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詩類
四書類
易類
孟子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三国灭庸无关于中国之故可以不书而春秋书之/者以志秦楚之合也秦楚合而中国益危矣秦之离)
 (中国而合楚则/晋之失策也)
冬十有一月宋人弑其君杵臼(公作/处臼)
 (齐商人以厚施而得国 宋鲍
亦以厚施而得国春秋/归商人之狱而纵鲍何也商人志在得国而厚施鲍)
 (之厚施志原不在得国也不然宋杵臼之 …… (第 48a 页)
 (不得贼而师败则诸侯之/罪而非四大夫之罪也)
夏四月癸亥葬我小君声姜(声公/作圣)
 (九月而葬左氏以为齐难故刘氏辨其声姜薨后乃/无齐难高氏以为 文公
怠于政事一切皆慢故缓葬)
 (声姜然文虽怠政国卿安在而听其缓葬悖礼耶盖/是时伯主讨宋弑君来约出师鲁重 …… (第 49b 页)
 (凡私盟私会皆不至而至盟谷者齐商人方以师加/我而胁公出盟为受城下之辱非两国诸侯之好会)
 (也且以商人之暴祸不可测则/诸儒以为危之者其说通矣)
冬公子遂如齐
 (既盟矣而复遣拜盟之使然则 文公
怠于政事而不/息于事大国行父仲遂不能辅其君以勤政事而固)
 (能辅其君以勤事大国也况其为弑君之商人而 …… (第 50b 页)
 (定耶夫本之以经文前后所书参之以左氏则知子/般子赤皆由于弑春秋不以书日不书日示义也)
夫人姜氏归于齐
 (哀姜与弑齐桓以为戮而犹归丧致庙出姜无罪鲁/人杀其子而逐之大归之后薨葬不见于经则 文公)
 (
之元妃不得以为入庙之配矣有罪而义与庙绝之/哀姜鲁人丧之无罪而义未与庙绝之出姜鲁人逐) (第 52b 页)
 (之庄公之庙可以配哀姜 文公
之庙不可以配出姜/天理绝而人心丧矣夫妇人之出必有出之罪夫人)
 (归而不返而顾加其罪以为于义当出者耶 (第 53a 页)
 (无亏伤无取乎三日之哭耶古制既淹鲁礼亦变或/宣别为新宫或古无三哭之礼难以考据未可为定)
 (论/也)
乙亥葬 宋文公
 (卫穆宋文皆卒于去年八月皆迫于晋命出师伐郑/因是而逾五月之期观春秋于伐郑书宋公卫侯是)
 (明著宋卫不以丧辞晋晋役宋卫背殡之嗣君为皆/有罪而举爵者以罪其不行如期葬亲之礼而行逾)
 (年称君之礼也宋文之厚葬亦左氏云/然文定独为后世示戒春秋无此义也)
夏公如晋 …… (第 7b 页)
 (楚如鲁之不受楚兵而朝于其庭或荐贿以悦或乞/师以内伐则郑罪犹可原也诸儒之说殊难以通)
四年
春宋公使华元来聘
 (鲁宋之好自华孙来盟复通 宋鲍
在位二十二年既/无相恶之事而又往会其葬故嗣君新立来修聘礼)
 (且以通/婚姻也) …… (第 10a 页)
 (行父当国鲁奔三卿文公时之叔孙敖也宣公时之/公孙归父也成公时之叔孙侨如也观春秋书法则)
 (三臣之中侨如为有罪然 文公
用敖而敖奔宣公用/归父而归父奔成公用侨如而侨如奔则行父忌其)
 (用事而势不两立逼之去国岂独轧三臣并 (第 42a 页)
  蜃大蛤也冬月雉入水所化盖雀入淮为蛤雉入海为
蜃比雀所化为大故称大蛤也上古之世剡耜而耕摩
蜃而耨摩其壳使利以去苗秽后世耒耜耰锄之用备
故但荐其味且以为饰天官鳖人掌取互物以时簎鱼

鳖龟蜃凡狸物春献鳖蜃秋献龟鱼盖以杈刺泥中搏
取之地官掌蜃则掌敛互物蜃物以共闉圹之蜃祭祀
共蜃器之蜃共白盛之蜃盖天官荐其味地官致其用
闉圹之蜃则未施椁前先施蜃灰于椁下以禦湿盖天
子之礼 春秋宋文公
始厚葬用蜃炭是也蜃器之蜃郑
司农以为蜃可以白器令色白盖谓以灰饰之云尔至
后郑解鬯人山川四方用蜃则以蜃 (第 13b 页)
 (十六年冬十一月/宋人弑其君杵臼)        昭公

成二年八月壬午宋公鲍卒 三年二月乙亥葬 宋文

十五年夏六月宋公固卒 秋八月庚辰葬宋共公
昭十年十二月甲子宋公成卒 十一年春王二月叔
弓如宋葬宋平公 (第 16a 页)
  文公上(公名兴僖公子母声姜谥法慈/惠爱民曰文忠信接礼曰文)
(襄王二十六年鲁文公八年襄王崩子/顷王立文十四年顷王崩子匡王立)
(穆公/二年)
(昭公七年鲁文公十四年昭公卒子舍立九/月舍弑商人立文十八年懿公弑惠公元立)
(成公十一年鲁文公七年成公卒昭公/杵臼立文十六年昭公弑弟文公鲍立)
(襄公继霸二年鲁文公六年襄公/卒子灵公夷皋立是年赵盾为政)

(成公/九年)
(庄公十九年鲁文公十五/年庄公卒子 文公
申立)
(共公二十七年鲁文公九/年共公卒子文公寿立)
(详见隐公元年鲁文公/十二年滕昭公来朝) (第 1b 页)
 (我能往寇亦能往不如伐庸亦见其谋国之善/矣故列书三国而楚不称师减楚之罪词也)音注
 (阪音反蔿/于委反)
冬十有一月宋人弑其君杵臼音注(昭公弑弟 文公鲍
立)
 (此襄夫人使甸杀之也而书宋人者昭公无道国人/之所欲弑也君无道而弑之可乎诸侯杀其大夫虽) …… (第 13b 页)
 (是不足为国卿失其职矣故皆贬而称人大夫帅师/称名氏贱者穷诸人其称人贱之也陈恒弑简公孔)
 (子请讨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夏四月癸亥葬我小君声姜音注(声姜 文公
之/母或作圣姜)
齐侯伐我西鄙 (第 14b 页)
 (宫将以安神主也虽未迁而哭不亦可乎曰先人之/室盖尝寝于斯食于斯会族属于斯其居处笑语之)
 (所在皆可想也事死如事生故有焚其室/则哭之礼也神主未迁而哭于人情何居)
乙亥葬 宋文公
 (按左氏文公卒始厚葬益车马重器备君子谓华元/乐举于是乎不臣考于经未有以验其厚也数其葬)
 (之月则信然矣天子七月诸侯五月大夫三月士踰/月以降杀迟速为礼之节不可乱也文公之卒国家)
 (安靖外无危难曷为越礼踰时逮乎七月而后克襄/事哉故知华元乐举之弃君于恶而益其侈无疑矣)
 (夫礼之厚薄称人情而为之者也宋公在殡而离次/出境从金革之事哀戚之情忘矣顾欲厚葬其君亲)

(第 9a 页)
 (宫将以安神主也虽未迁而哭不亦可乎曰先人之/室盖尝寝于斯食于斯会族属于斯其居处笑语之)
 (所在皆可想也事死如事生故有焚其室/则哭之礼也神主未迁而哭于人情何居)
乙亥葬宋文公
 (按左氏 文公
卒始厚葬益车马重器备君子谓华元/乐举于是乎不臣考于经未有以验其厚也数其葬)
 (之月则信然矣天子七月 (第 9a 页)
诸侯五月大夫三月士踰/月以降杀迟速为礼之节不可乱也 文公
之卒国家)
 (安靖外无危难曷为越礼踰时逮乎七月而后克襄/事哉故知华元乐举之弃君于恶而益其侈无疑矣) (第 9a 页)
 之罪

秋赤狄侵齐
 狄之别种有赤狄又有白狄赤狄近晋白狄近秦
宋师围曹
  宋鲍
篡立之二年武氏之族道昭公子而奉鲍之母
 弟须鲍杀之因尽逐武穆之族二族以曹师伐宋不
 书者非讨罪不足书 (第 9a 页)
 灾故不忍言也三日哭哀也无讥焉以灾书耳

乙亥葬 宋文公
 七月而葬盖以厚而踰时且疑于王礼也宋君背殡
 从戎而以厚葬明孝悖矣
夏公如晋
 拜汶阳之田也且丧毕而 (第 7b 页)
   (庄十二年弑桓公御说立鲁僖九年卒襄公兹/父嗣鲁僖二十三年卒成公王臣嗣鲁文七年)
   (卒昭公杵臼嗣鲁文十八年弑 文公鲍
立鲁成/二年卒共公瑕嗣鲁成十五年卒平公成嗣鲁)
   (昭十年卒元公佐嗣鲁昭二十五年卒景公头/曼嗣二 (第 4a 页)
 宋公王臣卒(成公也/文七)
   (昭公杵臼弑/ 文十六)
  宋公鲍卒(文公也/成二)   葬 宋文公(成三/)
…… (第 5b 页)
  卫侯晋卒(宣公也/桓十二)  葬卫宣公(桓十三/)

  卫侯朔卒(惠公也五/庄二十)
   (懿公赤狄所灭/ 闵二)
  卫侯燬卒 (文公
也五/僖二十) 葬卫文公(同上/)
  卫侯郑卒(成公也/宣九)
  卫侯速卒(穆公也/成二)  葬 (第 6b 页)
  (陈灵四○杞桓二十七○宋文公鲍元/年○齐懿三○秦康十一○楚庄四)
 春
  晋人卫人陈人郑人伐宋(左传曰晋荀林父卫孔/达陈公孙宁郑石楚伐)
  (宋讨曰何故弑君犹立 文公
而还澄曰传所载皆/四国之卿而经书人者盖元帅不行而遣裨将往)
  (伐也责其弑君是也但/不当不诛弑君之 (第 47b 页)
  邾子来朝(文十四年邾伐我南鄙/今六年来朝不详其故)
  楚子郑人侵陈遂侵宋(左传曰宋人之弑昭公也/晋荀林父以诸侯之师伐)
  (宋宋及晋平 宋文公
受盟于晋又会诸侯于扈将/为鲁讨齐皆取赂而还郑穆公曰晋不足与也遂) …… (第 4a 页)
  (时虽用舞而仅去其有声者/是知其不可而犹为之也)
  戊子夫人嬴氏薨(嬴公榖作熊○杜氏曰宣公母/也高氏曰此 文公
之妾也何以) …… (第 18a 页)
  (也七年公会齐侯伐莱此齐侯再伐公虽不与伐/而乘危取之也昭八年传云大蒐于红自根牟至)
  (于商/卫)
  八月
  滕子卒(昭公也子 文公
嗣高氏曰自隐/七年书滕侯卒至此始书滕子) (第 21a 页)
  甲子新宫灾三日哭(公羊传曰新宫者宣公之宫/也庙灾三日哭礼也谷梁传)

  (曰迫近不敢称谥恭也孙氏曰哀三年/桓宫僖宫灾称谥此不称谥者亲庙也)
  乙亥葬 宋文公(胡氏曰按左传文公卒始厚葬益/车马重器备君子谓华元乐举于)
  (是乎不臣考于经未有以验其厚也数其葬之月/则信矣天子七月诸侯五月大夫三月士逾月以)
  (降杀迟速为礼之节不可乱也文公之卒国家安/靖外无危难曷为越礼逾时逮乎七月而后克襄)
  (事哉高氏曰七月而葬天子之/礼也以葬月考之知其僣礼)
 夏
  公如晋(左传曰拜汶/阳之田也)
  郑公子去疾帅师伐许(左传曰许恃楚而不事郑/张氏曰晋方 (第 10a 页)
 (曰迫近不敢称谥恭也孙氏曰哀三年/桓宫僖宫灾称谥此不称谥者亲庙也)
  乙亥葬宋文公(胡氏曰按左传 文公
卒始厚葬益/车马重器备君子谓华元乐举于)
  (是乎不臣考于经未有以验其厚也数其葬之月/则信矣天子七 (第 10a 页)
月诸侯五月大夫三月士逾月以)
  (降杀迟速为礼之节不可乱也 文公
之卒国家安/靖外无危难曷为越礼逾时逮乎七月而后克襄)
  (事哉高氏曰七月而葬天子之/礼也以葬月考之 …… (第 10a 页)
  (成十三○杞桓五十一○宋共三○/齐顷十三○秦桓十九○楚共五)
 春
  王正月
  杞叔姬来归(出而来归也此叔姬盖僖公之女 文/公
之姊妹宣公之姑成公之祖姑也)
  (僖三十二年杞伯姬来求妇而僖公以叔姬归杞/为伯姬之妇桓公之夫人僖三 (第 13b 页)
必不胜何至俛首夷狄长其骄气而贻患后人哉
宋文之不君盖不足贷云
  共公(名固成二年立十五年卒/)
文公鲍
及楚平连岁附楚洎共公继位之初首与楚
人会盟于蜀(成二年/)当时中国诸侯惟晋不与齐鲁以
下靡然而从则晋 (第 18a 页)
 以待新主之入而忽遇灾既不得追称僖宫又不得
 预称宣宫故曰新宫先君之主不得以时入庙嗣子
 及群臣临哭礼固宜然
乙亥葬 宋文公
 七月而葬缓殆以厚葬故
夏公如晋 (第 7b 页)
 而还卿不书失其所也
夏四月癸亥葬我小君声姜
齐侯伐我西鄙
六月癸未公及齐侯盟于榖

诸侯会于扈
 宋及晋平 宋文公
受盟于晋晋侯遂会诸侯于扈以
 定其位郑穆公曰晋不足与也遂受盟于楚书曰诸
 侯无伯之辞也
秋公至自榖 (第 41b 页)
 谷梁传曰新宫灾者祢宫也迫近不敢称谥恭也公
 羊传曰宣公之宫也宣公则曷为谓之新宫不忍言
 也庙灾三日哭礼也何以书记灾也
乙亥葬 宋文公
夏公如晋 (第 7a 页)
谓慢与渴有别则何不
出过时而慢之例又所谓过时而日者直指齐桓公而
言尔当是时公子争国隐之可也若夫卫穆公 宋文公
(成三/年)
无齐桓之贤无争国之患过时而日有何可隐之
乎若如传所言者卫穆公 (第 13b 页)
宋文公
无他患难而过时乃
葬宜不日以见其慢无为乃隐之也又所谓过时而不
日者谓平安无故而懈缓不能葬者也若国有忧 (第 13b 页)
 新宫宣公之室也何以不曰宣公礼焚先人之室三
 日哭成公既已尽之矣谓其志为己哀故不忍以谥
 举也
乙亥葬 宋文公
夏公如晋郑公子去疾帅师伐许
 公子去疾郑大夫之三命者也
公至自晋秋叔孙侨如帅师围棘
 棘邑也邑不言围 (第 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