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史记评林序
太史公史记成于天汉而重于宣元之间班固氏欲自
伸其业故互见其瑜瑕而王充刘知几因之皆有所指
驳而其错节衍语异音奥旨未易通解以故徐广韦昭
裴骃邹诞生刘伯庄司马贞 张守节
之流咸为之训故
考索学士大夫乃始彬彬成诵矣然自东京以前往往 (第 15b 页)

毓忠良于巫氏以兴商乎或者英贤感气运而迭起理
自然欤尝考越绝书虞山巫咸所出梁萧统云虞山巫
咸所出又 唐张守节
史记正义巫咸冢在虞山上子贤 (第 22b 页)
   宿田翁生圹志      吴宽
成化丙午翁年六十有六曰吾老矣一旦即病不起何

如盍预备所以藏吾身者于是治棺棺成又曰盍预备
所以藏吾棺者于是治圹圹成又曰他日子孙必求志
吾墓者其或失之诬乎则以书来京师请于予曰吾故
韩氏孤童也昔先祖院判府君遗命祖妣倪安人俾为
伯父府君后时既幼无知识赖先母张孺人抚育之如
已生而叔父府君更怜之稍长则为择配以家世业医
也命从从兄梅窗先生学早夜肄习亦既勤矣盖吾之
于医虽不能过人然治病未尝不尽吾心或不可治虽

有厚利直谢却之使更他医而已惟吾性禀介直与世
多忤故两以医荐皆沮于人且愚不逆诈至于囊橐枵
然此皆区区置之不足道也独念吾母 张孺人守节

久尝言于有司蒙恩旌表以少酬所以抚育吾者他如
修祠堂必谨祀事以奉先世置墓田必立条约以示后
人此则不 (第 29b 页)
  史论            杭世骏
史之有正史也自正闰之统标之也班氏承刘歆七略
以世本战国策汉事楚汉春秋等篇列于春秋之后而
不列史名自齐王俭撰七志梁阮孝绪七录部分其类
而隋书经籍志仍之有霸史有伪史有通史有实录有

起居注有日历有时政记自唐迄宋莫之能改必以班
马诸人为宗何也谈迁彪固世领著作一则文直而事
覈一则文赡而事详补之者褚少孙宣布之者杨恽相
次撰续者刘向刘歆冯商卫衡杨雄史岑梁审肆仁晋
冯段肃金丹冯衍韦融萧奋刘恂等校叙之者固女弟
曹大家从大家授读者马融等作八表及天文志者马
续解之者徐广裴骃司马贞 张守节
之外又有司马彪
邹诞生徐邈之音而史无疑义矣服虔刘德伏俨应劭 (第 1b 页)
始及夷齐之事而遂以
天道无亲等语终之辞意不伦体制乖舛意者必有错
简而后世承讹袭谬不以为非也司马贞索隐 张守节
正义不过随文生意曲为注解予窃病之因为考寻其 (第 15b 页)
   伯翳辩
三代而上史书名氏之讹众矣其最大而可疑可疑而
弗可弗辩者亡若伯翳之与伯益自史以伯益佐禹以

伯翳先秦司马贞 张守节
等并疑其谬而莫能援明证
以折衷之故历世纷纷迄于今伯翳伯益为二也夫使
伯翳伯益若共工仓颉栗陆容成鸿蒙云 …… (第 3b 页)
伯翳伯翳为人名则大费
为国封矣大费为国名则伯翳为伯益矣即竹书一简
而伯翳伯益大费举不待辩而明而司马贞 张守节

置弗道彼索隐者恶在其为索而正义者恶在其为正

   少康中兴辩
春秋战国之世文士之好奇不已甚哉 (第 4b 页)
唐之为晋荆之为楚惟因记有封黄帝
后于蓟之文而史记既封帝尧之后于蓟又封召公奭
于燕燕之于蓟若分二国于是 张守节
则云召公始封 (第 5b 页)
  五湖
五湖之说有二周礼扬州其浸五湖范蠡云与我争三

江五湖之利者非吴耶史河渠书曰于吴则通渠三江
五湖货殖传曰夫吴有三江五湖之利太史公自叙曰
登姑苏望五湖此五湖者即具区也其𣲖有五故曰五
湖一名震泽一名笠泽张勃吴录云五湖者太湖之别
名以其周行五百里三万六千顷故以湖名义兴记太
湖射湖贵湖阳湖洮湖为五湖郦道元水经谓长塘湖
射贵湖上湖滆湖太湖为五湖 张守节
史记正义云茭
湖游湖漠湖贡湖胥湖皆太湖东岸五湾为五湖虞翻 …… (第 15b 页)
  三江

禹贡曰三江既入诸江之说极多国语子胥曰三江环
之民无所移韦昭注曰三江松江也钱塘也浦阳也秦
语云越王擒之于三江之浦范蠡曰与我争三江五湖
之利者非吴与吴越春秋曰范蠡乘舟出三江之口越
绝书云出三江之口入五湖之中蔡沈书传主唐仲初
吴都赋注松江下七十里分流东北入海为娄江东南
流者为东江并松江为三江 张守节
史记正义曰三江
者在苏州东南三十里名三江口一江西南上七十里 (第 18a 页)
四孟四季岁行二宿亦是误以太阴为
太岁也(晋灼晋/尚书郎)
问张晏注汉书云太阴岁后二辰也(扬雄/传同) 张守节
说亦
(史记货/殖传注)今云岁阴在太岁前二辰似不相合曰前后
之名本无一定以日躔之次言之则寅前而子后 (第 6a 页)
   文种非鄞人
越大夫种春秋内外传注家皆不言何许人其指为鄞
人者始于王厚斋厚斋所据者高诱注吕氏春秋也今
考吕氏书第二卷当染篇注云楚之邹人第四卷尊师
篇注云楚鄞人邹鄞字形相涉刋本传讹固难决其然
否但两注皆云楚人而鄞为越地邹为鲁地与楚并不
相涉则鄞邹均未可信及读太平寰字记叙荆州人物

云文种楚南郢人乃恍然悟吕览注本是郢字乐史生
于宋初所见吕氏书尚未讹也又考高氏注㕥范蠡为
楚三户人盖本于吴越春秋今世所传吴越春秋亦非
足本然 张守节
注史记尝引之云大夫种姓文字子禽
荆平王时为宛令之三户之里范蠡从犬窦蹲而吠之
从吏恐文种惭令人引衣而鄣 (第 1b 页)
   又
以越大夫种为鄞人其说出于王厚斋而成化四明郡
志遂收入人物门后来皆因之厚斋所据者高诱注吕
氏春秋也今考吕氏书弟二卷当染篇注云楚之邹人
弟四卷尊师篇注云楚鄞人邹鄞字形相涉安见鄞之
必是而邹之必非耶高氏注以范蠡为楚三户人盖本
于吴越春秋今世所传吴越春秋亦非足本然 张守节

注史记尝引之云大夫种姓文字子禽荆平王时为宛
令之三户之里范蠡从犬窦蹲而吠之从吏恐文种惭
令人引衣而鄣 (第 23a 页)
西河事系之夏阳子夏陵及庙室系之合阳而于谒泉
山及文水绝不涉及子夏设教事 张守节
李吉甫辈始
指为魏之西河子夏退老居此皆非其寔吉甫又谓黄
初二年于汉兹氏县置西河郡即今州理不知魏晋之 (第 16b 页)
枵然此皆区区置之不足道也独念吾母 张孺人守节
岁久尝言于有司蒙恩旌表以少酬所以抚育吾者他
如修祠堂必谨祀事以奉先世置墓田必立条约以示
后人此则不敢 (第 16a 页)
楼对以复于愚
山子
  重建乡先贤商相巫公祠堂碑
吾邑乡贤祠首商相巫公咸及子贤按越绝书虞山
巫咸所出 张守节
史记正义巫咸及子贤冢皆在苏
州常熟县西海虞山上盖二子本吴人也世传宋嘉
定间土人掘山西青龙冈得古碑八分 (第 17a 页)
(曰焦冥上林赋腾殊榛张揖注殊榛异蘖也颜师古注/殊榛特立株蘖也 张守节
注尔雅曰木丛生为榛也殊)
(异也西京赋超殊榛薛综注殊犹大也汉书上覆飞鸟/下不见伏兔 罝音嗟罘音孚又 (第 52a 页)
尤者也其以松江东江娄江言之者 张守节
谓在苏州
东南三十里名三江口一江西南上七十里至大湖名
曰松江古笠泽江一江东南上七十里至白蚬湖名曰
上 …… (第 16b 页)
是本庾杲之吴都赋注而庾又本顾夷吴地记吴
越春秋所谓范蠡乘舟出三江之口与水经所云奇分
者也陆德明巳引之 守节
始专主其说而薛季龙朱乐
圃蔡九峰皆以为然但据诸书皆云三江口而不以为
三江况东娄为吴松支港近在一苇故孔 (第 16b 页)
厚斋为了当前人疑入渭入
洛之异者不知入洛则由洛以入渭矣杜岐公曰谓漆
沮为洛者以三水合流也此最足檃括若 张守节
曰漆
沮二水源在雍州之西其名洛水者源在雍州之东此
实段氏严氏之疑所由出不知洛水本在漆沮二水之
东其后 …… (第 11a 页)
以乱之
(问)厚斋不特谓漆沮二水有二并谓洛水有二其说亦
本之括地志不知是否
(答)是非括地志之谬也乃 张守节
之谬也括地志曰洛
水出庆州至华阴入渭即漆沮水 (第 11b 页)
张守节
辨之曰非 …… (第 11b 页)
太原之唐城一在绛州翼城县西二十
里是平阳之唐城相去七百馀里而史记晋世家谓唐
叔封于河汾之东则当在平阳 张守节
亦主此说若太
原则在河汾之西矣故亭林疑唐叔本封在翼者以此
故也但燮父之改唐曰晋以晋水则自在太原而诗谱 (第 14a 页)
惟是臣瓒以为赵之中
牟当在漯水之上则孔颖达亦阙之以为不知何所案
据小司马但言当在河北而终不能明指其地 张守节
则以汤阴之牟山当之按左传赵鞅伐卫遂围中牟是
正佛肸据邑以叛之时则晋之中牟与卫接其地当在
夷仪五鹿左右 (第 19b 页)
业于孔子得为名
士亦见庄子然则于卫之雠由无豫矣涿聚死事于齐
见左传犁邱之役然则颜涿聚者颜庚也非浊邹也
守节
附会以字音更不足信
(问)梨洲黄氏谓夷羿篡逆之罪滔天何暇屑屑校其师
弟之罪况有穷死于寒浞非逢蒙也盖古 (第 10a 页)
  奉慈溪冯明远先生论燕虢封国书
旧闻先生著春秋地名考以衣食奔走未及就函丈得
一快读近传此书不戒于火为之怅惋屡日少时就父
师受春秋学亦颇留心地理乃以杜何范韦合之班马
桑郦之籍古今变迁彼此同异迄难臆决姑据两节言
之燕之封国其都在蓟故汉书曰蓟故燕国召公所封
小司马曰北燕即今幽州蓟县是也范逸斋诗补传谓
蓟之改名为燕犹唐之改名为晋荆之改名为楚但小
戴礼乐记则谓武王封黄帝之后于蓟史记周本纪及

水经注又谓封帝尧之后于蓟是蓟与燕属两国 张守
云召公始封在北平无终县以燕山为名蓟则因蓟
邱为名后燕并蓟乃徙居之胡邦衡则云武王所封之
蓟不久灭绝成王 …… (第 15a 页)
周同族无疑况史记明云后稷别姓姬则是后
稷之姬不得混于黄帝之姬也总之蓟自蓟燕自燕小
司马以燕为蓟县固误 张守节
以燕为无终县亦不确
然则召公始封究在何地乎又文王有弟虢仲封于西
虢在今河北弘农公羊子所谓郭左氏之上阳 (第 1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