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曲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王筠
筠能用强韵每公宴并作辞必妍靡约尝启上言晚来

名家无先筠者又于御筵谓王志曰贤弟子文章之美
可谓后来独步谢朓尝见语云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
近见其数首方知此言为实(南/史)
王筠为太子洗马梁昭明爱文学士常与筠及刘孝绰
陆倕到洽殷钧等游宴玄圃太子独执筠袖抚孝绰肩
曰所谓左把 浮丘
袖右拍洪崖肩其见重如此(同/上)
沈约于郊居造阁斋成筠为著草木十咏书之于壁皆
直写文辞不加篇目约谓人 (第 15a 页)
   题栖云轩记后
余往年读刘玄靖山栖志见其所载紫岩灵岩胜槩分
明如画时正当袢暑不觉凉飕生肘腋间今年夏六月

客有授予苏太史栖云轩记记为本庵上士作其状灵
岩之景亦分明如画蒸溽为之顿消呜呼因文辞而想
见其处雅兴遄发尚忘其时之燠炎况亲睹嵬眼澒耳
之胜者乎盖玄靖久栖此山太史亦尝出游览故其言
真切有足以动人也何文定公跋山栖志有云想玄靖
一时飞屐上下千峰紫翠间左 浮丘
而右洪崖其风致
犹前日也余今于太史之文亦云若夫云幻非幻契经
多言之苟欲重宣其义非千百年莫能尽他时或造 (第 56a 页)
呶呶巳矣乎吾其
鞭风霆而骑日月被九霞之翠𫀆搏鹏翼于北𬈑
钓三山之巨鳌道昆崙而息驾听王母之云璈呼 浮丘
于子晋招勾曲之三茅长遨游于碧落共太 (第 5b 页)
石赤松岩及蛟湖金坑之属观之右有丹井四时不竭
由丹井入中岩有张丹霞读书山房中岩而上至山顶
为上岩有 浮丘
祠祠下有小岩曰妙仙洞踞高望远军
峰卓然诸山耸秀盱水如带萦纡横陈军峰之下水流
小涧绕观之前如线通于山石 (第 2a 页)
   两岳游序
方可大谪官汝南亡弗以吏事难可大者即知可大能
吏事又亡弗以冗秩难可大者乃可大闻命无几微怏

怏色也顾大喜自得曰吾梦寐嵩岱两岳十年矣今谪
官汝嵩三十六峰在吾几席间而道出齐鲁岱宗梁父
复当吾车辙庸讵非造物者以一官私余游哉于是亟
命驾而东要友人于太史可远相与蹑天门日观恣揽
封禅万家遗迹秦皇汉武所驻跸处夜半观日出大海
扶桑方丈云雾烨煜荡胸决眦洋洋乎宇宙大观也已
乃飘然一苇浮河入洛下车莅政民用太和公事之暇
屏去驺从扶杖曳屐登太少二室绝顶俯首中原千里

一色空同王屋 浮丘
广成若可左右望而招者神情飞
动逸思横发长谣短歌寓目辄书合前与太史同赋得
杂体若干首而总目之曰两岳游而 (第 7a 页)
   报元美廷尉

扁舟海上载溷名园授简飞觞倾筐倒庋无夕弗燕无
昼弗游无游弗欢无燕弗洽两琅琊既震旦盟主两司
马亦宇宙人豪四美二难一朝毕集而应麟以草莽鄙
生曳青鞋欹皂帽飞扬跋扈于其间回想金谷兰亭岂
直座中无此高贤又何尝有此狂客也呵呵执事遭逢
南岳印證大还岁月既深熏修弥邃弇州园金银楼阁
宛尔玉京梵天而太湖三万顷洞庭七十峰即弱水玄
洲方壶圆峤奚啻乃执事时时挟宾游聚名胜一觞一

咏汗漫逍遥坐鹏背阅青天擘龙肝饱白日真广成
暂谪人世世人往往于世外觅梯仙国都胡左也曹
子建举九州之八让五官中郎展转临菑东阿侯服生
平戚戚无一好怀 (第 15b 页)
    王子乔        古 辞

     刘向列仙传曰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
     也好吹笙作凤鸣游伊洛之间道人 浮丘
     公
接以上嵩高山三十馀年后求之于山
     上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
     氏山头至时果乘 (第 15b 页)
    凤吹笙曲       沈佺期
仙人十五爱吹笙学得昆丘彩凤鸣始闻鍊气餐金液
复道朝天赴玉京玉京迢迢几千里凤笙去去无边己
欲叹离声发绛唇更嗟别调流纤指此时惜别讵堪闻此地相看未忍分重吟真曲和清吹却奏仙歌响绿云
绿云紫气向函关访道应寻缑氏山莫学吹笙王子晋
一遇 浮丘
断不还 (第 14b 页)
赋众流之隈国尚书大传/古史执玉帛者万 邹阳传)
(浮云出游雾雨咸集单列仙传王子晋游伊洛间道士 浮丘公
接上嵩山 复疑末句有讹字今按接上二)
(字恐当作接壤言水浸岸上/也壤与上盖声相近而讹耳) (补 (第 51b 页)
县东南六里 王乔传或)
(云即古仙人王子乔也列仙传王子乔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鸣游伊洛闾道士 浮丘公
接上山三十)
(馀年后来于山下告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缑/氏山头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 (第 54a 页)
  七星桥记
且兰古壤贵竹今藩割川云之剽分躔参井之馀度粤
乩西路实贯南中关号七星孔明祃牙之地卫名毕节

关索授钺之区虽卉服之杂居乃朝宗之首路狂溪狠
谷山状马鞍者弥千危磴悬崖城比虎牢而倍蓰两嵚
夹峙而有水千寻过涉以无舟夏潦秋霖鼓洪涛于树
浮丘
沉陆阻行李于荒途叱石谁感乎鼋鼍成梁空
瞻于乌鹊但知行恻未见当仁道士黄一中厥徒周
阳泰云游戾止喟然叹云 (第 20b 页)
  鸧鸹
左传青鸟氏司分者也杜预云青鸟鸧鴳立春鸣立夏
止疏作鸧鴳易通卦验立春杨柳津鸧鸹鸣与左传合
然未知此鸟今名为何鸟也
  玉鸡
水经注昔王子晋与道士 浮丘
同游伊洛之浦始受玉 (第 7a 页)
 趾其辞曰
季公英契日贯其诚奇功美利于今有灵仙凫屹峙玄

都景明坛殿新制门闼旧名江沱泚泚扬涟玉清岷山
峨峨回风雪零桂菌朝蔚漪澜夜渟乘云啸歌 浮丘


 
 
 
 
  (第 57a 页)
  宣城贡先生庆八十诗序
宣城贡先生年八十之岁亲戚乡党郡县长吏部使者
咸往庆乐之中朝公卿学士大夫尝与其季仲章同朝
者闻而咨羡焉为文章歌诗以授其子师正俾归以为
先生寿而集题辞焉夫古之人所以尊夫高年者诗书

琴瑟足以相其德衣裳鼎俎足以奉其体子孙宾客足
以乐其志遭时升平耳目不接于拂膺之境则为全美
焉而先生皆兼有之诚所谓人瑞者乎昔者西都诸儒
申公伏生皆八九十至于百岁而浮丘伯或者又谓其
得仙道寿盖不知其纪也贡氏明经世家也为申为伏
浮丘
固其宜哉
  送甘以礼诗序
集之从祖惠州通判府君以岁丁丑避地至古端而殁 (第 34a 页)
府而归江东西之间从蓬头金公游甚相契许他人莫
之测也于是收敛神异之迹将求名地以归隐是以谒 浮丘
君于华盖之上道过黄茅之冈故使予得见焉既
见则为余言曰神龟冈碑所载事有未备者请述之云
若侍宸自南丰辞亲 (第 27a 页)
  其三
六月乃屡雨良田不忧槁独念桂林戍触热赴南讨道
路备攘掠所过净于扫缚人夜送军吏卒何草草蛮獠
亦人类义利启戎好寻原可制乱机要贵及早夜来送
者还颇言暍横道诸军四面集同月约皆造谁为饥渴
谋性命安可保藜藿虽满槃对之令人老

   浮丘公
吟寄赤城陈道士入山有遇为溪山寿 (第 9a 页)
浮丘
生上古形神盖不泯说诗秦汉间安知非斯人世
俗苦浅迫无能信真淳雨云不待族飞光越窗尘岂知
有道者千岁一息匀 (第 9a 页)
   黄茅冈一曲规作丹室喜而赋之不觉五首

华山东下有茅冈云是毛公旧隐场清露尚馀丹满臼
白云今许草为堂冬凭野烧开畬陇春托山雷净石床
从此便为千载计洞天先拜紫玄章茅冈地主古醇儒乞我冈头作隐居岭上閒云从管领
涧中流水听开除刀耕火种从兹始雨笠风瓢便有馀
自古诗人多会合 浮丘
毛氏不愁予
石人屹立古仙坛双涧交流拱一盘临水种松须匼匝
就中作室要宽安洞经即日修真诀玉臼逢春浴旧丹 …… (第 2b 页)
   赓和再用韵奉谢
茅冈七叠七香车谁赋新宫蔡少霞千岁留踪丹井臼
诸天献供菜羹瓜石人雨立春衣湿崖蜜蜂来昼树哗
凭仗仙翁须一到 浮丘
已遣鹿衔花
  和朱德嘉登华盖山有赋韵寄薛玄卿和诗未成
   登山已遇玄卿下山道中足成以寄
相期秋晚 …… (第 16a 页)
  寄和吴閒閒大宗师
钧天乐彻洞庭波野迥谁为击壤歌笔砚烟云尘世隔
莺花风雨客愁多传书稚子空遗简伐木樵夫久烂柯

旧识 浮丘
华盖近相思何处看云过
  荅吴宗师寿稀年诗韵早接 (第 20b 页)
   张安道见示近诗
人物一衰谢微言难重寻殷勤永嘉末复闻正始音清
谈未足多感时意殊深少年有奇志欲和南风琴荒林
蜩蚻(一作/蛩)乱废沼蛙蝈淫遂欲掩两耳临文但噫瘖萧
然王郎子来自缑山阴(公自注其婿/王巩携来)云见浮丘伯吹箫
明月岑遗声落淮泗蛟鼍为悲吟愿公正王度祈招继
愔愔

(汉司马迁传仲尼没而微言绝晋卫玠传王敦谓谢鲲/曰微言之绪绝而复续不意永嘉之末复闻正始之音)
(互见十三卷左传昭三十一年荀跞掩耳而走太平广/记王仙客者刘振之甥也振有女曰无双小仙客数岁)
(皆幼稚相狎振妻常呼仙客为王郎子列仙传王子乔/好吹箫作凤鸣遇 浮丘公
得仙互见前注公乌台诗话)
(张方平令王巩将诗一卷来徐州轼作一诗题卷末云/云轼意言人物衰谢不意复见张方 (第 13b 页)
(子真变姓名为吴市门卒详见九卷次韵陈海州注郭/景纯游仙诗左挹 浮丘
袖右拍洪崖肩庄子田子方温)
(伯雪子舍于鲁仲尼见之而不言子路问之仲尼曰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不可以容 (第 15a 页)
姓李隐居嵩山服黄精二十年久之成道白)
(日飞升列仙传王乔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鸣游伊洛之间遇道士 浮丘公
接以上嵩山晋书庾)
(亮曰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兴复不浅王徽之传尝居/山阴夜雪初霁忽忆戴逵逵时在剡便夜乘小 (第 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