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记。作之者马迁一人而已。然平易者至平易。艰深者至艰深。是盖无意于平易艰深而所遇之势不同也。惟扬雄, 樊宗师,
李攀龙,王世贞。徒知文章在乎艰深。遂力为艰深之语。欲其近古。所谓文章之贼者。足下之评四人。不得辞也。 (第 180L 页)
   秋日。登鼎津郭忠翼古城。抒感。(拟将军将秦师。刘宾客禹锡。)
   杪秋。登宁州城北谯楼抒怀。(拟危楼倚天门。 樊谏议宗师。
)
   孟秋既望。俞骏焕新亭玩月。(拟八月十五夕。欧阳助教詹。)
   题宁州兄弟岩。李道辅刻字
怀先觉。喁喁左海人。谁识功业卓。萧条遗基在。日月空淹数。
杪秋。登宁州城北谯楼抒怀。(拟危楼倚天门。 樊谏议宗师。
)
丽谯矗巃嵷。上冲云之街。榱桷贙豹螭。宖宖九门䦱。登临殿西颢。乔空绣苍霾。萦瞭杳一气。頠青众壑佳。 (第 433L 页)
恻。馀音萦袅。自是昌黎变体。善仿则如欧阳公之黄梦升墓志。张汝士墓表。不善仿则亦能启后来传奇小品尔。 樊绍述
墓志铭。欧公尝谓退之此文。便似樊文。观其体裁诚涩矣。即樊文可知也。志云。不蹈袭前人一言一句。然欧公称 (第 347H 页)
  

金陵文钞序[曹江]
余尝论庐陵之学韩。犹义山之学杜。赵承旨之学二王父子。义山学杜而不似杜。庐陵学韩不似韩。而二王亦非赵。盖有深于似者矣。古人相师。不必其相袭。类如此。且文章者。才学与识为之。然而有天焉。以昌黎之才。处唐中叶。无论奔走贫贱。屡上宰相书。不得达则达矣。宪宗岂行道主乎。彼中书堂上赵憬,贾耽,卢迈辈。岂公伍乎。其道愈穷。其文愈光怪。不得名状。不俟徘徊光范门。乃知其不遇也。欧公幼亦孤贫。然而际宋仁宗之盛。好议论当世事。虽贬斥不少挫。大节益光。视韩为径庭矣。卒定英庙。为宋功宗。所谓治世之音安而乐。即公有不自知者欤。然而唐之文。柳州张李皇甫之徒。暨嵚崎嵬琐。如 樊宗师。
且以文从字顺见称。实昌黎为之倡。宋时排斥轧茁。致嘉祐诸君子之盛。欧公之力为多。故善学韩者欧公也。若其 (第 3H 页)
足下平生师韩退之。退之集中。亦间有摹拟而作者。董晋状似左氏。毛颖传似太史公。与孟郊联句。便似孟郊。为 樊宗师
作志。类樊文。此适然耳。韩公一生事业。则惟务去陈言而已。足下其知之乎。荷俯问。玆以云云。秋潦。起居万 (第 182L 页)
 王若曰。文体不一。而艰与易而已。辞艰者奇。辞易者顺。何所取舍欤。文莫尚于尚书。而古文皆易。今文皆艰。至于诰谕之文。宜顺而反奇者。其故何欤。周公之文。艰而不易。孔子之文。易而不艰。均是圣人。而发为文章者。有此奇顺之不同何欤。西京文章。最推马迁。而如范蔡四君等传主乎顺。如酷吏货殖等传主乎奇。

出自一人。而艰易之不同若是者。抑何欤。杨雄法语之文。专务鍊琢而未免后人之覆瓿。诸葛出师之表。不事雕刻而尚致志士之沾襟。由是而言。易胜于艰欤。 樊宗师
之钩章棘句。昌黎大加称叹。白居易之俚语街谈。小杜极其非斥。由是而言。顺不如奇欤。班固连珠之叙。独称最 …… (第 373L 页)
致覆瓿之讥。出师之表。不事雕刻。只写忠臣之赤心。则足酿满襟之泪。由玆而言则艰不如易耶。钩章棘句。可谓 樊宗师
之病。而昌黎称叹。俚语街谈。实是白乐天之长。而樊川非斥。由玆而言则顺不若奇耶。总而言之。则艰有不如易 (第 375H 页)
首。顾况读乐天芳草诗。叹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得子矣。以昌黎之文章。不但推李杜万丈光焰。其于孟东野柳子厚 樊宗师
李翱张籍之流。称许不已。以人君言之。汉武帝读相如子虚赋曰。朕不得与此人同时。魏文帝募天下上孔融文章者 (第 526L 页)
言之文。专务鍊琢。而未免后人之覆瓿。诸葛出师之表。不事雕刻。而尚致志士之沾襟。由是而言易胜于艰欤。 樊宗师
之钩章棘句。昌黎大加称叹。白居易之俚语街谈。小杜极其非斥。由是而言。顺不如奇欤。班固连珠之叙。独称最 (第 256L 页)
孟东野之死。其二弟酆郢皆在。而实尸其大事者。乃皆其友也。韩退之铭其墓。张籍据故事。易名而曰贞曜先生。 樊宗师
合凡赠赙而葬之。以馀财付其家而供祀。噫。古人之于友道。可谓至矣。然韩之铭。不过曰昌其诗则可见其人。而 (第 50H 页)
  

其四
底用浮辞自志誇。真才毕竟占名家。樊川叙述平平好。实笔提来敛却华。(韩昶。文公之子。小名曰苻。文公送苻读书城南。即昶也。昶有自为墓志铭一篇。盛述其文章之奇。略曰年十一二。 樊宗师
大奇其文。中字或出于经史之外。樊读不能通。余读杜樊川自志。无一笔及于其文章。又未尝不洒然云尔。)
  (第 280L 页)
。平淮碑似书。毛颖传,张中丞叙。似司马迁。董晋状。似左氏。其馀有似庄周似战国策似刘向。至于似柳宗元, 樊宗师,
孟郊。此皆游戏偶然。然就其篇中。求一句一字之假。窃蹈袭不可得也。其后欧阳公。似司马迁。苏东坡。似庄周 (第 15H 页)
而其诋诃之者。又率曰明安得有文。是二者。皆未知明文也。岂惟不知明文哉。固未尝知何者为明文也。夫李观, 樊宗师,
刘蜕,刘煇,宋祁之文。固皆唐宋也。今有学李观, (第 546L 页)
樊宗师,
刘蜕,刘煇,宋祁之文而曰。吾学唐,宋文。又有人从而诋之曰。唐,宋之文不可学。是尚为知唐,宋文也哉。今 …… (第 546L 页)
而文之变。不可胜言矣。然其一二能者之才之力。亦足以驰骋。自喜于一时。虽不能追配古作者。亦岂遽出李观, 樊宗师,
刘蜕诸人下哉。李观, (第 547H 页)
樊宗师,
刘蜕之文。不能以易一世。而斯一二人者。顾巍然为数百年 (第 547H 页)
宗师。
此又所以蒙诟无穷也。今为之择其未离者若干篇存之。若夫一时豪杰之士。毅然自树。不受变于俗者。又不可不亟 (第 547H 页)
  其四
悠悠宏道与文长。小品难为李杜光。一脔安能容饤饾。五齐元自备壶觞。诸公健笔超凡臼。高士名编有异香。千五百年 樊绍述。
文从字顺是单方。
  其五 (第 175L 页)
衍有编。自任开来重。孜孜七十年。吾党嗟无禄。洲翁去九泉。如今安仰痛。不觉涕双涓。
挽[李以键]
地海 樊绍述。
虫鱼陆农师。古今该贯穿。问答各要归。笺疏燕閒里。张皇朱退微。无由质巾几。心训人是非。
挽[金载熙 (第 333H 页)
如后人之文哉。虽然。若 樊绍述,
孙樵。险僻以为奇。李攀龙,王世贞。剽剟以为古。仆亦尝深疾而力排之。数子之终于险僻剽剟。盖亦不知本之过 (第 213L 页)
而笃论者犹或病之曰。雄之文。短局涩滞。曰子云好奇。故竟不能奇。此无他。不甚精于其术而有意于奇也。唐之 樊宗师。
以奇特闻。韩愈亦尝称道。而吾尝于僻书。目其数篇。其理初无深奥。其词又未必工。特难读耳。 (第 225L 页)
宗师
之以奇自喜如此。则其视韩愈,柳宗元,李翱之为文。必谓凡冗庸俗。目睨而喙唾之。然而数子之文。历今千百年 (第 225L 页)
不废。家藏而人诵。 宗师
之文。即湮没不概见。夫其拂时好犯众笑。苦心彊力而为之者。岂不为千古计哉。而传远之效。卒不及彼。而反以 (第 225L 页)
而名永长存。亦以盖覆其遗胤子若孙甚大矣。昔者子厚之死。刘禹锡为之经理家事。而韩退之为之铭。东野之死。 樊宗师
在服中。亦为之供葬事。而速铭于退之。退之为之哭而铭之。则古之人亦有行之者。閤下能为刘,樊之事。而能不 (第 65L 页)
触类而长之。凡有所迫而为思之。俄顷无不做出。人亦不觉有生熟之间。苟非天机。则不能如是其周也。韩文公称 樊绍述
则曰。于诗于声。天得也。高闲善草书则曰。浮屠善幻多技能。闲如通其术。则吾不能知矣。是何与人之不弘也。 (第 299H 页)
。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其愈不已而要于成也。成之如何。如古人也。就令一如古人。不足见其近道耳。如称 樊绍述
之为文。曰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又何其难也。此不过为奇诡者之一已。及味乎其铭词。则曰神徂圣伏道绝塞。既 (第 520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