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詩類
四書類
易類
孟子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郝氏曰荡意诸死于其难而春秋不书其智不足录
 也巳去求复不逮高哀远矣
十有七年春晋人卫人陈人郑人伐宋
 高氏曰春秋之诛乱贼有与谋者有与事者 宋文公
 
始无弑君之谋终无弑君之事然已有其情也今诸 …… (第 34b 页)
 侮鲁若婴儿鲁曾不耻故书公及
诸侯会于扈

  宋鲍
与闻弑君而不讨反受其赂为此会以定之是
 亦成乱也其取赂与前年之盟扈同故书法亦同宣
 元年传曰宋人之弑 (第 35b 页)
 故不忍言也常事而得礼不书此变事也虽得礼亦
 书祔庙之际改涂易檐故曰新檀弓曰有焚其先人
 之室则三日哭
乙亥葬 宋文公 
夏公如晋
 汪氏曰僖公使公子遂拜济西之田已非正矣况躬
 朝于晋以拜赐乎甚矣鲁之不振适足以纳侮也
郑公 (第 7a 页)
 皆有罪矣何独我公哉公谷之说皆非
三年春王正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伐郑辛亥葬
卫穆公二月公至自伐郑甲子新宫灾三日哭乙亥葬 宋文公
 二传新宫之说皆得之但公羊以为礼榖梁以为无
 讥则其与成公为过矣春秋之意盖谓不若无灾而 (第 3b 页)
 而书之

宋师围曹
 篡弑之君自知名义所不贷必藉大刑大兵以立威
 而钳国人之口梏与国之手 宋鲍
之篡既杀母弟及
 昭公子而尽逐武穆之族又见曹弱遽兴大众围其
 国心危而示整气索而示彊使莫我敢窥也小人 (第 8b 页)
 楚一讨陈而降郑败晋服鲁平宋雷动风行所过辄

 靡蕃服未有若此之盛虽人宋楚以杀中国之耻中
 国之耻微而章矣彼 宋鲍
篡立久逋大诛顾于楚讨
 陈弑之后怒螳臂而捋虎须几致亡国平而书及情
 见势屈也负且乘致寇至其解之六三乎 (第 4b 页)
 之正也公知哭先人之室焚而政权下移不知自彊

 以保先世之业旅焚巢而号咷尚何益哉
乙亥葬 宋文公
 公所谓不仁而得国者生以忍篡死以忍殉
夏公如晋
郑公子去疾帅师伐许
公至自晋
秋叔孙侨如帅师围棘
  (第 10a 页)
以罪诛二君之葬亦无由著于册书也然则
弑而不书葬者安知不皆以无讣乎君弑而当国者其
雠仇谓无讣可也晋赵盾 宋鲍
齐元弑君者别有主名
安肯自比于逆乱而不以礼葬先君哉以是知见弑之 (第 15a 页)
 始为卿者此得非杜氏误与
春秋诸公族世系原不可考但宋郑公族于左氏策书
极为详备故有本传所未明而于他传见之者如此事
具载在文十六年传中本自明白传称宋公子鲍好施

于国而宋襄夫人以祖母而阴助之以图篡尔时为司
城者公孙寿也寿以公子荡之子而身为司城惟恐以
篡弑之故将丧其族乃使其子意诸代为之其言曰吾
若弃官则族无所庇子者身之贰也子虽亡族犹不亡
因使子代已而子死于难则是意诸之先为卿者实寿
使为之也其后 宋文公
以母弟须代意诸为司城而寿
遂不见经传是必寿以文为不义原不愿仕而宋文亦 (第 14b 页)
矣公羊曰其馀从同同)
楚子郑人侵陈遂侵宋(左氏传宋人之弑昭公也晋荀/林父以诸侯之师伐宋宋及晋)
(平 宋文公
受盟于晋又会诸侯于扈将为鲁讨齐皆取/赂而还郑穆公曰晋不足与也遂受盟于楚陈共公之) …… (第 3a 页)
以礼徒去籥以/掩人之外闻也详观一字之间足以见圣笔书法之严)
(垂训之/意远矣)
戊子夫人嬴氏薨(嬴氏 文公
妾宣公母也称夫人自成/风乱嫡妾敬嬴视效援例以自立) (第 10b 页)
主未入遇灾而哭此何礼哉宣公篡逆所/立不正已薨获免矣故庙成而燬天意所绝以其不可)
(从祀/也)
乙亥葬 宋文公(左氏传宋文公卒始厚葬用蜃炭烧蛤/为炭益车马多埋车马始用徇周人从)
(葬椁有四阿四注椁也孔氏曰周礼匠人云殷人四阿/重屋阿栋也四角设栋也棺有翰桧翰旁设桧上饰皆)
(王礼君子谓华元乐举于是乎不臣臣治烦去惑者也/是以伏死而争今二子者君生则纵其惑死又益其侈)
(是弃君于恶也何臣之为用胡氏以经不见葬之厚然/圣笔至七月方书葬见其 天子七月而葬之礼其僣)
(侈可/知矣)

(第 5b 页)
此何礼哉宣公篡逆所/立不正已薨获免矣故庙成而燬天意所绝以其不可)
(从祀/也)
乙亥葬宋文公(左氏传 宋文公
卒始厚葬用蜃炭烧蛤/为炭益车马多埋车马始用徇周人从)
(葬椁有四阿四注椁也孔氏曰周礼匠人云殷人四阿 (第 5b 页)
 盖宣宫也彼言桓宫僖宫而此言新宫迩故也当时

 之辞也三年之丧毕始庙祭矣哀痛之故三日哭也
乙亥葬 宋文公
夏公如晋
郑公子去疾帅师伐许
公至自晋
秋叔孙侨如帅师围棘
大雩
晋郤克卫孙良夫伐廧咎如 (第 5b 页)
者桓公已举/王法从同同也)楚子郑人侵陈遂侵宋(传宋人之弑昭/公也晋荀林父)
(以诸侯之师伐宋宋及晋平 宋文公
受盟于晋又会诸/侯于扈将为鲁讨齐皆取赂而还郑穆公曰晋不足与)
(也遂受盟于楚陈共公之卒楚人不礼焉陈灵 (第 3a 页)
(佐盟于袁娄言汲汲在晋齐不得已而盟也王/道曲直之绳墨观于召陵袁娄之书晓然见矣)八月壬
午宋公鲍卒(传 宋文/公
卒)庚寅卫侯速卒 取汶阳田(汶阳/案汉)
(志鲁国汶乡县颜师古曰即汶阳田今兖州泗水县东/南有汶阳故城 …… (第 4b 页)
至自伐郑 甲子新宫灾三日哭(新宫者祢宫也/迫近不敢称谥)
(不忍言也三日哭礼/也何以书记灾也)乙亥葬 宋文公(传始厚葬用蜃炭/椁有四阿棺有翰)
(桧君子谓华元乐举于是乎不臣臣治烦去惑者也是/以伏死而争今二子者君生则纵其惑死又益其侈是)
(弃君于恶也何臣之为七胡氏传天子七月而葬为礼/之节不可乱也文公卒 月而后葬故知华元之益其)
(侈为无疑矣文公在殡而离次出境从金革之事哀戚/之情亡矣顾乃厚其葬送此非有所不忍于死者特欲)

(第 6a 页)
死而争今二子者君生则纵其惑死又益其侈是)
(弃君于恶也何臣之为七胡氏传天子七月而葬为礼/之节不可乱也 文公
卒 月而后葬故知华元之益其)
(侈为无疑矣 (第 6a 页)
文公
在殡而离次出境从金革之事哀戚/之情亡矣顾乃厚其葬送此非有所不忍于死者特欲) (第 6a 页)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PROPERTY: JUAN 原序

诗传旁通原序
夫诗六经中之一经也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六义以该之曰风赋比兴雅颂盖其言之美恶劝焉惩
焉使人各正其性情也自圣人删之后分而为四曰齐
曰鲁曰韩曰毛校之三氏独毛与经合学者多宗之故
曰毛诗由汉而唐诸大名儒有传有笺有疏有注异焉
同焉各成一家至于有 宋文公
朱先生为之集传阐圣
人之微言指学者之捷径上以正国风下以明人伦岂 (第 4a 页)
  葬曹文公 十七年夏葬许昭公(六/月)葬蔡文公(脱/月)
 成三年正月辛亥葬卫穆公(六/月) 二月乙亥葬 宋文
  公(七/月)
 四年夏四月葬郑襄公(二/月) 九年冬十一
  月葬齐顷公 十三年冬葬曹宣公(脱/月) 十五年
   (第 23b 页)
字指归曰揖攘又音穰)(惮也)○饷(饷馈式亮切十)(未成人或作殇又音商)
 向(人姓出河内本自有殷 宋文公
支子向文旰旰孙戍以王父字为氏又许亮切)(桑茧即桑蚕也)(第 70b 页)
归云/揖攘又音穰)(惮/也)
(饷馈式/亮切十)(未成人或作/殇又音商)(人姓出河内本自有殷 宋/文公
支子向文旰旰孙戍)
(以王父字为/氏又许亮切)(桑茧即/桑蚕也)(少时也/不久也)(忧/也/上 (第 54a 页)
 未葬踰年而惠公书爵固知史书之常例非讥也
辛亥葬卫穆公

二月公至自伐郑
甲子新宫灾三日哭
乙亥葬 宋文公
夏公如晋
郑公子去疾帅师伐许
公至自晋
秋叔孙侨如帅师围棘
 不言国而书围者明内邑也 (第 5a 页)
 楚方竞而郑从之以衰乱之中国讨其即夷之罪宜
 其不能服而且遗之禽也以内晋外楚之义言之虽
 以晋灵之不君赵氏之专政助篡夺之 宋鲍
而出师
 以伐郑犹在所与也若以春秋天子之事而言则召
 陵城濮犹不免为罪魁而况尔日之纷纷者乎学春 …… (第 5a 页)
 郑地近故归而葬不踰是月鲁差远故以二月至尔
甲子新宫灾三日哭

 新宫盖宣宫也除丧未久时犹目之为新宫遇火而
 燬之故三日哭事属非常故记之
乙亥葬 宋文公 
夏公如晋
 除丧朝伯主也
郑公子去疾帅师围许
 郑之有许如鲁之有邾宋之有曹滕无事犹或侮之
 矧其不恭 (第 38a 页)
 新宫者宣公也案哀三年威宫僖宫灾称谥此不称
 谥者亲庙也亲庙灾其曰新宫者成公主祀弗敢斥
 也故曰新宫灾三日哭三日哭哀则哀矣何所补也
乙亥葬 宋文公
夏公如晋郑公子去疾帅师伐许公至
自晋秋叔孙侨如帅师围棘
 棘附庸
大雩晋郤克卫孙良夫伐廧(在良/反) (第 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