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詩類
四書類
易類
孟子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灭
论曰孟子有言霸必有大国王不待大此德力之辨也
故春秋图霸非力有馀不能海内方千里者九齐集有
其一而晋国之大亦曰天下莫彊焉虽战国齐晋之谓
亦春秋之故也故五霸齐创之而晋次焉然齐表东海
五侯九伯皆得征之桓公九合一匡之功莫能以得晋 宋文公
城濮一战霸业迭传与春秋相终始果何以哉 (第 31a 页)
齐晋在春秋地丑德齐其相服也难方桓公之霸也晋
虽间不靖而献公崛彊难制逮桓公没以孝公之庸懦
继之昭公区画草创则 文公
可以声势致其从故葵丘
之会五霸莫盛献公于是从齐一闻宰周公道涂之言
则翻然而去楚狄非我族类孝公畏之至与 (第 31b 页)
之盟会
则昭公之初宜其屈畏于 文公
一战而霸之威也桓公
处其艰 (第 31b 页)
文公
偶其易兹齐晋传霸远近所从判欤故自
晋襄以降齐之从晋者甚寡而驾者不一翟泉以后不 (第 31b 页)
     (名鲍成公子昭公庶弟文十六年嗣立/明年改元至成二年卒在位二十二年)
文公经十有七年春晋人卫人陈人郑人伐宋夏六月
诸侯会于扈
传十七年春晋荀林父卫孔达陈公孙宁郑石楚伐宋
讨曰何故弑君犹立文公而还 夏六月晋侯复合诸
侯于扈平宋也
传十八年宋武氏之族道昭公子将奉司城须以作乱
(须文/公弟)十二月宋公杀母弟须及昭公子使戴庄桓之族

攻武氏于司马子伯之馆(子伯/华耦)遂出武穆之族(穆族党/于武氏)
(故/)使公孙师为司城(庄公/孙)公子朝卒使乐吕为司寇以
靖国人(戴公/曾孙)
宣公经元年秋楚子郑人侵陈遂侵宋
传元年宋人之弑昭公也(文十/六年)晋荀林父以诸侯之师
伐宋宋及晋平 宋文公
受盟于晋取赂而还 秋楚子
侵陈遂侵宋晋赵盾师师救陈宋
经二年春王二月壬子宋华元帅师及郑公子归生帅 …… (第 20a 页)
  之床也
成公经二年秋八月壬午宋公鲍卒

传二年秋八月 宋文公
卒始厚葬用蜃炭(烧蛤为炭/以禦湿)
车马始用殉重器备椁有四阿棺有翰桧(四阿四注椁/也翰旁饰桧)
( (第 24b 页)
上饰皆/王礼)君子谓华元乐举于是乎不臣臣治烦去惑者
也是以伏死而争今二子者君生则纵其惑死又益其
侈是弃君于恶也何臣之为
    共公(谥法敬长/事上曰共)
     (名固 文公
子成二年嗣立明年/改元至十五年卒在位十三年)
成公经三年春王正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伐郑 (第 24b 页)
(宋卫未葬而称爵/以接邻国非礼也)二月乙亥葬 文公(无传七月/而葬缓)
经四年春宋公使华元来聘
传四年春宋华元来聘通嗣君也
经五年春仲孙蔑如宋
传五年春孟献子如宋报华元也 (第 25a 页)
 秋八月宋公子围
(文公/
子)为质于楚而归华元享之请鼓噪以出鼓噪以
复入曰习攻华氏宋公杀之(宣十五年宋楚平后/华元使代己为质) (第 25a 页)
  羊曰其馀从同
楚子郑人侵陈遂侵宋
 (左/传)宋人之弑昭公也(在文十/六年)晋荀林父以诸侯之师
 伐宋(在文十/七年)宋及晋平 宋文公
受盟于晋又会诸侯 …… (第 8a 页)
  垂大法也况盾受寄托而外求君嗣子之立本非
  其意及公既长而恶盾之专则君臣之嫌衅已非
  一朝夕之故矣故齐商人 宋鲍
弑君篡国盾皆合 …… (第 18a 页)
 之族(事并在文/十八年)武穆之族以曹师伐宋秋宋师围曹

 报武氏之乱也
   宋鲍
篡弑得国逐武穆之族二族以曹师伐宋春
  秋不书非讨罪不足书也鲍不知自反恃众彊以
  逞志于曹不待贬而 (第 23b 页)
  春秋时诸侯每间霸国之多故以陵小弱故宋之
  于滕齐桓卒而执其君晋政衰而围之伐之以逞
  志焉胡氏安国责宋不能讨陈义虽正而远于事
  情 宋鲍
与闻乎弑以篡得国而责之讨贼误矣
公孙归父如齐葬齐惠公
  鲁宣深德齐侯之定其位而又归济西田故生则 …… (第 24b 页)
  鲁之伐邾取绎与宋之间晋而伐滕同胡氏安国
  皆责以不能讨陈夫禁暴诛乱王者之师其次惟
  霸主乃能假之鲁宣篡弑之恶视 宋鲍
有加焉岂 (第 26b 页)
 皆受一命之服(晋司马司空皆大夫舆师主兵/车候正主斥堠亚旅亦大夫)
八月壬午宋公鲍卒
 (左/传)八月 宋文公
卒始厚葬用蜃炭益车马始用殉(烧/蛤) (第 19a 页)
  为非礼但古之新庙非毁旧更作也不过易檐改
  涂而已新主未入则旧主在焉不应以哭为讥若
  哭为得礼法不宜书姑发所疑以备参考
乙亥葬 宋文公
  七月而葬僭天子也陷先君于不义臣子之罪也
  传载宋始厚葬必缘糜费踰度故襄事迟也宋君
  背殡从戎 (第 2b 页)
 之而作是诗也音义(瓜古花反遗唯/季反下注同)(正义曰有狄/之败懿公时)
 (也至戴公为宋桓公迎而立之出处于漕后即为齐/公子无亏所救戴公卒 文公
立齐桓公又城楚丘以)
 (封之则戴也文也皆为齐所救而封之也下总言遗/之车马器服则二公皆为齐所遗左传齐 …… (第 37a 页)
 (无亏帅车三百乘以戍漕归公乘马祭服五称牛羊/豕鸡狗皆三百与门材归夫人鱼轩重锦三十两是)
 (遗戴公也外傅齐语曰卫人出庐于漕桓公城楚丘/以封之其畜散而无育桓公与之系马三百是遗 文)
 (公
也系马系于厩之马言遗其善者也器服谓门材/与祭服傅不言车文不备此不言羊豕鸡狗举其重)
 (者言欲厚执之 (第 37a 页)
 横三于上乃下棺于茵上是也
徵野疏材之物以待邦事凡畜聚之物注荼茅莠疏材
之类也因使掌焉徵者徵于山泽入于委人
掌蜃掌敛互物蜃物以共闉圹之蜃注互物蚌蛤之属
闉犹塞也将井椁先塞下以蜃禦湿也郑司农说以春
秋传曰始用蜃灰言僭天子也
 疏成公之时 宋文公
卒始厚葬用蜃炭虽二王之后
 不得纯如天子亦用蜃故被讥引之者證天子宜也 (第 62b 页)
则往施之竁中是未葬前井椁材乃往施之圹中则未)
(施椁前已施蜃炭于椁下以拟禦湿也引春秋者是成/公之时 宋文公
卒始厚葬用蜃炭虽二王之后不得纯)
(如天子亦用蜃故被讥/引之者證天子之宜也)祭祀共蜃器之蜃注饰祭器之 (第 25a 页)
 (而请谥不可谓渴葬齐惠公三月而葬鲁君奔丧卿/往送葬齐国无难晋悼公三月而葬晋伯方盛平公)

 (嗣业诸卿和睦不可谓慢葬而皆不日卫穆公六月/而葬 宋文公
七月而葬并书日二国皆无乱而传谓)
  (第 20b 页)
(宋文公
始厚葬不可谓痛之卫桓公十五月而葬陈/灵公二十有一月而葬皆不日非不能葬盖二君被)
 (弑故待讨贼而后葬 (第 20b 页)
 (不仁/矣)圣人所以独取高哀之去而书字以褒之也
(辛匡王/亥三年)十有七年(晋灵十一齐懿三卫成二十五蔡文/二郑穆十八曹文八陈灵四把桓二)
(十七宋文公鲍元年/秦康十一楚庄四)
春晋人卫人陈人郑人伐宋
(左传晋荀林父卫孔达陈公孙宁郑石楚伐宋讨曰何/故弑君犹立 文公
而还卿不书失其所也程子曰行天)
(讨而成其乱失天/职也故不卿之)
 列国之卿其君所与共天位治天职者宋 …… (第 56b 页)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高氏曰孔子虽已告/老犹请讨之况正居)
 (卿大夫之位者乎春秋之诛乱贼如鲁宣公者与谋/也如楚公子比者与事也若 宋文公
始无弑君之谋)
 (终无弑君之逆而以为弑君者有其情也今诸国之/师不探其情而无所委罪焉贬而人之不亦宜乎 (第 57a 页)
)
夏四月癸亥葬我小君声姜(声公/作圣)

(左传有齐难是以缓公羊传圣姜者何 文公
之母也高/氏曰九月乃葬慢也不称僖姜而别为之谥非礼也 (第 57b 页)
文)
(公
三不与诸侯盟会四不视朔又缓葬其母其怠于政/事可知也已○刘氏曰左传云有齐难是以缓按声姜)
(薨后乃无齐 …… (第 57b 页)
 (者春秋之初四国交乱犹之可也至此八国成乱天/下之势将沦胥矣家氏曰两扈之会诸侯不序春秋)
 (所以削晋霸而著其党逆之罪也自齐桓之霸中国/久无篡弑之祸及齐商人 宋鲍
弑君霸国无讨又从)
 (而安定之自是篡弑之祸接迹于中国鲁赤晋灵皆/毙于强臣之手赵盾实为之也人以为盾有 (第 59a 页)
 (之我也成二年取汶阳田以鞍之战而/齐以归我也此则不用兵力而取之也)
秋邾子来朝
(茅堂胡氏曰凡经于朝聘皆不徒书未有书而无义者/也宣公为弑君者所立邾子来朝而无贬文者既于朝)
(桓贬矣公羊曰/其馀从同同)
楚子郑人侵陈遂侵宋

(左传宋人之弑昭公也晋荀林父以诸侯之师伐宋宋/及晋平 宋文公
受盟于晋又会诸侯于扈将为鲁讨齐)
(皆取赂而还郑穆公曰晋不足与也遂受盟于楚陈共/公之卒楚人不礼焉陈灵 …… (第 13b 页)
 (如盾乃与诸大夫谋外求君及畏逼不得已而后立/灵公则灵公之立非盾意也窃疑盾所以谋其君者)
 (非一朝夕之故矣齐 商宋鲍
弑君篡国晋为盟主所/当治也盾合诸侯将有讨于齐宋已而受赂不惟不)
 (讨又为之定篡窃之位无君之心久已萌 (第 27a 页)
 前围滕称人刺伐丧也此伐滕称师讥用众也宋大
 国爵上公霸王之馀业力非不足也今邻有弑逆不
 能声罪致讨(张氏曰 宋鲍
以篡弑得国/视陈郑逆乱恬不为怪)乃用大众以
 伐所当矜恤之小邦且滕不事已无乃已德犹有所 (第 32a 页)
 阙而滕何尤焉故特称师以著其罪而汲汲于诛乱
 臣讨贼子之意见矣(家氏曰 宋鲍
间晋之多故而用/师于滕围之未服又从而伐之)
 (未必无宋襄执婴齐之心襄且不能有成而况于鲍/乎春秋书之 …… (第 32b 页)
 (是犹为人父而不责子之狠傲乃三揖于定省之常/礼而德色于借耰之微恩也宣公既不知所当尊而)
 (王亦不能自尊矣故来求之书止于 文公
来聘之书/止于宣公锡命之书止于成公非削之而不纪盖王)
 (命不足为轻重而王亦不复遣使于诸侯耳寥寥百 (第 35b 页)
 附录(左传公会晋师于上鄍赐三帅先路三命之/服司马司空舆帅候正亚旅皆受一命之服)

八月壬午宋公鲍卒
(左传八月 宋文公
卒始厚葬用蜃炭益车马始用殉重/器备椁有四阿棺有翰桧君子谓华元乐举于是乎不)
(臣臣治烦去惑者也是以伏 …… (第 21a 页)
 (此条诸传皆以为/得礼惟胡氏不合)

乙亥葬 宋文公
 按左氏文公卒始厚葬益车马重器备君子谓华元
 乐举于是乎不臣考于经未有以验其厚也数其葬
 之月则信然 (第 32a 页)
不能葬也当时而不日正也当
时而日危不得葬也然过时而日直指齐桓公而言当
是时公子争国危之隐之可也卫穆公 宋文公
无齐桓
之贤无争国之患过时而日有何可隐乎宋穆公之日
葬又有何危乎凡此者皆疑误而难通者也孰谓春秋
必以 (第 24b 页)
 声公作圣
齐侯伐我西鄙

六月癸未公及齐侯盟于榖
诸侯会于扈
 左传晋侯蒐于黄父遂复合诸侯于扈平宋也公不
 与会齐难故也书曰诸侯无功也
  宋鲍
弑君不能讨立之而还于是晋灵复合诸侯平
 宋而定其位何以为伯主哉以郑伯贰于楚不见郑
 人辞曰命之罔极亦 …… (第 23a 页)
 父卫孔达陈公孙宁郑石楚皆卿大夫也而曰诸侯
 事统于君故称诸侯也声罪而往受赂而还各将归
 国至扈而再会齐鲁方有侵盟之事故不序
 郝仲舆曰定 宋鲍
也往年诸侯讨齐盟于扈纳赂退 (第 23b 页)
 为善而为人屈事篡逆耻也
楚子郑人侵陈遂侵宋
 左传宋人之弑昭公也晋荀林父以诸侯之师伐宋
 宋及晋平 宋文公
受盟于晋又会诸侯于扈将为鲁
 讨齐皆取赂而还郑穆公曰晋不足与也遂受盟于
 楚陈共公之卒楚人不礼焉陈灵 …… (第 4b 页)
 之后狄势稍衰而赤狄寖强则取道于狄而无忌矣

 赤狄始见经
宋师围曹
 左传 宋文公
杀母弟须及昭公子武氏之谋也使戴
 桓之族攻武氏尽逐武穆之族武穆之族以曹师伐
 宋秋宋师围曹报武氏之乱 (第 17b 页)
 榖梁传新宫者祢宫也三日哭哀也其哀礼也迫近
 不敢称谥恭也其辞恭且哀以成公为无讥矣
 礼记檀弓注人烧其宗庙哭者哀精神之有亏伤
乙亥葬 宋文公
 按左氏 (第 22b 页)
文公
卒始厚葬始用殉君子谓华元乐举于
 是乎不臣臣治烦去惑者也君生则纵其惑死又益
 其侈何臣之为 …… (第 22b 页)
 为言春秋之时非有世室之名也然考成之十八年

 晋悼公朝于武宫昭之十七年当晋顷公之世而中
 行穆子献俘于文宫晋武公至悼公 文公
至顷公皆
 已十世而其宫犹存则当时诸侯之庙亲尽不毁者
 不特鲁矣
 礼记祭法疏考庙者父庙考成也谓父有 (第 32b 页)
 (贤而请谥不可谓渴葬齐惠公三月而葬鲁君奔丧/卿往送葬齐国无难晋悼公三月而葬晋伯方盛平)
 (公嗣业诸卿和睦不可谓慢葬而皆不日卫穆公六/月而葬 宋文公
七月而葬并书日二国皆无乱而传)
 (谓 (第 55b 页)
宋文公
始厚葬不可谓痛之卫桓公十五月而葬/陈灵公二十有一月而葬皆不日非不能葬盖二君)
 (被弑故待讨贼而后葬 (第 55b 页)
 去而书字以褒之也

(辛匡王/亥三年)十有七年(晋灵十一齐懿三卫成二十五蔡文/二郑穆十八曹文八陈灵四把桓二)
(十七宋文公鲍元年/秦康十一楚庄四)春晋(灵/)人卫(成/)人陈(灵/)人郑(穆/)
伐宋(昭左传晋荀林父卫孔达陈公孙宁郑石楚伐宋/讨曰何故弑君犹立 文公
而还卿不书失其所也)
(程子传行天讨而成其/乱失天职也故不卿之)
 列国之卿其君所与共天位治天职者( …… (第 45b 页)
 君之乱欲行天讨而伐宋乃其职也复(扶又/反)不能讨
 而成其乱(左传荀林父以诸侯之师伐宋宋及/晋平取赂而还 宋文公
受盟于晋)是不
 足为国卿失其职矣故皆贬而称人(陈氏曰曷为贬/称人失讨贼之) …… (第 45b 页)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高氏曰孔子虽已告/老犹请讨之况正居)
 (卿大夫之位者乎春秋之诛乱贼如鲁宣公者与谋/也如楚公子比者与事也若 宋文公
始无弑君之谋)
 (终无弑君之逆而以为杀君者有其情也今诸国之/师不探其情而无所委罪焉贬而人之不亦宜乎 (第 46a 页)
)
夏四月癸亥葬我小君声姜(公作圣姜公羊传圣姜者/何 文公
之母也高氏曰九)
(月乃葬慢也不称僖姜而别为之谥非礼也 (第 46a 页)
文公
三不/与诸侯盟会四不视朔又缓葬其母其怠于政事可知) …… (第 46a 页)
 为弑君之罪所以明人道之大伦也故大夫无沐浴
 之请则贬而称人诸侯无讨贼之功则略而不序(杜/氏)
 (曰昭公虽以无道见弑而 文公
犹宜以弑君受讨故/林父伐宋以失所称人晋侯平宋以无功不序明君)
 (虽不君臣不可以/不臣所以督大教)不 …… (第 47a 页)
 (独序诸侯者春秋之初四国交乱犹之可也至此八/国成乱天下之势将沦胥矣家氏曰两扈之会诸侯)
 (不序春秋所以削晋霸而著其党逆之罪也自齐桓/之霸中国久无篡弑之祸及齐商人 宋鲍
弑君霸国)
 (无讨又从而安定之自是篡弑之祸接迹于中国鲁/赤晋灵皆毙于强臣之手赵盾实为之也人以为盾) …… (第 47a 页)
 (事无君之心非一日矣故假使齐之行挟得臣同往/结援强邻以定弑立之计春秋列书使介分恶于得)
 (臣/也)
冬十月子卒(左传 文公
二妃敬嬴生宣公敬嬴嬖而私/事襄仲宣公长而属诸襄仲襄仲欲立之)
(叔仲不可仲见于齐侯而请之齐侯新立而欲 (第 51a 页)
亲鲁许/之仲杀恶及视而立宣公书曰子卒讳之也仲以君命)
(召惠伯其宰公冉务人止之曰入必死叔仲曰死君命/可也公冉务人曰若君命可死非君命何听弗听乃入)

(杀而埋之马矢之中公羊传子卒者孰谓谓子赤也何/以不日隐之也何隐尔弑也弑则何以不日不忍言也)
(叔仲惠伯傅子赤者也 文公
死子幼公子遂谓惠伯曰/君幼如之何愿与子虑之惠伯曰吾子相之老夫抱之)
(何幼君之有公子遂知其不可与谋退 …… (第 51b 页)
 礼(谓不/书弑)记事之信(谓不没子恶/见弑之实)诛乱臣讨贼子之义
 亦备矣(通旨子赤之生不见于经盖 文公
不知重嫡/庶之义故仲尼削之张氏曰私事公子遂敬)
 (嬴夺嫡之心也然其敢启是心者嬖故也有夫人太/子而嬖 (第 52b 页)
宠妾则 文公
所以怠于政事者有自来矣国)
 (君昏于嬖宠慢弃国政故妾媵大臣相与谋贼君嗣/而不能察所谓前有谗而不见后 (第 52b 页)
有贼而不知者 文)
 (公
之谓矣叔彭生身为大臣既无以救 (第 52b 页)
文公
之失政/又不能挠仲遂之邪谋有公冉务人之忠言不能用)
 (甘心就死无一毫扶持之实没而不书有以也哉○/愚 …… (第 52b 页)
 (无所依矣张氏曰文定于九年夫人姜氏至自齐传/曰出姜至是盖不安于鲁适庶之乱未有不始于妾)
 (上谮夫人失位而致之者是以知 文公
之首恶也家/氏曰齐人弑舍而归叔姬于鲁鲁人弑赤而归出姜)
 (于齐弑君出母后先一辙王纲隳颓伯政废弛莫有 (第 53b 页)
声其罪而讨之者圣人书此重为慨叹矣愚按 文公)
 (
已葬而夫人出则知嗣子之没于弑而不容于鲁也/文姜哀姜预闻弑君皆书曰孙出姜书号书姓书氏)
 (书归而无贬 (第 53b 页)