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位固宠之术有如物之固结而不可解圣人特笔书
 之曰君子维有解盖言断然解去之不使其为国家
 之患也又讲义有郭之所以危句奏对言昔 齐桓公
 
至于郭国问郭之父老曰郭何以危父老对曰郭公 (第 8b 页)
 善善而恶恶 桓公
曰善善而恶恶是贤君也郭何以
 危父老对曰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郭之所
 以危也观于此可不戒与
 二 (第 9a 页)
   送沈逵赴广南
嗟我与君皆丙子四十九年穷不死君随幕府战西𦍑
夜度冰河斫云垒飞尘涨天箭洒甲归对妻孥真梦耳
我谪黄冈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
疾病饥寒疑死矣相逢握手一大笑白发苍颜略相似
我方北渡脱重江君复南行轻万里功名如幻何足计
学道有牙真可喜句漏丹砂巳付君汝阳瓮盎吾何耻
君归趁我鸡黍约买田筑室从今始

(按公以景祐三年丙子生至元丰七年甲子四十九岁/汉书幕府注幕府者以军幕为义军旅无常居止故以)
(帐幕言之刘禹锡游桃源诗道牙期日就尘虑乃冰释/晋葛洪传闻交趾出丹砂求为句漏令洪遂将子侄俱)
(行至广州刺史邓岳留不听去洪乃止罗浮山鍊丹互/见前注庄子德充符瓮盎大瘿说 齐桓公桓公
说之而)
(视全人其脰肩肩汝瘿见上卷别黄州诗注公时方量/移汝州故云鸡黍后汉范巨卿张元伯事注巳见欧阳) (第 30a 页)
黄图麒麟阁萧何造以藏秘书处贤才礼记/兄之齿雁行又曰五年以长则肩随之世说王敬伦风)
(姿似父作侍中加授 桓公公
服从大门入 (第 16b 页)
桓公
望之曰/大奴固自有凤毛北齐书北平王贞武成第五子也沈)
(审宽恕帝常曰此儿得我凤毛广韵茝香草字林云靡 (第 16b 页)
沂州沂水县北有穆陵关山东通/志穆陵关在沂水县北一百二十里古齐关也一统志)
(穆陵关在青州大岘山上左传 齐桓公
曰赐我先君履/南至于穆陵即此又元和郡县志穆陵关在黄州麻城)
(县西八十八里在穆陵山上是穆陵关有二处而 …… (第 26b 页)
  南奔书怀(一作自丹阳/南奔道中作)
遥夜何漫漫(一作/时旦)空歌白石烂宁戚未匡齐陈平终佐
汉搀抢扫河洛直割鸿沟半历数方未迁云雷屡(一作/起)
多难天人秉旄钺虎竹光藩翰侍笔黄金台传觞青玉
案不因秋风起自有思归叹主将动谗疑王师忽离叛
自来白沙上(一作兵罗/沧海上)鼓噪丹阳岸宾御如浮云从风
各消散舟中指可掬城上骸争㸑草草出近关行行昧

前算南奔剧星火北寇无涯畔顾乏七宝鞭留连道傍
(缪本/作边)玩太白夜食昴长虹日中贯秦赵兴天兵茫茫九
州乱感遇(一作/结)明主恩颇高祖逖言过江誓流水志在
清中原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孟子疏三齐记云 齐/桓公
夜出迎客宁戚)
(疾击其牛角高歌曰南山粲白石烂生不遭尧与舜禅/短布单衣适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 (第 39a 页)
时旦) (桓公
乃召与语悦之遂以为大夫楚辞靓杪秋之遥夜/遥夜长夜也史记陈平曰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
(故去事项王项 (第 39a 页)
   答夫歌
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康王得书以问苏贺贺/曰雨淫淫愁且思也河)
(水深不得往来也日当心有/死志也俄而凭自杀妻亦死)

   饭牛歌(淮南子曰宁越欲干 齐桓公
困穷无以/自达于是为商旅将任车以商于齐莫)
    (宿于郭门外 (第 15a 页)
桓公
郊迎客夜开门辟任车爝/火甚众越饭牛车下击牛角而疾商歌 (第 15a 页)
桓公)
    (
闻之曰异哉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因授以/政越一作戚蜩笑外稿云此歌不类春秋时)
    (人语盖后世所拟者 (第 15a 页)
为不
能遁耶其倒谬益甚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
利其菑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
之有此 桓公
明皇之谓也夫 (第 17a 页)
桓公
明皇英主尚有是而
况其下者乎然则女祸于人国也烈矣
谈子曰女祸有二一内嬖二外戚外戚则汉甚吕王唐
甚武韦 (第 17a 页)
  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
公讳弘字广略原州长城县人也本姓田氏(周书/列传)
(曰田弘字广/略高平人也)虞宾在位基于揖让之风凤凰于飞
绍于亲贤之国(序田氏之先也田氏本虞舜之后/出自妫姓春秋时陈公子完奔齐)

(始食田采以陈氏为田氏谓之陈田后周宇文起/于荒服赐族皆变夏姓田弘为纥干氏其一也尚)
(书曰虞宾在位群后德让揖让谓舜受禅也左氏/传曰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凰)
(于飞其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亲贤之国谓/齐也汉书地理志曰昔太公始封周公问何以治)
(齐太公曰举贤而上功周公曰后世必有篡杀之/臣其后二年九世为彊臣田和所灭而和自立为)
(齐侯初和之先陈公子完有罪来奔 齐桓公
以为/大夫更称田氏九世至和而篡齐至孙威王称王)
(五世为/秦所灭)论其继世之功则狄城有庙序其移家之始 …… (第 1b 页)
言如天之腹脐)
(也应劭汉官仪曰泰山东南山项名曰日观者鸡一鸣/时见日始欲出长三丈许故以名焉言齐国强大 桓公)
(
霸时田敬仲来奔也兵强东楚者史记曰桓公三十年/伐楚次召陵桓公矜屈完以其众屈完曰君以道则可)
(若不则楚 (第 13a 页)
食邑万户公时年十有六
王武子以上将开府未满立年荀中郎为十州都督才
踰弱冠方之于公已为老矣加复营丘负海 齐桓公

脤之城岷山导江汉武帝求仙之地自非名陵孤竹声
振沉黎岂得南至穆陵西登积石幸无白虎之患宁待
黄龙之盟 (第 27a 页)
穰侯为和赢则兼欺舅与母则秦之为恶天下之人
能知天下之人能言之而轲独以 桓公
望之始皇而
以管子望之不韦李斯之徒斯必败矣且当时曹沬
之所以得志于齐者独求返其所失故其求易给而
其言 (第 13b 页)
之政如臣五日京兆无论矣大
宛知县皆不满岁辄报迁问其故则曰事多掣肘不可
久也审如是官则得矣其如小民何昔 齐桓公
猎而赐
老人食曰愿赐一国之饥者赐之衣曰愿赐一国之寒
者诚能慎选良吏以抚循其民使农有馀粟女有馀布
则一 (第 26b 页)
 (识金银为蚕蛇形者数斗宜都王传于时人发桓温/女冢得金巾箱织金篾为严器又有金蚕银茧等物)
 (甚多史记正义括地志云 齐桓公
墓在临淄县南二/十一里牛山上晋永嘉末人发之初得板次得水银) (第 18b 页)
 露之惕(礼记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
 (惕之心如/将见之)寝苫枕块(礼记父母之丧居倚庐/寝苫枕块不说绖带)齐侯衣
 (韩非子 齐桓公
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楚王萍(家语楚昭王/渡江江中有)
 (物大如斗圆而赤直触王舟 (第 28b 页)
  无用閒谈
得士者昌失士者亡魏有一士曰孟子有一士曰乐毅
得乐可霸得孟可王二士在魏而乃相犀首与张仪是
犹舍照乘而玩蜣丸不智甚矣惠王既卒孟子去魏而

适齐燕昭礼贤乐毅去魏而适燕二士既去魏何以为
国乐未去魏孟先至齐而燕大乱盖尝以汤武之事劝
齐矣然齐终无兴灭继绝之举使齐移薛公之位以位
孟子孟子岂但为一薛公而已哉王者之佐有言无位
宣王不得为 桓公
矣况汤武乎及其致为臣而归曰天
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也此千古之痛也
孔子以军旅 (第 1b 页)
野人之家(史记秦本纪注/括地志野人坞)
(在岐州雍县东北二十/里野人盗马食处因名)是谓愚公之谷(说苑 齐桓公
猎/逐鹿入山谷中)
(见父老问此何谷曰愚公谷畜㹀牛子大卖之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人闻以为愚 (第 20b 页)
(龙首/山)临淄废市(战国策齐国将亡 桓公
宫中七市)东武山移(吴越春秋/范蠡作城)
(讫怪山自至怪山者琅琊东武海中/山也一夕自至百姓怪之因名怪 (第 13a 页)
 杜诗唤妇出房亲自馔刘梦得云我作坐上客引著㪯
 汤饼
老夫何取焉君悦瓮盎瘿
 庄子德充符萹瓮盎大瘿说 齐桓公
公悦之而视全人
 其脰肩肩
   送酒与周法曹用前韵 (第 16b 页)
季秋之月藏/帝籍之收于神仓)与夫九九之能(一作推管子虙戏/作九九之数以合)
(天道而天下化之韩诗外传 齐桓公
设庭燎为便人欲/造见者期年而士不至于是东野有以九九见者汉梅)
(福传上书曰齐桓之时有以九九见者 (第 39a 页)
桓公
不逆欲/以致大也师古曰九九算书若今九章五曹之辈)
或万万相远(木华海赋/万万有馀)诚深词切声急响烦 (第 39a 页)
   (沙麓太阴精/者谓梦月也)
新室文母太后崩天下哀痛号哭涕泗思慕功德咸上

柩诔之铭曰(上柩谓陈荐奠/之物一无柩字)
惟我有新室文母圣明皇太后姓出黄帝西陵昌意实
生高阳(史记黄帝娶于西陵之女生二子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生高阳有圣德焉是为帝颛顼)
(昌意至舜/七世矣)纯德虞帝孝闻四方登陟帝位禅受伊唐爰
初胙土陈田至王(汉书本传黄帝八世生虞舜舜起妫/汭以妫为姓至周武王封舜后妫满)
(于陈十三世生完字敬仲奔 齐齐桓公
以为卿姓田氏/十一世田和有齐国三世称王至王建为秦所灭项羽)
(起封建孙安为济北王汉兴安/失国齐人谓之 (第 1b 页)
   春秋集传序
春秋圣人经世之书也昔者周之末世明王不兴诸侯
背畔戎狄侵陵而莫之治也齐桓公出纠之以会盟齐

之以征伐上以尊天王下以安中国而天下复归于正
晋文公承其遗烈子孙继主夏盟者百有馀年王室赖
之故孔子称其功曰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及乎
晋伯不竞诸侯复散大夫专国陪臣擅命楚灭陈蔡宋
灭曹吴入而盟诸夏则天下之乱极矣孔子生于斯时
道足以兴用而患夫当世诸侯莫能用之盖尝叹曰苟
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
道始盖有意于齐晚尤拳拳于鲁也又曰文王既没文

不在兹乎使仲尼得君复周公之法修 桓公
之业率天
下诸侯以事周则文王之至德吾无间然矣是夫子之
志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则六卿之晋田氏之齐三家
(第 7a 页)
   穆天子谣
子归东土和洽诸夏万民平均吾愿见汝比及三年将
复而野
   南山歌
   (淮南子曰宁越欲干 齐桓公
困穷无以自达于/是为商旅将任车以适于齐莫宿于郭门外 (第 6a 页)
桓)
   (公
郊迎客夜开门辟赁车爝火甚众越饭牛车/下望 (第 6a 页)
桓公
而悲击牛角而疾商 (第 6a 页)
桓公
闻之) (第 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