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曲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钦定四库全书
 石洞集卷十五
            明 叶春及 撰
 文
  记
   瀫阳赵公 浮丘
社大雅堂像记
诗有六义雅居一焉其有大小则体以为区别君子声
诗率大雅大雅也者风匪雅则流赋匪雅则滥比匪雅 (第 1a 页)
则离兴匪雅则固颂匪雅则诬矫而不经大雅则兼之
矣古者四方所采咸综萃于史官瀫阳赵公既典其职
侍上讲帏至君臣父子未尝不反覆之也会宰相弃素
冠诸臣摩厉以进章不下公直起居则执简请宰相不
悦既以摩厉之罪罪诸臣公率同列入谒滋不悦而东
粤之命下矣公曰臣旧职在诗而新命以军旅臣不敢
违赖上神武桴鼓密于岭海至得以其间治诗请无废
业曾生士鉴进 浮丘
图乃 (第 1b 页)
浮丘
(第 1b 页)
浮丘
者朱明门户故 (第 1b 页)
在海中始于 浮丘公
继则稚川集贤脩撰蒋公观之当
熙宁之世没于民五百馀年至赵公乃复语在公所为
记国初五先生攻吟咏社于南园故 (第 2a 页)
  左长玉制义序
吾土山川之秀异杰出者无逾于城之东乡白云浮渡
诸峰极岩泉洞壑之奇尽烟云林木之态顾以僻远
城郭辙迹其间者或鲜少焉左子长玉读书于白云
之隈凭临大江俯瞰湖泽近揽诸岩壑置于几案之侧

发为文章思深而致远旨隽而气醇吐纳风流卓然岸
秀盖有得于山川磅礴之气而抒写其胸臆故与时流
龊龊牖下者绝殊也忠毅公树大节于海内尤精于人
伦之鉴其赏识多奇中至今朝廊艺林所称述必曰
丘先生
长玉为忠毅公从孙承藉家学素苦食贫独
抱一编研鍊揣摩于烟云旷邈之际初则落落难合果
一出而豋贤书悬其所作 (第 13a 页)
又有所谓闾丘氏葵丘氏梁丘氏陶丘廪丘曼丘淄丘
之类皆出齐国岂皆太公后与若左丘明见于鲁论咸
丘蒙见于孟子 浮丘
稷丘出于列仙丘林丘敦出于夷
虏则后世以丘为姓者亦云多矣安知其不如今世之 (第 9a 页)
   秋望赋
步裴回而徙倚放吾目乎高明极天宇之空旷阅岁律
之峥嵘于时积雨收霖景气肃清秋风萧条万籁俱鸣
菊鲜鲜而散花雁杳杳而遗声下木叶于庭皋动砧杵
于芜城穹林早寒阴崖昼冥浓澹霏拂绕白纡青纷丛

薄之相依浩霜露之巳盈送苍苍之落日山川郁其不
平瞻彼轘辕西走汉京虎踞龙蟠王伯所凭云烟惨其
动色草木起而为兵望崧少之霞景渺 浮丘
之独征汗
漫之不可与期竟老我而何成挹清风于箕颍高巢由
之遗名悟出处之有道非一理之能并繄南山之石田
(第 1b 页)
   效温李体为短词一章以纪兴云耳
洪流绿净春无底地核茏葱嵌春水轮菌蜃气凝不散
十二雕栊晃如洗空明倒浸蔚蓝天暖香半落蘼芜渚
绿云浅澹翠烟沈人在琉璃镜光里青城仙客还从东

袖携紫玉登苍虹左招 浮丘
右关尹酒酣击鼓冯夷宫
冯夷醉卧呼弗醒满屋蛟珠靛衣冷明朝回望旧游人
一片江声梦中景
  和陈先生登万景 (第 13a 页)
   太一观记
太一尚矣灵均歌之茂陵祠之曰此天之贵神也迹效
不可得详而后之尊信有加焉是诚可贵矣乎不然何
其微而著仆而起莫能尼之也太一黄老言也学黄老
者类贵之往往托为名高新城梅峰之祠 浮丘
师弟子
之祠也而曰太一昔者炳灵中以火废道士饶元初复
起之觉庵道人朱明远请记之人之言曰物之成毁有
时又 (第 21a 页)
  鹤赞(并序/)
武成二年春三月双白鹤飞集上林园大将郑伟(郑伟/字子)
(直荥阳开封人也周/书有传注见墓志铭)布弋设罝并皆禽获六翮已摧双

心俱怨相顾哀鸣孤雄先绝孀妻向影天子悯焉信奏
事阶墀立使为赞(天子周明帝也时子/山为司宪中大夫)
九皋遥集三山回归(毛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汉/书郊祀志曰蓬莱方丈瀛洲此三)
(神山在/渤海中)华亭别泪洛浦仙飞(语林曰陆机为河北都督/闻警角之声谓孙丞曰闻)
(此不如华亭鹤唳故临刑而有此叹见世说注列仙传/曰周灵王太子晋好吹笙作凤鸣游伊洛间道士 浮丘)
(公
接上嵩山二十馀年后来山上告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缑氏山头果乘白鹤驻山巅望之不得举)
(手谢时/人 (第 16b 页)
   铭
公讳宗礼字天节姓李氏陜西西安府同州朝邑县严
伯村人也父政以公官赠光禄寺良醢署署丞母常氏
赠孺人叔讳本御用监太监英皇时赐蟒衣玉带历宪
孝武三朝皆蒙眷遇奏公为嗣公幼习举子业弱冠选
充县学生乡试不第援例入国学司礼监历事附选给
假归累入乡试不第谒选吏部授鸿胪寺序班朝仪闲

习无差尺寸武皇登极公充正使捧诏之云南公通敏
善交人堂官同僚多为延誉序班六年馀选部将拟升
知县公雅不欲出寻升光禄寺典簿厅录事公大家故
克慎取与厅事又皆理堂官荐之部升本寺良醢署署
丞三年考绩父母获赠焉御用公年八十馀乞致仕孝
皇遣中使送归私第公事之甚谨御用公喜爱之呼为
四哥而不名御用公卒公营葬事礼仪极其观美守制
三年萧单二嫂 浮丘
于都城西门外公择地葬之初御 (第 31a 页)
来发刘琨之
啸亦可以乐而自适矣余闻仙人好楼居故秦侈阿房
汉崇峣阙子其一举而眇九州再举而细万物乎将挹 浮丘
拍洪崖凭烟御风出入乎莽苍而莫知其所止乎
殆与天为徒与造物游视规规然驰志于江湖廊庙者
彼犹有桎梏而此之 (第 13b 页)
  日峰歌为升居士赋      无愠

羲和鞭日升扶桑残星晓月俱遁藏出海高峰最先照
草木滉漾浮金光兴来振衣凌绝顶俯览人间同坎井
呼吸元气融心神摆脱尘劳发深省一真之境无异同
声闻醉酒如瘖聋安得毗耶多病翁与渠把手击节歌
日峰
  题溪山小隐图        守仁(六首/)
自我初陟 浮丘
峰十年往还如梦中向来朋旧半白发
只有山色当时同青桤丛边数间屋夜夜白云檐下宿 (第 16b 页)
  归雁
万里随寒暑南衡又北秦云飞时避弋水宿更呼群青
草湖边雨黄沙碛上春天涯未归客愁向夜深闻

  赠武夷徐羽士 浮丘
学仙子秘法与谁傅玄牝长生地青牛小洞天御
风乘鹤驾踏月弄渔船九曲春源上桃花红欲然
  田叟赠朱可麓
(第 13a 页)
  客山阴寄湖上诸友      守仁(六首/)
兰亭燕罢送群贤独客归来闭户眠夜壑有声都是雨

春山无处不啼鹃放歌强挹 浮丘
袂乘兴难回剡曲船
因念少游平昔语孤灯相对益悽然
  湘湖漫兴寄猎微生
兰堂客散酒船空湖上清游孰与同五 (第 16a 页)
  祭孙徵君先生文
呜呼光岳虽裂元气未停间气所发拔萃钟灵燕山之
南易水之上乃有先生翱翔千丈道丧千载群喙争鸣
洪钟既叩聿聆元声九流浑浊曷其有极兼总遗经匪
可易测呜呼先生学为圣贤始于立志年邵德崇斯文
未坠蓬蔂而行有道无位群流何归望风涕泗先生之
行不可详赘要其大者莫先孝弟失怙失恃匪莪伊蒿
庐于墓侧中心忍忍兄弟读礼霜落风号六载孺慕念

彼劬劳远避闺阁灌园桔槔瓜菔徵异泣血嗷嗷不御
腥血而况醇醪橐啮鼯鼠庭走猿猱于斯时也先生之
孝为高子羔党祸之兴毒痡莫禦 浮丘
廓园并幽囹圄
同门之朋奉头而鼠高咏北风定交杵白为之居停以
延以伫月落梁空萧寺逆旅敛金入都不遑启处书达 (第 6a 页)
秀过之但少怪石可为庐山小友顷当移尺一报匡君
也然吾闻黄山三十六峰出其一足抵白岳而其境幽
逖阻深轩辕 浮丘公
得私为窟穴游屐罕至人情之耽
近遗远望崖而反即观游已然矣

  西山游记

  官京师二年西山日在眉睫 (第 7b 页)
 府竟出官南岳寄杜先生诗其要曰蜀国信难遇楚乡
 心更愁我行同范蠡师举效 浮丘
他日相逢处多应
 在十洲唐末朝廷罹榖水白马驿之祸惟孙获免(北/)
 (梦琐言/)
温庭筠字飞卿或作云 (第 7b 页)
   华阳陶先生墓志铭
若夫真以归空为美道以无形为贵不知悦生大德所
以为生不知恶死谷神所以不死妙矣哉隐显变化则
物莫之测既而岫开析石天坠玉棺银书息简流珠罢
灶九节丽于空中千和焚于地下仙宫有得朋之喜受
学震临谷之悲余昔在枌壤早逢圯上之术今簉元良
屡禀 浮丘
之教握留符而恻怆思化杖而酸情乃为铭 (第 21b 页)
   华阳隐居墓铭碑
维大同二年龙集景辰克明三月壬寅朔十二日癸丑
巳时华阳洞陶先生蝉蜕于茅山朱阳馆先生讳弘景
字通明春秋八十有一屈伸如恒颜色不变有制赠以
中散大夫谥曰贞白先生遣舍人主书监护丧事十四
日窆于雷平之山若夫真以归空为美道以无涯为真
不知悦生大德所以为生不知惧死谷神所以不死妙

矣哉隐显变化物莫能测既而岫开析石天坠玉棺银
书息简流珠罢灶九节丽于中天千和焚于地下仙官
有得朋之喜受学振空谷之悲余昔在枌壤早逢屺上
之术今簉元良屡禀 浮丘
之教握留符而恻怆思化杖
而酸辛乃为铭曰
无名曰道不死为仙亦有元放兼称稚川逃形解化自
昔同然猗欤夫子受 (第 29b 页)
木兰种蕃釐之琼树和江都金带之羹采甓湖白
雪之藕芜城灯火平山诗酒皆以娱母夫人而进一觞焉则何必星沙云
浮丘
丹砂为足以寿而故乡之是乐也耶礼有之乐其心不违其志孝 (第 10b 页)
  空明山人歌
丹丘子空明生结发为吏干公卿悬河之辨从复衡法
家之书刑与名少年骑马入公府白首寻真归赤城赤
城仙人下青冥手捧宝箓遥相迎虚皇敕住委羽洞服
事刘郎为弟兄刘郎乘风朝紫清云为旗兮霓为旌尽
留璚田教种玉约以不死三千龄三千龄在何许来往

东吴复西楚看成珠树著三花笞凤鞭鸾却轻举
  玉箫引
金华仙人周子奇能吹三十六琯之参差疏音间节传
自女娲氏上引 浮丘公
下接王子晋来往伊水之滨雒
水湄缑氏山头轻作别二子不知何所之空留子奇子
与世同遨嬉歔商歙羽杂宫徵龙吟凤 (第 37a 页)
  玉笙引
我尝蹑轻鸿浮空度瑶阙醉看碧桃花吹笙弄明月仙
人王乔董双成为作春水流花声昆崙十三凤飞翔相
和鸣曲终飘然上鹤去逸韵散落天风清自从失脚堕
尘世飞梦尚绕芙蓉城 浮丘公
今不见白玉龟台走雷 (第 2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