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五經總義類
四書類
書類
經解類
論語類
 也水火之性本相违而实相济未济者既济之始而
 既济则未济之终坎离南北之正相为终始者也故
 曰未济男之穷也 韩康伯
曰刚柔失位其道未济故
 曰穷也而程氏谓三阳皆失位闻之成都𨼆者此说
 本因于 (第 34a 页)
康伯
𨼆者之言适相契耳至王辅嗣释履卦
 曰履不处也亦谓阳爻皆以不处其位为吉其说岂 (第 34a 页)
 数五之上今按新安朱先生易传亦用此说与天数
 五至行鬼神也合为一节置在大衍之首今从之
  渭按卦者易之体所以立蓍者易之用所以行
  康伯
云卦象也蓍数也蓍极数以定象卦备象以
  尽数四语划然分晓盖象中虽有数而终以象为
  主数中亦有象而终 (第 3b 页)
  知来物又云占事知来有一不以蓍言者乎于卦
  何与焉卦主象蓍主数虽象中亦有数数中亦有
  象然其间有宾主之辨 韩康伯
曰蓍极数以定象
  卦备象以尽数宾主极其分明希夷之图象学也
  而康节则专精于数故往往以蓍数为卦象与 (第 21b 页)
  (阳体实中孚中虚也然则颐中四阴不为虚乎曰/颐二体皆阳卦而本末皆阳盛之至也中孚二体)
  (皆阴卦上下各二阳不成本末之象/以其中虚故为中孚阴盛可知矣)
  (孔氏曰 韩康伯
云序卦之所明非易之蕴也盖因/卦之次托象以明义今验六十四卦二二相耦非)
  (覆即变覆者表里视之遂成两 (第 20a 页)
卦屯蒙需讼师比/之类是也变者反覆惟成一卦则变以对之乾坤)
  (坎离大过颐中孚小过之类是也且圣人本定先/后若元用孔子序卦之意则不应非覆即变然则)
   (康伯
所云因卦之次托/象以明义盖不虚矣) (第 20a 页)
文又支韵今圈)○斋(庄皆切洁也庄也恭也六经多作齐盖古通用后人于其下加立心)
(以别之礼记斋之为言齐也 韩康伯
曰法心曰斋又燕居之室曰斋欧阳修曰斋之为言若于此而齐戒也又脂韵今圈)
(又支齐荠霁四韵增入)○豺(床 …… (第 60b 页)
又没也沈也从)
(西误今正)(城内曲重门也从西误今正)(白马黑阴又阴白杂毛又泥骢马也)(与氤同 韩康伯)
(
注易大传精气烟煴又先韵增入)(庄子九方歅善相马秦穆公时有方歅善相马一名皋或作諲又先韵从西误)
(今 (第 72b 页)
           内阁中书翟均廉撰
说卦傅
 按隋书经籍志序秦焚书周易以卜筮得存惟失说
 卦三篇后河内女子得之吕祖谦曰 韩康伯
说卦乃
 止一篇而别出序杂
 孔颖达称郑玄旧说说卦在文言后次第八自郑玄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章句證异卷十一
           内阁中书翟均廉撰
序卦傅
 俞琰曰 韩康伯
以说卦三篇分出序卦杂卦则序杂
 之名始于 (第 1a 页)
康伯
史记云孔子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而
 不及序卦杂卦则汉初犹总名之曰说卦也郑玄旧
 次在说卦后韩伯及吕大防诸 (第 1a 页)
  临

闻之 韩康伯
云可大之业由事而生二阳方长而盛大
故为临也教不至无穷保不能无疆尚得谓之临乎天
下之物密近相临者莫若地 (第 18b 页)
  序卦传 韩康伯
谓序卦非易之蕴上经首乾坤气化之始也下
经首咸恒形化之始也万物始生郁结未通故为盈塞
于天地之间至通畅茂 (第 44a 页)
盛则塞意亡矣天地生万物屯
物之始生故继乾坤之后物始生稚小昧蒙未发蒙所
以次屯云上于天有蒸润之象饮食所以润益于物故
需为饮食之道师之兴由有争也夫喜悦以随人者必
有事也无事则何喜何随承二卦之义 韩康伯
云可大 (第 44a 页)
 法则也
(兑下/坤上)
 临序卦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蛊者
 事也有事则可大矣故受之以临也 韩康伯
云可大
 之业由事而生二阳方长而盛大故为临也为卦泽
 上有地泽上之地岸也与水相际临近乎水故为临
 天 (第 31b 页)
相光武以干汉室之蛊独子陵钓于富春是岂
不能治蛊者哉彼固各有所以自治耳
(兑下/坤上)
传曰临者大也 韩康伯
云可大之业由事而生二阳方
长而盛大故为临也卦辞元亨利贞彖释之曰大亨以
正天之道也非贬于乾也大亨以正非 (第 48b 页)
 掞说卦水火相逮定本水火不相逮杂卦丰多故也
 衍也字
唐时有苏州司户郭京撰周易举正三卷家无是书据
 洪氏随笔所载二十馀则皆因王辅嗣 韩康伯
之注
 谬加增损今以李氏所录汉易考之乃知其妄如云
 屯六三象曰即鹿无虞何以从禽也今本脱何字案 …… (第 16b 页)
 亢恊改为止其妄十也杂卦蒙稚而著今本稚误作
 杂案虞翻曰蒙二阳在阴位故杂初杂而交故著改
 杂为稚其妄十一也京云曾得王辅嗣 韩康伯
手写
 注定传授真本今所举正皆谬悠荒唐若此不待阅
 全书而知其赝矣中惟履霜阴始凝也君子以居贤
 德善 (第 19a 页)
   (中或云掘地或云掘老子壁皆张霸伪书时孔/壁古文遭巫蛊入中秘不得见故张霸伪书得)
   (行于世说卦一篇与虞翻于宝本同异 韩/康伯
分为序卦杂卦二篇亦何疑其是非)
  二戴记(宣帝时大戴礼删为八十五篇小戴删为/四十五篇马融又益以明堂 …… (第 11b 页)
 六经之文字虽不同音各有异而义归于一故曰古

 人制字非直纪事而已亦以齐天下不齐之音也
   诸儒著述训释图
 易 (费直学璹王弼注六十四卦下 韩康伯
注系/辞 邢 注杂卦 明彖以 乃王弼作)
 书 (出于孔壁正孔安国传/孔颍达作 义 五经 (第 20a 页)
 系辞乃七十二子传易之大传皆出于夫子说卦与

 序卦杂卦初为一篇汉儒分别之以足十翼之数者
 如此(秦焚书易以卜筮得存惟失说卦一篇河内/女子献之 韩康伯
注乃别为序卦杂卦三篇)
 儒分彖上下为十翼可见无义理所以启后人之论
 不可不辨
   彖辞
 彖者 …… (第 30a 页)
 文为上下系辞也明矣案晋宋以来方有系辞二卷
 别为注解义疏者甚多(刘药叔李荀之伯/萧子 韩康)今行于世
 者惟 韩康伯
一家之学耳则系辞之名旧矣汉世诸
 儒不应何从而失之余谓今称系辞者盖乾坤之文
 言六十四卦之彖象三百八 …… (第 33b 页)
 翼而言也汉儒释经以彖象系其辞文言系四德小
 象系逐爻之下空遗夫子赞易之辞别为上下系二
 篇实非以爻辞为系辞也何以知之王弼注六十四
 卦不及 康伯
之系辞而知之也天禧中范谔昌传希
 夷学作周易證坠简亦如此说但以文言彖象为周 …… (第 34a 页)
 说卦者陈说八卦之由及变化所为之象也故曰说
 卦案隋经籍志秦焚书易以卜筮得存惟失说卦一
 篇后河内女子得之今 韩康伯
说卦乃上一篇别为
 序卦杂卦然杜预之注左传乃以震为东韦昭之注
 国语又以坎为泉为顺荀爽之集解乾有为圆 …… (第 34b 页)
   序卦

 序卦之文盖不协矣有义之苟合者有义之不苟合
 者是岂圣人之言邪自 韩康伯
已明其非易之蕴而
 未明其所以非也不可强为之说
   无咎悔亡
 易画而后有卦重而后有爻动而后有变变 …… (第 36a 页)
 非善明理之君子也

   易举正
 唐苏州司马郭京曰有周易举正三卷曾得王辅嗣
  韩康伯
手写注定传授真本比校今世流行本颠倒
 错谬者凡一百有三节今举其要云坤初六象曰履
 霜阴始凝也无坚冰二 (第 39a 页)
   一 诸家说虚一异同(案原本脱论一总/目谨据他篇校补)
古今推大衍而传者如京房马融荀爽郑康成顾欢
康伯
董遇孔颖达近世刘牧胡旦皆其自出机柚追想
易本非不力也然其推说五十五者己自隉杌不定故 (第 1a 页)
矣故四大数者易卦之所从出也
   十一 四营而成易
孔颖达谓四度经营是也而不指乎何者为营何营而
四也 韩康伯
曰分二一也挂一二也揲四三也归奇四
也故孔氏因之而不复申言也易者以变易为义但一
事而前后相变者皆谓之易 (第 16a 页)
   出入以度
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本义曰此句未详疑有脱误
观注疏解曰出入犹行藏也言行藏各有其度不可违
失于时故 韩康伯
云丰以幽隐致凶明夷以处昧利贞 (第 27b 页)
  包牺章
包又作庖世纪云始取牺牲以供庖厨故号庖牺氏
仰观俯察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身远物不过阴阳而
已盖一阴一阳之谓道包牺之两仪四象八卦以至六
十四卦亦不过一阴一阳之相生而已神明之德不可
见故曰通万物之情可见故曰𩔖作结绳而为网罟教
民肉食鲜食之利网以取兽曰佃罟以取鱼曰渔盖取

诸三字乃孔子以意逆志之辞取离取益之𩔖 韩康伯
惟以卦名释之解者多以卦德卦象卦体不免于凿也
耒耜教民粒食
民各居其方货各产其地故市以教之通有无也
法 …… (第 7b 页)
衣裳之制黄帝开其初尧舜成其末民知礼义则名分
正而民志定矣 韩康伯
曰垂衣裳以辨贵贱乾尊坤卑
之义也或曰垂衣裳而天下治谓无为而治也法乾坤
易简而已
取诸小过颇为难解盖脱 (第 8a 页)
易书礼
记疏宋邢炳论语疏亦然且杂取伪书怪诞之说皆由
不曾见图书十数九数之象故也
易系辞传河出图洛出书 韩康伯
无注孔疏曰孔安国
以为河图八卦是也洛书九畴是也郑康成据春秋纬 (第 17a 页)
分为六卷及 韩康伯
又以上下系为七八卷而说卦为
第九则统序卦第十杂卦第十一通谓之周易卷第九
复以王弼略例足成周易十卷使上 …… (第 9b 页)
  魏晋以后唐宋以来诸家著述
魏尚书郎山阳王弼字辅嗣注上下经撰略例自汉以
来言易者溺于𧰼占之学至弼始一切扫去专尚辞说

于是后世宗之馀家尽废弼好老氏其辞杂以异端之
说范宁谓其罪深于桀纣盖有以也 又有周易穷微
一卷称王辅嗣凡为论五篇馆阁书目有王弼易辨一
卷其论彖论𧰼亦𩔖略例意即此书也又有言弼著书
已亡至晋得之王羲之承诏录藏于秘府世莫得见未
知何所据而云
晋太常颍川韩伯字 康伯
注系辞说卦序卦杂卦按隋
经籍志秦焚书易以卜筮得全惟失说卦一篇后河内 (第 13a 页)
女子得之今 韩康伯
以说卦一篇分出序卦杂卦然则
古者序卦杂卦与说卦合而为一总名之曰说卦至 (第 13b 页)

乃分而为三尔
唐国子祭酒冀州孔颖达仲达撰周易正义十三卷按
五经正义本唐贞观中颖达与颜师古等受诏撰五经 …… (第 13b 页)

九家乾凿度马融荀爽郑康成刘表何晏王弼宋衷虞
翻陆绩王肃干宝姚信王廙张璠向秀王凯桓冲侯果
蜀才翟玄 韩康伯
刘瓛何妥崔憬沈麟士卢氏崔觐孔 …… (第 14b 页)
集解陆氏释文所载说卦
逸𧰼本于九家易蜀才者范长生也颜之推云
唐苏州司户郭京撰周易举正三卷自言得王弼 韩康
手写真本正其讹谬凡一百三节如坎卦习坎上当
有卦名之𩔖
唐宰相吴郡陆希声撰易传解说一卷微旨三卷按唐 …… (第 15a 页)
氏百卷之书则未之见
也衡乾道中由侍御史为起居郎馆阁续书目云绍兴
监察御史误矣今观李衡所录者王弼孔颍达 韩康伯
荀爽九家马融郑玄王肃翟元何晏何维翰干宝虞翻
子夏蜀才范氏徐氏陆氏庄氏陆希声魏徵薛温其崔
憬陈皋陈文佐 …… (第 24a 页)
一卦其彖辞则系于卦下爻辞则各系于爻下
如乾坤坎离不可反者则叠画两卦而𤼵爻所系亦如
屯蒙需讼极诋王弼 韩康伯
分经合传之失淳祐戊申
成书魏鹤山门人
  (第 4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