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詩類
四書類
書類
五經總義類
易類
 辞于屈辱没则亲往奔丧而使贵卿会其葬亦不顾
 天王之礼阙然莫之供也比事考辞义自见矣(汪氏/曰春)
 (秋以卿会葬惟襄王景王晋之襄平 昭公
此年齐惠/及宋平滕成入见而已天子之丧动天下属诸侯遣)
 (卿送葬夫亦亡于礼者之礼耳晋之诸君犹曰霸国 (第 33a 页)
 (也不尔则/人类灭矣)
(已定王十/已五年)十有七年(晋景八齐顷七卫穆八蔡文二十/卒郑襄十三曹宣三陈成七把桓)
(四十五宋文十九秦/桓十三楚庄二十二)
春王正月庚子许男锡我卒 (昭公
也在位三十年/子宁嗣是为灵公)
丁未蔡侯申卒夏葬许昭公葬蔡文公 (第 38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大全卷三十二
            明 胡广等 撰
   昭公
(辛景王二十/巳五年崩)
二十有二年(晋顷六齐景二十八卫灵十/五蔡悼二郑定十曹悼四陈)
(惠十杞平十六宋元十二/秦哀十七楚平九 (第 1a 页)
 (为鲁讨贼亦足以警内盗之胆也汪氏曰文十五年/之盟扈谋讨齐商人弑舍之罪晋灵受其赂而弗克)

 (讨此年之会扈本非谋讨意如但谋纳 昭公
耳士鞅/受意如之贿而弗克纳然皆废天讨矣春秋序于扈)
 (之大夫而无贬辞盖以藉秦致诸侯之成于周而能/践 (第 16a 页)
  杀阖庐
(壬敬王十/辰一年)元年(晋定三年齐景三十九年卫灵二十六/年蔡昭十年郑献五年曹隐公通元年)
(陈惠二十一年杞悼九年宋景八年秦/哀二十八年楚昭七年吴阖庐六年)
春王
(公羊传定何以无正月正月者正即位也定无正月者/即位后也即位何以后昭公在外得入不得入未可知)
(也曷为未可知在季氏也定哀多微辞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则未知已之有罪焉尔榖梁传不言正月定无)
(正也定之无正何也昭公之终非正终也定之始非/正始也昭无正终故定无正始不言即位丧在外也)

 元年必书正月谨始也(何氏曰本有正月/者正诸侯之即位)定何以无
 正月 昭公
薨于乾侯不得正其终定公制在权臣不
 得正其始(唐陈氏曰春秋诸公即位之岁有书即位/者有不书即位者然其备 (第 3b 页)
正始以谨其始)
 (唯定公即位第书以元年春王而不书正月刘氏曰/其非正始奈何定公者公子宋也 昭公
之弟也昭薨)
 (于乾侯季孙逆其丧废太子衍及务人而立公子宋/焉丧至于坏隤公子宋先入以主社稷盖受之季氏 …… (第 3b 页)
 (也非受之先君者也定/无正不言正月微辞也)鲁于是旷年无君春秋欲谨
 之而不可也季氏废太子衍及务人而立公子宋宋
 者 昭公
之弟其主社稷非先君所命而专受之于意 …… (第 3b 页)
 (人谓定哀读谓经传谓训诂设使定哀习其经而读/之问其传解诂则不知己之有罪孙氏曰不书正月)
 (者定公未立不与季氏承其正朔所以黜强臣而存/公室也张氏曰 昭公
自去年十二月薨于乾侯鲁国)
 (之政听命强臣不书正月见一国之无主而正朔之/无所承也家氏曰子恶之弑宣公 …… (第 4a 页)
 (春秋犹书正月今昭薨定立季氏立之而不书正月/者正月者天王以颁朔于诸侯诸侯受之而颁之国)
 (中者也恶弑宣篡是虽为篡而鲁犹有君今 昭公
之/丧未返公子宋未立鲁无君也鲁无君而季氏自以)
 (为君颁朔于庙如常礼春秋黜之故书王不书正书/王明王 …… (第 4a 页)
 (以不存也正者所以系一国今国之政无所禀故不/复出正月之文以见鲁国无正而不与季氏之专也)
 (薛氏曰元年书正以正其始 昭公
已卒定公未克践/阼是昭公之末世未得为定公之始年也沙随陈氏)
 (曰定公未立先书元年春者追书之也汪氏曰 …… (第 4b 页)
 (又讥蔡/侯也)奉词致讨而覆(音/腹)其邦家为敌所执不死于
 位皆不仁矣所恶(乌故/反)于前无以先(去/声)后出乎尔者
 反乎尔者也蔡侯视楚犹沈视蔡也 昭公
拘于郢三
 年而后反非以国小而弱乎沈虽不会召陵未有大 …… (第 20b 页)
 (矣晋定不能恢弘霸业求所以服楚而保蔡一沈不/能容而杀之归恶于蔡是重楚人怒蔡而易晋尔蔡)
 (虽齐桓之世不深即中国非不即中国也国近楚有/畏焉不能保其无他也 昭公
毅然弃之计则失而意)
 (则可嘉乃复为此举其亦不思之甚矣哉薛氏曰侵/楚无功而仅能加诛于沈也家氏曰春秋 …… (第 21a 页)
还阳虎使季孟自南门入出自东门舍于豚)
(泽卫侯怒使弥子瑕追之公叔文子老矣辇而如公曰/尤人而效之非礼也 昭公
之难君将以文之舒鼎成之) (第 37a 页)
 (之下奸伪之迹祸乱之变彼假托以济其私者岂特/一阳虎而已哉○汪氏曰三传皆以从祔为顺祀闵)
 (僖二公惟冯氏谓祔祭 昭公
而文定引其说薛氏高/氏两用之今考之经 (第 7b 页)
昭公
之葬称谥疑已祔祭祖庙)
 (而从祀不称 (第 7b 页)
昭公
与禘于庄公书法不侔则三传似/亦可通或者谓升闵降僖非当时之急务然阳虎虽) (第 7b 页)
 (祔祭 昭公
而道南之墓犹待孔子为司寇而合乎先/君之兆域则又何也刘原父云阳虎恶季氏以臣而)
 (陵君犹僖公以子而先 (第 8a 页)
父故先正逆祀以微谕其意/其说亦佳姑记以俟来哲庐陵李氏曰从祀之说三)
 (传及诸家皆以为正闵僖之位独胡氏不取盖阳虎/之意正暴明季氏之罪故从祀 昭公
以说于国人若)
 (文公逆祀则臧文仲为政之时夏父弗忌所为而非/季氏之恶也且春秋每书宫庙必举其谥此则不 …… (第 8a 页)
(矣○汪氏曰何休谓季氏逐 昭公
取宝玉藏于其家阳/虎拘季孙夺其宝玉然 (第 10a 页)
昭公
之经不书失宝玉而此书)
(盗窃则阳虎窃取于公/宫而非取之于季氏也)
 附录(左传郑驷歂嗣/子大叔为政 (第 10a 页)
 (日之有陈侯从之及夫差克越乃修/先君之怨秋八月吴侵陈修旧怨也)
秋齐侯卫侯伐晋
(左传秋齐侯卫侯会于乾侯救范氏也师及齐师卫孔/圉鲜虞人伐晋取棘蒲庐陵许氏曰晋为霸主而诸侯)
(至于合从以伐之春秋特书以著中国之无霸也楚得/专封王道尽矣晋受众伐霸统亡矣王道既尽霸统复)
(亡春秋之变至是而穷矣高氏曰五氏垂葭之役圣人/书次以存晋晋至是益衰圣人不复以盟主厚待之矣)
(以传考之鲁及鲜虞之师在焉春秋以齐卫首晋故没/鲁而略鲜虞也盖晋自召陵之役不能得楚而蔡 昭公)
(
以吴子胜于是齐卫郑背之已而我睦齐郑宋人效之/俱叛晋者也文公之业扫地尽矣至乎黄池之会吴人) (第 8b 页)
襄公薨立
胡女敬归之子子野卒立敬归之妹齐归之子不言适
夫人无子则襄盖终身未尝取正适故薨葬皆不见于
昭公
娶于吴为同姓经讳不书孔氏曰坊记云鲁春
秋去夫人之姓曰吴其死曰孟子卒同姓不得称姬旧
史盖直云夫人至自吴 …… (第 212a 页)
传卿不书缓以惩不恪是也
十七年晋卫陈郑伐宋为孙林父孔达石楚矣即陈公
孙宁非上卿亦卿也而称人何耶杜氏曰 昭公
虽以无
道见弑而文公犹以弑君见讨故林父伐宋以失所称
人晋侯平宋以无功不序明君虽不君臣不可以不臣
所以 …… (第 266b 页)
十二月晋又以贾辛司马督闰月又以箕遗乐徵右行
诡济师后五人皆微者故总称晋人耳哀公十年宋人
伐郑无传 昭公
以后两次伐吴皆书楚人当时以夷攻
夷无所优劣也林尧叟曰昭公十七年楚人及吴战于
长岸楚复称人矣意楚衰且从 (第 268a 页)
 先王之定制也及考晋文卒葬皆使微者往故名姓
 不登于经则大夫吊卿共葬事之令亦岂晋文之所
 昉乎自是叔孙婼葬平公意如葬 昭公
驯至少姜以
 妾媵而诸国卿会葬矣三月速葬大不怀也赵盾欲
 禦秦之送雍者耳
晋杀其大夫阳处父晋狐射姑出 …… (第 3a 页)
 父之逆子无一可者也文子当国何狼狈至此哉

夏四月宋公王臣卒
 王榖作壬
宋人杀其大夫
 宋成公卒国乱其弟禦杀其世子而自立国人杀禦
 而立 昭公
襄夫人者君祖母也有淫行昭不礼焉公
 子鲍者昭庶兄也有佞才夫人私之于是夫人欲杀
 昭而立鲍穆襄之族攻公 (第 7a 页)
杀公孙固公孙郑于公宫
 公孙固为大司马也与公孙郑二大夫 昭公
之所与 (第 7a 页)
 郑伐宋讨弑君者而鲁不与晋人受赂立文公而还
 华元卒相宋公皆华氏之始谋也夫子于此盖深致
 意焉宋襄夫人淫恶是纵戴氏助虐圯族 昭公
处置
 不善公子鲍不义得众宋国岌岌几亡于是有子哀
 见几者以来奔华孙晓事者以图难华孙之来立言
 措意 (第 12b 页)
 将三军并出邪荀悦云春秋之义舍中军则善之皆

 惑于公榖之说而未之考也
楚杀其大夫屈申
 左传楚子以屈申为贰于吴乃杀之
公如晋
 高忠宪曰 昭公
如晋者七见止者一及河五惟此年
 善往返而以莒人之诉几不免辱宜叔齐谓知仪而
 不知礼也
夏莒牟夷以牟娄 (第 21b 页)
 谛审昭穆禘其始祖则此时已祀先公何必举此耶
 熊氏以为季氏之摄春秋辩疑谓如制五品陪祭货
 欲从祀于庙者益非矣
  昭公
为季氏迫逐不得正其终神主久未祔庙定公
 不得正其始凡事劫制于意如即位八年禘祫大祭 …… (第 33a 页)
 尚未举行故祔庙之礼至今缺然阳虎欲杀季氏专
 国政特举祔祭以暴季氏之恶而取媚国人所谓托
 于正以售其不正者也其曰先公者指五庙言耳
 公
始得从祀于太庙此论较诸说独为确当
盗窃宝玉大弓
 左传壬辰将享季氏于蒲圃而杀之成宰公敛处父
 告孟孙 (第 33b 页)
 鲁人致赂以免讨而书齐人取田者所以著齐罪(高/邮)
 (孙氏曰齐侯之罪隐而难见故明书取田以著其罪/春秋取田邑皆贬之曰人罪其擅取也惟齐景为 昭)

 (公
取郓以其取不/为己得特书其爵)春秋讨贼尤严于利其为恶而助
 之者所以孤其党夫齐鲁邻国盟主之馀业也子恶 …… (第 10a 页)
 (伐陆浑而书楚人侵郑/恶楚庄图霸之急也)
秋赤狄侵齐(惠赤狄始见经张氏曰赤狄狄之谱洺谓/之赤狄白狄俗尚赤衣白衣也地 州)
(春秋赤狄之地愚按在今广平路高氏曰见狄之种类/已分矣襄陵许氏曰楚侵其南狄侵其北此中国栋挠)
(之时/也)○宋(文/)师围曹(文左传宋师围曹/报武氏之乱也)
 按左氏宋文公即位尽逐武穆之族二族以曹师伐
 宋(文十八武氏之族道 昭公
子将奉司城须以作乱/公杀母弟须 (第 29a 页)
昭公
子使戴庄桓之族攻武氏遂) (第 29a 页)
 (入入重于复归复归重于/归然则复入者恶甚之辞)(于伪/反)其既绝而复入也
 (详见成/十八年)曲沃者所食之地(杜氏曰曲沃栾盈邑高氏/曰曲沃即沃 昭公
分国以)
 (封沃沃盛 (第 37b 页)
昭公
微弱国人将叛而归沃故诗人作/扬之水椒聊杕杜之诗以见意然则沃者晋之腴饶)
 (强盛必叛之邑也今曲沃大夫 (第 37b 页)
 虑远矣(张氏曰晋平主盟内惑于宠嬖以女色蛊其/心外崇建宫室以侈丽夸诸侯故楚虔尽召)
 (诸侯而肆为宗王吞灭亲姻坐视不救及平公卒 昭/公
立而楚虔毙乃幸楚乱欲立威以服诸侯而不知) …… (第 10a 页)
 矣今鲁与邾通好(呼报/反)亦不朝夕(十一年貜会/邾子盟祲祥)伐莒

 而郓郠之故又非 昭公
意也徒以邾莒之言曰我之
 不共(音恭谓不/供晋贡)鲁故之以遂辞鲁君而执意如则是
 意在货财而不责其无 …… (第 15b 页)
 (九年犹/葬灵公)不以私故绝吉凶庆吊往来施(式智/反)报之常
 礼也以此见意如之专恣矣若意如者其傲狠修怨
 敢施于 昭公
与莒子及其在晋闻除馆西河则恐惧
 逃归(左传子服惠伯曰合诸侯而执其老若犹有罪/死命可也若曰无罪而惠免 (第 20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胡传附录纂疏卷二十六
            元 汪克宽 撰
    昭公

(辛景王二十/已五年崩)二十有二年(晋顷六齐景二十八卫灵十/五蔡悼二郑定十曹悼四陈)
(惠十杞平 …… (第 1a 页)
(帛而与之卒弗与贿婼豹之子也今为晋所执范鞅求/货亦弗与父子所守如此亦可嘉矣鲁有贤大夫如此)
(而 昭公
不与共图国事坐视/强臣之胁制以至于亡悲夫)○晋(顷/)人围郊(左传二师/围郊郊鄩) …… (第 12a 页)
 (也此实非伐天子也若/实伐周岂为其掩恶哉)

夏六月蔡侯东国卒于楚(悼公也在位三年弟申立是/为 昭公
通旨失德不葬若蔡)
(侯东国是也王父杀父见用又奔/之失德也高氏曰因朝于楚而卒)○秋七月莒子(共/)(第 13b 页)
 (饥用不足及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之言则为敛财以足用可知矣)
夏五月甲辰孟子卒(左传昭夫人孟子卒 昭公
娶于吴/故不书姓死不赴故不称夫人不) (第 15a 页)
(反哭故不言葬小君公羊传孟子者 昭公
之夫人也其/称孟子何讳娶同姓盖吴女也榖梁传 (第 15b 页)
昭公
夫人也不)
(言夫人讳/取同姓也)
 孟子吴女 (第 15b 页)
昭公
之夫人其曰孟子云者讳取(音娶/后同)
 姓也(啖氏曰同姓不可书曰夫人姬氏薨故曰/孟子卒朱子曰讳之使 …… (第 15b 页)
 (高祖各为氏族四从兄弟亲尽于下别自为宗昏姻/可以通乎周法虽庶姓别于上而有世系连系之以)
 (本姓若姬氏姜氏大宗百世不改连合族人以饮/食之礼而不殊异虽相去百世而昏姻不得通)

 公
不谨于礼欲结好(呼报/反)强吴以去(上/声)三家之权忍
 取同姓以混男女之别(吕氏曰鲁之君岂苟为无礼 (第 16a 页)
人处之其辞必厉否则置之不足以辨也今气定语和如酬答
之常初不较其言之逊傲也夫子之德量弘哉○通曰陈司□疑 昭公
之不知礼夫子答之曰知礼或人
疑夫子之不知礼夫子答之曰是礼也只此三字其事之敬慎语之谦逊心之和平量之弘大 (第 18b 页)
 狄之地书赤狄侵齐纪霸业之不复振也春秋严华
 夷之情见矣
宋师围曹
 正传曰书宋师围曹著报复之兵也据左氏曰宋文
 公即位二年杀母弟须及 昭公
子武氏之谋也使戴
 桓之族攻武氏于司马子伯之馆尽逐武穆之族武
 穆之族以曹师伐宋秋宋帅围曹报武氏之乱 (第 20b 页)
 长久宣王之时旱魃蕴隆灾亦甚矣侧身修行遇灾

 而惧故能兴衰拨乱王化复行此皆以人胜天以德
 消变之验也 昭公
至是犹不知畏罔克自省而求于
 祷祠之末将能胜乎故特书此以为后世鉴
九月己亥公孙于齐次于阳州
 正传曰 (第 24a 页)
孙犹避也次于阳州待齐也何以书讥之也
 著鲁不君不臣之罪也 昭公
不能自立以收政权而
 使政移于大夫至于恶极势大然后谋以去之反为
 其党所逐播迁于外而宗社不守是君不君 …… (第 24a 页)
 谗于臧氏而逃于季氏臧氏执旃平子怒拘臧氏老
 将禘于襄公万者二人其众万于季氏臧孙曰此之
 谓不能庸先君之庙大夫遂怨平子公若献弓于公
 为 (昭公/
子)且与之出射于外而谋去季氏公为告公果
 公贲(皆公/子)公果公贲使侍人僚柤告公公寝将以戈 …… (第 25a 页)
 氏逐南蒯一动而公子慭奔鲁之群臣亦无敢忠于
 公室而献谋者所谓屯难之时也在易屯之六五曰
 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昭公
 
不明乎消息盈虚之理正身率德择任忠贤待时驯 …… (第 27a 页)
 以为皆有罪或欲通外内且欲去君二三子好亡而
 恶定焉可同也陷君于难罪孰大焉通外内而去君
 君将速入弗通何为而何守焉乃不与盟公羊曰唁
 公者何 昭公
将弑(当作/杀)季氏告子家驹曰季氏为无
 道僣于公室久矣吾欲杀之何如子家驹曰诸侯僣
 于天子大夫僣于 (第 28b 页)
诸侯久矣 昭公
曰吾何僣矣哉子
 家驹曰设两观乘大路朱干玉戚以舞大夏八佾以
 舞大武此皆天子之礼也且夫牛马维娄委己者 (第 28b 页)


 而柔焉季氏得民众久矣君无多辱焉 昭公
不从其
 言终弑而败焉走之齐齐侯唁公于野井曰奈何君去
 鲁国之社稷 (第 29a 页)
昭公
曰丧人不佞失守鲁国之社稷执
 事以羞再拜颡庆子家驹曰庆子免君于大难矣子
 家驹曰臣不佞陷君于大难君不 (第 29a 页)
忍加之以鈇锧赐
 之以死再拜颡高子执箪食与四脡脯国子执壶浆
 曰吾寡君闻君在外馂饔未就敢致糗于从者 昭公
 
曰君不志吾先君延及丧人锡之以大礼再拜稽首 (第 29a 页)
 以衽受高子曰有夫不祥君无所辱大礼 昭公
盖祭
 而不尝景公曰寡人有不腆先君之服未之敢服有
 不腆先君之器未之敢用敢固以请昭公曰以吾宗
 庙之 (第 2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