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道家類
儒家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平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行十
    唐广成先生杜光庭述
   勇于敢章第七十三(疏前章明迷妄/之病有可畏之)
   (威此 章明
勇敢之为成杀身之咎初/标敢与不敢利害之殊次明天道谦)
   (柔戒人勇敢后叹天网之报以劝善/士之修○ …… (第 001a 页)
 数昭然不差毫末毫者毛之细者也分者
 数之微者也天网所罗微细无隐矣
   民常不畏死章第七十四(疏前 章明/
勇敢于有)
   (为自成杀身之咎此 (第 007a 页)
章明
有为则轻/死必犯司杀之诛首五句陈戒用刑)
   (次一句指明司杀后四句举用刑代/杀必有愆咎○义曰夫赏 (第 007a 页)
道德真经广圣义卷之四十八行十一
    唐广成先生杜光庭述
   民之饥章第七十五(疏前 章明
有为/则轻死必犯司)
   (杀之谏此 (第 001a 页)
章明
厚敛则人贫是生有/为之弊初三段迭明所以为弊夫唯)
   (下结叹令其贵生○义曰致理者何/道德为本任道 …… (第 001a 页)
 所以戒人君违分则国伤人弊守文则物
 泰时康顺道循常斯为当矣可谓贤于贵
 生明于用道也
   民之生章第七十六(疏前 章明
厚敛/则人贫是生有)
   (为之弊此 (第 004a 页)
章明
有为则心欲故丧和/气之柔初标生死之二徒次举草木)
   (之两喻结以强大处下戒令必守和/柔○义曰前以 …… (第 004a 页)
 终丧形躯然后止水莹心清恬养性处不
 争之地居自得之乡翥景乘风斯可得矣
   天之道章第七十七(疏前 章明
有为/则心欲是丧和)
   (气之柔此 (第 007b 页)
章明
强梁必招损故举天/道之喻初一句标天以申戒次五句)
   (举喻以明天又八句总合前义是以/下举圣德以结 (第 007b 页)
    唐广成先生杜光庭述
   天下柔弱章第七十八(疏前章明强/梁必招损以)
   (示天道之喻此 章明
柔弱则受益故/赞水德之能初五句标水之胜功次)
   (四句叹莫能行者又五句證释前义/后一句转结上文○ …… (第 001a 页)
 责躬以化于俗此受其不祥凶恶之事而
 人乐推故能长主社稷此正言若反斯之
 谓乎
   和大怨章第七十九(疏前 章明
柔弱/则受益故赞水)
   (德之能此章明法令即生弊必为馀/怨之迹初明立教和怨未足为善次) (第 005a 页)
    唐广成先生杜光庭述
   小国寡民章第八十(疏前章明法令/则生弊必育馀)
   (怨之迹此 章明
淳朴则至理自无矜/徇之求初标无为之风以劝次示人)
   (从君化则理后明家给人足无所企/求○义曰前以 (第 001a 页)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卷之一
  道可道章第一(此 章明
妙本之由起/万化之宗源首标虚)
  (极之强名将明众妙之归趋故可道/可名者明体用也无名有名者明本) …… (第 001a 页)
 也

  天下皆知章第二(前 章明
妙本生化/入两观之不同此)
   (第 004a 页)
(章明
朴散异因万殊而逐境逐境则/流浪善化则归根故首标美善妄情)
  (次示有无倾夺结以圣/人之理冀达还淳之 …… (第 004a 页)
 衰未尝宁居而逸豫是以日新其盛德忘
 功而功不去光宅而天下安故云夫惟不
 居是以不去
  不尚贤章第三(前 章明
万殊逐境善/化则归根 (第 007b 页)
章明
贵)
  (尚不行无为则至理首标不尚绝矜/徇之迹次云圣理示立教之方结以)
  (无为明化成/而复朴也 …… (第 007b 页)
 全真于为无为复何矜徇化既无馨而无
 臭人故不识而不知淳风大行谁云不理
   道冲章第四(前章明贵尚不行无为/则至理此 章明
妙本之) …… (第 010a 页)
 易云帝出乎震辅嗣云帝者生物之主兴
 益之宗也又解云兆见曰象言此生物之
 帝能兆见物象故谓之象帝尔
  天地不仁章第五(前 章明
妙本冲用/体用而无为此章) …… (第 011b 页)
 言而行难遍故数穷屈不遂是知不如忘
 怀虚应抱守中和则自然皆足矣注云不
 酬者酬答也谓空有其言而行不酬答
   谷神不死章第六(前 章明
兼爱成私/偏私则难普此章)
   (明至虚而应其应即不穷首标谷神/寄神用以明道次云玄牝辨玄功之)
  …… (第 013a 页)
 是谓天地之根本也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疏绵绵者微妙不绝之意虚牝之用应物
 无私微妙则称为若存无私故用不勤倦
  天长地久章第七(前 章明
谷神虚应虚/应即不穷此 (第 014a 页)
章明
天)
  (地无私无私故长久首则标天地以为/喻次则举圣人以转明结以无私成私)
  (将欲劝/勤此行) …… (第 014a 页)
 疏尤过也至人善行与物无伤虚心曲全
 未曾争竞波流颓摩委顺若斯既不违逆
 于物故无尤过之地矣
   持而盈之章第九(前 章明
至人善行/柔弱故无尤此章)
   (明凡俗溺情骄盈故有咎首标持盈/揣锐示其难保次云金玉富贵戒此)
  …… (第 017b 页)
 求长保未闻斯语当须忘功与名退身辞

 盛如彼天道不失盈虚则无忧责矣
   载营魄章第十(前 章明
纵欲溺情骄/盈故有咎此 (第 019a 页)
章明
养)
   (神爱气不杂则无疵营魄已下至涤/除戒修身所以全德爱人己下至明)
   (白示德全可以为君 (第 019a 页)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卷之二效二
   三十辐章第十一(前 章明
养神爱气/不杂则无疵此章)
   (明利有用无相资而功立故乾坤为/太易之蕴辕厢成用无之质标车器)
  …… (第 001a 页)
 器欲明道用必约形器故首唯喻于三
 翻终欲用无于一致尔
   五色章第十二(前章明利有用无相/资故功立此 章明
染)
   (尘逐境驰骋则发狂首标色声戒伤/当所以为病次云畋猎明逐欲所以)
   (焚和结以圣人去取 …… (第 002b 页)
 疏彼目妄视故去之此腹含受故取之

   宠辱章第十三(前 章明
染逐尘境驰/骋则发狂此 (第 004a 页)
章明
宠)
   (辱若惊贵身故为患首两句标宗以/起问次十句因问以明理后四句贵)
   (爱不矜假寄/托以 …… (第 004a 页)
 上有太上之君下有下知之臣无为无不
 为不德而有德矣
   视之不见章第十四(前章明贵身为/患令兼忘而不)
   (有此 章明
妙本无象故在用而皆通/首三句言不可求之声色次六句明)
   (寻责必归于无物又五句示妙用/之难测后四 …… (第 006b 页)
 古始明道行必化故重云帝王能知古始
 无为而理当抱守淳朴爰清爰静者是知
 无为之理是道之纲纪也
   古之善为士章第十五(前 章明
妙本/无象则在用)
   (而皆通此 (第 009a 页)
章明
玄通之人常不盈而/能弊首标古之五句明善为所以微)
   (妙次云豫若七句示德容所以难明/孰能下两句表 …… (第 009a 页)
 盈满者常以新證之法为弊薄更求胜致

 不以为新成而便滞著矣
   致虚极章第十六(前 章明
玄通之士/常保道而不盈此)
    (第 012a 页)
(章明
守静之人必归根而复命复命/为知常之要守静是致虚之由文相)
   (次以转明理同归于道用故/知常则明了 …… (第 012a 页)
   太上下知章第十七(此章上论淳古/之风下逮浇漓)

   (之俗欲明失道之渐将辩致弊之由/故前 章明
守静则致虚此章示无为)
   (则复朴朴散则亲誉遂作无为则谓/我自然庶夫道化之君专此不言之)
   …… (第 014b 页)
 牺樽道德公行亲誉焉设故太上之世下
 忘帝力适令功成事遂百姓皆以为自然
 合尔不知所以亲誉报施也
   大道废章第十八(前 章明
步骤殊时/道存故淳朴不散)
   (此 (第 016a 页)
章明
风俗颓弊失道则仁义遂行/秃施剃而病求医虽云由愈数米炊)
   (而简发栉何其伤性故直举八句/将以明其 (第 016a 页)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卷之三
   绝圣章第十九(前 章明
风俗颓弊失/道而仁义遂行此章)
   (明绝弃多门还淳则盗贼无有首六/句且绝矜徇之迹次三句将明立教) …… (第 001a 页)
 弃义则怀抱质朴欲求绝巧弃利则当少

 私寡欲三绝虽于文不足四行则修身有
 馀将欲禁绝于中心故必取资于内行尔
   绝学无忧章第二十(前 章明
绝弃多/门还淳则盗贼)
   (无有此 (第 002b 页)
章明
畏除俗学若昏故独异/于人首一句标门以示绝次七句举)
   (喻以明理又一十七句格凡圣/以对辩后两句论 …… (第 002b 页)
 寡欲绝视听之耽著杜声名之奔竞令如
 婴儿但求食于母尔故云而贵求食于母
   孔德之容章第二十一(前 章明
畏绝/俗学若昏故)
   (独异于人此 (第 006b 页)
章明
从顺至道甚真则/能阅众甫首标孔德两句明德人之)
   (顺道次道之为物下十句畅妙本之/精自古下五句辩 …… (第 006b 页)
 疏又详云吾何知万物本始皆禀于道道
 必度阅之令达其生成用然哉答云以此
 甚精甚信凡今万物皆禀生成故知之尔
   曲则全章第二十二(前 章明
从顺至/道甚真故能阅)
   (众甫此 (第 008b 页)
章明
抱一为式不争则所谓/曲全者六句示诚全之行是以下两)
   (句标圣行以明次四句覆释曲全至/弊新夫唯下 …… (第 008b 页)
 之言岂虚有此言而无实者哉若能曲顺
 不逆者信有全理归之于己尔故云诚全
 而归之诚信也
   希言自然章第二十三(前 章明
抱一/为式不争故)
   (所谓曲全此 (第 011a 页)
章明
契道忘言执滞则/自同于失首一句标宗以明理次五)
   (句举喻以申教故从/事下广理喻以结成) …… (第 011a 页)
 悟执言求悟则却生迷倒是有不信应之

 也故云有不信也
   跂者不立章第二十四(前章明理契/言忘执滞则)
   (同于失者此 章明
自见自是矜伐故/物或恶之首两句举喻示难求次四)
   (句明虽求亦不得其于道下/将申戒劝令有道之人不 …… (第 014a 页)
 疏此自见自是等既若馀食赘行凡物尚
 或恶之而不为故有道之君子不处身于
 此事矣
   有物混成章第二十五(前 章明
自见/自是于道为)
   (馀食赘行末云有道不处 (第 015b 页)
章明
曰/大三逝赞道乃先天混成终令法道) …… (第 015b 页)
   重为轻根章第二十六(前章举域中/称大终令法)

   (道自然此 章明
重静为君以戒身轻/天下首两句标宗以示义次两句举)
   (喻以即明又四句伤人君之/失道末两句述轻躁以 (第 019b 页)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卷之四效四
   善行无辙迹章第二十七(前 章明
重/静为君以)
   (戒身轻天下此 (第 001a 页)
章明
行言无滞欲令/常善救人守重静理在无为善行言)
   (贵乎忘遗首标五善之行次明善救/之慈故善下畅兼忘 …… (第 001a 页)
 则必以为大迷故老君格量云虽知凡俗

 以为大迷于道而论是谓要妙也
   知其雄章第二十八(前章明行言不/执常善所以救)
   (人此 章明
雌辱为行常德于焉复朴/首标知雄等三段明修行则渐造于)
   (极次云朴散下两句示造极则必有/成终云大 …… (第 004b 页)
 有法乾坤之施洒雨露之恩各畅其和不

 知其力令动植之物咸遂生成曾不割伤
 以为己用故云大制不割
   将欲取天下章第二十九(前 章明
雌/辱为行常)
   (德必归于朴此 (第 007a 页)
章明
矜执则失神器/故不可为首标将欲下六句明宝位)
   (之有所在以戒奸乱之臣执者失之/一句示历数之不于 …… (第 007a 页)
 奢泰者皆过分尔

   以道佐人主章第三十(前 章明
矜执/则失是以去)
   (甚去奢去泰此 (第 009a 页)
章明
兵强好还不可/果其矜伐首云以道戒臣不以兵为)
   (辅佐师之所处下明好兵则必致不/祥故善者下示不得 …… (第 009a 页)
 不合于道贤臣明主知其不合于道当须
 早止不为故云不道早已已止也
   夫佳兵章第三十一(前章明强兵好/还不可果其矜)
   (伐此 章明
佳兵物或恶之不得已而/用之首则陈戒不祥明有道者不处)
   (次云胜而不美示乐杀之为非吉事/下举喻以 …… (第 011a 页)
 诸注此义者皆云古有斯礼寻阅坟典既
 无所据今所未安故不录也又引秦伯向
 师而哭者此乃哀败非战胜也
   道常无名章第三十二(前 章明
佳兵/不祥故有道)
   (不处此 (第 014a 页)
章明
侯王守道则万物自宾/首标无名将以明道次举守道而能)
   (降瑞始制下广其制/用譬道下将示结成)
道 …… (第 014a 页)
 后则生理不全单豹有婴儿之色张毅有
 丰高之贵不终天理焉得谓之寿乎故庄
 子曰天下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大道汎兮章第三十四(前 章明
宾服/有道之君由)
   (能自胜此 (第 017b 页)
章明
能成光大之业皆为/法道忘功首标大道汎兮示左右略)
   (无封畛次云功成不有明小大难与/为名是以圣人 (第 017b 页)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卷之五效五
   执大象章第三十五(前章明道可左/右则物被爱养)
   (之功此 章明
王能用道则人归平泰/之化首标执象以明归往之义次云)
   (乐饵举喻归往之由道之出口下申/明无为不言 …… (第 001a 页)
 察之苛酷亦无滋彰之法令故视不足见
 听不足闻而岁计有余淳风和畅动植咸
 遂其物光亨故用不可尽也
   将欲歙之章第三十六(前 章明
能行/道化人人所)
   (归往此 (第 002a 页)
章明
道或用权国之利器归/往则归于平泰利器则不可示人初)
   (标歙张之权次示柔弱之行终/结渊鱼之喻以明 …… (第 002a 页)
 其人则为小人所窃弄而为诈谲矣
   道常无为章第三十七(前章明道或/用权示以歙)
   (张之术此 章明
权必合义将镇无名/之朴故道常无为侯王守之而自化)
   (朴不欲天下以静而自清老君因言/以明无言说教 …… (第 003b 页)
 去取耶设教引凡论之尔

   昔之得一章第三十九(前章明上德/下礼淳漓不)
   (同故举丈夫去取之行示物向方此 章明
物得道用而成履道则存矜之)
   (则丧故叙侯王谦/卑之德以为诫首)
昔之得一者
 疏昔往古也一者冲 …… (第 010a 页)
 玉而自尊贵当须硌硌如石以守谦卑也
   反者道之动章第四十(前章明天地/得一以戒矜)
   (执之弊此 章明
权实两行将申反经/之义不矜则全夫贵本合义则方可)
   (与权欲令深悟道无/所以再明冲用也) (第 014b 页)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卷之六效六
   上士闻道章第四十一(前 章明
权实/两门是道之)
   (动用此 (第 001a 页)
章明
明道若昩唯上士勤行/初明三士闻道信毁不同次建言下)
   (明道德之行门后夫唯/下结善贷之功用尔) …… (第 001a 页)
 善贷且成尔

   道生一章第四十二(前 章明
三士所/闻之道能生万)
   (物此 (第 005a 页)
章明
万物生化之由必资三气/初明冲气柔弱令万物抱以为和次)
   (云孤寡不谷戒王公以谦自处结以/强梁不得 …… (第 005a 页)
 众教之本如子之父故云教父尔

   天下之至柔章第四十三(前 章明
众/生背道强)
   (梁所以不得其死此章示人正性柔/弱修之则与道合同文殊途以发明)
   (理会归 …… (第 007b 页)
 自非体道之君莫之能及故曰希之尔
   名与身孰亲章第四十四(前章明正/性柔弱驰)
   (骋所以至坚此 章明
名货亲疏爱藏/所以为患初三句标问得亡孰病次)
   (两句详答致患之由后知足/下结劝令守分则可长久尔 …… (第 008b 页)
 也不殖财货知止也知足故名当其实而
 无过分之累知止故货不多藏而无贪求
 之害既不辱不殆乃可长存而久寿尔
   大成若缺章第四十五(前 章明
身货/孰亲爱藏所)
   (以为患此 (第 010a 页)
章明
戒盈若缺其用所以/不穷次初七句标立行之楷模次两)
   (句明静躁之优劣后清净下/结释清净则可为天下 …… (第 010a 页)
 进退知躁为趣死之源静为发生之本理
 人事育群生持本以统末务清净之道
 则可以为天下之正尔
   天下有道章第四十六(前 章明
五大/之行用广修)
   (学之门此 (第 012b 页)
章明
三大之愆以彰可欲/之弊初标有道无道之损益次明为)
   (罪为咎之所由后结知足之/为德以戒贪求之生患 …… (第 012b 页)
 足知足者谓足在于心不在于物循涯守
 分虽少而多有欲无厌虽多亦少矣
   不出户章第四十七(前章明天下有/道欲令知足常)
   (足此 章明
教不出户示以不为而成/初两句标不出则能知次两句明人)
   (和则天下顺又两句示弥出之/为失后四句结 …… (第 014b 页)
 疏此总结不出不窥之义也夫以上有所
 为下必有扰今圣人凝神端扆玄默庙堂
 君无为人无事百姓家给万化自成
   为学日益章第四十八(前 章明
不出/不窥可以知)
   (政理之道此 (第 016a 页)
章明
为学为道则至乎/无为之事首两句示进修忘遣之渐)
   (次三句明损有归无之益后四句/结成其意戒有事不 (第 016a 页)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卷之七效七
   圣人无常心章第四十九(前 章明
为/道日损示)
   (修学忘遣之门此 (第 001a 页)
章明
圣人无心表/虚怀应物之用初六句标圣人无心)
   (而应物次两句示圣人混迹而用心/后两句结百姓归善之 …… (第 001a 页)
  出生入死章第五十(前章明圣人无/心混心应善信)

   (之行此 章明
出生入死善摄起患累/之门前五句标安时处顺之人次五)
   (句明探变求化之类后八句结/善摄之行以示长 …… (第 003a 页)
 故能于生忘生不为厚养之过无私顺化

 故无死地可处尔既心无死地夫何虎兕
 兵刃能害之乎
   道生之章第五十一(前 章明
出生入/死善摄超患累)
   (之门此 (第 005b 页)
章明
道生德畜不宰有自然/之贵首标妙本应感生成之美次明)
   (万物尊贵道德之由故道生之复赞/生畜之功生 …… (第 005b 页)
 普而名迹不彰岂非深远不测之德乎
   天下有始章第五十二(前章明道生/德畜不宰有)
   (自然之贵此 章明
守母存子归明无/遗身之殃首标七句能生之本劝令)
   (知子守母次六句示绝欲之戒塞兑/闭门后六句叹美 …… (第 008a 页)
 微远害守柔含明如是等行者是谓知子

 守母密用真常之道也
   使我介然章第五十三(前 章明
守母/存子欲归明)
   (无遗身殃此 (第 010b 页)
章明
介然用知则行道/有唯施之畏初三句明有知则乖道)
   (次两句示道正而人邪又七句明有/知之生弊后两句 …… (第 010b 页)
 自得以为夸尚谓之为盗不亦宜乎所为
 如此则非吾欲行之道矣也哉者伤叹之
 辞
   善建章第五十四(前 章明
好径之君/若盗夸而非道此)
    (第 012b 页)
(章明
善建之主享不拔而长存首标/以道立国修身之益次故以身下明)
   (观身观家之法后吾何以/下结叹慧照所 …… (第 012b 页)
 乎盖以此观身等观而观之自我刑范由
 内及外则知之尔易曰观我生观其生将
 欲自观而观人也
   含德章第五十五(前 章明
善建之主/享不拔而长存此)
    (第 016a 页)
(章明
含德之人独知和而不害首五/句标含德所以不抟次骨弱下五句)
   (明全和所以不嗄知和则明了使气/则强 …… (第 016a 页)
 气矜其强壮者自致衰老谓之不道道贵
 柔弱今恃强壮既与道不同故劝令早已
   知者不言章第五十六(前 章明
含德/之人独知和)
   (而不害此 (第 018b 页)
章明
悟道之士能了言而/无执首两句示理畅而言忘次七句)
   (明静尘而不染是谓下明不染者与/玄同德故不可 (第 018b 页)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卷之八效八
   以政治国章第五十七(前章明悟道/之士能了言)
   (而无执此 章明
以政之君失无为之/自化三句标门以示义次十句设问)
   (以明理后五句示/无事可以取天下)
以政理国 …… (第 001a 页)
 摇及下被君德率性而自正也
我无欲而民自朴
 疏人君诚能内守冲和外无营欲则下之
 感化自淳朴也
   其政闷闷章第五十八(前 章明
以政/之君失无为)
   (之自化此 (第 003b 页)
章明
以政必败示祸福之/所由初标二政宽急不同次明祸福)
   (二门倚伏无准人之迷下众生之/迷执是以圣人下 …… (第 003b 页)
 疏光者谓明智也圣人虽有明智而韬晦
 之不以炫耀故云光而不耀圣德如此自
 然百姓淳淳而从化也
   治人事天章第五十九(前 章明
无为/之政人致淳)
   (和 (第 005b 页)
章明
理人事天无过用俭初标/理人事天莫先于啬次夫唯下转通) …… (第 005b 页)
 主若鬼神伤人则害国之本圣人伤人则
 匮神之主今两不相害故德交归岂唯神
 圣独丰抑亦兆人咸赖
   大国者下流章第六十一(前 章明
以/道莅物则)
   (其德交归此 (第 009a 页)
章明
以德下人则物归/谦让初标大国用谦故能摄化次故)
   (大国下叙大小各得所欲后故/大者下偏诫大国特宜 …… (第 009a 页)
 大而必以大凌小将恐大国之君骄盈致
 祸鲜能下之故诫云大者特宜为谦下尔
   道者万物之奥章第六十二(前 章明/
以德下)
   (人则大小各得其所欲此 (第 011a 页)
章明
以道/化物则善恶皆蒙其资怙初标道体)
   (冲奥次明立教化人后古之/下叹道之功可为尊贵尔) …… (第 011a 页)
 因自灭岂如执滞之人动生悔吝婴彼罪
 罚方求免耶以是之故故为天下善人之
 所宝贵尔
   为无为章第六十三(前 章明
妙本冲/奥坐进是辅相)
   (之门此 (第 013b 页)
章明
玄默无为息怨成修證/之行首标坐忘绝欲次示杜恶防萌)
   (后是以下举圣人/之德以申结劝尔)
为无为 …… (第 013b 页)
 诺多易之事况不如圣者乎圣人犹难为

 轻诺多易故终无难大之事尔
   其安易持章第六十四(前 章明
无为/玄默示息怨)
   (修道之门此 (第 015b 页)
章明
思患预防标绝情/去欲之行初六句迭明防患之渐次)
   (六句举喻生患之由复两句论为执/之迷又六句申异 (第 015b 页)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卷之九效九
   古之善为道章第六十五(前 章明
思/患预防标)
   (绝情去欲之行此 (第 001a 页)
章明
好智生患示/玄德大顺之规初明为道之化次辩)
   (以智之贼知此下示料简以/为法常知下叹用功而劝修) …… (第 001a 页)
 疏此结叹也玄德之君无为而化不测其

 量深也所被无外远也故能与万物反归
 妙本然后乃至大顺于自然真性尔
   江海章第六十六(前 章明
好智生患/示玄德大顺之规)
   (此 (第 002b 页)
章明
善下为主标圣人不争之德/初举江海之喻善下则为王次明圣)
   (人用谦乐推而不厌后结/不争之德以示修 …… (第 002b 页)
 疏今天下乐推圣人而不厌者岂不以圣
 人言则下之身则后之以其不与物争先
 故天下之人莫能与圣人争先者
   天下皆谓章第六十七(前 章明
善下/为王标圣人)
   (不争之德此 (第 004a 页)
章明
喻大不肖示三宝/以慈之行初六句标道大所以不肖)
   (次五句示三宝劝其用慈又八句复/释以慈之利舍慈 …… (第 004a 页)
 不利故以慈战者天将助之以慈守者天
 将护之战胜守固始赖用慈之功救之卫
 之终获孔明之助尔
   善为士章第六十八(前 章明
惟大不/肖示三宝以慈)
   (之行此 (第 006b 页)
章明
为士不武标四善配天/之极首标四善之行次叹是谓不争)
   (结善可以配天/将明古之要道)
善为士者不 …… (第 006b 页)
 疏此总结上来四善之行不争之德能行
 之者可以配天称帝是古之至极要道也
   用兵有言章第六十九(前 章明
善士/为行不争故)
   (可以配天此 (第 008a 页)
章明
用兵有言轻敌则/几忘吾宝初一句标宗以设问次六)
   (句示行以辩明后四句申/戒用兵知慈哀者必胜) …… (第 008a 页)
 疏抗举也夫两国举兵以相加则由其君

 用道其将以慈矜哀于人不求多杀者获
 胜矣
   吾言甚易知章第七十(前 章明
用兵/之言戒其轻)
   (敌此 (第 010a 页)
章明
畅理之教示其易知易知/则必有宗君轻敌则丧其慈善初标)
   (圣教易知次明迷途不晓言有宗下/解释易知 …… (第 010a 页)
 子言此者欲明圣人内心慧了外状如愚
 故云被褐以慧了之心故云怀玉
   知不知上章第七十一(前章明畅理/之教示其易)
   (知此 章明
了悟之心虚忘为上首标/迷悟有异执迷成奸夫唯下结叹圣)
   (人了知是病/故不强知)
知不知上不知知 …… (第 011b 页)
 强知之病故说真智以破之妄知之病既
 除真知之药亦遣故云不病也
   人不畏威章第七十二(前章明了心/之智以虚忘)
   (为上此 章明
迷妄之病有可畏之威/初标人不畏威则祸累斯及次无狭)
   (下劝人虚心静欲则神不厌/人后举圣行證成示 …… (第 012b 页)
 平等智了法性空理无去取开教化引凡
 愚寓言之尔
   勇于敢章第七十三(前章明迷妄之/病有可畏之威)
   (此 章明
勇敢之为成杀身之咎初标/敢与不敢利害之殊次明天道谦柔)
   (戒人勇敢后叹天网/之报以劝善士之修) (第 014a 页)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卷之十效十
   民常不畏章第七十四(前 章明
勇敢/于有为自成)
   (杀身之咎此 (第 001a 页)
章明
有为则轻死必犯/司杀之诛首五句陈戒用刑次一句)
   (指明司杀后四句举/用刑代杀必有愆咎)
民常不 …… (第 001a 页)
 神理昭明人君任刑代彼司杀恶得不害
 于人而丧其天和乎奈何以死惧之斯之
 谓也
   人之饥章第七十五(前 章明
有为则/轻死必犯司杀)
   (之诛 (第 002a 页)
章明
厚敛则人贫是生有为/之弊初三段迭明所以为弊夫唯下) …… (第 002a 页)
 可加若营生于至当之外则惑矣故不厚
 其生而生全求厚生而生丧故知夫无以
 生为忧者是贤胜于矜贵其生之人
   人之生章第七十六(前 章明
厚敛则/人贫是生有为) (第 003a 页)
   (之弊此 章明
有为则心欲故丧和气/之柔初标生死之二途次举草木之)
   (两喻结以强大处/下戒令必守和柔)
人之生 …… (第 003b 页)
 文云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疏总结上文木根本强大则枝叶共生其
 上之义欲明强梁之人常在柔弱之下尔
   天之道章第七十七(前 章明
有为则/心欲是丧和气)
   (之柔此 (第 004b 页)
章明
强梁必招损故示天道/之喻初一句标天以申戒次五句举)
   (喻以明天又八句总合前/义以下举圣德以结劝 …… (第 004b 页)
 见其贤能尔此亦损有馀之意也
   天下柔弱章第七十八(前章明强梁/必招损以示)
   (天道之喻此 章明
柔弱则受益故赞/水德之能初五句标水之胜功次四)
   (句叹莫能行者又五句證/释前义后一句转结上文) …… (第 006b 页)
 稷主受国不祥却为天下王其言乖背不
 同于俗故老君详赞云是必真正之言行
 之而信但常俗闻之初若乖反尔
   和大怨章第七十九(前 章明
柔弱则/受益故赞水德)
   (之能此章明法令则生弊必为馀怨/之迹初明立教和怨未足为义大是)
   …… (第 008a 页)
 降以殃则孽不可逭岂非皇天无亲唯德
 是辅者乎
   小国寡民章第八十(前章明法令则/生弊必为馀怨)
   (之迹此 章明
淳朴则至理自无矜徇/之求初标无为之风以劝勉示人从)
   (君化则理后明家给/人足无所企求也) (第 009b 页)
名者卑辱也雄牡有名有名者 章明
也雌牝
无名无名者隐约也有馀者有名有名者高
贤也不足者无名无名者任下也有功即有
名无功即无名夫广厚殷 (第 024a 页)
 物而常自然贵尔
故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


 是以人莫不尊道而贵德也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具如载营魄章所释彼章言人修如道此
  章明
道用同人
   天下有始章第五十二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始者冲气也言此妙气生成万物有茂养
 之德故 (第 017a 页)
 是辅故人君者常思淳化于无为不可立
 法而生事
小国寡民章第八十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什仵也伯长也此 章明
人君含其淳和无
 所求及适有人材器堪为什仵伯长者亦 (第 021b 页)
诸欲禳灾
行五石镇宅皆如上法以其日烧香并取白
华乾治服方寸七令人通神致福白华者二
十四名一名章拒一名 章明
一名章生一名
章草二名章陆一名通神明一名通精一名 (第 009b 页)
宗希夷化区手缅追于淳
古大庇于蒸人而六庙降衷三灵流贶故能
膺天锡交神欢旷代之仪以之屡举景铄之
事罔不 章明
上合宫之斋居成峒山之顺拜
既遵道而阐化复尚德而教人警跸言旋顾 (第 015a 页)
 清静不可常名也凡学道之人且在观宗
 察行若能智性无碍可以登涉大道之径
 游于三才之外常人无所能知也前 章明
 无形无名故能运行于日月此两句乃是 …… (第 003a 页)
 难穷妙用之理则无所制伏于心猿即渐
 失精神精神既失则六根妄起世欲牵缠
 此谓自不能解于生死之罗难出轮回之
 网者也前 章明
能与不能修习此章独明
 能修而不著破执而成真九句正经义分 (第 00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