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去扬舲。
浮碧楼
江草绵绵引我来。朱楼百尺镜中开。平如浮水绫罗岛。上欲磨天乙密台。佛殿幽花春意晚。箕 王古
迹笛声哀。风流小尹先乘兴。尽载青娥击汰回。
马山店舍
萱闱馀日短。鞍马几时休。但有依依梦。难销耿耿忧 (第 505H 页)
 
终岁深居不出门。此身将老海南村。汀兰莫作悲秋思。篱菊须看傲雪痕。万事纠纷心独静。一阳来复气初温。天公送雨非无意。洗尽炎方万壑魂。(明人诗曰一雨初清万壑魂。)
三叠前韵
寒灯相对雨侵门。千里同来南海村。此日炎方御魑魅。向来巧舌索瘢痕。难拚白雪诗辞妙。长被春风笑语温。且待花开留后约。不须临别更销魂。
访宝林寺
古寺逢僧问。寒山有客过。竹深留雪少。石耸向天多。

夕鸟皆敀意。樵人自远歌。禅门知已近。幽磬出云萝。
宝林寺
伽蓝已与西竺并。异迹曾从普照存。法力夜翻潭窟改。老龙潜遁雷雨喧。重门地黑天 王古。
层阁云深铁佛尊。罗代有碑今尚有。夕阳来读抉苔痕。
  其二
名山最说天冠胜。宝刹曾闻迦智雄。二者长兴 (第 374H 页)
始。慈母今当喜惧年。
出东门
拨弃人间万段缘。并驱游骑意翩翩。出门便是登山日。相笑关 王古
庙前。
马上望三角山
拔地圆峰镇汉京。不劳雕刻自天成。金刚也少奇如汝。驻马回看更有情。
历入道峰书院 (第 402H 页)
然也。抑亦平日持养之方。有得于家庭者。故能不失其良心如此。
竹庵集序
元年甲子。不佞为金官驾洛国首露 王古
都也。徵诸文献。采之风谣。南冥三十年藏修之地曰新山。因以建院啜享。院燬于龙蛇之乱。倡议重建。请额号定 (第 256L 页)
血渍衫付次子明和。使归葬先垄。遂力战死之。呜乎烈哉。久后讣闻。夫人与其子往战所。求遗骸不得。乃曰首露 王古
之神君。祷于纳陵二十八日。梦神人言倭杀而焚之。遂痛哭而归。以平时所梳发与衣带血衫。葬于郡东冬只山负丑 (第 405H 页)
  其九
金碧楼高万佛龛。和盘托出妙庄严。悬知万佛犹相错。面面看来各不谙。(万佛楼。)
太学石鼓
石鼓之歌我何能。韦韩二苏气森棱。六经文字在天

地。百家著述犹相承。今我妄发亦犹是。搦管展纸思瞢腾。世间何物能久视。垂三千年班可徵。彭亨菌蠢凡十石。昭回日月同恒升。词法应肩雅与颂。字体敛手斯及冰。神锼鬼镂工且妙。蜿蜿百怪挐交凭。大禹遗祠龙蛇走。恭 王古
宅蝌斗兴。神物显晦非人力。风霜万劫无亏增。小儒揶揄恣弄舌。后周前周沽必胜。(吴长元宸垣志略曰。按石鼓 (第 98H 页)
止耶。计应有日负初心之叹。姑舍阴符参同诸课。即四子心近等书。熟读精思。用作朝闻之资焉。近阅东坡集。答 王敏仲
曰近觉养生事。绝不用求新奇。惟老生常谈。便是妙诀。咽津纳息。真丹头。仍须用寻常所闻般运溯流法。令积久 (第 433L 页)
满树开。
旱莲
不信人间有旱莲。莲宜在水旱胡然。亭亭十丈寻无处。秖有妖红媚眼前。
凤停十咏
  
王古

丽季风尘暗旧京。翠华当日此山倾。区区设险终何赖。无德难为亿丈城。
  兴国小庵
万丈峰头一小庵。 (第 29H 页)
龟江庙之香火相接。桑梓掩映。蔼蔼然十里烟霞。襟绅联翩。洋洋乎一方弦诵。玆庸短唱。助举脩梁。抛梁东。罗 王古
国海云红。十年空使渊明老。半月台边菊几丛。抛梁南。铁吞山上起晴岚。百年旧宅岿然在。人去山空月印潭。抛 (第 171L 页)
椵岛书感。用前韵。
玉帛重溟上。烟尘大道隅。辽兵新梗化。胡羯久稽诛。国倚持戎节。民怀佩使符。箕 王古
封域。试觅姓鲜于。
绝岛西关外。穷荒北塞隅。国恩那可报。臣罪不容诛。九载重回橹。三章乍解符。平生弦自 (第 369L 页)
  
题云岩僧舍
山中只溪水。溪冻山更寂。客来坐销香。片月生岭白。
江楼(自注怀柳而见)
曳杖出郊路。暂登江上楼。所怀人苦远。秋恨满长洲。
荡春台
芳草溪边坐。青山影里身。斜阳无限恨。残柳故宫春。

仙游峰。同许美叔(篈)金子瞻(瞻)诸友。以月到天心处分韵。得到字。
仙游杳难寻。明月照孤岛。玉笛弄三声。谁知人再到。
白马江。次金士中(尧命)韵。(二首)
舟过半月下。萧萧枯竹声。君 王古
台在。斜日独含情。
长风吹暝色。远壑起寒声。照我杯中月。慇勤更有情。
咏老松
春雨满春城。红绿各得时 (第 440H 页)
  其二
追惟先契托金兰。浮世沧桑一日看。风树几年犹结痛。江湖百里阻承欢。如今耆德凋零尽。终古诗人殄瘁叹。河上闭门违执绋。不堪哀泪任汍澜。
閒居无聊。偶阅东行诗录。仍想枫岳之胜。不觉神驰。走笔吟成七言长篇六百七十二字。以记前日游览之序。且纾岁暮幽郁之怀。
东海之上有神山。万二千峰皆骨立。金鳌戴来力有馀。化工刻出巧莫及。远望惟看势雄豪。祥云瑞霞仍杂沓。近入方知状奇异。快剑利戟争相合。东来尘客眼孔开。异境恍惚还可慑。断发岭上杖策登。新院洞下褰裳涉。是时山中秋已晚。阴崖有冰林无叶。长安之寺旧闻名。谷路逶迤骑马入。寺前新成百尺桥。桥下咆哮万川集。(桥名万川)灵源深邃不可穷。中有罗 王古
城堞。清溪度尽水重重。石磴行过山叠叠。足跨鸣渊锦浪静。手扪弥勒苔文涩。轻身欲上望高台。且向松萝更理屧 (第 336H 页)
 古马韩之域。高勾丽百济分据其地。自高丽时至我 国初。沿革分合无常。 世宗朝以后。无改革。中宗时。本道。牧四。都护府七。郡七。县十九。(今则府一。牧三。都护府十。郡八。县十四。)道境。南东接忠清道。西北黄海道。北东江原道。西抵海。
  南汉山城
 在广州日长山。(一名南汉山)百济温祚 王古
城。 万历辛酉光海时。定为保障。始修筑。天启甲子。 仁庙命完丰府院君李曙。毕筑之。移邑治于城内。升府 (第 285H 页)
高车驷马。我治狱多阴德。未尝有冤。子孙必有兴者。至其子定国。为丞相。)十二板○东坡(止)作墓(东坡答 王敏仲
云。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理。昨与长子迈。已决置家事矣。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当作墓。死则葬于海外。庶 (第 351L 页)
   题广文岩李氏庄
   再从叔佐郎公(道奕)(三首)
   雨中金鸣泽(阳复)适至。拈柳下韵。
   中表弟 王敏仲(师默)
(二首)
   金鸣泽挽
   元月十三日。尹殷叟园亭小集。
   一豆庵林公(㞳)
   朴乃 ……   祭参奉李公(春韡)
   祭教官张公(玄闻)
   祭亡室孺人朴氏文
   族从弟善之迁葬时祭文
   祭中表弟 王敏仲

   祭四乐堂林公(宗干)
   祭李季渐(羽梠)
   哭亡子东教文
   哭亡子妇金孺人
事多初计谬。世间人少寸心同。燕台草没吾安往。楚畹兰萎岁且穷。慷慨樽前无限意。斜阳徙倚古城东。
中表弟 王敏仲(师默)
(二首)
石如其介玉如温。淑气台岑一脉存。文雅少年才俊士。家声胜国贵王孙。苗而不秀天犹憾。兰必先焚 (第 9H 页)
旧墓之北先冈相望之原。卜吉安厝。君果是宁耶。惟君蓄赢之休。留待后昆之昌。君无饮恨于重泉也。
祭中表弟 王敏仲

呜呼 (第 50L 页)
敏仲。
而至于斯耶。聪达详敏之才。敦谨端悫之衷。醪醺兰馥鸾翔鹄峙之风姿。埋没荒阡。不可复见于今世矣。呜呼。君 (第 50L 页)
桑梓必恭敬。远裔追俎豆之仪。云水好藏修。新构增轮奂之制。匪直为景物观美。是所谓规模益恢。盖此新罗金氏 王古
都。实为高丽太师公旧贯。当逆萱豕突之日。国耻已深。值真主龙兴之时。天意有属。以大人炳几之道。达权能行 (第 124H 页)
  冷泉联句
山行六七里。路历百千盘。(立斋。)岳色收筇尽。泉声入梦寒。(损斋。)清游同九曲。奇赏擅三韩。(立。)振袂身无绊。乘风腋欲翰。(叔璜。)豪情凌泰华。荣梦息邯郸。(孟耕。)时物兼芳绿。春衣已袷单。(际可。)清流渟复激。老壁翠连丹。(损。)地是精灵聚。天应造化殚。(立。)寻真饶杖屦。济胜有壶箪。(损。)栈道看深细。苔岩坐亦安。(璜。)休阴听牧笛。移晷歇驴鞍。(立。)迥郭孱 王古。
荒台烈士难。溪山空自在。樵牧谩兴叹。(璜。)撑镬春薇煮。班荆午饭摊。(耕。)孤庵知咫尺。危磴更蹒跚 (第 480H 页)
    吾宗皆以新罗敬顺王为鼻祖。而事系邃古。礼乐无徵。曾见东都有玉笛二枚。其声清越有古音。即罗代旧物也。至今传以为宝。今春。于川前宗氏

家。见敬顺 王古
笛。盖与东都所藏同品。无或当时一传于古都。一传于子孙耶。第恨千年旧物。三折为四片。奉玩久之。谨袖而归 (第 391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