊路。携藜一老翁。长吟 (第 163H 页)
倍。喜溢豪家气象丰。梅花昨夜春心漏。吟客终朝酒盏空。惠连诗思生邹律。起我寒眠寂寞中。
江月亭。期锦溪 梁上舍诚之(九思)
同会游赏。而跫音竟寂。败兴殊甚。
强扶衰病作閒行。水国初寒晚景清。千里故人违命驾。一江新月自多情。赏 (第 226L 页)
字文伯公州人。又东文选序例。 成宗九年戊戌。设纂集厅选东文。领敦宁卢思慎,吏曹判书姜希孟,弘文大提学 梁诚之,
艺文大提学徐居正为堂上。直提学崔淑精等十八学士为郎。而承文校理金学起居于十二郎位之次。又崔锦南漂海录 (第 540L 页)
廷尉。两汉以来。犹存此道。文景之世。为吏者至长子孙。唐之阳城居谏官七年。宋之傅尧俞为中丞九年。而我朝 梁诚之
十年为都宪。前后哲辟之重其职难其人者。盖尝如此矣。窃观近日。则内而台省之官。朝除暮迁。数月莅事者。未 (第 249L 页)
韩为百济则得矣。说卞韩为失。孤云所说卞马两韩。俱爽其真。而前朝金富轼撰三国史地理志。取孤云之说。我朝 梁诚之
卢思慎,徐居正等撰东国舆地胜览。从孤云所论。以庆尚道属辰韩。京畿忠清黄海等道系于马韩。以全罗道系于卞 (第 459H 页)
疆界。与崔文昌所言。大相径庭。使后人莫可适从。是岂非东方一欠事耶。暨我 成庙之十年。始命卢思慎等。因 梁诚之,
徐居正所进地志及东文选。辑成舆地胜览。至 中庙朝。又令李荇等。续编而增修之。今我 圣上。乃更监先王之 (第 514H 页)
我 朝。其子孙世作名宦。至领议政肃靖公讳轶。辅相 中宗。有大臣风。录靖国功。封砺原府院君。娶吏曹判书 梁诚之
之子典签瑗之女为夫人。公其第三子也。公讳之桢。字刚彦。生于弘治庚申。 性质醇美。平易温恭。殊不类贵家 (第 374H 页)
杂出于地志,野乘,诗人裒录之篇者读之。皆温澹有理致。足以想见其为人。同时所与游唱和。表表若姜公希孟, 梁公诚之,
徐公居正,金公宗直。有著述。辄属公为弁卷之文。以见其推重之意。则公之不唯诗也。于此亦可 …… (第 46H 页)
臣中年少聪敏者。学习新书于麟趾。戊戌。 上命领议政卢公思慎,吏曹判书姜公希孟,大提学徐公居正,南原君 梁公诚之。
纂辑东文选。公与弟淑卿。同掌其事。书上。擢授副提学。间八银台。己亥。以疾卒。享年四十八。葬于阳川治南 (第 47H 页)
。实录。 先王宝训所载。礼宜敬重。遣卑官。非所以示予尊崇之意也。其勿循旧例。越八月十六日。希孟与知事 梁诚之。
承 命就途。本月二十四日涓吉。奉安于忠州史库。实录凡七十一帙。分入五匮。藏处既讫。从事郑以侨。请记颠 (第 107L 页)
其文有心同汲直。义若仁杰云云。 光庙临御。以与公同佐 先王。累共 朝天之行。录勋二等。追 赠一资。与 梁讷斋
同授铁券。公本乎性理之书。达于经史诸子。融贯该博。无所不通。博约之功。造诣之精。独步当时。时辛文僖硕 (第 67L 页)
   洗心亭(银川君)
   日本国王使僧。十日游藏义寺。见大士变现之尊像。偈曰云云。次韵。
   戏赠 梁纯夫
   次文节公赠李将军韵。李艺。蔚山乡吏也。洪武丙子。郡事李殷。为倭所虏。艺即出随。殷在虏中数岁。恒
讷斋集御制题
   [讷斋集御制题]
讷斋集凡例
   讷斋集凡例
讷斋集卷之一(南原 梁诚之
著)
 奏议
   请罢行城兼备南方(己巳五月二十八日。以集贤殿副校理上。)
   备边十策(定庙谟 ……   平安道便宜十八事(江边诸郡加资。 两界甲士告身。 万户职衔。 加设万户。 虚空桥行成。 慈城郡疠疾。 江界土官。 踰岭烽火。 江界军储。 合排人试甲士。 龟州升牧。 古云山属定州, 安州城。 合三登江东。 增筑平壤古城。 迎护送骑载持馆夫。 土官加资。 置镇左右翼。○乙亥十一月初十日。以平安道敬差官上。)
讷斋集卷之二(南原  梁诚之
 著)
 奏议
   便宜二十四事(春秋大射。 增置五京。 岳镇海渎。 设蕃部乐。 议行冠礼。 定服 ……   请罢防纳(甲申五月二十八日。以同知中枢院事上。)
   请殿讲兼讲史学(甲申六月二十七日。以同知中枢院事上。)
讷斋集卷之三(南原  梁诚之
 著)
 奏议
   军政十策(严军法。 恤军户。 审军情。 实军额。 简军令。 定军制。 整军器。 ……   书籍十事(两朝实录印出。 三朝实录小字印出。 时政记。 移三史库。 藏东国书籍。 写一件书册。 书册板本。 铳筒誊录。 请禁还纸。 藏新印书册。○丙戌十一月十七日。以大司宪上。)
   请重杀牛之禁(丁亥正月初四日。以大司宪上。)
讷斋集卷之四(南原  梁诚之
 著)
 奏议
   北方备御初疏十五策(遣人晓谕。 捕贼论赏。 空名告身。 不次行赏。 调兵分运。 ……   风俗学校十二事(朝无礼俗。 市价踊贵。 外吏陵轹守令。 女服不遵华制。 宴饮奢侈。 屋舍僭滥。 军士多为冒滥。 儒生或行欺罔。 文庙配享。 取士仍复恩赐。 设钟西庠。 立碑庙庭。○戊戌四月初三日。以工曹判书上。)
   军国秘计二事(济州译语。 铳筒图说。○戊戌十月十二日。以工曹判书上。)
讷斋集卷之五(南原  梁诚之
 著)
 杂著
   平朔方序
   弘文馆序(成化己丑。以大提学奉教制。)
   梦庵权公故事记 ……   应制书车云岩(原頫)雪冤录后
   次咏小鱼
讷斋集卷之六
 附录
   左议政权揽,中枢院事崔恒,佥知中枢院事 梁诚之。
考实录于春秋馆。赐酒乐节花。仍赐御制诗。(按此篇出 列圣御制。世祖九年癸未岁也。)
   南原君录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