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正阳门内。循城而西行数里。望见无梁高屋。制作神异。已不觉耸瞻。至门。门甚高大。看门者带剑出迎。甲军之 守直
者也。世八已给清心数丸。与之亲熟。且知有约。即请入。入门。东有砖墙。高可二丈。穿墙而为门。门半启。望 (第 247L 页)
否之别。及复问难。以极其趣。则其于收拾心神。开广聪明之道。未必无少补也。臣等忝叨宫僚。职在劝讲。而虚 守直
庐。迹阻 离筵。今已久矣。不胜忧爱之悃。敢将数语。略贡愚忱。惟 邸下深察而亟许焉。
燕石册十
 启 (第 215L 页)
虽是奉德雇工。亦为本镇土卒。而追后入庭。拾石助势者。首从虽异。罪犯无间。寘之次律。断不可已。当日镇衙 守直
校卒,吏奴六名中三名。被打于奉德。昏倒不省。容有可恕。至于金成彬等三名。则称以力不能抵当。袖手傍观。 (第 243H 页)
定。而其所谓别将。既非胜任。亦无优料。谁能忍辛长番于高山绝顶寒暑之所极哉。于是以至贫至劣者一人。胁充 守直。
而时有官令。 …… (第 49L 页)
燧军入番。则海边风和。又是农时。只以十馀岁小儿。数日塞责。 守直
者既无官料。又不忍饥。则以数斗米防纳。而贫军又不给粮。则 (第 50H 页)
守直
执袋荷囊。东奔西走。蹙鼻掩涕。情状可怜。其所谓别将。又以军人老除者勒定。则必纳赂而图免。故别将之名。 (第 50H 页)
祠草创于兵乱之馀。制度狭陋。仪文不备。二百年之间。略有修葺。终未能开广规模。数楹屋宇。寂寥荒凉。曾无 守直
之所。只有数个斋任。月再焚香而已。臣窃为之慨然。咨询经纪。抄选儒生武士。新构东西两斋。使之分居轮直。 (第 390H 页)
 诸将校试射考讲。立法定限。考其能否。以赏罚之。境内武士。亦依儒生例。或以春秋聚会。习射取才。
七曰。缮器械。
 郡邑之所典守者。莫重于军器。库舍之坏毁处。一一补葺。器械之破伤者。一一修改。 守直
巡逻等节。另加申饬。
 凡守城据险之具。莫良于弓弩。其有城隍近边塞之地。必须讲求连弩强弩之制。设置而 …… (第 346H 页)
 官府者。钱谷兵甲之所在。虽在平时。不可无戒严之法。讲定巡逻节目。城内各里。定牌将及巡军几名。排番警夜。巡护官府及仓库。且以讥察闾里。以备非常。如值风起之时。另饬火禁。每更告无事于官门。则阍者击鼓以应之。随其更数而点鼓。
 外仓及村里。别行 守直
法。
 凡边门岭隘之处。必多植树木。严禁斧斤。以助地险。以资薪刍。
九曰。养战马。
 
我国马产之蕃 …… (第 346L 页)
 山泽者。国之府库。而林薮者。邑之藩篱也。境内高山大泽。必定监官山直。以禁护之。邑基主案及凡水口养薮处。亦定 守直。
俾禁薪樵。
七曰。惠工匠。
 官中百须。多出于工匠。必募聚成籍。蠲其税而安其业。非公用则切勿使役。如 (第 349H 页)
后之览斯记者。有以知昭代之文物人才如此其盛。方庶几仰称我圣上所以任之重选之峻视遇之荣也。不然而掌书籍 守直
庐而止。则一郎吏足矣。何用置诸学士为哉。呜呼。士生于世。矻矻读诗书。至老白首。不遇者甚多。往往得一第 (第 206L 页)
不可承膺。居顷之。 上命奎章阁吏。觅给疏纸。时日已向昏。令阙门下钥。臣彷徨无所投身。艰辛寄坐于金虎门 守直
房。待天明始出阙外。直房仍陈疏承批。 上连下饬教。或谕以快免人鬼关头。则此是一生第一。肃谢。何不为之 (第 440L 页)
以死。预为原隰辨尸之表也。公时年四十七。公之兄子大观收公尸。殡于郡后山麓。平其土。以防贼害。贼以计欺 守直
奴。知其处。掘发取其元。悬于京都钟楼街上。面如生者五六十 (第 392H 页)
于瘅恶。莅事但问法如何而已。其治涟也。官有奴犯死罪罔赦。观察使强令传生。庭杀之乃已。观察先墓在县境。 守直
者颇横。严绳不少假。一境肃然。秩满。解官归乡庐。课诸子弟业甚勤。杜门谢迹。丙申。被判度支。自辟为户曹 (第 496H 页)
一堂位坐。俨有秩次。尊慕攸同。衿绅济济。虔诚将事。敬陈牲币。(右南塘位)
  
(附)春秋享祝文
  守直
字诀。任世道责。有的渊源。明诚之学。玆值(春秋)丁。式荐牢勺。尚冀昭格。启佑无极。(右寒水斋位)
  (第 353L 页)
卒过去之后。有时间断。诚极疏忽。宫墙间数为二千六十四间。今若于五十间设置一军铺。以字内营入直军卒分排 守直。
而每铺以军四名分置。则铺为四十一处。军为一百六十四名内。二名交替行巡于当铺之内。而五营入直军元数合为 …… (第 412L 页)
人所未发。而其所羽翼斯道牖迪后学者大矣。人之知先生造诣之极者。顾不在斯欤。噫。当黄巴遘祸之馀。微先生 守直
字之诀。任世道之责。屹然为颓波之砥柱。则正学大义。湮晦久矣。而今去当时。殆百载之间。尚能知洛闽之学。 (第 428L 页)
  

寒水斋权先生墓表
昔我先祖尤庵文正公学宗考亭。义秉春秋。集群儒而大成。自黄巴遘祸后。人心之陷溺。天理之堙晦。日益甚焉。微我寒水斋权先生 守直
字之诀。任世道之责。为一世儒宗而复明其正学大义。则斯文安得有今日乎。先生讳尚夏字致道。系出安东。始祖 (第 583H 页)
卿子。生长富贵。意气伟然。在当世。不知天下有雪霜风露之感。而乃退然如此者。岂不所以哉。先相国忠定公。 守直
道秉敦行。声闻及于四方。一朝因朝廷不讨贼。忼慨不欲生。解丞相印。自放于原野之间以卒。君子悲之。夫所谓 (第 222L 页)
三叩头三合掌作拜礼。遂夺其笠。终不得还。地方官及水虞侯(一作候)译官未及渡海。岛人惟令领将等四五人。 守直
于我船中。一日无呼邪伊阿之声。而八桅帆布。一瞬齐张。船已飞十馀里矣。我船及彼小艓子。同曳以去。我人相 (第 488H 页)
 臣谨案。宗庙之有诸殿诸宫。犹社稷之有诸坛也。今拟永禧殿,景慕宫其守官。并以典庙司员外郎。派差分守。不宜别立衙门。又如璿源殿,肇庆庙,庆基殿。皆以本地朝官之落职閒居者。为承护官。六年而递。不复迁转。恐合事宜。其或特迁者。不必六年。〇又如储庆宫,毓祥宫,宣禧宫,文孝庙。虽令内官 守直。
亦令本司郎官。各掌一宫。以时奉审。凡有毁损。皆自本司。报于礼曹。以请修补。抑所宜也。
 永禧殿。其承 …… (第 15L 页)
 臣窃伏念。职官之制。宜上应天道。下考人文。限之于三百六十。或限之于一百二十。立法之初。规制一定。虽传至百世。必加减不得。移易不得。然后方可曰制度。臣伏惟诸 殿诸宫之作。皆起于 列圣之孝思。群下之忠恳。 国祚绵远。至百至千。则宫庙陵园之数。亦从而增益。每一孝思立一衙门。又其 守直
之官。皆作初仕之窠。则倖门日广。官方日紊。必至于莫可收拾。臣故曰诸坛诸祀。一并属之于社稷。诸殿诸宫。 (第 15L 页)
饥兮。陋烨烨之春容。山水之清泠兮。于子兮有。故昔人之盘桓兮。遗风兮可慕。声调兮发金石。至衰谢而逾强。 守直
而不自沮兮。其志兮可像。秋中而日斜兮。崦嵫兮薄暮。我泪兮淫淫。维子之故也。乱曰秋水浩浩。江汉汩兮。子 (第 235H 页)
非等弊。寅等代其当罪。庶无无犯规于国法。下有赈恤之宏慈。寅等无任惶悚瞻注。仅此上呈。书来即准之。乃教 守直
将官使之开门。则众丁人被牢闭。郁郁不自堪。见一开门。颠倒而出。出于数外者。不翅十馀人。将官不能遏。其 …… (第 9H 页)
安于此。曰。然则君独迟迟待其快痊而下浦可矣。何必强为。曰。大上官真爱得之至也。此恩不知将何以报也。时 守直
监官李时华在傍告培曰。陈也昨日欲得烧酒。培谓陈曰。闻君欲得烧酒而不告于大上官何也。是外之也。曰。昨欲 …… (第 19H 页)
凶。而天诱其衷。不觉堕泪。李译适见之大叱曰。尔父耶。何泣为。此独何心哉。可谓一娼之罪人也。既又下浦。 守直
甚牢。李译曰。北使方来云。率往以授。则我又何患。济人闻此言。传说而鄙之。
二十七日早朝。往朝天馆。直 (第 22H 页)
。露宿于岭底。
二十五日。冒雪启程过松站。渡瓮北河。朝饭于八渡河畔。行到长渊。去通远堡十里许。通远堡 守直
将胡五许能率从胡五人。迎于马前。浚使胡译金命吉问曰。汝等何以知吾来耶。五胡答曰。前因马将。闻使臣 (第 159L 页)
 一。把总军。自昨年以各该里所居五军。轮回把守。而六处中六处。即无人空閒之地。故以峡里五军立把。峡里民之当农远戍。为弊不些。军制今既磨鍊。而哨军之立把。亦有北关各邑之已例。有闾阎四处。则依前以该里五军立把。无闾阎二处。则以哨军磨鍊。在前各镇入防时。松田,麻田两把守。则

为虑将卒裹粮往来之弊。自南兵营军饷会外折米十三石六斗七升。自备给粮。今此五邑立把四处。则既是闾阎把守。不必给料。至于哨军立把二处无人之地。不可不赍粮。以松麻两把守料米移给。
 一。盗直岭阨要路诸处。以附近居民轮回 守直。
以为𧨝察之地。
 一。拨站自官镇门至旧 (第 428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